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又起火了,酒泉已經不能久留了!”
伊薩一直對優素福忠心耿耿,就算優素福打了敗仗,而且將要一敗再敗的時候,也沒有背棄他的打算。經過了這一夜的折騰,伊薩十分清楚,這些混亂都是唐兵抵達之前搞的鬼,隨著唐兵的畢竟,混亂隻會越來越多,城內放的火也絕不可能隻此一處。
所以,伊薩決心勸說優素福離開酒泉城,離開唐人誌在必得的安西。否則,唐人攜大戰勝利的威勢,一路攻擊下來,大食的兵馬隻會越發吃虧。
不如現在暫且避開唐人的鋒芒,喘上口氣再重新發動攻擊。
優素福楞了一下,他萬沒想到第一個勸自己離開安西的居然是伊薩,但隨即又苦笑道:
“你以為我不想走嗎?是不能走啊,阿巴斯在呼羅珊恐怕就等著我有這一敗呢,然後他正好讓那個不成器的侄子名正言順的取代我……”
伊薩卻不以為然。
“伊普拉辛那頭蠢驢就沒怎麽打過仗,阿巴斯總督就算再想提拔自己的侄子,也該明白,他那個侄子是沒有能力統帥大軍戰勝唐人的!”
此時再說唐人,伊薩的話語中已經滿滿的都是忌憚,再不似從前那樣,隻有不屑和輕鬆。
當然,在大食的呼羅珊,沒有幾個人會正視唐朝的,數年前僅僅用一部偏師就將唐朝軍隊打的全軍覆沒,到現在還被人常常提及,用以佐證唐朝軍隊的無能。
也因為此,當阿巴斯選中優素福為東征軍的統帥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阿巴斯送給了優素福一樁大便宜,包括優素福本人都這麽認為。
然則,誰又能想得到,東征軍前半段勢如破竹,偏偏快抵達唐朝本土時,居然被打的崩潰了。
到現在,優素福還是想不明白,唐朝內部不是正陷於內戰之中嗎?據說發動叛亂的將軍已經打下了唐朝的半數疆土,甚至許多地方總督也不聽朝廷的的號令。
優素福畢竟受限於見識,認為唐朝的地方也有總督管轄。
現在看來,唐朝內亂一說,應該遠沒有那些商人說的那麽嚴重,甚至有可能隻是一些翻不起浪花的小叛亂。
隻是現在說什麽都沒用了,大食的商人自然希望大食征服唐朝的土地,然後就可以免除征服土地上的商稅,這筆稅對於商人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他們迫切的希望大食軍隊能夠征服唐朝的領地,自然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
從一開始,各方都很滿意,隨著大片的土地被征服,有大量的無主財富被隨軍的大食商人賤價收購,這些財貨運回呼羅珊去,就是百倍的利潤。
這次大戰如果將戰火蔓延到長安,傳說中最繁華富庶的都市,所得的財富怕是想都沒有想過的。
可惜,現在也隻能停留在想象中了。
隨著唐朝丞相的兵馬愈來愈近,優素福第一次嚐到了恐懼的滋味。
但優素福還是憤怒的,唐朝丞相居然用了一個降將來當急先鋒攻打自己。
而且這個降將還是在他手下時,最懦弱無能的一個,這無疑是一種羞辱。
打還是不打?
伊薩又再字斟句酌的勸說優素福撤兵,優素福的考慮除了臉麵上下不來台以外,更多的則是回去以後將會麵對阿巴斯的清算,恐怕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伊薩則道:
“將軍可在河中稱王,北麵的可薩人現在也亂的很,何不保存實力北上?”
