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解隊伍在翻越扁都口時遭遇了意外,阿史那氏趁機作亂,獨孤延靖解圍有功,又因此而舊創複發,按製,朝廷是需要從優處置的。”
黃宣僅僅是個隊正,但麵對身為河西節度副使的周泌時,居然麵無懼色,又不卑不亢。這讓周泌很是詫異,這個時代底層軍吏對於身為上位者有著本能的畏懼,尤其他還是個手握重權的節度副使,整個河西原本除了王思禮就屬他權力地位最高了,現在更是成了事實上的第一位。此人能夠如此從容應對,眼睛裏更沒有一絲一毫的敬畏,仿佛與之說話的不過是個張三李四一般的普通人。
“獨孤延靖既然有功,自然可以從長計議,黃隊正便按照慣例去做吧,向長史府送遞一封公文,周某會交代他們優先處置的!”
有了這句話,獨孤延靖留下來養傷的事情算是板上釘釘了,黃宣的臉上露出了輕鬆的笑意,但這一抹笑意僅僅是一閃而逝。他馬上又起身衝著周泌重重一禮。
“大使之恩,下吏不勝感激,若無吩咐下吏便告退了……”
說罷,黃宣便打算弓著身子退出去,但周泌的眼皮卻突然跳了跳。
“且慢!”
黃宣收住了腳步。
“敢問大使還有何吩咐?”
周泌道:
“吩咐沒有,黃隊正來自關中,可曾聽說朝廷幾時對河北道用兵?”
他打聽河北道的用兵事宜自然是想從中推測出朝廷的重心將放在何處。河西與隴右相比畢竟還是過於閉塞了,一道祁連山就天然的隔開了不知多少消息。
黃宣答的也十分從容,幾乎不假思索的說道:
“河北道史賊思明隻虛張聲勢了數月,並無實質動作,聽說河北今年鬧了*,餓殍遍地,恐怕今歲都無法動兵了!”
這個消息大出周泌所料,他原本以為秦晉一定是別有對策,萬想不到竟是老天在暗中相助。
“河北饑荒不正是朝廷動兵徹底剿滅叛賊的大好機會嗎?為何遲遲都不動手呢?”
如此問題似乎將黃宣難住了,他思忖了片刻才道:
“下吏隻是個卑微下吏,朝廷究竟有什麽深謀遠慮,實在難以揣測,還請大使恕罪!”
“也是,也是,這事原也不該問黃隊正的!”
周泌尷尬的笑了,笑的有些不自然,但他心裏已經如明鏡一般,看來秦晉的野心不僅僅是消滅河北道的史思明叛賊,更要全麵開花一般的收拾天下局麵,妄圖在短時間內使唐朝的聲威恢複到天寶年間極盛的狀態。
很顯然,如此的急功近利,解釋便隻能有一種,卻又是不可說的。
“好了,黃隊正好生歇息去吧,周某會親自交代驛館的人,讓他們好好招待,不得怠慢!”
這些話說出來,倒顯得像是堂堂節度副使在巴結一個小小的隊正。
黃宣又再三謝過,才終於退出了節度使帥堂。
出了帥堂,他本打算先回館驛歇息,但忽然見到數騎風馳電掣般的馳過,沿途帶起的塵土與風氣讓他心頭忍不住突突一陣亂跳,一種戰場上獨有的血腥氣息讓他陡生警覺。
“這是安西的信使!”
路邊有人指著那數騎大聲嚷道。
黃宣又眯起眼睛細看那越來越遠的數騎,隻見他們個個帶血,衣甲襤褸,似乎是經曆了一場惡仗才死裏逃生。
但這種詫異和狐疑他都隻能藏在心底裏,一個小小的隊正不可能參與河西節度使的任何事物。然則,安西的情況又與之息息相關,他還要領著三千囚徒到安西去,安西的情況是好是惡便決定著他們將要麵對的命運。
黃宣隻打算在張掖歇息一日,明日一早便離開,到時候借著向周泌辭行的機會再打探一番,便什麽都知道了。當然,黃宣隻是個小小的隊正,無論按照慣例還是秩級,周泌都沒有必要接見他,但他就是有一種預感,周泌一定會接見自己。
事實上,根本就不用等到明日,黃宣剛剛行至館驛,節度使的軍吏便已經先一步趕到了。
“敢問,可是黃將軍?”
“黃將軍?”
黃宣覺得奇怪,自己的確姓黃,但距離將軍秩級還有十萬八千裏,自然不敢冒認,萬一對方隻是認錯了人呢。
那軍吏馬上意識到了什麽,便解釋道:
“可是押解囚徒趕赴安西的黃將軍?”
