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素福排兵布陣,靜等消磨掉唐兵的銳氣以後,就打算發動反擊。可東方送回來的卻是壞消息,夏沃什果然造反了,不但造反,還接連襲擊了葛邏祿部和突騎施部。
葛邏祿部不堪一擊,聯軍中的葛羅祿人幾乎全軍覆沒,而突騎施人就強得多,在經過初時的慌亂以後,打退了夏沃什的襲擊。
現在,夏沃什已經領著部眾離開了福祿鎮向東而去,應該是投奔唐朝了。但這個人帶來的影響卻是極壞的,聯軍中的波斯人在三萬上下,甚至超過了作為精銳骨幹的大食人,夏沃什叛亂以後,難保其他波斯人不會人心惶惶。
優素福當機立斷,召集了聯軍中所有的波斯人萬夫長,商議追剿夏沃什事宜。
之所以將追剿的任務交給波斯人,這就是優素福的計較了,波斯人的事由波斯人解決,一方麵表示了自己對他們的信任,另一方麵則是對他們的考驗。
追剿造反的夏沃什,正好可以讓眾人撇清與夏沃什的關係。如果哪一個敢怠慢,便會暴露了他們的真實想法。
這些波斯人當然不敢怠慢,紛紛表示願意提回夏沃什的人頭來,以懲戒那些敢於造反的人。
優素福對他們的表現很滿意,便挑了兩個萬夫長,讓他們帶兵去追趕夏沃什。
不過,夏沃什的去想卻讓人大是摸不到頭腦。按照常理,他本該一路向東,直奔張掖。可追兵卻撲了空,直到兩日後才得到了真實的具體消息。
原來,向東而去的隻是疑兵,真正的夏沃什所部已經直撲鹹池烽,那裏駐紮著五千粟特人,結果可想而知。整個鹹池烽的粟特人都被波斯人圍殲。
等到優素福得到這些具體消息的同時,夏沃什已經率領部眾直奔酒泉而來。
優素福大笑起來,這笑聲裏有困惑,也有不屑。困惑和不屑都是出於心底裏對波斯人的鄙夷,現如今的波斯人早就是綿陽一樣,根本就沒有能力和如狼似虎的大食人抗衡,如此以卵擊石的撲奔過來,豈非是愚蠢至極?
以優素福了解的夏沃什可絕不是這等愚蠢之人。
不過,既然來了,便讓他嚐一嚐什麽是兵敗身死!
優素福調兵遣將,打算將夏沃什消滅在酒泉。
然則,一夜過後,夏沃什卻又收到了一則令他難以置信的消息。夏沃什已經進入沙漠,直往酒泉以西的金山而去。優素福大為憤怒,他料到了所有,並一一安排,卻獨獨認為酒泉北部的那一片沙漠不會是夏沃什的選擇。
夏沃什偏偏選擇了風險極大的沙漠,如果出現大風和沙暴,他的部眾很可能就再也走不出來了。
稀裏嘩啦的摔了大大小小的瓷器茶壺茶杯,滿地都是細碎的瓷片,這些可都是從唐朝傳過來的,價值不菲。但在優素福眼裏根本算不得什麽,伊薩小心翼翼的問道:
“還追嗎?”
優素福沒好氣的說道:
“還追什麽追?讓他們死在沙漠裏好了!”
伊薩又低聲問道:
“如果他們走出了沙漠呢?”
優素福想了想,說道:
“派人告訴駐防瓜州的阿裏,務必將夏沃什殲滅在玉門關以東!”
……
阿布領著七千多葛羅祿人一路向東疾奔,經過了福祿鎮外的一場災難與叛亂以後,默棘連作為葉護對部眾的約束力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他唯一能籠絡住部眾的便隻有一個許諾,投降唐朝,每個人都會得到大量的牲口和奴隸。
確實,葛羅祿人在背叛唐朝之前,在天山以東擁有大片的草場。可直到怛羅斯之戰以後,屬於他們的草場不但被粟特人侵占,曾經被趕走的突騎施人也回來了,甚至吐火羅人也打算分一杯羹。
投靠大食人換來的卻是草場被侵占,許多葛羅祿人都是慍怒不已,但已經將唐人得罪的死了,也隻能吞下自己挖出來的苦水。
現在,有了重新投靠唐人的機會,絕大多數的葛羅祿人還是十分期待的。
阿布雖然沒能說服夏沃什投靠唐朝,但帶回了近萬的葛羅祿部眾,此消彼長之下,對優素福也是不小的打擊。總而言之,這次西行算是有所收獲,想來一定會得到唐朝丞相的信任和重用。
此時,阿布已經在幻想著被任命為唐朝的萬夫長,甚至追著不可一世的優素福屁股窮追猛打。
“阿布將軍,前麵,前麵有騎兵!”
