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紮爾驚奇的發現,原本小小的希爾凡城已經住進了大量的唐人,他們顯然都是不同於軍隊士兵的普通人,就在外廓城如火如荼修建的同時,被劃在城內的區域已經出現了被修整的齊齊整整的地塊,這些都是即將被投入使用的農田。
大食人向來不喜歡耕種,在帝國境內這些繁瑣的勞動均由波斯人來完成,在他們看來種地是卑賤人才幹的活,真正高尚的大食貴族們唯一可做的就是養馬和養駱駝。
卡紮爾自然也不例外,他覺得唐人不辭辛勞的做這些下等人才做的活計,實在令人稱奇。
抵達希爾凡以後,一連三天都沒能見到唐朝的丞相,隻有那個與其同路而來的崔胤來過兩次,都是詢問關於大食內部情況的問題。
為了表示誠意,也為了得到唐朝丞相的重視,卡紮爾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泰西封的情況,他一五一十,原原本本的講述了一遍,曼蘇爾的確遇到了麻煩,而且宮廷內對哈裏發之位覬覦的人也絕不僅隻其一人。
隻不過卡紮爾第一個跳出來,率先踢到了鐵板上,成了警示後來者最鮮活的例子,相信短時間內若沒有合適的時機,可能不會再有人跳出來武力反對曼蘇爾。
隱藏在暗地裏的覬覦者們行事將會更加的謹慎。
每每想到此處,卡紮爾都覺得很遺憾,如果他當初但凡能小心一些,也不會被曼蘇爾打的如此之淒慘。
再想到伊拉姆的妻兒慘死在昔日的部眾手下,卡紮爾內心的仇恨之火就熊熊燃燒起來。、
穆罕默德這隻狡詐的公狗,早晚有一天會讓他後悔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
第四天,鄭顯禮設宴款待了卡紮爾,同時作陪的還有使者法茲勒親王。阿巴斯與馬赫迪並沒有出席。
有過此前種種的屈辱經曆以後,法茲勒的內心已經漸漸變得更加強大,連帝國王儲馬赫迪都能淪為階下囚,卡紮爾投降了唐人自然也沒什麽好奇怪的。
法茲勒甚至還十分熱絡的與卡紮爾打了招呼,並詢問了究竟是什麽原因才導致其投降了唐朝。
雖然看起來有些揭人瘡疤的意味,可卡紮爾卻不覺得自己被冒犯了,甚至有些唏噓的感慨道:
“曼蘇爾被魔鬼迷了心竅,鐵了心的放棄泰西封,遷都到底格裏斯河的右岸,在那一片蠻荒的地方耗費了上千萬的第納爾,部落的老家夥們嘴上不說,誰又真的讚成呢?現在為了這件大家都反對的事情鬧的人心惶惶,我看他是瘋了!”
法茲勒默然,他打心眼裏也不希望遷都,畢竟泰西封作為帝國的中樞已經有數千年時間,巴格達那地方在確認為新都的選址之前僅僅是個隻有百十人的小村子。
但是,自從馬赫迪成為唐人的俘虜以後,蟄伏多年的反對勢力都開始蠢蠢欲動,如果哈裏發打算擺脫這些覬覦者的掣肘,唯一的,也是最好的辦法就是遷都。
一旦遷都,覬覦者們經營多年的權力圈子就會被徹底打散,想要重頭開始又豈是一朝一夕才能恢複的?
出於種種複雜情緒,法茲勒的心情很是矛盾糾結。
他與卡紮爾同屬於阿拔斯家族,隻是親緣關係已經很疏遠,能互相叫一聲兄弟都是勉勉強。
卡紮爾在叛亂以前,其身份在宮廷內既貴且重,開國哈裏發阿拔斯的嫡親骨肉,又是哈裏發曼蘇爾的同胞兄弟,如果他一心站在曼蘇爾的一邊,足以蔑視宮廷內外的任何人。
然則人往往貪心不足,有了這麽高的地位卻隻想著取曼蘇爾以代之,這就是自不量力了。
法茲勒在肚子裏暗暗評價者卡紮爾親王,嘴上則附和了幾句。
“誰又願意這麽折騰呢?但這是哈裏發的選擇,作為忠實的仆人,隻能無條件的支持!”
