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不好說,唐兵遠道而來,又和史朝義的兵馬惡戰一場,師老兵疲,咱們可趁機出兵將他們打退!”
一直插不上嘴的鄭敬也一本正經的說著自己的建議,史朝清聽罷果然一拍大腿叫好。
“對對,鄭將軍所言甚是,就算唐兵再厲害,隻要父皇的兵馬一到,定然摧枯拉朽!”
繞了一大圈,又繞回到史思明回兵的問題,史朝清終於顯得有點情緒低落。
“不知父皇此刻身在何處,也不知父皇何時才能回兵救援範陽啊!”
“監國不必擔心,陛下自有上天庇佑,一定會安然返回的!”
張炎的勸說還算靠譜,沒有說一些誇張的話,他現在總覺得一群人在戲弄史朝清一般,而史朝清就像個心智未開的小孩,居然也做到了說什麽便信什麽的地步。
一個人的眼界一旦開闊了,想法也就完全不同,張炎覺得從前打算輔佐史朝清的想法簡直是蠢的可笑,這樣一個人和普通人比起來也顯得呆傻笨拙,讓他挑起燕朝大梁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裘柏敷衍的說了幾句,便借口城上有軍務,匆匆離去,鄭敬亦緊隨其後離開了代王府。
一旦左近無人以後,鄭敬當即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長史君且說,史思明當真回來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他的意思是,趁機發動兵變殺光燕朝的鐵杆忠臣,然後再審時度勢,要麽拒城而守,要麽就一把火燒掉範陽,把一座空城、廢城留給史思明!
事實上,在鄭敬的心裏對史思明還是存著畏懼之意的,畢竟史思明與安祿山經營河北多年,不論威望人心都是一個幹巴巴的唐朝所不能比擬的。
裘柏聞言,思忖了一陣後,居然點頭同意了。他知道,如果神武軍不在此時趕過來,也就隻能如此,否則一旦史思明就在城外的消息傳進城內,隻憑他們幾個就再沒有左右史朝清的能力了。
到那時,迎回史思明的聲音就成了主流,他們也沒有任何理由反對,那麽結果就隻能如鄭敬所言,撕破臉也在所難免。
“此事須勝在突然,城內雖然人心惶惶,可終究還是人多勢眾。”
“好,這件事我會安排!”
第一件事就是與何敞商量,因為何敞所掌握的封常清舊部才是他們可以倚靠的最可靠的力量,雖然此前出城一戰損失了近三百人,但主力尚在,把範陽城弄個天翻地覆的能力還是綽綽有餘的。
……
城外的戰鬥依舊在繼續著,史思明的禁衛精銳一個個早就憋著一口氣,此前太子假傳天子詔命讓他們去饒州送死,現在終於有機會出口惡氣,怎麽會心慈手軟呢?
雖然史思明的兵馬隻有不到三萬,可麵對史朝義時,絲毫不會膽怯,反而越殺越勇。一場慘烈的大戰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開始了。
史思明的身體還很虛弱,不能長時間的在戰馬上觀戰,便命人打造了一輛推車,坐在推車上於高處俯視著整個戰場,以及遠處的範陽城。那裏是他的老巢,他的根基所在,寄予厚望的兒子也在那座城池內。
在揮師北上的路上,史思明一度很擔心,他知道史朝清性子有些懦弱,又沒打過仗,一定不是史朝義的對手。但當他率領大軍抵達城下時,所有的擔心都放下了,史朝清居然將範陽城守得鐵通一般,尤其是五百輕騎萬馬軍中燒掉石砲的行動,更是看得他血脈噴張。
這一招用的漂亮至極,最關鍵是,能夠讓人如此用命,不計生死,才是一個為帥者,抑或是為君者所應有的素質。在那一刹間,史朝義覺得自己沒有選錯繼承人,史朝清果然有能力承繼他所創下的基業。
駱悅縱馬上了高坡,史朝義頭也不回的問道:
“派人去城內交涉了嗎?”
“已經派出去了!”
“讓城內派出兵馬裏應外合,徹底擊敗朝義這個逆子!”
此時他已經勝券在握,對史朝義的恨意也就自然而然的少了,甚至在擊敗這個逆子以後,有意留其一命。畢竟父子連心,兒子能狠心殺死老子,老子卻未必能狠下這條心。
不過,那些跟隨史朝義造反的人,史思明可不打算放過一個,他要以亙古以來最殘酷的刑罰去對待他們。
“陛下,交涉,交涉出了點問題!”
“什麽問題?”
“城內拒不開門,也,也不接受末將送去的公文。”
史思明點了點頭,竟讚了一句:
“不錯,能夠如此謹慎,不愧是我兒朝清!”