說話的是葛羅祿人葉護默棘連,阿布眺望了一陣,又滿眼堆笑的看著默棘連說道:
“放心,是大唐的騎兵,咱們安全了!”
聞言 ,默棘連鬆了一口氣,放心下來。但阿布卻暗暗腹誹,被默棘連聯合優素福趕奏的葛羅祿前葉護骨咄祿也投靠了唐朝,並得到了河西巡撫苗晉卿的重用,默棘連此一去怕是凶多吉少啊。
但是,這些話他不能說,也不會說話。等到了張掖以後,兩虎如何相爭那都不幹自己的事了,更何況唐朝丞相英明睿智,一定能妥善處置好的。
一日之後,秦晉得到了確切消息,夏沃什叛走福祿鎮,鹹池烽的粟特人覆沒,葛羅祿人引兵來投,隻有突騎施人還堅持在昆侖山餘脈的東麵。
這絕對是個大大的好消息。
阿布和夏沃什的這一番折騰雖然不能對大食人傷筋動骨,但對成分複雜的聯軍而言,無疑是重重一擊。
兩軍尚未正式交戰,優素福就已經先敗了一陣,出兵繼續西進的時機已經接近成熟了。現在隻等阿布帶回來的默棘連以及此人麾下的七千葛羅祿人。
秦晉對葛羅祿人沒有好印象,這些首鼠兩端,叛降不定的家夥從來都是草原上最奸狡自私的部族,但如果有能用的著他們的地方,也絕對不會猶豫。
苗晉卿有些擔憂的說道:
“葛羅祿葉護骨咄祿就是被默棘連趕走的,這兩個人恐怕不能和平相處……”
秦晉早知此事,笑道:
“這兩個人能在殘酷的草原上活到今天,就應該懂得什麽是識時務,否則……”
話未說完,秦晉的眼睛裏已經露出了一點寒光。
葛邏祿部不堪一擊,聯軍中的葛羅祿人幾乎全軍覆沒,而突騎施人就強得多,在經過初時的慌亂以後,打退了夏沃什的襲擊。
現在,夏沃什已經領著部眾離開了福祿鎮向東而去,應該是投奔唐朝了。但這個人帶來的影響卻是極壞的,聯軍中的波斯人在三萬上下,甚至超過了作為精銳骨幹的大食人,夏沃什叛亂以後,難保其他波斯人不會人心惶惶。
優素福當機立斷,召集了聯軍中所有的波斯人萬夫長,商議追剿夏沃什事宜。
之所以將追剿的任務交給波斯人,這就是優素福的計較了,波斯人的事由波斯人解決,一方麵表示了自己對他們的信任,另一方麵則是對他們的考驗。
追剿造反的夏沃什,正好可以讓眾人撇清與夏沃什的關係。如果哪一個敢怠慢,便會暴露了他們的真實想法。
這些波斯人當然不敢怠慢,紛紛表示願意提回夏沃什的人頭來,以懲戒那些敢於造反的人。
優素福對他們的表現很滿意,便挑了兩個萬夫長,讓他們帶兵去追趕夏沃什。
不過,夏沃什的去想卻讓人大是摸不到頭腦。按照常理,他本該一路向東,直奔張掖。可追兵卻撲了空,直到兩日後才得到了真實的具體消息。
原來,向東而去的隻是疑兵,真正的夏沃什所部已經直撲鹹池烽,那裏駐紮著五千粟特人,結果可想而知。整個鹹池烽的粟特人都被波斯人圍殲。
等到優素福得到這些具體消息的同時,夏沃什已經率領部眾直奔酒泉而來。
優素福大笑起來,這笑聲裏有困惑,也有不屑。困惑和不屑都是出於心底裏對波斯人的鄙夷,現如今的波斯人早就是綿陽一樣,根本就沒有能力和如狼似虎的大食人抗衡,如此以卵擊石的撲奔過來,豈非是愚蠢至極?
