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這是李豫第一次獨立指揮的行動,秦晉和崔光遠都主動退到了配合的位置上,經過一夜的甄別,果然在那些照身存疑之人的身上發現了不少問題。


    首先,他們普遍都是操著外地口音的胡人或者漢人。原本長安作為大唐的都城,人口在鼎盛時期逾百萬人,其中有近半數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胡人或是漢人。因而外地口音在此處本不足為怪,可同時出現在特定的群體裏就不得不令人生疑。其次,據交代,這些一點均指向了一個人,那就是即將出征的宰相房琯。


    廣平王李豫在得知此消息的第一時間就被驚的無以複加,要知道房琯乃是當朝宰相之首,又是東征的奉詔持節招討使,怎麽就會涉及到這種隱秘之事中呢?他不敢怠慢,立即將此事上報了天子李亨。


    李亨由於習慣了晚睡,一早還沒起來就被長子從睡夢中喚醒,在朦朦朧朧中聽了稟報以後,直以為自己還在睡夢中。


    “這,這怎麽可能?”


    好半晌,他才不敢置信的說了一句。


    說實話李豫也是難以置信的,但所有人都異口同聲,他又豈能加以輕視呢?這種事已經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因而也隻能報與天子聖裁。


    李亨又如何聖裁?當朝宰相,即將出兵的統帥居然涉及到了城中的騷亂,這不是天下之奇談嗎?如果不是奇談,那就隻能是李亨身為天子的失職。在最初的震驚中穩定下來以後,他第一個想起了秦晉。


    “此事可告知禦史大夫?”


    李豫道:


    “事關重要,並未告知!”


    “快,快請禦史大夫上殿!”


    說實話,秦晉在得知了此事涉及的幕後之人也簡直以為是個玩笑,這怎麽可能呢?別說房琯此人的私心本就不多,說他涉及這等事豈非滑天下之大稽?


    “陛下,臣殊難相信!”


    他還能說什麽?難道拍著胸脯保證,房琯一定沒有問題,或者落井下石踩得他一蹶不振?


    無論哪一種都是秦晉所希望看到的。


    李亨無奈搖頭。


    “朕也難以相信,可總不能置之不理吧?”


    疑神疑鬼本就是為君者大忌,尤其房琯現在是即將出征的統兵之人,秦晉至少有七成的把握相信,這件事一定有人在幕後搞鬼。


    可是,現在就連調查清楚的時間都沒有了,午時一過,就是房琯出征的時刻,難道僅剩的三個時辰就能查出真相嗎?


    正暗暗思量間,李亨忽然從禦榻上起身,徑直來到秦晉身邊,衝他鄭重一揖。


    “朕擺脫秦卿,務必在午時之前查清此事原委!”


    廣平王李豫也跟著衝秦晉一拜。


    “一切擺脫秦大夫了!”


    秦晉本能的想拒絕,他雖然做過許多力挽狂瀾的事,但畢竟也是個普通人,他自問此事並非自己能力所及的。但不知為何,竟又鬼使神差的答應了下來。


    出了太極宮,清晨的涼風微起吹過,一身的冷汗消退,身體卻毫無這個時辰應有的愜意。太陽自東方冉冉升起,掛在遠處闕樓的一角,明亮通紅又不刺眼。


    “秦大夫等等……”


    不用回頭,秦晉也知道這是廣平王的聲音。


    眨眼的功夫,李豫就氣喘籲籲的追了上來。


    秦晉回頭看了看李豫,苦笑道:


    “廣平王弄出來好差事,可難為死秦某了!”


    李豫卻一臉鄭重的回答道:


    “李豫也是糊塗了,不知這世間還有誰不能……”


    秦晉攔住了李豫的話。


    “廣平王並不糊塗,糊塗的是老天,讓為禍者成了千年的妖精,恣意為禍!”


    聞聽此言,李豫的眼睛一亮。


    “如此說,秦大夫果然認為房相公是冤枉的?”


    “冤枉與否隻能查查看!”


    事到如今,秦晉隻覺得萬分的荒唐,在大軍出征之前調查招討使,這怎麽看都是不祥之兆。正唏噓的當口,崔光遠氣喘籲籲的一溜小跑了過來。


    離著老遠就聽他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


    “到處尋不到秦大夫和廣平王,果然都在這裏,有,有大發現!”


    “大發現?”


    秦晉與李豫異口同聲。


    “存疑照身的出處已經查出來了!”


    “究竟何人偽造?”


    兩人再一次異口同聲。隻見崔光遠大口了喘了幾下,然後又壓低了聲音,用隻有他們三個人能清楚的音量說道:


    “據京兆府查實,這種偽造照身的源頭都是同一個人。”


    秦晉不耐煩的追問:


    “究竟是誰?”


    “前宰相陳希烈!”


    “是他?”


    秦晉和李豫都是一驚,李豫的吃驚是片刻功夫竟又涉及到了一位宰相重臣,而秦晉的吃驚則並非如此,早在長安圍城之時,陳希烈就曾涉及到勾結孫孝哲叛賊的案件中,當時密報李亨以後,李亨以大局和念舊為由繞過了此寮,隻將其實權剝奪,由此榮養。


    想不到這老家夥不但不知感念天子恩德,居然又不甘寂寞,做出這等事情來!


