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素福心下有著說不清的懊悔與惱怒,原本勝算在握的他不知如何就被打成了這般境地,誘敵伏殲成了愚蠢的被動挨打,避敵鋒芒也稀裏糊塗的變成了一場災難樣的潰退。
那些拚湊而成的部族軍各自為戰,並沒有執行優素福下達的軍令,一路向西東奔西竄,隻有被優素福以之為精幹主力的大食軍有條不紊的緩步行軍。
從張掖向西直到酒泉,是一條狹長的戈壁通道,南北兩側都有著很難翻越的高山,沿途南北方向沒有任何騰挪的空間,並不是最佳的決戰場地。
更何況,聯軍的部族軍像烏合之眾一樣,已經作鳥獸散,優素福原本計劃後撤待敵,沿途騷擾的策略便徹底流產了。
所以,為了這兩萬大食精銳的安全, 隻能以最快的速度抵達酒泉,那裏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
如果不能擋住唐兵的反攻,那麽就撤到西域的茫茫戈壁與沙漠中去,在那裏,才是大食人最擅長作戰的地形。
酒泉的波斯守軍是牆頭草,唐兵來了便投降唐兵,大食兵來了便投降大食兵。
波斯人千夫長夏沃什在一天前就陸陸續續見到了不少聯軍潰兵,隻不過他為了自身安全考慮,並沒有放這些人進入酒泉,他在等著優素福和他率領的精銳大食軍。
在沒有見到優素福之前,就不能確定大食軍是否已經戰敗。
優素福從西征以來幾乎戰無不勝,給人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其威信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徹底掃地的。
直到在城頭上看見了軍容整齊的大食軍,夏沃什才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大食軍並不會這麽輕易的潰敗,但不知何故,心裏竟有些隱隱的失望。
“開城門,我要去迎接呼羅珊最偉大的將軍!”
這是呼羅珊的官吏們對優素福最崇高的尊稱,夏沃什幾乎是下意識的脫口而出。
此前他就已經有過投降唐朝騎兵的汙點,這一次他可不能再給優素福留下什麽糟糕的印象了。
事實上,夏沃什也十分篤定,在這種關鍵時刻,正是優素福拉攏人心的時刻,自己主動湊過去,換來的隻能是笑臉和掌聲。
夏沃什沒有料錯,當優素福見到了夏沃什的先導使者以後,心下鬆了一口氣。
鎮守酒泉的波斯人在關鍵時刻還是選擇了站在自己一方,沒有再一次的出爾反爾,同時也生了他費心的功夫。
優素福的大軍進入酒泉城,當日就開始派出使者,收攏那些潰敗的部族軍。在穩定了陣腳以後,他又派出了數股千人隊騎兵,向東而去,他們的主要目的有三點,一是向潰散的部族軍宣示大食軍仍舊可以一戰,二是為了獵殺唐兵派出來的探馬遊騎,第三點最為重要,那就是騷擾唐兵的前鋒,使他們不能順利的通過這數百裏的狹長地帶。
三兩日的功夫,散亂的部族軍就已經收攏了四五萬眾,密密麻麻的排布在酒泉城外,士氣倒也如虹般盛大。
做出了一係列的安排以後,優素福還是沒能放過曾經投降過唐兵的夏沃什。
夏沃什帶著自己的三千部眾被派到了酒泉往東五十裏處的福祿鎮。
福祿鎮的北麵是片望不到盡頭的沙漠,南麵斜斜聳立著一條昆侖山的餘脈,東麵則是崆峒山,也算得上一處險要之地。但是,此地的城防設施在優素福抵達之前就已經被河西內部的唐朝叛軍燒毀了,加之崆峒山並非那種高聳險要的大山,所以想要以三千人之力擋住源源不斷趕來的唐兵,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優素福這頭蠢驢,沒有部族軍的幫助,僅憑那兩萬大食人就想征服東方嗎?就連做夢也不能實現吧!”
