睡到夜半,崔光遠被一陣陣鑼聲驚醒,待反應過來這不是做夢以後,頓時就出了一身冷汗。按照慣例,隻要鑼聲沿著大街一響起來,就是警告城中百姓不得外出,民營集結待命。過去的兩個多月時間裏,他不止一次在夜間經曆過這種場麵。


    然則,都沒有今夜的鑼聲令人心驚肉跳。城外的叛軍已經到了吃人的地步,還有什麽喪心病狂的事做不出來?


    “家主,禦史大夫派人來請。”


    崔光遠有些手忙腳亂,既然秦晉已經派人來請他,就說明的確是大事。


    一邊廂,侍女們已經開始為崔光遠穿衣係帶,但他嫌慢,就一轉身打發掉了他們,自己三兩下胡亂弄好,便急急出了大門。


    “備馬,快備馬!”


    崔光遠喊的急,府中奴仆也急惶惶的牽來了戰馬。


    “家主當著心啊,這黑燈瞎火的……”


    “聒噪個甚來!”


    一聲嗬斥之後,崔光遠飛身上馬,隨著那秦晉的親隨直往安化門而去。


    到了安化們,崔光遠才發現,被叫起來的人不止自己一個,幾個與防務相關的官員也都齊齊聚在城下,他們見到身為京兆尹的崔光遠以後,紛紛向其行禮。


    “大尹!”


    崔光遠張望了一陣,不見秦晉,就急急問道:


    “禦史大夫呢?急招我等來,是,是發生了何事?”


    其中一名瘦高官員來得早,了解一些情況,便回答道:


    “聽說是叛軍營中有變,遠遠的看到火起,大家夥都在瘋傳,是鬧了營嘯!”


    鬧營嘯這事在軍中時有發生,戰時,非戰時,叛軍也好,**也罷,屢見不鮮。但是,在這個敏感的時刻,叛軍營中起了營嘯,其原因可就未必那麽簡單了。


    “如何都不上城去?在下麵擠著作甚?”


    “大夫說了,怕是叛軍詭計,突然襲城,讓下吏們在城下也是為了安全起見。”


    此話不假,秦晉於軍中的確有規定,一旦有襲城發生,城中官員非當值者,無令不得上城觀戰,違者軍法從事。


    崔光遠明白,自己也在其中之列,便有些焦躁的搓著手。


    引著他前來的軍卒卻低聲道:“大夫有令,大尹到了安化們後可徑自上城。”


    崔光遠這才急不可耐的沿著甬道登上了城牆。上城之後,果見秦晉衣甲具裝,站在女牆之側,一動不動的凝望著城外遠方。與以往不同,遠處不再盡是一片漆黑,之間夜色中仿似有無數的光點在流動,並逐漸有蔓延開去的趨勢。


    “叛軍營嘯,大夫何不趁此機會,內外夾擊?”


    崔光遠覺得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心癢癢之下,又貿貿然的建言出兵。


    其實,秦晉把崔光遠等負責房屋的官員招來,為的就是給出兵做準備,隻不過在這之前,他還要繼續觀察,一則讓叛軍內部廝殺消耗,二則靜觀其變,以徹底看清楚局勢。


    因此,秦晉沒有理會崔光遠的建議,在知道此人不通兵事以後,也就懶得再與其在兵事爭論。


    “大尹,恕郭某直言,此時外麵局勢未明,貿貿然出兵,萬一中了埋伏奸計該如何應對?”


    郭子儀一直與秦晉左右不離,對崔光遠的冒失進言大不以為然。


    被反問的一怔,崔光遠有些尷尬的笑了笑。


    “崔某也就是一說,一說,最後還要大夫定奪。”


    城上諸軍將、官員都不再說話,隻靜靜的看著城外火光流動範圍漸漸擴大,擴大。


    秦晉在城牆上已經觀看了有小半個時辰,最初的火光不過星星點點,但很快竟有了星星燎原之勢,可以想見營嘯嘩變的蔓延速度有何等之快。不過,他仍舊不確定,這究竟是不是叛軍做出的誘敵舉動,萬一沉不住氣,貿貿然出兵,中了埋伏,便白白隱忍了這許多時日。


    內心糾結了好一陣,秦晉才強壓住了立即出兵的念頭,不過卻也不打算幹看著敵營的異動。


    “烏護懷忠何在?”


    “末將在!”


