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琦很快找來了大理寺卿周文正,讓他查查戶部員外郎有沒有作奸犯科的醃臢之事。周文正很是驚訝,他對朝廷眼下的情形看的還算通透,這個叫李凱芳的人雖然隻是戶部一個小小的員外郎,當卻風傳被新晉宰相第五琦看重了,正打算大力提拔呢!
朝野上下現在都知道,朝廷打算改革經濟,填補歲入虧空,而第五琦正是人皆認可的經濟之臣,得到重用乃順理成章之事。可以想見,接下來的日子裏各部中絕大多數有能之人升官發財的機會到了,李凱芳在兵部的能力也算有口皆碑,所以他能得到第五琦的賞識,旁人並不奇怪。
周文正奇怪的是,第五琦昨天還在政事堂誇讚了李凱芳,如何今日就要查他的醃臢事呢?這是不是也太有些反常了?事情反常則必有妖異之處,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人,很容易就能嗅出其中的問題來。
所以,周文正一邊眯著眼睛細看第五琦,一麵遲疑著發問:
“李凱芳風評一向不錯,應該不會有什麽作奸犯科之事吧?”
第五琦手中忙碌,在公文上筆走龍蛇,隻微微抬了下眼皮,說道:
“查查嘛,不查怎麽知道有沒有,無則加勉,有則……”
後麵的話並沒有說出來,因為恰在此時公文中的一些內容好像讓他很生氣,除了重重的“嗯”了一聲,又抻了抻手臂,以雙手按壓著發緊的太陽穴。
“下吏明白了!”
周文正自問已經對第五琦的意思心領神會,作為朝廷上幸存下來的邊緣人物,他當然不敢得罪這個最近風頭正勁的後起之秀,放眼滿朝上下能得政事堂和神武軍都認可的人物,已經是無出其右了。
僅僅一天的功夫,大理寺丞就捧著一疊公文來匯報案情了,果然是不查則已,一查都粘著滿屁股的屎。一個小小的兵部員外郎居然在短短的三年功夫裏斂財達數十萬貫,就連第五琦都吃驚不已。
看著厚厚的案卷,第五琦心底裏竟泛起了一絲絲的惋惜,如此斂財能手就這麽犧牲了,還真有點舍不得。但他馬上又籲了口氣,誰讓這廝眼睛擦不亮呢,得罪哪個不好,偏偏就摸老虎屁股。
“李凱芳啊李凱芳,別怪某辣手無情了!”
眼下對於第五琦而言,討好秦晉顯然是最為重要的。
調查李凱芳的問題,他本可以安排自己的親信去做,但為了使吃像不過於難看,讓無黨無派的周文正插手進來倒是再合適不過了。
“好,某知道了,李凱芳的案件,你們大理寺秉公處置就是,也請轉告周寺卿,不必有任何顧慮,但凡發現貪贓枉法之官員,一律嚴懲不貸!”
自打夏元吉做了政事堂宰相之後以後,在朝廷上下掀起過多起風潮,而這從來不曾被朝廷重視過的貪腐斂財,也成了官員們獲罪的重要原因。
一時之間,那些有過金錢瓜葛的官員們終日惶惶不安,為了不至於丟官罷職,甚或是破家人亡,都一門心思的巴結著這些作為後起之秀的當權者。
兵部廨房,鄭顯禮再次回到此處,直有恍若隔世之感,想想在長安蟄伏的三年間,終日遊走於兵部與軍器監丞之間,似乎也漸漸適應了這種默默無聞又有驚無險的日子。可直到在外麵流浪了一圈,才發現自己真正向往的還是金戈鐵馬的日子,近年以來,哪怕在睡夢中也忘不了安西時東征西討的痛快日子。
在公署衙門間行走,複雜的人際關係和一整套繁文縟節,早就壓得他喘不上氣了。
此時正堂內當值的侍郎並沒有到來,廨房內也隻有一位同為郎中的同僚,鄭顯禮客氣的拱拱手,就打算到慣常屬於他的位置上熟悉公務。俗話說,撞一天和尚撞一天中,既然還在兵部與軍器監內任職,就總得盡心盡力完成未竟之工作。
豈料那平日裏素來冷淡的同僚郎中竟極為殷勤的起身還禮,又來到鄭顯禮身側噓寒問暖,弄得他渾身不自在。
“鄭郎中剛剛回來,有什麽需要幫忙的,便吩咐吾等去做便是,千萬不要客氣啊……”
鄭顯禮又吃了一驚,兵部的這些郎中可都是鼻孔朝天的角色,平日裏交接公務若沒有打點或是關係,都得給你拖上個十天半月,崔上幾句就是滿臉的不耐煩,今天都吃錯了藥嗎?還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剛剛他進入兵部大門開始就覺得氣氛異於往常,半路上遇到的幾個書令史也都是殷切的行禮問安,這可是太反常了。
出於禮貌,鄭顯禮含混的客套了一番,就打算繼續翻看公文。但那同僚卻期期艾艾的又說話了:
“往日裏兄弟在公事上有得罪地方,還請,還請海涵,見諒,畢竟,畢竟私誼不能礙了公事……”
到此,鄭顯禮再也忍不住,抬起頭來看著他,問道:
“諸位今日如何都奇怪的很?我不過也就是個兵部郎中,值得這般小心翼翼?”