在抵達福祿鎮的第三日,哈西姆的秘密使者居然就到了。
夏沃什奇怪哈西姆的使者是怎麽躲過數股大食精銳騎兵的捕殺,他已經知道了哈西姆與阿布叛投唐朝的消息,加之此人對大食人極度的阿諛諂媚,甚至連屬於波斯人的名字都放棄了,改用大食名字,因此他對哈西姆的印象是很不好的,甚至十分惡劣。
現在的局麵可不是憑著好惡做決定的時候,優素福顯然已經不信任大食軍以外的任何力量了,這個出身自阿巴斯王朝的年輕貴族雖然身具極高的軍事天賦,但他與生俱來的傲慢和輕浮最終會成為其致命的根源。
夏沃什身為波斯舊貴族,經曆了大食倭瑪亞王朝與阿拔斯王朝的戰亂更迭,始終能夠屹立不倒,自然是憑借著左右逢源的本事,可骨子裏深深埋藏的,卻是波斯人的不甘與驕傲。
大食人的興起不過百多年時間,他堅信這些沙漠深處跑出來的野蠻人早晚會滾回他們的沙漠。波斯人成為波斯那片土地的統治者已經有上千年的時間,波斯人的萬王之王更曾有過俘虜羅馬帝國皇帝的榮耀,將羅馬皇帝踩在腳下當做上馬石……
急促的腳步聲將夏沃什從這種虛幻的沉湎中拉回現實,哈西姆的使者就在麵前,此人他也認識,竟是與之一同投了唐朝的阿布。
“夏沃什兄弟,趕走大食人,複國的機會到了!”
在這句話之前,夏沃什本想冷嘲熱諷阿布,他沒有資格與自己互稱為兄弟。然則,複國的字眼登時讓他有種如遭雷擊的戰栗感。
活在這個世上已經有五十個年頭,複國的念頭也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年齡的漸老逐漸暗淡。
現在,突然從阿布這個叛賊口中說了出來,一時之間竟讓夏沃什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
在經過了情緒的起伏之後,夏沃什恢複了平靜,冷淡的回應著阿布。
“就憑你們嗎?”
夏沃什雖然瞧不起這些毫無廉恥的波斯人,但也不想殺了他們。
阿布對夏沃什的冷淡好像渾不在意,笑著說道:
“夏沃什兄弟聽我說,唐朝的丞相已經親率十萬大軍抵達了張掖,並接見了我和哈西姆,並且親口許諾,會幫助我波斯複國……”
那些拚湊而成的部族軍各自為戰,並沒有執行優素福下達的軍令,一路向西東奔西竄,隻有被優素福以之為精幹主力的大食軍有條不紊的緩步行軍。
從張掖向西直到酒泉,是一條狹長的戈壁通道,南北兩側都有著很難翻越的高山,沿途南北方向沒有任何騰挪的空間,並不是最佳的決戰場地。
更何況,聯軍的部族軍像烏合之眾一樣,已經作鳥獸散,優素福原本計劃後撤待敵,沿途騷擾的策略便徹底流產了。
所以,為了這兩萬大食精銳的安全, 隻能以最快的速度抵達酒泉,那裏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
如果不能擋住唐兵的反攻,那麽就撤到西域的茫茫戈壁與沙漠中去,在那裏,才是大食人最擅長作戰的地形。
酒泉的波斯守軍是牆頭草,唐兵來了便投降唐兵,大食兵來了便投降大食兵。
波斯人千夫長夏沃什在一天前就陸陸續續見到了不少聯軍潰兵,隻不過他為了自身安全考慮,並沒有放這些人進入酒泉,他在等著優素福和他率領的精銳大食軍。
在沒有見到優素福之前,就不能確定大食軍是否已經戰敗。
優素福從西征以來幾乎戰無不勝,給人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其威信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徹底掃地的。
直到在城頭上看見了軍容整齊的大食軍,夏沃什才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大食軍並不會這麽輕易的潰敗,但不知何故,心裏竟有些隱隱的失望。
“開城門,我要去迎接呼羅珊最偉大的將軍!”
