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一隊騎兵從戰場上撤離時,大食騎兵的主力距他們僅僅隻剩下了三裏地,幾乎舉目就可以清晰的看到漫山遍野的騎兵和戰馬。
不過,張元佐所部撤的十分迅速,而且還保持著基本完整的建製,這得益於吐蕃人常年作戰所產生的本能,並非僅僅通過半年功夫就能訓練達到的。
張元佐將所部騎兵分作了四路,分別往西北、正北、東北三個方向撤退。他的謀劃也很簡單,隻要大食兵想要追殲,要麽直追一股,那麽其他三股就能安然撤離。這是斷一臂以保全全身的辦法,至於大食兵去追哪一部,那隻能看各自的造化了。
如果大食兵也分兵追擊,則正中張元佐的下懷,他們可以憑借耐力甩掉追兵的同時相機行動,或在聚集一起,或穿插遊走,以優勢兵力殲滅分兵的大食兵。
這些都是張元佐吸收了吐蕃兵的戰法以後所演化出來的戰術。並且在關中時,就已經拉著神武軍的騎兵演練過不止一次了。就連神武軍的騎兵都不得不承認,張元佐的這支神威軍確實有著極強的生存能力。
眼見著唐朝騎兵分路向北逃竄,哈西姆急了,這次僥幸活了一命,卻不意味著優素福會一直優待於他。
然則,哈西姆隻作為其中一部的主將,並沒有對全軍發號施令的機會,因為優素福親自指揮著大軍的迂回和突進,他隻能俯首聽令。
“將軍,唐兵分路逃了,追,追嗎?”
優素福斜了哈西姆一眼。
“追,怎麽不追?”
他幾乎不假思索的就下令兵分兩路,一路追擊逃往西北方向的唐兵,另一路則追擊逃往東北方向的唐兵。
如此一來,不管唐兵如何分進合擊,除非所有聚集在一起,大食追兵總是在戰場上有著人數優勢的。
哈西姆一拍大腿,才覺得自己此前犯難的問題竟被優素福輕描淡寫的就解決了,看來阿巴斯總督讓優素福做出征的主帥不是沒有道理的。
由此,哈西姆看向優素福的目光都愈發敬畏了。
不過,雖然他們解決了兵力多寡的問題,可還是忽略了唐兵馬力更加耐久的問題,畢竟唐兵一人至少三馬,甚至還有一人五馬的情況,一旦坐騎馬力鬆弛,便換一匹馬,由此奔出去十餘裏地之後,唐兵與大食追兵的距離便漸漸拉的開了。
張元佐便在奔往東北方向的騎兵之中,他見大食兵越落越遠,竟又下令部眾將速度放緩,隻不遠不近的墜著大食追兵。
有部將不解張元佐的意圖,擔心如此一來會被大食兵咬住而難以脫身。
張元佐卻另有打算。
“諸位放心,如此拖著大食兵走上一日一夜,將他們耗得人馬力竭,便正是咱們反擊的時候到了!”
雖然張元佐隻帶了一千五百騎兵,卻仍然敢向五千大食騎兵發起挑。隻不過現在不是最佳的時機,須得將這些大食人遛的筋疲力盡再說。
大食騎兵多數都是一人一馬,比起一人三馬甚至一人五馬的唐朝騎兵,馬力的長久性自然是無法比擬的。
張元佐也正是有著這個優勢,才敢於無所顧忌的行險玩火。
哈西姆指著前方的唐朝騎兵,驚訝道:
“將軍快看,唐,唐朝騎兵的速度慢了……”
原本兩軍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他還有些著急,現在不禁大喜過望。卻聽優素福冷哼著說道:
“唐人自大,以為千五百人就能擋得住我大食精兵嗎?會讓他們付出代價的!”
說最後一句話時,優素福的牙齒已經咬得嘎嘎直響。
哈西姆嚇了一跳,他沒想到優素福今日的反應已經全然不似從前在人前的優雅,此刻的優素福更像是一頭繃緊了全身肌肉,伺機咬死獵物的豹子。
意識到這些,哈西姆狠狠的打了個寒顫。
“放緩速度,徐徐前進!”
既然唐人有意與之糾纏,優素福反倒不急著追了,一方麵降低馬速,以積蓄馬力,一方麵則是消耗對方的耐性。現在比拚的就是耐性多寡,除了體力上的耐性還有心理上的耐性,哪一樣跟不上,便可能功虧一簣。
優素福笑的有些陰冷。
“唐人該頭疼了……”
果然,張元佐有些鬱悶的回望著追兵,對方居然看出了他的意圖,如此應對卻大大超出意料之外,該怎麽辦,繼續放慢速度嗎?當然不能,畢竟敵眾我寡,萬一速度過慢,被對方迂回夾擊,那可就麻煩大了。
“全軍,加速前進!”
