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洛陽城下數萬唐兵排開陣勢,搖旗呐喊,戰鼓隆隆,吹角連連。?這是來自於河東的神武軍,在神武軍東進之初,絕不會有人料得到,第一支抵達洛陽城下的,竟會是來自於河東的人馬。
不過,除了戰鼓吹角以外,神武軍並沒有貿然攻城,看著數丈高的洛陽城牆,薛煥與秦瑞是心裏沒有底的。神武軍自成軍以來,多數大戰打的都是守城戰,攻城的經驗實在不多,尤其像攻打洛陽這種可以和長安比肩的大城,更是沒有底氣。
沒有底氣歸沒有底氣,但兵臨城下總要虛張聲勢一番,於是便有了列陣擊鼓吹角的一幕。
“洛陽城高池深,如果強攻,不知有多少神武軍將士要埋骨這裏了!”
看著遠處的城牆,薛煥忽然歎了口氣。
“薛兄何來歎氣,攻城謀劃自有大夫在,定不會叫咱們有多少傷亡!”
秦瑞對曾經的主君當然有著十足的信心,這一次也絕不例外。
“攻小城或可用火藥,像洛陽這等大城,用了也是徒勞。秦兄看城上的態勢,顯然叛賊做好了據城頑抗的打算,想要破城,怕是也無巧可取!”
秦瑞書讀的不多,反而心思更純粹,覺得薛煥這個人哪都好,就是想的太多,明明不過是個郎將,卻操著節帥的心。
兩人經過近一年的合作,關係已經不淺,他便直言道:
“秦大夫不會讓咱們失望的,今日嚇那些叛賊一嚇,等大夫抵達城下,就給他們好顏色瞧瞧!”
薛煥聞言笑了,他們這次算是撿了大便宜,兵臨城下時,正撞上了賊安祿山下葬。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豈肯輕易錯過?不但殺光了送葬的隊伍,還把安祿山的屍從棺槨裏拖出來,一把火燒成了灰。
提到燒了安祿山的屍體,秦瑞心有惴惴。
“早就說了等著大夫到了再做處置,咱們現在就給燒了,萬一……”
“你道我想燒啊?麾下的將士群情激奮,擅自做主,等咱們到了阻止卻是來不及,你也不是不知道。所幸……”
秦晉抵達洛陽時,隻比薛秦二人晚了半天,當他聽說劫持了安祿山的送葬隊伍後,大為興奮。這個安祿山果真死了,看來所謂的燕朝即將四分五裂了,安慶緒是個蠢貨,並沒有能力凝聚叛軍中那些桀驁不馴的驍將。
這也意味著,史思明反燕已經就在眼前。
“甚?燒了?”
秦晉的聲音裏充滿了怒氣。
當他聽說安祿山的屍被一把火付之一炬時,被氣得連連跺腳。
薛煥和秦琰都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一聲,隻有磨延啜羅站在不遠處幸災樂禍。他被薛秦二人搶了風頭,心中自然對這兩人不滿,現在又見到他們被秦晉訓斥,心中大感解氣。
楊行本倒是沒有作壁上觀,但也在埋怨著薛煥和秦瑞。
“大夫的本意不是責怪你們毀了安賊的屍,而是毀了屍後,無法暴屍,就不能打擊叛賊的軍心士氣了!”
楊行本說的沒錯,安祿山的屍燒了也就燒了,並無保護的必要,不過沒了這種絕佳的打擊叛賊軍心士氣的機會,又豈能不可惜呢。
這時,秦瑞卻道:
“燒是燒了,俺們趕到時還剩下級和半個肩膀算,算是完好,不知道還能不能用……”
秦晉聞言大喜,就算隻有一顆級也足夠了。
於是,神武軍將安祿山殘存的級簡單處理一下,又以生石灰醃漬了一夜,第二天清早就掛在了洛陽城外豎起高杆上。
“城裏麵的叛賊聽著,賊安祿山的級在此,想要拿回去就得拿東西來換!”
在掛出安祿山級的同時,數百個大嗓門的軍卒聚在一起同聲高喊。
這一日,仍舊沒有大舉攻城的征兆,尹子琦在竹榻上半倚著身子,把著女牆望向城外。
“派人去辨認了嗎?”
他聲音仍舊有氣無力,臉色陰沉的能滴出水來。
“辨認的不清楚,也許是,也許不是!”
也有人質疑那不是安祿山的級。
“送葬隊伍遭襲當日,有人曾目擊大行皇帝棺槨被唐兵燒毀,現在又弄出了級,明顯是在使詐!”
“對,實在使詐!”
尹子琦已然望著遠處沉思,良久之後才沉聲叮囑左右。
“既然都確實了那是假的,就都得一口咬定,那就是假的!”