這是呼羅珊的官吏們對優素福最崇高的尊稱,夏沃什幾乎是下意識的脫口而出。
此前他就已經有過投降唐朝騎兵的汙點,這一次他可不能再給優素福留下什麽糟糕的印象了。
事實上,夏沃什也十分篤定,在這種關鍵時刻,正是優素福拉攏人心的時刻,自己主動湊過去,換來的隻能是笑臉和掌聲。
夏沃什沒有料錯,當優素福見到了夏沃什的先導使者以後,心下鬆了一口氣。
鎮守酒泉的波斯人在關鍵時刻還是選擇了站在自己一方,沒有再一次的出爾反爾,同時也生了他費心的功夫。
優素福的大軍進入酒泉城,當日就開始派出使者,收攏那些潰敗的部族軍。在穩定了陣腳以後,他又派出了數股千人隊騎兵,向東而去,他們的主要目的有三點,一是向潰散的部族軍宣示大食軍仍舊可以一戰,二是為了獵殺唐兵派出來的探馬遊騎,第三點最為重要,那就是騷擾唐兵的前鋒,使他們不能順利的通過這數百裏的狹長地帶。
三兩日的功夫,散亂的部族軍就已經收攏了四五萬眾,密密麻麻的排布在酒泉城外,士氣倒也如虹般盛大。
做出了一係列的安排以後,優素福還是沒能放過曾經投降過唐兵的夏沃什。
夏沃什帶著自己的三千部眾被派到了酒泉往東五十裏處的福祿鎮。
福祿鎮的北麵是片望不到盡頭的沙漠,南麵斜斜聳立著一條昆侖山的餘脈,東麵則是崆峒山,也算得上一處險要之地。但是,此地的城防設施在優素福抵達之前就已經被河西內部的唐朝叛軍燒毀了,加之崆峒山並非那種高聳險要的大山,所以想要以三千人之力擋住源源不斷趕來的唐兵,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優素福這頭蠢驢,沒有部族軍的幫助,僅憑那兩萬大食人就想征服東方嗎?就連做夢也不能實現吧!”
在抵達福祿鎮的第三日,哈西姆的秘密使者居然就到了。
夏沃什奇怪哈西姆的使者是怎麽躲過數股大食精銳騎兵的捕殺,他已經知道了哈西姆與阿布叛投唐朝的消息,加之此人對大食人極度的阿諛諂媚,甚至連屬於波斯人的名字都放棄了,改用大食名字,因此他對哈西姆的印象是很不好的,甚至十分惡劣。
現在的局麵可不是憑著好惡做決定的時候,優素福顯然已經不信任大食軍以外的任何力量了,這個出身自阿巴斯王朝的年輕貴族雖然身具極高的軍事天賦,但他與生俱來的傲慢和輕浮最終會成為其致命的根源。
夏沃什身為波斯舊貴族,經曆了大食倭瑪亞王朝與阿拔斯王朝的戰亂更迭,始終能夠屹立不倒,自然是憑借著左右逢源的本事,可骨子裏深深埋藏的,卻是波斯人的不甘與驕傲。
大食人的興起不過百多年時間,他堅信這些沙漠深處跑出來的野蠻人早晚會滾回他們的沙漠。波斯人成為波斯那片土地的統治者已經有上千年的時間,波斯人的萬王之王更曾有過俘虜羅馬帝國皇帝的榮耀,將羅馬皇帝踩在腳下當做上馬石……
急促的腳步聲將夏沃什從這種虛幻的沉湎中拉回現實,哈西姆的使者就在麵前,此人他也認識,竟是與之一同投了唐朝的阿布。
“夏沃什兄弟,趕走大食人,複國的機會到了!”
在這句話之前,夏沃什本想冷嘲熱諷阿布,他沒有資格與自己互稱為兄弟。然則,複國的字眼登時讓他有種如遭雷擊的戰栗感。
活在這個世上已經有五十個年頭,複國的念頭也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年齡的漸老逐漸暗淡。
現在,突然從阿布這個叛賊口中說了出來,一時之間竟讓夏沃什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
在經過了情緒的起伏之後,夏沃什恢複了平靜,冷淡的回應著阿布。
“就憑你們嗎?”
夏沃什雖然瞧不起這些毫無廉恥的波斯人,但也不想殺了他們。
阿布對夏沃什的冷淡好像渾不在意,笑著說道:
“夏沃什兄弟聽我說,唐朝的丞相已經親率十萬大軍抵達了張掖,並接見了我和哈西姆,並且親口許諾,會幫助我波斯複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