既然一計不成,張元佐也不再猶豫,直接放棄了磨死大食追兵的念頭,轉而繼續北撤。
與之相隔五裏之外,哈西姆在戰馬上狠狠啐了一口。
“唐人究竟在鬧什麽鬼?忽快忽慢的……”
這一次,優素福竟笑了。
“有意思!”
對方居然能夠看出他的意圖,並能果斷的放棄此前已經行不通的計劃,棋逢對手不但沒有讓他感覺到壓力,反而心情大好,仍舊下令追去。
至此,優素福已經可以確定,整股唐朝騎兵的主將一定就在前方五裏的逃兵隊伍裏,隻要將千五百人唐兵追上徹底殲滅,這隻鑽到大象肚子裏的小老鼠也就末日到了。
“追,全速追擊!”
優素福不再積蓄馬力,他要在對方奔入要塗山之前,將其徹底殲滅在林地之外。
但是,擋在張元佐麵前的卻不是林地,而是一道左右都望不到盡頭的峭壁,高聳的山壁如刀劈斧鑿一般,足有十餘丈高。這道天然的高牆擋在了唐朝騎兵麵前,給人帶來的不僅僅是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驚歎,更多的則是一種絕望。
原本可以憑借耐力優勢任意改變速度,以磨損大食追兵的士氣,現在卻突然間一頭撞進了死路裏,再想轉向向東,或是向西怕是不容易了。
因為即便可以向東或是向西奔馳,隻要越不過要塗山,便有極大的幾率撞上河西走廊的其它大食兵,到那時……
張元佐不敢再想下去,但眼看著大食追兵越來越近,他不得不艱難的做出了決定。
“放棄多餘的戰馬,輕兵前進!”
放棄戰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用這數千匹戰馬擋住大食追兵,這至少會給他們爭取到半個時辰以上的時間,大食人即便無疑得到這些戰馬,僅僅將戰馬群清理收攏到追擊道路之外,也需要不少的時間。
當機立斷,毫不遲疑,之間成群的無主戰馬沿著與來時路相反的方向狂奔過去。
哈西姆又嚇壞了,原本看到要塗山高聳的山壁之後,便等著撿現成的勝利,可誰又想得到對方居然又來了這麽一手。
數千匹戰馬,他們要不要?即便不要,要避開這些受驚的戰馬重新追擊也是須得頗耗費功夫的。
優素福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他們不緊不慢的下令部眾停止追擊,開始收攏戰馬。
有了戰馬,再追也不遲,更何況唐人壁虎斷尾一樣放棄了戰馬,雖然可以暫時逃離滅頂之災,但在另一方麵也證明了他們已經到了窮途末路。
否則,騎兵怎麽可能放棄視之為生命的戰馬呢?
又一連奔出去二十裏地,見身後沒了追兵的影子,張元佐總算鬆了口氣。
現在的千五百騎兵,每人隻剩下了兩匹馬,在部下的勸說下,他終究沒有放棄所有的戰馬。
現在,他不敢休息,因為在這裏多耽擱一刻,大食追兵便可能距離他們更近一分。
“換馬,換馬,全速前進!”
實際上,這已經是他們第三次換馬,戰馬的馬力已經消耗的幾近一空,但在天黑之前,必須有多遠跑多遠,否則在這種不利的情勢下,一旦被優勢兵力的大食人咬住,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軍心士氣這個東西也是奇怪,一道綿延數十裏的高聳山壁,竟然輕而易舉的就將驍勇善戰的吐蕃兵弄的失去了鬥誌。
吐蕃兵簡單驍勇,這是他們的優勢,同時也是劣勢。要塗山的這道山壁在他們看來便是天神的懲罰,如此一來還怎麽可能以足夠高漲的士氣投入到戰鬥中呢?