    “難道陳希烈與房琯有勾結?”


    李豫在驚駭之下已經不再對這兩個人用敬稱,而是直呼其名。然則,秦晉卻有撥雲見日之感,由確認了幾分,此事八成與房琯沒甚關係,恐怕都是陳希烈在幕後搞鬼。


    “下令鎖拿陳希烈吧,事不宜遲!”


    秦晉搖頭道:


    “不可以!”


    李豫驚訝問道:


    ‘為何不可?難道還要放縱不法嗎?’


    秦晉反問:


    “抓了陳希烈,那房琯又如何?”


    李豫聞言咬牙,竟也沒了主意。


    事已至此,秦晉決定把陳希烈曾經涉及勾結孫孝哲的隱秘如實告知,李豫聽說還有此事,驚訝的無以複加。


    “此事父皇可知曉?這,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正是陛下仁慈,放過了他,卻想不到此寮竟不知悔改!竟用心如此險惡,向房相公身上潑髒水!”


    李豫思忖了一陣忽道:


    “這,這也不能證明陳希烈與房相公無涉啊?”


    盡管還心有懷疑,李豫對房琯的態度還是緩和了下來。


    直覺這種東西很奇怪,至少迄今為止,秦晉的直覺還沒有錯過。


    秦晉又道:


    “事不宜遲,廣平王速將此事稟告天子,我與崔光遠分別行事!”


    崔光遠聞言,也適時的將一封公文遞到李豫手中。李豫麵色凝重,也不再遲疑,轉身又返回了太極宮。


    直到李豫的身影徹底隱沒在太極宮的重重宮闕中,崔光遠才歎息了一聲。


    “多事之秋,竟至如此!”


    秦晉也歎道:


    “多事之秋本不奇怪,可惜的是天子寡斷!走吧,我去陳希烈府邸,你再次提審那些涉案者!”


    秦晉總有種感覺,那就是李豫缺少刑訊拷掠的經驗,他那些貴戚子弟的新軍,說不定審出來的也非實情,這時他有些懊悔,昨夜為了讓廣平王有發揮的餘地,便將一應事宜全權交給了李豫。現在看來,教訓是難以回避的,但有要事,絕不可假手於人!


    崔光遠也覺察出了秦晉態度的搖擺之處。


    “難道,難道大夫懷疑廣平王斷錯了?”


    他瞪大了眼睛,一時就不知該說什麽好了,但馬上又意識到了其中的麻煩之處。


    “沒時間多說了,你我各自行事,一個時辰,記住,你隻有一個時辰!”


    說罷,秦晉上馬帶著隨從與崔光遠各自離去。


    秦晉身邊隻帶了十幾個隨從,他於是找到李輔國借調禁中宿衛。此時的李輔國還處於昨日的尷尬與難堪之中,憤怒雖然已經平息了不少,可麵色依舊是難看的很。不過,他見秦晉奉詔借調禁中宿衛,也沒有猶豫和為難,立刻應允同意。


    在給秦晉撥付了五百人以後,李輔國終於還是把滿腹的疑惑問了出來。


    “大夫如此急急借調宿衛,可是昨日騷亂有了眉目?”


    秦晉點了點頭,隻說涉及陳希烈,他要去捕人。


    聽說涉及這老家夥,李輔國來了精神。


    “某也隨秦大夫一同去!”


    陳希烈曾在李亨麵前屢屢與之為難,現在終於有機會出一口胸中的惡氣,他又豈能放過?


    秦晉沒有拒絕,便與李輔國一同趕往陳希烈的府邸。由於昨日的騷亂,長安城內日夜禁止通行,原本寬闊擁擠的大街上此時冷清極了,除了偶爾飛馳過的一隊隊騎兵竟再無他人。


    陳希烈所在的坊距離皇城也就隔了兩條大街,眨眼的功夫五百禁中宿衛便由坊門一擁而入,將其府邸圍了個水泄不通。


    此時,陳希烈府中的奴仆聽到了動靜異常,趴在門縫處向外麵看竟嚇得魂飛魄散,一溜煙大喊著衝向了後宅。


    “不好了,兵變,兵變!”


    長安先後遭逢大亂,那奴仆直以為是又發生了兵變。陳希烈年紀大,起得早,正在吃早餐,聽聞兵變之聲,麵色微微一顫,便把手中的餅子放下,然後又喝了一口滾熱的羊湯。


    “走,去看看,是福是禍都躲不過!”


    服侍他的貼身奴仆則小心翼翼的扶著這位年逾古稀卻依舊精神矍鑠的老人,一步步往大門而去!


    當那奴仆終於到了自家主人近前,則用一種近乎於哭腔的聲音道:


    “家主,又,又兵變了!”


    陳希烈則不屑的哼了一聲:


    “天子威勢正盛,哪來的兵變,開中門!”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味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味酒並收藏亂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