尹子琦這句話裏一連重複了兩次那就是假的,實際上其心理與之恰恰相反,觀察和直覺告訴他,遠處高杆上的就是安祿山未曾燒毀的級。
開國皇帝的屍被人燒了且不算,而且級還被掛在京師的城外,以要挾守軍,這等怪事,可是有史以來未曾出現過的。他剛想回去覲見天子安慶緒,半路上卻遇到了急吼吼趕來的安守忠。
“大行皇帝遺在唐兵手上,陛下已經聽說了,痛不欲生,涕泣不已,已經下詔讓我等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迎回……”
安守忠的話還沒說完,尹子琦就怒意上湧,將其打斷。
“怎麽迎?為了區區虛名,難道連洛陽都不要了嗎?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矢口否認,一口咬定是唐兵在作假使詐,如此,如此才能保洛陽勿憂,保軍心不散!”
看著憤憤不已的尹子琦,安守忠長歎一聲。
“你道老夫沒苦勸陛下嗎?嘴都磨破了,沒用,沒有一點用,陛下不聽啊。還有嚴莊在一邊煽風點火……這事沒有緩的餘地了,快想辦法吧!”
尹子琦也是倔強,並不打算認命。
“老將軍先去城上安撫人心,尹某去見陛下……”
安守忠看著虛弱不堪,又振作精神的尹子琦,欲言又止,最後隻搖了搖頭,打馬趕去城牆上安撫人心。
而尹子琦又焉能不知道安守忠欲言又止的是什麽,隻是這件事的影響太大,絕不能任由安慶緒恣意妄為。
其實,安慶緒並非恣意妄為,他也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殺父弑君,謀朝篡位,這些都是外人反對他的理由。而安祿山的級忽然出現在唐兵手裏,這就更給他出了個大大的難題。假如放縱不管,隻會助長這種理由的正當性。為了不使這些理由看起來那麽正當,則必須做點什麽。
於是,不惜任何代價奪回安祿山的級也就成了迫切的需要。想要正名,這是個絕佳的機會,倘若能不惜代價的奪回大行皇帝遺,想必會多少挽回一些人心。
再加上嚴莊時時在耳邊提醒,安慶緒更是覺得隻有這麽做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世人都道做皇帝好,打破了頭也要搶著做。如今,朕得償所願,如何還沒有做晉王時快樂了?如果有的選,朕寧願不做這個天子!”
“陛下慎言啊,天子乃天命所歸,代天行事,一切自有定數,豈是想不做就不做的?”
嚴莊自大行皇帝喪禮之後就一直守在安慶緒的身邊,十分清楚現在的安慶緒內心中充滿了不安和恐懼,如果他不做這個皇帝,洛陽城就再也保不住了。
“嚴相公說的對,朕的確是天命所歸。朕總聽說,老天要餓體膚,勞筋骨,才能使人成就大業,現如今朕也正在經曆這個過程吧?”
若再往常,嚴莊一定會為安慶緒胡亂引用古語而暗暗笑,但此時此刻他早就笑不出來了。
“陛下,不管外麵的級是否大行皇帝遺,都必須當做真的迎回來。否則,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相公不提醒,朕也自會省得,隻料不到唐兵如此卑鄙,竟用死人來要挾!”
嚴莊歪著頭,思忖了一陣,道:
“如果臣猜的沒錯,這一定是秦晉的手段,此寮奸狡過人,絕非常人所及,我朝多少名將都栽倒在他的手下,陛下隻有不按常理出牌,讓他的謀劃落空,才有大敗他的可能!”
對此,安慶緒深表讚同。
“朕知道,這就是兵法中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如果咱們事事都按照秦晉賊子的意願,豈非一步步走入早就設好的彀中?那才是自投羅網呢!”
嚴莊點頭道:
“陛下聖明,正是此理!”
君臣二人正敘談間,宦官入殿稟報:
“陛下,尹子琦求見!”
安慶緒對尹子琦的心情是矛盾,既要用此人,又因為他丟了光了精銳而心生怨恨。
“不好好的奉詔守城,倒朕這裏來作甚?”
“尹子琦自己說有要事,必須覲見陛下!”
安慶緒的本意是打走尹子琦,但想了想還是讓宦官宣其入殿覲見。
“陛下,尹子琦此來一定是要求陛下收回詔命,陛下可想好了如何應對嗎?”
嚴莊說的斬釘截鐵,弄的他更是心煩意亂。
“朕乃天子,何須顧及臣下的感受、不滿意直接斥罵就是,他若敢提一字一句,看看朕不罵得他狗血淋頭!”