說話間,史思明從腰間解下了一枚金印,回手交給駱悅。
“持金印去,隻要交給朝清,城內必然會派人出來!”
半個時辰後,這枚金印就被送到了裘柏的手中,鄭敬圍著那枚金印仔細的端詳了一陣,他雖然從來沒見過大燕天子的天子金印,但已經相信這的的確確是真的了。
“原來這就是大燕天子印!”
裘柏冷笑了一聲。
“什麽天子,不過是叛賊二賊而已!”
說話間,裘柏提起了那枚不大不小的金銀,隨手一揚,竟順著城牆扔了出去。
登時,鄭敬被嚇了一跳,差點就伸手去接。
“如何,如何扔了?”
但他確實聰明,當即就明白了,身子也就跟著縮了回來。
“長史君此計甚妙!”
說罷,他對遠處站著的軍卒吩咐道:
“去傳令各門,叛軍冒充陛下賺門,再遇到叫門的,立斬!”
裘柏發現,這個鄭敬有時是在故意裝傻,實際上他是很聰明的,隻可惜小聰明用錯了地方,否則也算是個可用之人,隻可惜此人三心兩意,朝秦暮楚,不是個可以信任的人,留在身邊做一些無關痛癢的差事也算合適,卻絕不能交付重任。
目光延伸到城外,二史的混戰愈演愈烈,縱使太陽西斜了也沒有停戰罷手的意思,看來史思明是打算一戰而敗史朝義,隻可惜,神武軍在此時沒有及時趕過來,否則占了漁人之利,便可一戰定乾坤了。
範陽城外無名高坡,史思明直覺憤怒和心冷。派出去的與城內交涉的幾路使者都被射殺在城門下,而且就連那枚天子金印都被扔垃圾一樣扔出了城外。
一生都處於權力漩渦中史思明馬上就明白了,範陽城內的情況與其想象的怕是大有不同。史朝義那個逆子能坐下殺父弑君的勾當,一向以乖巧麵目示人的朝清誰又能保證他不會鬼迷心竅呢?
不過,看著激戰的戰場,史思明還是分得清輕重的,他冷哼了一聲之後便道:
“收拾完了朝義逆子再說,既然城內不肯派兵赴援,咱們便憑一己之力將這個逆子收拾了!”
駱悅領命而去。
就在史思明憤怒齒冷之際,與之相隔不遠的史朝義實在驚慌到了極點。他本以為父皇早就被餓死在了苑鄉土城,可誰又曾想到,圍城戰馬上就見到了曙光,結果卻讓本以為必死的父皇擾亂了所有的計劃,使得他功虧一簣。
到了此時,史朝義已經心生退意,他自知不是史思明的對手,但現在勢成騎虎難下,如果就此敗退,恐怕就得被打的全軍覆沒。
有著多年陣戰經驗的史朝義十分清楚,別看他現在有十萬兵馬,可一旦兵敗如山倒,全軍盡歿也隻是眨眼間的事情。所以,就算死也得咬牙堅持住,隻要打退了這第一波攻擊,再撤兵便會從容的多了。
然則,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先是左路軍全線崩潰,急著是前軍戰敗,撤離了原有的營寨。眼看著史思明大軍直奔中軍而來,史朝義愈發的惶恐不安了,不知道該進還是該退。
“丁先生呢?快請丁先生!”
丁孝禮雖然隻是個謀士,但已經成了他做任何決策的主心骨,他現在隻恨沒有聽從丁孝禮的建議,等到史思明死透了再走。當時,他隻一廂情願的認為,被困在土城內的史思明已經是孤家寡人,不可能再翻身,但就是這小小的僥幸卻害的他後悔莫及。
他喊了好一陣,外麵才惶惶然進來一名侍從。
“殿下,丁先生一個時辰前就騎馬出了大營,說是,說是奉殿下之命公幹……”
聞言,史朝義愣住了,公幹?公幹什麽?史朝義愣了一陣,才反應過來,丁孝禮哪裏是什麽公幹,分明是見到自己大勢已去就夾著尾巴惶惶然逃了。還真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啊,此時的史朝義已經出離了憤怒,反而縱聲大笑。
“好,很好,還有誰想走,都走,都走吧,我不會攔著你們!”
史朝義發泄了一陣,踉踉蹌蹌的出了中軍帳,卻見軍營中已經亂成了一片,軍旗甲仗橫七豎八丟的滿地都是。
“來人,來人!哪個趕跑,以逃卒罪格殺勿論,當場格殺!”
然則,縱使史朝義喊的再大聲,也沒有人理會他的軍令。史思明率軍掩殺回來這一條消息就足以震動其軍心的了,再加上史思明大軍如劈柴破竹,其勢銳不可擋,軍心說散也就散了!