……
杜乾運發現形勢的進展遠比自己想象中要順利的多,大食人似乎已經放棄了對龜茲的嚴控,據此分析應該已經有了逃跑的打算。
一開始他的確沒打算搞些武力奪城的戲碼,但現在看來,大食人自己不爭氣,自己可不能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至於如何唱戲,杜乾運還是搞借勢、借力那一套,讓他的嫡係去送死,就算真的打下了龜茲城也得不償失。
商人最擅長的還是貿易販運,讓他們拿著刀去殺人,乃是不智之舉。
龜茲城內正好有著數不清的潰兵,杜乾運很快就將主意打到了這些潰兵身上。
別看潰兵們也是大食人,可他們沒了統一的指揮,上下的節製,就是一盤隨時可以被挑動的不安定的散沙。
讓商人們賣命可能很困難,但讓他們專幹這些挑撥離間的事,卻是最拿手。
杜乾運的意思很快被層層轉達下去,龜茲城內龐大的商人團體開始動了起來,甚至連一小部分大食人都參與其中。
伊薩很快發現了苗頭不對,許多潰兵居然組織在一起集體討要軍餉,大食人並沒有軍餉一說,但戰利品的分配是人人有份的,問題也就出在這裏,有幾次打完勝仗,為了軍隊快隨推進,沒來得及進行搶劫分贓,但優素福也不止一次的許諾過,這些戰利品將來會這算成錢分發下去。
不知是哪個帶頭討要這部分錢,此時的優素福手裏根本就沒有這麽多錢,就算有,也不能給。因為戰敗以後編製早就打亂了,哪些人歸哪一部統屬,這些關係都已經分崩離析,自然也就無法按照此前記好的功勞一體分配,就算強行分配了也是一筆爛賬,一旦有個多少的糾紛,隻會帶來更多的麻煩。
優素福被鬧的頭疼不已,終於生出了離開龜茲的打算。
龜茲城這個爛攤子已經支撐不下去了,至於離開,公開的走或秘密的走,優素福更傾向於後者,亂兵已經難以控製,就算這些人是正經的大食人,也沒什麽用。,該不聽話還不聽話,而且鬧的最凶的往往就是這些地位頗高的大食人。
和伊薩商議了一陣,終於確定在今夜離開,除了帶走身邊建製尚存的幾千精銳衛隊以外,剩下的亂兵、潰兵就讓他們留下來自生自滅吧。
焦急的等待中,意外還是出現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徹底打亂了優素福的計劃,強製戒嚴然後趁機撤出城去的打算流產,大街上到處都是救火的人,而且陸續有人來報,起火點並非一處,而是東西南北都有,至於起火的都是哪些地方,還要等待進一步的匯報……
伊薩一直對優素福忠心耿耿,就算優素福打了敗仗,而且將要一敗再敗的時候,也沒有背棄他的打算。經過了這一夜的折騰,伊薩十分清楚,這些混亂都是唐兵抵達之前搞的鬼,隨著唐兵的畢竟,混亂隻會越來越多,城內放的火也絕不可能隻此一處。
所以,伊薩決心勸說優素福離開酒泉城,離開唐人誌在必得的安西。否則,唐人攜大戰勝利的威勢,一路攻擊下來,大食的兵馬隻會越發吃虧。
不如現在暫且避開唐人的鋒芒,喘上口氣再重新發動攻擊。
優素福楞了一下,他萬沒想到第一個勸自己離開安西的居然是伊薩,但隨即又苦笑道:
“你以為我不想走嗎?是不能走啊,阿巴斯在呼羅珊恐怕就等著我有這一敗呢,然後他正好讓那個不成器的侄子名正言順的取代我……”
伊薩卻不以為然。
“伊普拉辛那頭蠢驢就沒怎麽打過仗,阿巴斯總督就算再想提拔自己的侄子,也該明白,他那個侄子是沒有能力統帥大軍戰勝唐人的!”