卡紮爾嗤了一聲,臉上露出輕蔑的笑容。
“仆人?我們都是阿拔斯家族的男人,都是他的兄弟,他卻將我們當仆人?真是最可笑的事情了!”
法茲勒沒有接茬,卡紮爾說得對,在曼蘇爾的眼睛裏,隻有仆人和敵人兩種人。
如果不想做他的敵人那就隻能選擇做他的仆人,別說親生兄弟,就連親生的兒子也逃不過這厄運。
從兩個人的對話中,崔胤算是聽明白了一點,這個曼蘇爾當是一位刻薄寡恩的君主,這樣的人向來隻以武力服人。
但正如花無百日紅,人總有老去的一天,武力也有變弱的時候,到那時他還拿什麽來維持自己的權威和統治呢?隻有鬼知道!
向來此時曼蘇爾的處境就已經出現了這種端倪,是以才急需以遷都扭轉此種頹勢。
卡紮爾已經鐵了心的打算與曼蘇爾為敵,是以對泰西封的問題毫不遮掩,隻要想到就直來直去的說一通,弄的法茲勒真想上前去打醒他,他們這麽不管不顧的議論泰西封宮廷,不是明擺著要讓唐人聽了去嗎?
在希爾凡停留了這許多日子,他發現唐人中懂大食語言的人有不少,說話時以為用大食語就能有效的保密,實際上被人偷偷的聽了去還不自知呢!
說著,卡紮爾仰天大笑,然後舉起酒碗,衝著坐在主位上一言不發的鄭顯禮說道:
“讓我們敬尊貴的將軍一杯!”
他聽崔胤提及過,此人當年曾經與大食有過交戰的經曆,現在是希爾凡軍營中僅次於唐朝丞相的人物,所以絕對不能得罪此人。
鄭顯禮的臉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舉起身前酒碗,放在口唇邊輕輕的抿了一口算是回應。
卡紮爾卻是一仰脖將滿杯的酒都咽進了肚子裏。
隻有一旁的法茲勒冷眼旁觀,他對鄭顯禮全無好感,就是這個人幾次三番的對其折辱,如果不是身上擔負著哈裏發反複叮囑的任務,恐怕早就與之翻臉了。
而且法茲勒也對這個不苟言笑的將軍多少有了些了解,此人與大食似乎有著刻骨的仇恨,絕不是幾句話就能糊弄過去的。
大食人向來不喜歡耕種,在帝國境內這些繁瑣的勞動均由波斯人來完成,在他們看來種地是卑賤人才幹的活,真正高尚的大食貴族們唯一可做的就是養馬和養駱駝。
卡紮爾自然也不例外,他覺得唐人不辭辛勞的做這些下等人才做的活計,實在令人稱奇。
抵達希爾凡以後,一連三天都沒能見到唐朝的丞相,隻有那個與其同路而來的崔胤來過兩次,都是詢問關於大食內部情況的問題。
為了表示誠意,也為了得到唐朝丞相的重視,卡紮爾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泰西封的情況,他一五一十,原原本本的講述了一遍,曼蘇爾的確遇到了麻煩,而且宮廷內對哈裏發之位覬覦的人也絕不僅隻其一人。
隻不過卡紮爾第一個跳出來,率先踢到了鐵板上,成了警示後來者最鮮活的例子,相信短時間內若沒有合適的時機,可能不會再有人跳出來武力反對曼蘇爾。
隱藏在暗地裏的覬覦者們行事將會更加的謹慎。
每每想到此處,卡紮爾都覺得很遺憾,如果他當初但凡能小心一些,也不會被曼蘇爾打的如此之淒慘。
再想到伊拉姆的妻兒慘死在昔日的部眾手下,卡紮爾內心的仇恨之火就熊熊燃燒起來。、
穆罕默德這隻狡詐的公狗,早晚有一天會讓他後悔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
第四天,鄭顯禮設宴款待了卡紮爾,同時作陪的還有使者法茲勒親王。阿巴斯與馬赫迪並沒有出席。
有過此前種種的屈辱經曆以後,法茲勒的內心已經漸漸變得更加強大,連帝國王儲馬赫迪都能淪為階下囚,卡紮爾投降了唐人自然也沒什麽好奇怪的。
法茲勒甚至還十分熱絡的與卡紮爾打了招呼,並詢問了究竟是什麽原因才導致其投降了唐朝。
雖然看起來有些揭人瘡疤的意味,可卡紮爾卻不覺得自己被冒犯了,甚至有些唏噓的感慨道:
“曼蘇爾被魔鬼迷了心竅,鐵了心的放棄泰西封,遷都到底格裏斯河的右岸,在那一片蠻荒的地方耗費了上千萬的第納爾,部落的老家夥們嘴上不說,誰又真的讚成呢?現在為了這件大家都反對的事情鬧的人心惶惶,我看他是瘋了!”