不多時,尹子琦在宦官的引領下進入殿內,衝著安慶緒三跪九叩之後剛要說話,安慶緒則搶先一步道:
“慢著說話,朕有言在先,若是涉及大行皇帝遺還是免了吧,省得朕罵你!”
不過,除了戰鼓吹角以外,神武軍並沒有貿然攻城,看著數丈高的洛陽城牆,薛煥與秦瑞是心裏沒有底的。神武軍自成軍以來,多數大戰打的都是守城戰,攻城的經驗實在不多,尤其像攻打洛陽這種可以和長安比肩的大城,更是沒有底氣。
沒有底氣歸沒有底氣,但兵臨城下總要虛張聲勢一番,於是便有了列陣擊鼓吹角的一幕。
“洛陽城高池深,如果強攻,不知有多少神武軍將士要埋骨這裏了!”
看著遠處的城牆,薛煥忽然歎了口氣。
“薛兄何來歎氣,攻城謀劃自有大夫在,定不會叫咱們有多少傷亡!”
秦瑞對曾經的主君當然有著十足的信心,這一次也絕不例外。
“攻小城或可用火藥,像洛陽這等大城,用了也是徒勞。秦兄看城上的態勢,顯然叛賊做好了據城頑抗的打算,想要破城,怕是也無巧可取!”
秦瑞書讀的不多,反而心思更純粹,覺得薛煥這個人哪都好,就是想的太多,明明不過是個郎將,卻操著節帥的心。
兩人經過近一年的合作,關係已經不淺,他便直言道:
“秦大夫不會讓咱們失望的,今日嚇那些叛賊一嚇,等大夫抵達城下,就給他們好顏色瞧瞧!”
薛煥聞言笑了,他們這次算是撿了大便宜,兵臨城下時,正撞上了賊安祿山下葬。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豈肯輕易錯過?不但殺光了送葬的隊伍,還把安祿山的屍從棺槨裏拖出來,一把火燒成了灰。
提到燒了安祿山的屍體,秦瑞心有惴惴。
“早就說了等著大夫到了再做處置,咱們現在就給燒了,萬一……”
“你道我想燒啊?麾下的將士群情激奮,擅自做主,等咱們到了阻止卻是來不及,你也不是不知道。所幸……”
秦晉抵達洛陽時,隻比薛秦二人晚了半天,當他聽說劫持了安祿山的送葬隊伍後,大為興奮。這個安祿山果真死了,看來所謂的燕朝即將四分五裂了,安慶緒是個蠢貨,並沒有能力凝聚叛軍中那些桀驁不馴的驍將。
這也意味著,史思明反燕已經就在眼前。
“甚?燒了?”
秦晉的聲音裏充滿了怒氣。
當他聽說安祿山的屍被一把火付之一炬時,被氣得連連跺腳。
薛煥和秦琰都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一聲,隻有磨延啜羅站在不遠處幸災樂禍。他被薛秦二人搶了風頭,心中自然對這兩人不滿,現在又見到他們被秦晉訓斥,心中大感解氣。
楊行本倒是沒有作壁上觀,但也在埋怨著薛煥和秦瑞。
“大夫的本意不是責怪你們毀了安賊的屍,而是毀了屍後,無法暴屍,就不能打擊叛賊的軍心士氣了!”
楊行本說的沒錯,安祿山的屍燒了也就燒了,並無保護的必要,不過沒了這種絕佳的打擊叛賊軍心士氣的機會,又豈能不可惜呢。
這時,秦瑞卻道:
“燒是燒了,俺們趕到時還剩下級和半個肩膀算,算是完好,不知道還能不能用……”
秦晉聞言大喜,就算隻有一顆級也足夠了。
於是,神武軍將安祿山殘存的級簡單處理一下,又以生石灰醃漬了一夜,第二天清早就掛在了洛陽城外豎起高杆上。
“城裏麵的叛賊聽著,賊安祿山的級在此,想要拿回去就得拿東西來換!”
在掛出安祿山級的同時,數百個大嗓門的軍卒聚在一起同聲高喊。
這一日,仍舊沒有大舉攻城的征兆,尹子琦在竹榻上半倚著身子,把著女牆望向城外。
“派人去辨認了嗎?”
他聲音仍舊有氣無力,臉色陰沉的能滴出水來。
“辨認的不清楚,也許是,也許不是!”
也有人質疑那不是安祿山的級。
“送葬隊伍遭襲當日,有人曾目擊大行皇帝棺槨被唐兵燒毀,現在又弄出了級,明顯是在使詐!”
“對,實在使詐!”
尹子琦已然望著遠處沉思,良久之後才沉聲叮囑左右。
“既然都確實了那是假的,就都得一口咬定,那就是假的!”