如此,黃宣便明白了,對方沒有認錯人,時人稱呼武人為將軍已經成了恭維的慣例,就算是普普通通的軍卒,尋常百姓若想巴結,就算稱呼一聲將軍也不奇怪。
“正是在下,但將軍可不敢當,萬勿如此稱呼了!”
那軍吏很是老練的一笑。
“節帥的坐上賓不是將軍還能是什麽?黃將軍便不要自謙了!”
節度使的座上客?這一回,黃宣徹底被驚住了,如果說此前周泌對他的客氣還可以用禮貌來勉強解釋,那麽這位軍吏的巴結話語就已經不能用常理來揣度了。
“這,這……”
軍吏這時才結結實實的說道:
“黃將軍莫再耽擱了,節帥的確有要事相詢,還請從速移步吧!”
催促的很急,黃宣已經隱約的意識到,周泌的召見一定與剛剛那數騎安西信使有關。
黃宣猜的沒錯,安西信使帶來了一則壞消息,安西節度使所在的龜茲遭到了突騎施的大舉圍攻,他們是來向河西軍求援的。
不過,此時的周泌卻隻能兩手一攤,莫可奈何。
“朝廷平亂,八成以上的河西軍都已經被調到關中去了,現在的河西說實話便形同虛設,就算有心相救安西也沒有餘力啊!”
黃宣猜到了原因,卻沒猜透其根由竟如此的令人震驚,龜茲有鄭顯禮帶去的一萬神武軍,其戰鬥力絕對不低,雖然人數上可能少了點,但也不至於被突騎施人打的沒有還手之力啊?
還有這突騎施不是一直在大食人與唐朝之間搖擺不定嗎?怎麽可能率先為他人火中取栗呢?
對於周泌的態度,黃宣還是很奇怪的,他不知道這位節度副使究竟打的什麽主意,畢竟自己隻是個小小的隊正,又有什麽能力幫他呢?
但是,畢竟人家是堂堂的節度副使,能夠破格與一位隊正近乎於平起平坐的說話已經是天大的禮遇了,是以他也隻能靜靜的等著周泌道明自己的意圖。
周泌的確對黃宣有所求。
“黃將軍所領的囚徒都是昔日的世家子弟,若能武裝成軍,就算不是虎狼之師,也定然能……”
“報,安西急報……”
就在周泌字斟句酌之際,又有安西的信使到來了。這並非是說明安西的情況愈發緊急,因為龜茲到張掖中間隔著千裏戈壁沙漠,僅僅一隊信使未必能安然抵達,多派幾路以防萬一也就成了慣例。
當然,有了周泌的這幾句話就已經足夠了,黃宣大致可以猜到他的基本意圖。武裝三千刑徒不是不可能,問題是這樣的一支由刑徒臨時拚湊而成的隊伍能不能有戰鬥力,還在兩可之間。
“黃將軍盡管放心,某可以用河西節度使的名義征調這批刑徒,黃將軍便為兵馬使,如何?”
三千刑徒自成一軍,又將要從區區隊正躍升為兵馬使,黃宣忍不住驚得長大了嘴巴。
“這,這如何使得……”
僅僅以三千刑徒是不夠的,還要算上三千刑徒的軍心,這些人從天之驕子跌落為人所不齒的刑徒,他們對朝廷的怨恨是毋庸置疑的,一旦將其武裝起來,會有什麽後果,誰都難以預料。但是,周泌很快就開出了一個連他都無法推辭的價碼。
“某身為節度副使,可想朝廷為刑徒們請封,隻要加入新成立之軍,便可前罪購銷,一旦立功便以雙倍計,他們必定拚死效命!”
如此建議將要承擔很大的責任,黃宣一直以為周泌是個謹慎怕事的人物,現在看來此前遠遠低估了他。
“大使如此敢於任事,下吏還能有什麽好拒絕的呢!”
周泌站起身來,擊掌道:
“河西軍人馬雖然所剩不多,但也能夠撥兩千人留給將軍差用。”
黃宣曾在神武軍預備學堂中做過教官,深悉神武軍訓練將士之法,當天便以神武軍的編製將整整五千人編在了一個超大規模的軍團中。按照神武軍慣常的編製,三千人為一軍團,可以組成一支完整的軍陣。但是,從河西到安西到處都是開闊的戈壁,別說五千人的大軍團,就算一萬人的大軍團軍陣一樣也可以鋪排的開。
與此同時,周泌以河西軍節度副使的名義親自對刑徒們做了戰前動員。有了節度副使的保證,刑徒們一個個興奮不已,想不到人尚未走出河西,命運就已經有了改變,從加入河西軍的一刻起,他們就不再是令人不齒的刑徒了!
“殺胡賊,立大功!”