法茲勒默然,他打心眼裏也不希望遷都,畢竟泰西封作為帝國的中樞已經有數千年時間,巴格達那地方在確認為新都的選址之前僅僅是個隻有百十人的小村子。
但是,自從馬赫迪成為唐人的俘虜以後,蟄伏多年的反對勢力都開始蠢蠢欲動,如果哈裏發打算擺脫這些覬覦者的掣肘,唯一的,也是最好的辦法就是遷都。
一旦遷都,覬覦者們經營多年的權力圈子就會被徹底打散,想要重頭開始又豈是一朝一夕才能恢複的?
出於種種複雜情緒,法茲勒的心情很是矛盾糾結。
他與卡紮爾同屬於阿拔斯家族,隻是親緣關係已經很疏遠,能互相叫一聲兄弟都是勉勉強。
卡紮爾在叛亂以前,其身份在宮廷內既貴且重,開國哈裏發阿拔斯的嫡親骨肉,又是哈裏發曼蘇爾的同胞兄弟,如果他一心站在曼蘇爾的一邊,足以蔑視宮廷內外的任何人。
然則人往往貪心不足,有了這麽高的地位卻隻想著取曼蘇爾以代之,這就是自不量力了。
法茲勒在肚子裏暗暗評價者卡紮爾親王,嘴上則附和了幾句。
“誰又願意這麽折騰呢?但這是哈裏發的選擇,作為忠實的仆人,隻能無條件的支持!”
卡紮爾嗤了一聲,臉上露出輕蔑的笑容。
“仆人?我們都是阿拔斯家族的男人,都是他的兄弟,他卻將我們當仆人?真是最可笑的事情了!”
法茲勒沒有接茬,卡紮爾說得對,在曼蘇爾的眼睛裏,隻有仆人和敵人兩種人。
如果不想做他的敵人那就隻能選擇做他的仆人,別說親生兄弟,就連親生的兒子也逃不過這厄運。
從兩個人的對話中,崔胤算是聽明白了一點,這個曼蘇爾當是一位刻薄寡恩的君主,這樣的人向來隻以武力服人。
但正如花無百日紅,人總有老去的一天,武力也有變弱的時候,到那時他還拿什麽來維持自己的權威和統治呢?隻有鬼知道!
向來此時曼蘇爾的處境就已經出現了這種端倪,是以才急需以遷都扭轉此種頹勢。
卡紮爾已經鐵了心的打算與曼蘇爾為敵,是以對泰西封的問題毫不遮掩,隻要想到就直來直去的說一通,弄的法茲勒真想上前去打醒他,他們這麽不管不顧的議論泰西封宮廷,不是明擺著要讓唐人聽了去嗎?
在希爾凡停留了這許多日子,他發現唐人中懂大食語言的人有不少,說話時以為用大食語就能有效的保密,實際上被人偷偷的聽了去還不自知呢!
說著,卡紮爾仰天大笑,然後舉起酒碗,衝著坐在主位上一言不發的鄭顯禮說道:
“讓我們敬尊貴的將軍一杯!”
他聽崔胤提及過,此人當年曾經與大食有過交戰的經曆,現在是希爾凡軍營中僅次於唐朝丞相的人物,所以絕對不能得罪此人。
鄭顯禮的臉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舉起身前酒碗,放在口唇邊輕輕的抿了一口算是回應。
卡紮爾卻是一仰脖將滿杯的酒都咽進了肚子裏。
隻有一旁的法茲勒冷眼旁觀,他對鄭顯禮全無好感,就是這個人幾次三番的對其折辱,如果不是身上擔負著哈裏發反複叮囑的任務,恐怕早就與之翻臉了。
而且法茲勒也對這個不苟言笑的將軍多少有了些了解,此人與大食似乎有著刻骨的仇恨,絕不是幾句話就能糊弄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