    “命你率所部一千騎兵,出迎查探敵情,可相機而動。”


    團結兵和民營從沒有過野戰的經曆,夜間出戰,很可能連北都摸不清楚,而烏護懷忠所部乃是同羅部精銳,夜襲正是他們的強項。


    烏護懷忠慨然應諾,大踏步下城而去,片刻以後,安化門洞開,一千騎兵魚貫而出。


    城牆上,秦晉隻能聽得清楚嘈雜馬蹄聲漸漸遠去,睜大了眼睛卻也看不清楚,烏護懷忠的騎兵究竟往何方馳去。


    就在秦晉於黑暗中的目視下,烏護懷忠率所部騎兵直向東南突進。他之所以沒有朝著正南方的火光處長驅直入,那是因為叛軍在軍營寨牆的正麵方向挖開了數道壕溝,連寨牆都修了兩層。因此,從長安方向正麵推進,隻怕連最前麵的幾道壕溝都難以逾越。


    烏護懷忠所部雖然是秦晉的親隨,輕易不會出戰,但也不等於將部眾完全束之高閣,兩個多月的時間裏,他們對叛軍營寨各處做了上百次的偵查試探,可以說已經對城外方圓數十裏的地形已經了然於心。


    叛軍所修建的營壘並沒有對長安形成合圍,周長七十裏的城牆,退開三五裏去,若想將營寨圍城一圈,則要有上百裏的規模。這等攻城,即便是孫孝哲擁有二十萬人馬,也不是三兩個月便能在寒冬中完成的。


    因此,隻能由一個又一個的營壘,相望連結而成,又有限度的在各營壘之間以單層寨牆相連。不過,叛軍並非是將二十萬人馬均勻的分散在綿延上百裏的營壘之間。而是分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建立主營,然後以主營為根基,修出一個個首尾相望的小營壘。


    這些小營壘,少則百人,多則千人,其主要作用還是監視警戒之用,大仗、硬仗還要各營中的主力來打。


    烏護懷忠的進擊方位就是叛軍營壘連結的嘴薄弱處,沒有壕溝,低矮的一層寨牆,根本就難不住他們。


    突破了營壘以後,上千騎兵立即舉火,把所經過的叛軍營壘一把火點著,這是為了吸引叛軍的注意力,他們則趁著混亂和夜色的掩護,急速轉移向別處。


    同羅部的一千騎兵如法炮製,一連端掉了叛軍的五處營壘,遇到的抵抗微乎其微,幾乎都是寨牆一倒,其間的百餘叛軍便兵敗如山倒了,毫無力戰的意思。


    安化門外正南方的叛軍主營周邊遍布著這種小規模的營壘,接連拔除了幾處之後,便可以從側翼長驅直入,抵達其營中腹地。


    烏護懷忠這麽做是冒了險的,在此期間萬一被叛軍依托各營壘合圍在其中,再想逃出去就難比登天。


    不過,冒險也是值得的,很快同羅部的騎兵就得以近距離的目睹了叛軍前所未有過的大規模嘩變,其規模足以摧毀整個南部主營。


    無差別的砍殺,瘋狂的縱火,一切隻為了突出營壘,離開這座人間地獄。


    叛軍軍營對外部的防備十分嚴密,裏麵的叛軍想要出去也並非易事,在轅門關閉的情形下除非撞翻又高又厚的重重寨牆。主營的寨牆明顯不同於那些小規模的營壘,竟以高達近兩丈大腿粗細的木杆比鄰夾成,內外共有三層,就連同羅部的騎兵都隻能望而興歎。


    “叛軍嘩變,報信!”


    很快便有人點燃了隨軍攜帶的火箭,隨著五聲尖利的嘯叫,三道火光拖著長長的尾巴直衝夜空,遠隔十數裏之外都看的清清楚楚。


    長安城,安化門上的所有人都看到了這一幕,片刻之後歡呼聲如雷震動。


    按照事先的約定,五發火箭,就說明叛軍嘩變極為嚴重,難以平息。


    京兆尹崔光遠激動的渾身顫抖,甚至表示願意親自領兵,出城殲敵。


    倒是郭子儀再一次潑了盆冷水。


    “叛軍主營分布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現在隻有南方的主營受到嘩變波及,焉知不是叛軍詭計?”


    “出兵也無妨,派五千人出去,試探試探,若無埋伏,再派出萬人。”


    郭子儀則建議道:


    “大夫,末將建議,我軍出城以後應隻以監視為主。以末將料想,孫孝哲必然不會坐視嘩變蔓延,一定會想方設法平息營嘯,既然整個南部主營都陷入嘩變之中,數萬人的規模,可不是輕易間便能平定的。何不坐看他們自相殘殺?其間隻須相機而動,就可以盡可能的擴大戰果。”


    秦晉擊掌讚道:“妙極!”


    郭子儀見自己的建議得到了采納,當即又向秦晉請戰。


    “末將願率人馬出城,指揮此戰!”


    猶豫了片刻,秦晉欣然點頭,沒有人比郭子儀更合適了,此人沉著冷靜,有勇有謀,又戎馬半生,有著豐富的野戰經驗,自然無人可出其右。


    安化門再次洞開,五千團結兵步卒魚貫而出,又在城門下結成軍陣,一步步向南突進。


    “舉火!”


    郭子儀一聲令下,五千人,五千隻火把登時點亮,黑夜中陡然出現了一大片移動的火光,向南,向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味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味酒並收藏亂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