周泌事先想好的口號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殺胡賊,立大功也就意味著授勳獲賞,授勳獲賞便意味著將可以重拾榮耀,恢複門楣!
黃宣僅僅是個隊正,但麵對身為河西節度副使的周泌時,居然麵無懼色,又不卑不亢。這讓周泌很是詫異,這個時代底層軍吏對於身為上位者有著本能的畏懼,尤其他還是個手握重權的節度副使,整個河西原本除了王思禮就屬他權力地位最高了,現在更是成了事實上的第一位。此人能夠如此從容應對,眼睛裏更沒有一絲一毫的敬畏,仿佛與之說話的不過是個張三李四一般的普通人。
“獨孤延靖既然有功,自然可以從長計議,黃隊正便按照慣例去做吧,向長史府送遞一封公文,周某會交代他們優先處置的!”
有了這句話,獨孤延靖留下來養傷的事情算是板上釘釘了,黃宣的臉上露出了輕鬆的笑意,但這一抹笑意僅僅是一閃而逝。他馬上又起身衝著周泌重重一禮。
“大使之恩,下吏不勝感激,若無吩咐下吏便告退了……”
說罷,黃宣便打算弓著身子退出去,但周泌的眼皮卻突然跳了跳。
“且慢!”
黃宣收住了腳步。
“敢問大使還有何吩咐?”
周泌道:
“吩咐沒有,黃隊正來自關中,可曾聽說朝廷幾時對河北道用兵?”
他打聽河北道的用兵事宜自然是想從中推測出朝廷的重心將放在何處。河西與隴右相比畢竟還是過於閉塞了,一道祁連山就天然的隔開了不知多少消息。
黃宣答的也十分從容,幾乎不假思索的說道:
“河北道史賊思明隻虛張聲勢了數月,並無實質動作,聽說河北今年鬧了*,餓殍遍地,恐怕今歲都無法動兵了!”
這個消息大出周泌所料,他原本以為秦晉一定是別有對策,萬想不到竟是老天在暗中相助。
“河北饑荒不正是朝廷動兵徹底剿滅叛賊的大好機會嗎?為何遲遲都不動手呢?”
如此問題似乎將黃宣難住了,他思忖了片刻才道:
“下吏隻是個卑微下吏,朝廷究竟有什麽深謀遠慮,實在難以揣測,還請大使恕罪!”
“也是,也是,這事原也不該問黃隊正的!”
周泌尷尬的笑了,笑的有些不自然,但他心裏已經如明鏡一般,看來秦晉的野心不僅僅是消滅河北道的史思明叛賊,更要全麵開花一般的收拾天下局麵,妄圖在短時間內使唐朝的聲威恢複到天寶年間極盛的狀態。
很顯然,如此的急功近利,解釋便隻能有一種,卻又是不可說的。
“好了,黃隊正好生歇息去吧,周某會親自交代驛館的人,讓他們好好招待,不得怠慢!”
這些話說出來,倒顯得像是堂堂節度副使在巴結一個小小的隊正。
黃宣又再三謝過,才終於退出了節度使帥堂。
出了帥堂,他本打算先回館驛歇息,但忽然見到數騎風馳電掣般的馳過,沿途帶起的塵土與風氣讓他心頭忍不住突突一陣亂跳,一種戰場上獨有的血腥氣息讓他陡生警覺。
“這是安西的信使!”
路邊有人指著那數騎大聲嚷道。
黃宣又眯起眼睛細看那越來越遠的數騎,隻見他們個個帶血,衣甲襤褸,似乎是經曆了一場惡仗才死裏逃生。
但這種詫異和狐疑他都隻能藏在心底裏,一個小小的隊正不可能參與河西節度使的任何事物。然則,安西的情況又與之息息相關,他還要領著三千囚徒到安西去,安西的情況是好是惡便決定著他們將要麵對的命運。
黃宣隻打算在張掖歇息一日,明日一早便離開,到時候借著向周泌辭行的機會再打探一番,便什麽都知道了。當然,黃宣隻是個小小的隊正,無論按照慣例還是秩級,周泌都沒有必要接見他,但他就是有一種預感,周泌一定會接見自己。
事實上,根本就不用等到明日,黃宣剛剛行至館驛,節度使的軍吏便已經先一步趕到了。
“敢問,可是黃將軍?”
“黃將軍?”
黃宣覺得奇怪,自己的確姓黃,但距離將軍秩級還有十萬八千裏,自然不敢冒認,萬一對方隻是認錯了人呢。
那軍吏馬上意識到了什麽,便解釋道:
“可是押解囚徒趕赴安西的黃將軍?”
如此,黃宣便明白了,對方沒有認錯人,時人稱呼武人為將軍已經成了恭維的慣例,就算是普普通通的軍卒,尋常百姓若想巴結,就算稱呼一聲將軍也不奇怪。
“正是在下,但將軍可不敢當,萬勿如此稱呼了!”