一直插不上嘴的鄭敬也一本正經的說著自己的建議,史朝清聽罷果然一拍大腿叫好。
“對對,鄭將軍所言甚是,就算唐兵再厲害,隻要父皇的兵馬一到,定然摧枯拉朽!”
繞了一大圈,又繞回到史思明回兵的問題,史朝清終於顯得有點情緒低落。
“不知父皇此刻身在何處,也不知父皇何時才能回兵救援範陽啊!”
“監國不必擔心,陛下自有上天庇佑,一定會安然返回的!”
張炎的勸說還算靠譜,沒有說一些誇張的話,他現在總覺得一群人在戲弄史朝清一般,而史朝清就像個心智未開的小孩,居然也做到了說什麽便信什麽的地步。
一個人的眼界一旦開闊了,想法也就完全不同,張炎覺得從前打算輔佐史朝清的想法簡直是蠢的可笑,這樣一個人和普通人比起來也顯得呆傻笨拙,讓他挑起燕朝大梁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裘柏敷衍的說了幾句,便借口城上有軍務,匆匆離去,鄭敬亦緊隨其後離開了代王府。
一旦左近無人以後,鄭敬當即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長史君且說,史思明當真回來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他的意思是,趁機發動兵變殺光燕朝的鐵杆忠臣,然後再審時度勢,要麽拒城而守,要麽就一把火燒掉範陽,把一座空城、廢城留給史思明!
事實上,在鄭敬的心裏對史思明還是存著畏懼之意的,畢竟史思明與安祿山經營河北多年,不論威望人心都是一個幹巴巴的唐朝所不能比擬的。
裘柏聞言,思忖了一陣後,居然點頭同意了。他知道,如果神武軍不在此時趕過來,也就隻能如此,否則一旦史思明就在城外的消息傳進城內,隻憑他們幾個就再沒有左右史朝清的能力了。
到那時,迎回史思明的聲音就成了主流,他們也沒有任何理由反對,那麽結果就隻能如鄭敬所言,撕破臉也在所難免。
“此事須勝在突然,城內雖然人心惶惶,可終究還是人多勢眾。”
“好,這件事我會安排!”
第一件事就是與何敞商量,因為何敞所掌握的封常清舊部才是他們可以倚靠的最可靠的力量,雖然此前出城一戰損失了近三百人,但主力尚在,把範陽城弄個天翻地覆的能力還是綽綽有餘的。
……
城外的戰鬥依舊在繼續著,史思明的禁衛精銳一個個早就憋著一口氣,此前太子假傳天子詔命讓他們去饒州送死,現在終於有機會出口惡氣,怎麽會心慈手軟呢?
雖然史思明的兵馬隻有不到三萬,可麵對史朝義時,絲毫不會膽怯,反而越殺越勇。一場慘烈的大戰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開始了。
史思明的身體還很虛弱,不能長時間的在戰馬上觀戰,便命人打造了一輛推車,坐在推車上於高處俯視著整個戰場,以及遠處的範陽城。那裏是他的老巢,他的根基所在,寄予厚望的兒子也在那座城池內。
在揮師北上的路上,史思明一度很擔心,他知道史朝清性子有些懦弱,又沒打過仗,一定不是史朝義的對手。但當他率領大軍抵達城下時,所有的擔心都放下了,史朝清居然將範陽城守得鐵通一般,尤其是五百輕騎萬馬軍中燒掉石砲的行動,更是看得他血脈噴張。
這一招用的漂亮至極,最關鍵是,能夠讓人如此用命,不計生死,才是一個為帥者,抑或是為君者所應有的素質。在那一刹間,史朝義覺得自己沒有選錯繼承人,史朝清果然有能力承繼他所創下的基業。
駱悅縱馬上了高坡,史朝義頭也不回的問道:
“派人去城內交涉了嗎?”
“已經派出去了!”
“讓城內派出兵馬裏應外合,徹底擊敗朝義這個逆子!”
此時他已經勝券在握,對史朝義的恨意也就自然而然的少了,甚至在擊敗這個逆子以後,有意留其一命。畢竟父子連心,兒子能狠心殺死老子,老子卻未必能狠下這條心。
不過,那些跟隨史朝義造反的人,史思明可不打算放過一個,他要以亙古以來最殘酷的刑罰去對待他們。
“陛下,交涉,交涉出了點問題!”
“什麽問題?”
“城內拒不開門,也,也不接受末將送去的公文。”
史思明點了點頭,竟讚了一句:
“不錯,能夠如此謹慎,不愧是我兒朝清!”