張元佐心下鬱悶,他是絕對不信鬼神的,但麾下的吐蕃兵已經無法正麵硬抗大食追兵,隻能有多快跑多快了。
想必其它幾股人馬也遇到了與之相同的問題,但現在自身尚且難保,對他們也就愛莫能助了。
而且,張元佐心中存著一個想法,對方的主將一定就在身後的追兵裏,所以被分兵去追擊的另一股大食兵很可能就不會有這種應變能力,甚至士氣也會多少有些不如。
如此一來,他們逃脫的機會亦會增加不少。
終於,天色漸漸黑了,大食追兵沒有追上來,要塗山的陡峭山壁也逐漸變得緩和,隻是想要帶著騎兵翻越過去,也絕非易事。他們隻能沿著山腳繼續摸黑向東,尋著一個可以紮營的穩妥之處前,在這種開闊地休息,絕非明知的選擇。
天知道在這狹窄的河西走廊,還有多少大食兵在趕過來包抄他們……
不過,張元佐所部撤的十分迅速,而且還保持著基本完整的建製,這得益於吐蕃人常年作戰所產生的本能,並非僅僅通過半年功夫就能訓練達到的。
張元佐將所部騎兵分作了四路,分別往西北、正北、東北三個方向撤退。他的謀劃也很簡單,隻要大食兵想要追殲,要麽直追一股,那麽其他三股就能安然撤離。這是斷一臂以保全全身的辦法,至於大食兵去追哪一部,那隻能看各自的造化了。
如果大食兵也分兵追擊,則正中張元佐的下懷,他們可以憑借耐力甩掉追兵的同時相機行動,或在聚集一起,或穿插遊走,以優勢兵力殲滅分兵的大食兵。
這些都是張元佐吸收了吐蕃兵的戰法以後所演化出來的戰術。並且在關中時,就已經拉著神武軍的騎兵演練過不止一次了。就連神武軍的騎兵都不得不承認,張元佐的這支神威軍確實有著極強的生存能力。
眼見著唐朝騎兵分路向北逃竄,哈西姆急了,這次僥幸活了一命,卻不意味著優素福會一直優待於他。
然則,哈西姆隻作為其中一部的主將,並沒有對全軍發號施令的機會,因為優素福親自指揮著大軍的迂回和突進,他隻能俯首聽令。
“將軍,唐兵分路逃了,追,追嗎?”
優素福斜了哈西姆一眼。
“追,怎麽不追?”
他幾乎不假思索的就下令兵分兩路,一路追擊逃往西北方向的唐兵,另一路則追擊逃往東北方向的唐兵。
如此一來,不管唐兵如何分進合擊,除非所有聚集在一起,大食追兵總是在戰場上有著人數優勢的。
哈西姆一拍大腿,才覺得自己此前犯難的問題竟被優素福輕描淡寫的就解決了,看來阿巴斯總督讓優素福做出征的主帥不是沒有道理的。
由此,哈西姆看向優素福的目光都愈發敬畏了。
不過,雖然他們解決了兵力多寡的問題,可還是忽略了唐兵馬力更加耐久的問題,畢竟唐兵一人至少三馬,甚至還有一人五馬的情況,一旦坐騎馬力鬆弛,便換一匹馬,由此奔出去十餘裏地之後,唐兵與大食追兵的距離便漸漸拉的開了。
張元佐便在奔往東北方向的騎兵之中,他見大食兵越落越遠,竟又下令部眾將速度放緩,隻不遠不近的墜著大食追兵。
有部將不解張元佐的意圖,擔心如此一來會被大食兵咬住而難以脫身。
張元佐卻另有打算。
“諸位放心,如此拖著大食兵走上一日一夜,將他們耗得人馬力竭,便正是咱們反擊的時候到了!”
雖然張元佐隻帶了一千五百騎兵,卻仍然敢向五千大食騎兵發起挑。隻不過現在不是最佳的時機,須得將這些大食人遛的筋疲力盡再說。
大食騎兵多數都是一人一馬,比起一人三馬甚至一人五馬的唐朝騎兵,馬力的長久性自然是無法比擬的。
張元佐也正是有著這個優勢,才敢於無所顧忌的行險玩火。
哈西姆指著前方的唐朝騎兵,驚訝道:
“將軍快看,唐,唐朝騎兵的速度慢了……”
原本兩軍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他還有些著急,現在不禁大喜過望。卻聽優素福冷哼著說道:
“唐人自大,以為千五百人就能擋得住我大食精兵嗎?會讓他們付出代價的!”
說最後一句話時,優素福的牙齒已經咬得嘎嘎直響。
哈西姆嚇了一跳,他沒想到優素福今日的反應已經全然不似從前在人前的優雅,此刻的優素福更像是一頭繃緊了全身肌肉,伺機咬死獵物的豹子。
意識到這些,哈西姆狠狠的打了個寒顫。
“放緩速度,徐徐前進!”
既然唐人有意與之糾纏,優素福反倒不急著追了,一方麵降低馬速,以積蓄馬力,一方麵則是消耗對方的耐性。現在比拚的就是耐性多寡,除了體力上的耐性還有心理上的耐性,哪一樣跟不上,便可能功虧一簣。
優素福笑的有些陰冷。
“唐人該頭疼了……”
果然,張元佐有些鬱悶的回望著追兵,對方居然看出了他的意圖,如此應對卻大大超出意料之外,該怎麽辦,繼續放慢速度嗎?當然不能,畢竟敵眾我寡,萬一速度過慢,被對方迂回夾擊,那可就麻煩大了。
“全軍,加速前進!”