此時再說唐人,伊薩的話語中已經滿滿的都是忌憚,再不似從前那樣,隻有不屑和輕鬆。
當然,在大食的呼羅珊,沒有幾個人會正視唐朝的,數年前僅僅用一部偏師就將唐朝軍隊打的全軍覆沒,到現在還被人常常提及,用以佐證唐朝軍隊的無能。
也因為此,當阿巴斯選中優素福為東征軍的統帥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阿巴斯送給了優素福一樁大便宜,包括優素福本人都這麽認為。
然則,誰又能想得到,東征軍前半段勢如破竹,偏偏快抵達唐朝本土時,居然被打的崩潰了。
到現在,優素福還是想不明白,唐朝內部不是正陷於內戰之中嗎?據說發動叛亂的將軍已經打下了唐朝的半數疆土,甚至許多地方總督也不聽朝廷的的號令。
優素福畢竟受限於見識,認為唐朝的地方也有總督管轄。
現在看來,唐朝內亂一說,應該遠沒有那些商人說的那麽嚴重,甚至有可能隻是一些翻不起浪花的小叛亂。
隻是現在說什麽都沒用了,大食的商人自然希望大食征服唐朝的土地,然後就可以免除征服土地上的商稅,這筆稅對於商人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他們迫切的希望大食軍隊能夠征服唐朝的領地,自然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
從一開始,各方都很滿意,隨著大片的土地被征服,有大量的無主財富被隨軍的大食商人賤價收購,這些財貨運回呼羅珊去,就是百倍的利潤。
這次大戰如果將戰火蔓延到長安,傳說中最繁華富庶的都市,所得的財富怕是想都沒有想過的。
可惜,現在也隻能停留在想象中了。
隨著唐朝丞相的兵馬愈來愈近,優素福第一次嚐到了恐懼的滋味。
但優素福還是憤怒的,唐朝丞相居然用了一個降將來當急先鋒攻打自己。
而且這個降將還是在他手下時,最懦弱無能的一個,這無疑是一種羞辱。
打還是不打?
伊薩又再字斟句酌的勸說優素福撤兵,優素福的考慮除了臉麵上下不來台以外,更多的則是回去以後將會麵對阿巴斯的清算,恐怕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伊薩則道:
“將軍可在河中稱王,北麵的可薩人現在也亂的很,何不保存實力北上?”
……
杜乾運發現形勢的進展遠比自己想象中要順利的多,大食人似乎已經放棄了對龜茲的嚴控,據此分析應該已經有了逃跑的打算。
一開始他的確沒打算搞些武力奪城的戲碼,但現在看來,大食人自己不爭氣,自己可不能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至於如何唱戲,杜乾運還是搞借勢、借力那一套,讓他的嫡係去送死,就算真的打下了龜茲城也得不償失。
商人最擅長的還是貿易販運,讓他們拿著刀去殺人,乃是不智之舉。
龜茲城內正好有著數不清的潰兵,杜乾運很快就將主意打到了這些潰兵身上。
別看潰兵們也是大食人,可他們沒了統一的指揮,上下的節製,就是一盤隨時可以被挑動的不安定的散沙。
讓商人們賣命可能很困難,但讓他們專幹這些挑撥離間的事,卻是最拿手。
杜乾運的意思很快被層層轉達下去,龜茲城內龐大的商人團體開始動了起來,甚至連一小部分大食人都參與其中。
伊薩很快發現了苗頭不對,許多潰兵居然組織在一起集體討要軍餉,大食人並沒有軍餉一說,但戰利品的分配是人人有份的,問題也就出在這裏,有幾次打完勝仗,為了軍隊快隨推進,沒來得及進行搶劫分贓,但優素福也不止一次的許諾過,這些戰利品將來會這算成錢分發下去。
不知是哪個帶頭討要這部分錢,此時的優素福手裏根本就沒有這麽多錢,就算有,也不能給。因為戰敗以後編製早就打亂了,哪些人歸哪一部統屬,這些關係都已經分崩離析,自然也就無法按照此前記好的功勞一體分配,就算強行分配了也是一筆爛賬,一旦有個多少的糾紛,隻會帶來更多的麻煩。
優素福被鬧的頭疼不已,終於生出了離開龜茲的打算。
龜茲城這個爛攤子已經支撐不下去了,至於離開,公開的走或秘密的走,優素福更傾向於後者,亂兵已經難以控製,就算這些人是正經的大食人,也沒什麽用。,該不聽話還不聽話,而且鬧的最凶的往往就是這些地位頗高的大食人。
和伊薩商議了一陣,終於確定在今夜離開,除了帶走身邊建製尚存的幾千精銳衛隊以外,剩下的亂兵、潰兵就讓他們留下來自生自滅吧。
焦急的等待中,意外還是出現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徹底打亂了優素福的計劃,強製戒嚴然後趁機撤出城去的打算流產,大街上到處都是救火的人,而且陸續有人來報,起火點並非一處,而是東西南北都有,至於起火的都是哪些地方,還要等待進一步的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