說話間,史思明從腰間解下了一枚金印,回手交給駱悅。
“持金印去,隻要交給朝清,城內必然會派人出來!”
半個時辰後,這枚金印就被送到了裘柏的手中,鄭敬圍著那枚金印仔細的端詳了一陣,他雖然從來沒見過大燕天子的天子金印,但已經相信這的的確確是真的了。
“原來這就是大燕天子印!”
裘柏冷笑了一聲。
“什麽天子,不過是叛賊二賊而已!”
說話間,裘柏提起了那枚不大不小的金銀,隨手一揚,竟順著城牆扔了出去。
登時,鄭敬被嚇了一跳,差點就伸手去接。
“如何,如何扔了?”
但他確實聰明,當即就明白了,身子也就跟著縮了回來。
“長史君此計甚妙!”
說罷,他對遠處站著的軍卒吩咐道:
“去傳令各門,叛軍冒充陛下賺門,再遇到叫門的,立斬!”
裘柏發現,這個鄭敬有時是在故意裝傻,實際上他是很聰明的,隻可惜小聰明用錯了地方,否則也算是個可用之人,隻可惜此人三心兩意,朝秦暮楚,不是個可以信任的人,留在身邊做一些無關痛癢的差事也算合適,卻絕不能交付重任。
目光延伸到城外,二史的混戰愈演愈烈,縱使太陽西斜了也沒有停戰罷手的意思,看來史思明是打算一戰而敗史朝義,隻可惜,神武軍在此時沒有及時趕過來,否則占了漁人之利,便可一戰定乾坤了。
範陽城外無名高坡,史思明直覺憤怒和心冷。派出去的與城內交涉的幾路使者都被射殺在城門下,而且就連那枚天子金印都被扔垃圾一樣扔出了城外。
一生都處於權力漩渦中史思明馬上就明白了,範陽城內的情況與其想象的怕是大有不同。史朝義那個逆子能坐下殺父弑君的勾當,一向以乖巧麵目示人的朝清誰又能保證他不會鬼迷心竅呢?
不過,看著激戰的戰場,史思明還是分得清輕重的,他冷哼了一聲之後便道:
“收拾完了朝義逆子再說,既然城內不肯派兵赴援,咱們便憑一己之力將這個逆子收拾了!”
駱悅領命而去。
就在史思明憤怒齒冷之際,與之相隔不遠的史朝義實在驚慌到了極點。他本以為父皇早就被餓死在了苑鄉土城,可誰又曾想到,圍城戰馬上就見到了曙光,結果卻讓本以為必死的父皇擾亂了所有的計劃,使得他功虧一簣。
到了此時,史朝義已經心生退意,他自知不是史思明的對手,但現在勢成騎虎難下,如果就此敗退,恐怕就得被打的全軍覆沒。
有著多年陣戰經驗的史朝義十分清楚,別看他現在有十萬兵馬,可一旦兵敗如山倒,全軍盡歿也隻是眨眼間的事情。所以,就算死也得咬牙堅持住,隻要打退了這第一波攻擊,再撤兵便會從容的多了。
然則,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先是左路軍全線崩潰,急著是前軍戰敗,撤離了原有的營寨。眼看著史思明大軍直奔中軍而來,史朝義愈發的惶恐不安了,不知道該進還是該退。
“丁先生呢?快請丁先生!”
丁孝禮雖然隻是個謀士,但已經成了他做任何決策的主心骨,他現在隻恨沒有聽從丁孝禮的建議,等到史思明死透了再走。當時,他隻一廂情願的認為,被困在土城內的史思明已經是孤家寡人,不可能再翻身,但就是這小小的僥幸卻害的他後悔莫及。
他喊了好一陣,外麵才惶惶然進來一名侍從。
“殿下,丁先生一個時辰前就騎馬出了大營,說是,說是奉殿下之命公幹……”
聞言,史朝義愣住了,公幹?公幹什麽?史朝義愣了一陣,才反應過來,丁孝禮哪裏是什麽公幹,分明是見到自己大勢已去就夾著尾巴惶惶然逃了。還真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啊,此時的史朝義已經出離了憤怒,反而縱聲大笑。
“好,很好,還有誰想走,都走,都走吧,我不會攔著你們!”
史朝義發泄了一陣,踉踉蹌蹌的出了中軍帳,卻見軍營中已經亂成了一片,軍旗甲仗橫七豎八丟的滿地都是。
“來人,來人!哪個趕跑,以逃卒罪格殺勿論,當場格殺!”
然則,縱使史朝義喊的再大聲,也沒有人理會他的軍令。史思明率軍掩殺回來這一條消息就足以震動其軍心的了,再加上史思明大軍如劈柴破竹,其勢銳不可擋,軍心說散也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