聞言,那郎中才又憋出了一句話來:
“沒聽說嗎?政事堂第五相公那裏已經傳出了風聲,打算為君敘功,破格擢拔為侍郎呢?”
說話間,他又用眼睛瞥了一眼公廨外正堂的位置。
“用不了幾日,鄭君便要到那處辦公了……”
這個答案大出鄭顯禮的預料,他昨日和秦晉商定的是要領兵到靈武作戰,現在忽然有風聲說要升自己為兵部侍郎,一時間便有些糊塗,下意識的脫口而出:
“這怎麽可能?”
“怎麽不可能?”
那郎中反問了一句之後,又壓低了聲音道:
“鄭君可能還不知道吧……知道今日為何沒見到以勤於公事聞名的李員外郎嗎?”
兵部中姓李的員外郎有三個,而已勤於公事聞名的則隻有李凱芳一人,這一點鄭顯禮也是清楚的。
“為何?”
“還不是因為他不開眼,得罪了鄭君嘛?今日一早,已經被大理寺入府捕拿了,恐怕此刻正在大理寺的監獄中熬刑呢……”
說這話時,那郎中的臉上掛著幸災樂禍的笑容,早就聽說李凱芳被第五相公賞識,馬上就要被提拔為郎中,相信隻要有些建樹,三兩年內做到侍郎的位置上也不是難事。多麽令人羨慕嫉妒恨的啊,多少次午夜夢回他都在暗暗嗟歎,為什麽這等好運氣就到不了自己的頭上呢!總算是老天開眼,讓李凱芳這廝運氣到了頭,一腳踩進屎坑裏,隻想想這件事,做夢都能被笑醒了。
鄭顯禮有點厭惡的看著他。
“敢問黃兄,李凱芳因何事被下了大理寺獄?”
黃姓郎中的表情有些尷尬,支支吾吾的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自打夏相公入主政事堂以來,嚴查作奸犯科之事,但凡有官員做出不法之事,罕有脫逃製裁的,大理寺既然抓了李凱芳,想必是有確實的證據,至於具體內情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鄭顯禮的心中記掛著幾樁今日急待了解的公事,是以李凱芳的話題也就到此為止。在查閱了長安失陷以來,府庫中留存的火器數額以後,他總算長舒了一口氣。吐蕃人劫掠了大多數的刀槍劍戟和鎧甲,獨獨對火器不聞不問,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畢竟再生產出同等數目的火器絕非三兩個月就能完成的,而且這批火器中,有一種名為“炮”的銅鑄長管形武器,經過近兩年的反複試驗以後,重量一再減輕,已經減至七百餘斤,以*發射彈丸,射程可達一到二裏,僅用兩匹挽馬就可以拖著安裝輪子的跑車進行機動。
雖然沒有完全達到秦大夫在三年前所羅列出的標準,但是這種帶車輪的火炮經過鄭顯禮的試驗,他認為隻要補給充足,已經基本可以用於長途作戰。
一想到這些秘密試驗了兩年的武器,鄭顯禮就抑製不住的激動和興奮。
“黃兄,軍器監府庫中的火器,可曾有人動過?”
雖然籍冊上標明了戰後重新清點的數據,但他還是不放心的問了那黃郎中。
“火器?本來禁軍對這些玩意是不屑一顧的,但神武軍進駐長安以後,調走了不少的*……”
他猛的一拍腦門,忽然想起了什麽似的。
“對了,第五相公曾經運走了一批鑄銅的火器,叫,叫……”
“火炮?”
“對對對,就是火炮!”
鄭顯禮登時就急了,上前揪住黃郎中的衣服,厲聲喝問:
“說,運走了多少,何時運走的,用來作甚?”
黃郎中沒想到對方竟如此激動,但年紀鄭顯禮是秦大夫身邊的紅人,也值得忍氣吞聲的巴結。
“早幾日聽說第五相公要鑄錢,聽說軍器監庫中存放了許多鑄銅的火炮沒用處,便,便都著人拉走了,聽說是一點都沒剩下!”