那軍吏很是老練的一笑。
“節帥的坐上賓不是將軍還能是什麽?黃將軍便不要自謙了!”
節度使的座上客?這一回,黃宣徹底被驚住了,如果說此前周泌對他的客氣還可以用禮貌來勉強解釋,那麽這位軍吏的巴結話語就已經不能用常理來揣度了。
“這,這……”
軍吏這時才結結實實的說道:
“黃將軍莫再耽擱了,節帥的確有要事相詢,還請從速移步吧!”
催促的很急,黃宣已經隱約的意識到,周泌的召見一定與剛剛那數騎安西信使有關。
黃宣猜的沒錯,安西信使帶來了一則壞消息,安西節度使所在的龜茲遭到了突騎施的大舉圍攻,他們是來向河西軍求援的。
不過,此時的周泌卻隻能兩手一攤,莫可奈何。
“朝廷平亂,八成以上的河西軍都已經被調到關中去了,現在的河西說實話便形同虛設,就算有心相救安西也沒有餘力啊!”
黃宣猜到了原因,卻沒猜透其根由竟如此的令人震驚,龜茲有鄭顯禮帶去的一萬神武軍,其戰鬥力絕對不低,雖然人數上可能少了點,但也不至於被突騎施人打的沒有還手之力啊?
還有這突騎施不是一直在大食人與唐朝之間搖擺不定嗎?怎麽可能率先為他人火中取栗呢?
對於周泌的態度,黃宣還是很奇怪的,他不知道這位節度副使究竟打的什麽主意,畢竟自己隻是個小小的隊正,又有什麽能力幫他呢?
但是,畢竟人家是堂堂的節度副使,能夠破格與一位隊正近乎於平起平坐的說話已經是天大的禮遇了,是以他也隻能靜靜的等著周泌道明自己的意圖。
周泌的確對黃宣有所求。
“黃將軍所領的囚徒都是昔日的世家子弟,若能武裝成軍,就算不是虎狼之師,也定然能……”
“報,安西急報……”
就在周泌字斟句酌之際,又有安西的信使到來了。這並非是說明安西的情況愈發緊急,因為龜茲到張掖中間隔著千裏戈壁沙漠,僅僅一隊信使未必能安然抵達,多派幾路以防萬一也就成了慣例。
當然,有了周泌的這幾句話就已經足夠了,黃宣大致可以猜到他的基本意圖。武裝三千刑徒不是不可能,問題是這樣的一支由刑徒臨時拚湊而成的隊伍能不能有戰鬥力,還在兩可之間。
“黃將軍盡管放心,某可以用河西節度使的名義征調這批刑徒,黃將軍便為兵馬使,如何?”
三千刑徒自成一軍,又將要從區區隊正躍升為兵馬使,黃宣忍不住驚得長大了嘴巴。
“這,這如何使得……”
僅僅以三千刑徒是不夠的,還要算上三千刑徒的軍心,這些人從天之驕子跌落為人所不齒的刑徒,他們對朝廷的怨恨是毋庸置疑的,一旦將其武裝起來,會有什麽後果,誰都難以預料。但是,周泌很快就開出了一個連他都無法推辭的價碼。
“某身為節度副使,可想朝廷為刑徒們請封,隻要加入新成立之軍,便可前罪購銷,一旦立功便以雙倍計,他們必定拚死效命!”
如此建議將要承擔很大的責任,黃宣一直以為周泌是個謹慎怕事的人物,現在看來此前遠遠低估了他。
“大使如此敢於任事,下吏還能有什麽好拒絕的呢!”
周泌站起身來,擊掌道:
“河西軍人馬雖然所剩不多,但也能夠撥兩千人留給將軍差用。”
黃宣曾在神武軍預備學堂中做過教官,深悉神武軍訓練將士之法,當天便以神武軍的編製將整整五千人編在了一個超大規模的軍團中。按照神武軍慣常的編製,三千人為一軍團,可以組成一支完整的軍陣。但是,從河西到安西到處都是開闊的戈壁,別說五千人的大軍團,就算一萬人的大軍團軍陣一樣也可以鋪排的開。
與此同時,周泌以河西軍節度副使的名義親自對刑徒們做了戰前動員。有了節度副使的保證,刑徒們一個個興奮不已,想不到人尚未走出河西,命運就已經有了改變,從加入河西軍的一刻起,他們就不再是令人不齒的刑徒了!
“殺胡賊,立大功!”
周泌事先想好的口號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殺胡賊,立大功也就意味著授勳獲賞,授勳獲賞便意味著將可以重拾榮耀,恢複門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