既然一計不成,張元佐也不再猶豫,直接放棄了磨死大食追兵的念頭,轉而繼續北撤。
與之相隔五裏之外,哈西姆在戰馬上狠狠啐了一口。
“唐人究竟在鬧什麽鬼?忽快忽慢的……”
這一次,優素福竟笑了。
“有意思!”
對方居然能夠看出他的意圖,並能果斷的放棄此前已經行不通的計劃,棋逢對手不但沒有讓他感覺到壓力,反而心情大好,仍舊下令追去。
至此,優素福已經可以確定,整股唐朝騎兵的主將一定就在前方五裏的逃兵隊伍裏,隻要將千五百人唐兵追上徹底殲滅,這隻鑽到大象肚子裏的小老鼠也就末日到了。
“追,全速追擊!”
優素福不再積蓄馬力,他要在對方奔入要塗山之前,將其徹底殲滅在林地之外。
但是,擋在張元佐麵前的卻不是林地,而是一道左右都望不到盡頭的峭壁,高聳的山壁如刀劈斧鑿一般,足有十餘丈高。這道天然的高牆擋在了唐朝騎兵麵前,給人帶來的不僅僅是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驚歎,更多的則是一種絕望。
原本可以憑借耐力優勢任意改變速度,以磨損大食追兵的士氣,現在卻突然間一頭撞進了死路裏,再想轉向向東,或是向西怕是不容易了。
因為即便可以向東或是向西奔馳,隻要越不過要塗山,便有極大的幾率撞上河西走廊的其它大食兵,到那時……
張元佐不敢再想下去,但眼看著大食追兵越來越近,他不得不艱難的做出了決定。
“放棄多餘的戰馬,輕兵前進!”
放棄戰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用這數千匹戰馬擋住大食追兵,這至少會給他們爭取到半個時辰以上的時間,大食人即便無疑得到這些戰馬,僅僅將戰馬群清理收攏到追擊道路之外,也需要不少的時間。
當機立斷,毫不遲疑,之間成群的無主戰馬沿著與來時路相反的方向狂奔過去。
哈西姆又嚇壞了,原本看到要塗山高聳的山壁之後,便等著撿現成的勝利,可誰又想得到對方居然又來了這麽一手。
數千匹戰馬,他們要不要?即便不要,要避開這些受驚的戰馬重新追擊也是須得頗耗費功夫的。
優素福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他們不緊不慢的下令部眾停止追擊,開始收攏戰馬。
有了戰馬,再追也不遲,更何況唐人壁虎斷尾一樣放棄了戰馬,雖然可以暫時逃離滅頂之災,但在另一方麵也證明了他們已經到了窮途末路。
否則,騎兵怎麽可能放棄視之為生命的戰馬呢?
又一連奔出去二十裏地,見身後沒了追兵的影子,張元佐總算鬆了口氣。
現在的千五百騎兵,每人隻剩下了兩匹馬,在部下的勸說下,他終究沒有放棄所有的戰馬。
現在,他不敢休息,因為在這裏多耽擱一刻,大食追兵便可能距離他們更近一分。
“換馬,換馬,全速前進!”
實際上,這已經是他們第三次換馬,戰馬的馬力已經消耗的幾近一空,但在天黑之前,必須有多遠跑多遠,否則在這種不利的情勢下,一旦被優勢兵力的大食人咬住,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軍心士氣這個東西也是奇怪,一道綿延數十裏的高聳山壁,竟然輕而易舉的就將驍勇善戰的吐蕃兵弄的失去了鬥誌。
吐蕃兵簡單驍勇,這是他們的優勢,同時也是劣勢。要塗山的這道山壁在他們看來便是天神的懲罰,如此一來還怎麽可能以足夠高漲的士氣投入到戰鬥中呢?
張元佐心下鬱悶,他是絕對不信鬼神的,但麾下的吐蕃兵已經無法正麵硬抗大食追兵,隻能有多快跑多快了。
想必其它幾股人馬也遇到了與之相同的問題,但現在自身尚且難保,對他們也就愛莫能助了。
而且,張元佐心中存著一個想法,對方的主將一定就在身後的追兵裏,所以被分兵去追擊的另一股大食兵很可能就不會有這種應變能力,甚至士氣也會多少有些不如。
如此一來,他們逃脫的機會亦會增加不少。
終於,天色漸漸黑了,大食追兵沒有追上來,要塗山的陡峭山壁也逐漸變得緩和,隻是想要帶著騎兵翻越過去,也絕非易事。他們隻能沿著山腳繼續摸黑向東,尋著一個可以紮營的穩妥之處前,在這種開闊地休息,絕非明知的選擇。
天知道在這狹窄的河西走廊,還有多少大食兵在趕過來包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