兩年多的時間裏,鄭顯禮費勁了所有的心思和能力,造出了七十門可以實用的火炮,現在說拉走就被拉走了,而且還要融了鑄錢,他哪裏還坐得下去……
朝野上下現在都知道,朝廷打算改革經濟,填補歲入虧空,而第五琦正是人皆認可的經濟之臣,得到重用乃順理成章之事。可以想見,接下來的日子裏各部中絕大多數有能之人升官發財的機會到了,李凱芳在兵部的能力也算有口皆碑,所以他能得到第五琦的賞識,旁人並不奇怪。
周文正奇怪的是,第五琦昨天還在政事堂誇讚了李凱芳,如何今日就要查他的醃臢事呢?這是不是也太有些反常了?事情反常則必有妖異之處,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人,很容易就能嗅出其中的問題來。
所以,周文正一邊眯著眼睛細看第五琦,一麵遲疑著發問:
“李凱芳風評一向不錯,應該不會有什麽作奸犯科之事吧?”
第五琦手中忙碌,在公文上筆走龍蛇,隻微微抬了下眼皮,說道:
“查查嘛,不查怎麽知道有沒有,無則加勉,有則……”
後麵的話並沒有說出來,因為恰在此時公文中的一些內容好像讓他很生氣,除了重重的“嗯”了一聲,又抻了抻手臂,以雙手按壓著發緊的太陽穴。
“下吏明白了!”
周文正自問已經對第五琦的意思心領神會,作為朝廷上幸存下來的邊緣人物,他當然不敢得罪這個最近風頭正勁的後起之秀,放眼滿朝上下能得政事堂和神武軍都認可的人物,已經是無出其右了。
僅僅一天的功夫,大理寺丞就捧著一疊公文來匯報案情了,果然是不查則已,一查都粘著滿屁股的屎。一個小小的兵部員外郎居然在短短的三年功夫裏斂財達數十萬貫,就連第五琦都吃驚不已。
看著厚厚的案卷,第五琦心底裏竟泛起了一絲絲的惋惜,如此斂財能手就這麽犧牲了,還真有點舍不得。但他馬上又籲了口氣,誰讓這廝眼睛擦不亮呢,得罪哪個不好,偏偏就摸老虎屁股。
“李凱芳啊李凱芳,別怪某辣手無情了!”
眼下對於第五琦而言,討好秦晉顯然是最為重要的。
調查李凱芳的問題,他本可以安排自己的親信去做,但為了使吃像不過於難看,讓無黨無派的周文正插手進來倒是再合適不過了。
“好,某知道了,李凱芳的案件,你們大理寺秉公處置就是,也請轉告周寺卿,不必有任何顧慮,但凡發現貪贓枉法之官員,一律嚴懲不貸!”
自打夏元吉做了政事堂宰相之後以後,在朝廷上下掀起過多起風潮,而這從來不曾被朝廷重視過的貪腐斂財,也成了官員們獲罪的重要原因。
一時之間,那些有過金錢瓜葛的官員們終日惶惶不安,為了不至於丟官罷職,甚或是破家人亡,都一門心思的巴結著這些作為後起之秀的當權者。
兵部廨房,鄭顯禮再次回到此處,直有恍若隔世之感,想想在長安蟄伏的三年間,終日遊走於兵部與軍器監丞之間,似乎也漸漸適應了這種默默無聞又有驚無險的日子。可直到在外麵流浪了一圈,才發現自己真正向往的還是金戈鐵馬的日子,近年以來,哪怕在睡夢中也忘不了安西時東征西討的痛快日子。
在公署衙門間行走,複雜的人際關係和一整套繁文縟節,早就壓得他喘不上氣了。
此時正堂內當值的侍郎並沒有到來,廨房內也隻有一位同為郎中的同僚,鄭顯禮客氣的拱拱手,就打算到慣常屬於他的位置上熟悉公務。俗話說,撞一天和尚撞一天中,既然還在兵部與軍器監內任職,就總得盡心盡力完成未竟之工作。
豈料那平日裏素來冷淡的同僚郎中竟極為殷勤的起身還禮,又來到鄭顯禮身側噓寒問暖,弄得他渾身不自在。
“鄭郎中剛剛回來,有什麽需要幫忙的,便吩咐吾等去做便是,千萬不要客氣啊……”
鄭顯禮又吃了一驚,兵部的這些郎中可都是鼻孔朝天的角色,平日裏交接公務若沒有打點或是關係,都得給你拖上個十天半月,崔上幾句就是滿臉的不耐煩,今天都吃錯了藥嗎?還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剛剛他進入兵部大門開始就覺得氣氛異於往常,半路上遇到的幾個書令史也都是殷切的行禮問安,這可是太反常了。
出於禮貌,鄭顯禮含混的客套了一番,就打算繼續翻看公文。但那同僚卻期期艾艾的又說話了:
“往日裏兄弟在公事上有得罪地方,還請,還請海涵,見諒,畢竟,畢竟私誼不能礙了公事……”
到此,鄭顯禮再也忍不住,抬起頭來看著他,問道:
“諸位今日如何都奇怪的很?我不過也就是個兵部郎中,值得這般小心翼翼?”