尹子琦這句話裏一連重複了兩次那就是假的,實際上其心理與之恰恰相反,觀察和直覺告訴他,遠處高杆上的就是安祿山未曾燒毀的級。
開國皇帝的屍被人燒了且不算,而且級還被掛在京師的城外,以要挾守軍,這等怪事,可是有史以來未曾出現過的。他剛想回去覲見天子安慶緒,半路上卻遇到了急吼吼趕來的安守忠。
“大行皇帝遺在唐兵手上,陛下已經聽說了,痛不欲生,涕泣不已,已經下詔讓我等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迎回……”
安守忠的話還沒說完,尹子琦就怒意上湧,將其打斷。
“怎麽迎?為了區區虛名,難道連洛陽都不要了嗎?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矢口否認,一口咬定是唐兵在作假使詐,如此,如此才能保洛陽勿憂,保軍心不散!”
看著憤憤不已的尹子琦,安守忠長歎一聲。
“你道老夫沒苦勸陛下嗎?嘴都磨破了,沒用,沒有一點用,陛下不聽啊。還有嚴莊在一邊煽風點火……這事沒有緩的餘地了,快想辦法吧!”
尹子琦也是倔強,並不打算認命。
“老將軍先去城上安撫人心,尹某去見陛下……”
安守忠看著虛弱不堪,又振作精神的尹子琦,欲言又止,最後隻搖了搖頭,打馬趕去城牆上安撫人心。
而尹子琦又焉能不知道安守忠欲言又止的是什麽,隻是這件事的影響太大,絕不能任由安慶緒恣意妄為。
其實,安慶緒並非恣意妄為,他也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殺父弑君,謀朝篡位,這些都是外人反對他的理由。而安祿山的級忽然出現在唐兵手裏,這就更給他出了個大大的難題。假如放縱不管,隻會助長這種理由的正當性。為了不使這些理由看起來那麽正當,則必須做點什麽。
於是,不惜任何代價奪回安祿山的級也就成了迫切的需要。想要正名,這是個絕佳的機會,倘若能不惜代價的奪回大行皇帝遺,想必會多少挽回一些人心。
再加上嚴莊時時在耳邊提醒,安慶緒更是覺得隻有這麽做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世人都道做皇帝好,打破了頭也要搶著做。如今,朕得償所願,如何還沒有做晉王時快樂了?如果有的選,朕寧願不做這個天子!”
“陛下慎言啊,天子乃天命所歸,代天行事,一切自有定數,豈是想不做就不做的?”
嚴莊自大行皇帝喪禮之後就一直守在安慶緒的身邊,十分清楚現在的安慶緒內心中充滿了不安和恐懼,如果他不做這個皇帝,洛陽城就再也保不住了。
“嚴相公說的對,朕的確是天命所歸。朕總聽說,老天要餓體膚,勞筋骨,才能使人成就大業,現如今朕也正在經曆這個過程吧?”
若再往常,嚴莊一定會為安慶緒胡亂引用古語而暗暗笑,但此時此刻他早就笑不出來了。
“陛下,不管外麵的級是否大行皇帝遺,都必須當做真的迎回來。否則,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相公不提醒,朕也自會省得,隻料不到唐兵如此卑鄙,竟用死人來要挾!”
嚴莊歪著頭,思忖了一陣,道:
“如果臣猜的沒錯,這一定是秦晉的手段,此寮奸狡過人,絕非常人所及,我朝多少名將都栽倒在他的手下,陛下隻有不按常理出牌,讓他的謀劃落空,才有大敗他的可能!”
對此,安慶緒深表讚同。
“朕知道,這就是兵法中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如果咱們事事都按照秦晉賊子的意願,豈非一步步走入早就設好的彀中?那才是自投羅網呢!”
嚴莊點頭道:
“陛下聖明,正是此理!”
君臣二人正敘談間,宦官入殿稟報:
“陛下,尹子琦求見!”
安慶緒對尹子琦的心情是矛盾,既要用此人,又因為他丟了光了精銳而心生怨恨。
“不好好的奉詔守城,倒朕這裏來作甚?”
“尹子琦自己說有要事,必須覲見陛下!”
安慶緒的本意是打走尹子琦,但想了想還是讓宦官宣其入殿覲見。
“陛下,尹子琦此來一定是要求陛下收回詔命,陛下可想好了如何應對嗎?”
嚴莊說的斬釘截鐵,弄的他更是心煩意亂。
“朕乃天子,何須顧及臣下的感受、不滿意直接斥罵就是,他若敢提一字一句,看看朕不罵得他狗血淋頭!”
不多時,尹子琦在宦官的引領下進入殿內,衝著安慶緒三跪九叩之後剛要說話,安慶緒則搶先一步道:
“慢著說話,朕有言在先,若是涉及大行皇帝遺還是免了吧,省得朕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