以優素福了解的夏沃什可絕不是這等愚蠢之人。
不過,既然來了,便讓他嚐一嚐什麽是兵敗身死!
優素福調兵遣將,打算將夏沃什消滅在酒泉。
然則,一夜過後,夏沃什卻又收到了一則令他難以置信的消息。夏沃什已經進入沙漠,直往酒泉以西的金山而去。優素福大為憤怒,他料到了所有,並一一安排,卻獨獨認為酒泉北部的那一片沙漠不會是夏沃什的選擇。
夏沃什偏偏選擇了風險極大的沙漠,如果出現大風和沙暴,他的部眾很可能就再也走不出來了。
稀裏嘩啦的摔了大大小小的瓷器茶壺茶杯,滿地都是細碎的瓷片,這些可都是從唐朝傳過來的,價值不菲。但在優素福眼裏根本算不得什麽,伊薩小心翼翼的問道:
“還追嗎?”
優素福沒好氣的說道:
“還追什麽追?讓他們死在沙漠裏好了!”
伊薩又低聲問道:
“如果他們走出了沙漠呢?”
優素福想了想,說道:
“派人告訴駐防瓜州的阿裏,務必將夏沃什殲滅在玉門關以東!”
……
阿布領著七千多葛羅祿人一路向東疾奔,經過了福祿鎮外的一場災難與叛亂以後,默棘連作為葉護對部眾的約束力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他唯一能籠絡住部眾的便隻有一個許諾,投降唐朝,每個人都會得到大量的牲口和奴隸。
確實,葛羅祿人在背叛唐朝之前,在天山以東擁有大片的草場。可直到怛羅斯之戰以後,屬於他們的草場不但被粟特人侵占,曾經被趕走的突騎施人也回來了,甚至吐火羅人也打算分一杯羹。
投靠大食人換來的卻是草場被侵占,許多葛羅祿人都是慍怒不已,但已經將唐人得罪的死了,也隻能吞下自己挖出來的苦水。
現在,有了重新投靠唐人的機會,絕大多數的葛羅祿人還是十分期待的。
阿布雖然沒能說服夏沃什投靠唐朝,但帶回了近萬的葛羅祿部眾,此消彼長之下,對優素福也是不小的打擊。總而言之,這次西行算是有所收獲,想來一定會得到唐朝丞相的信任和重用。
此時,阿布已經在幻想著被任命為唐朝的萬夫長,甚至追著不可一世的優素福屁股窮追猛打。
“阿布將軍,前麵,前麵有騎兵!”
說話的是葛羅祿人葉護默棘連,阿布眺望了一陣,又滿眼堆笑的看著默棘連說道:
“放心,是大唐的騎兵,咱們安全了!”
聞言 ,默棘連鬆了一口氣,放心下來。但阿布卻暗暗腹誹,被默棘連聯合優素福趕奏的葛羅祿前葉護骨咄祿也投靠了唐朝,並得到了河西巡撫苗晉卿的重用,默棘連此一去怕是凶多吉少啊。
但是,這些話他不能說,也不會說話。等到了張掖以後,兩虎如何相爭那都不幹自己的事了,更何況唐朝丞相英明睿智,一定能妥善處置好的。
一日之後,秦晉得到了確切消息,夏沃什叛走福祿鎮,鹹池烽的粟特人覆沒,葛羅祿人引兵來投,隻有突騎施人還堅持在昆侖山餘脈的東麵。
這絕對是個大大的好消息。
阿布和夏沃什的這一番折騰雖然不能對大食人傷筋動骨,但對成分複雜的聯軍而言,無疑是重重一擊。
兩軍尚未正式交戰,優素福就已經先敗了一陣,出兵繼續西進的時機已經接近成熟了。現在隻等阿布帶回來的默棘連以及此人麾下的七千葛羅祿人。
秦晉對葛羅祿人沒有好印象,這些首鼠兩端,叛降不定的家夥從來都是草原上最奸狡自私的部族,但如果有能用的著他們的地方,也絕對不會猶豫。
苗晉卿有些擔憂的說道:
“葛羅祿葉護骨咄祿就是被默棘連趕走的,這兩個人恐怕不能和平相處……”
秦晉早知此事,笑道:
“這兩個人能在殘酷的草原上活到今天,就應該懂得什麽是識時務,否則……”
話未說完,秦晉的眼睛裏已經露出了一點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