聞言,那郎中才又憋出了一句話來:
“沒聽說嗎?政事堂第五相公那裏已經傳出了風聲,打算為君敘功,破格擢拔為侍郎呢?”
說話間,他又用眼睛瞥了一眼公廨外正堂的位置。
“用不了幾日,鄭君便要到那處辦公了……”
這個答案大出鄭顯禮的預料,他昨日和秦晉商定的是要領兵到靈武作戰,現在忽然有風聲說要升自己為兵部侍郎,一時間便有些糊塗,下意識的脫口而出:
“這怎麽可能?”
“怎麽不可能?”
那郎中反問了一句之後,又壓低了聲音道:
“鄭君可能還不知道吧……知道今日為何沒見到以勤於公事聞名的李員外郎嗎?”
兵部中姓李的員外郎有三個,而已勤於公事聞名的則隻有李凱芳一人,這一點鄭顯禮也是清楚的。
“為何?”
“還不是因為他不開眼,得罪了鄭君嘛?今日一早,已經被大理寺入府捕拿了,恐怕此刻正在大理寺的監獄中熬刑呢……”
說這話時,那郎中的臉上掛著幸災樂禍的笑容,早就聽說李凱芳被第五相公賞識,馬上就要被提拔為郎中,相信隻要有些建樹,三兩年內做到侍郎的位置上也不是難事。多麽令人羨慕嫉妒恨的啊,多少次午夜夢回他都在暗暗嗟歎,為什麽這等好運氣就到不了自己的頭上呢!總算是老天開眼,讓李凱芳這廝運氣到了頭,一腳踩進屎坑裏,隻想想這件事,做夢都能被笑醒了。
鄭顯禮有點厭惡的看著他。
“敢問黃兄,李凱芳因何事被下了大理寺獄?”
黃姓郎中的表情有些尷尬,支支吾吾的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自打夏相公入主政事堂以來,嚴查作奸犯科之事,但凡有官員做出不法之事,罕有脫逃製裁的,大理寺既然抓了李凱芳,想必是有確實的證據,至於具體內情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鄭顯禮的心中記掛著幾樁今日急待了解的公事,是以李凱芳的話題也就到此為止。在查閱了長安失陷以來,府庫中留存的火器數額以後,他總算長舒了一口氣。吐蕃人劫掠了大多數的刀槍劍戟和鎧甲,獨獨對火器不聞不問,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畢竟再生產出同等數目的火器絕非三兩個月就能完成的,而且這批火器中,有一種名為“炮”的銅鑄長管形武器,經過近兩年的反複試驗以後,重量一再減輕,已經減至七百餘斤,以*發射彈丸,射程可達一到二裏,僅用兩匹挽馬就可以拖著安裝輪子的跑車進行機動。
雖然沒有完全達到秦大夫在三年前所羅列出的標準,但是這種帶車輪的火炮經過鄭顯禮的試驗,他認為隻要補給充足,已經基本可以用於長途作戰。
一想到這些秘密試驗了兩年的武器,鄭顯禮就抑製不住的激動和興奮。
“黃兄,軍器監府庫中的火器,可曾有人動過?”
雖然籍冊上標明了戰後重新清點的數據,但他還是不放心的問了那黃郎中。
“火器?本來禁軍對這些玩意是不屑一顧的,但神武軍進駐長安以後,調走了不少的*……”
他猛的一拍腦門,忽然想起了什麽似的。
“對了,第五相公曾經運走了一批鑄銅的火器,叫,叫……”
“火炮?”
“對對對,就是火炮!”
鄭顯禮登時就急了,上前揪住黃郎中的衣服,厲聲喝問:
“說,運走了多少,何時運走的,用來作甚?”
黃郎中沒想到對方竟如此激動,但年紀鄭顯禮是秦大夫身邊的紅人,也值得忍氣吞聲的巴結。
“早幾日聽說第五相公要鑄錢,聽說軍器監庫中存放了許多鑄銅的火炮沒用處,便,便都著人拉走了,聽說是一點都沒剩下!”
兩年多的時間裏,鄭顯禮費勁了所有的心思和能力,造出了七十門可以實用的火炮,現在說拉走就被拉走了,而且還要融了鑄錢,他哪裏還坐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