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一天,《貓和老鼠》喜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大江南北。


    各大媒體紛紛報道。


    這則勁爆消息也在網絡上,掀起了一輪熱議。


    廣大網友們除了恭喜萬寶,為萬寶感到驕傲以外,也在討論著《貓和老鼠》之所以這麽厲害的原因。


    還別說……


    在網友們的逐幀分析下,他們還真從《貓和老鼠》第一集裏,挖掘出不少以前所忽視的細節。


    逼乎有一個提問很火。


    【如何看待《貓和老鼠》第一集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


    該提問下麵的回答,在短短一天內便新增了上千條,其中點讚量最高的回答,來自於一名資深動畫師。


    他在回答中,認真剖析了《貓和老鼠》第一集裏,很容易被觀眾忽視的小細節。


    比如,湯姆的毛發。


    該動畫師表示,“貓”作為一種常見的寵物,在各大動畫作品裏屢見不鮮。


    但很少有動畫,能像《貓和老鼠》裏麵的湯姆一樣,刻畫得如此生動鮮明,連毛發、胡須這種細節都處理得無比完美。


    還有就是配樂。


    第一集劇情裏,湯姆追逐傑瑞,這段緊張刺激的追逐戲,采用了一段比較貼合氛圍的古典樂。


    而這段音樂,一般你隻能在音樂會上聽到……


    高讚回答的剖析,讓許多不明真相的觀眾,瞬間驚為天人。


    他們在這之前,隻覺得《貓和老鼠》很精彩很好看。但誰也沒注意到,原來《貓和老鼠》在細節方麵居然做得這麽好。


    連配樂都這麽上流高雅!


    難怪能拿奧斯卡呢!細節都做得這麽好了,要是還拿不到奧斯卡,那才是笑話好吧?


    對於這些言論,還有誇讚《貓和老鼠》的聲音,顧淼當然也看到了。


    隻不過……


    他的態度十分不屑。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當你成功了,你放的屁也香吧!


    不是說《貓和老鼠》不夠好,配不上這些讚譽和吹捧。隻是這些人之前一聲不吭,等到《貓和老鼠》獲獎便跳出來狂吹,實在令人反感。


    當然,這不重要。


    反正顧淼的計劃達成了,借助奧斯卡獲獎的熱度與流量,成功讓所有人都記住了《貓和老鼠》。


    第二集也快播出了。


    據戴夫所說,在他和團隊的努力下,動畫《貓和老鼠》第二集臨近收尾,年後便可播出。


    顧淼相當期待。


    在這之前,他已經看過了第二集《午夜點心》的片段,對這一集的表現充滿了信心。


    第二集的故事相當簡單,傑瑞在午夜偷奶酪被湯姆發現。


    然後湯姆玩弄傑瑞,並讓它把奶酪放進冰箱,自己卻打開冰箱大快朵頤,結果被主人發現,機智的湯姆選擇甩鍋給傑瑞。


    傑瑞並不甘心,一貓一鼠便在廚房大戰好幾回合,把廚房弄得一塌湖塗……


    這一集的劇情,相對於第一集來說,其實還要更簡單一些。


    但這一集給顧淼留下的印象,絕對比第一集更加深刻。特別是原版,那簡直是笑著笑著就沉默了。


    為什麽?


    因為原版《貓和老鼠》誕生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而在動畫裏,冰箱塞滿了各種奶酪、香腸、火腿、果凍……


    那可是八十年前啊!


    有時候看動畫真不能細想,因為想的越多,越容易讓人意識到現實的殘酷。


    拋開這一點不談,這一集還給《貓和老鼠》創造了,傑瑞愛吃奶酪的人物形象。


    奶酪可是老配角了!


    許多《貓和老鼠》經典劇集裏,都能看到奶酪的身影,作為老鼠的傑瑞特別喜歡奶酪,這都形成刻板印象了。


    】


    這直接導致,顧淼隻要一想到老鼠,便會想到傑瑞,一想到傑瑞,便會想到奶酪……


    與第一集不同的是。


    《貓和老鼠》從第二集開始,便采取“網絡更新”為主,電視播送為輔的播送策略。


    這主要是因為,目前《貓和老鼠》動畫劇集數量太少了,少到電視台買回去,甚至都不好安排檔期。


    所以顧淼決定,從第二集《午夜點心》開始,便在萬寶視頻網站上播送動畫。


    播到什麽時候?


    一直持續到《貓和老鼠》的劇集數量,大概有20-30集左右,才開始打包往電視平台輸送版權。


    “那不得二三十年?”


    老張納悶道:“以《貓和老鼠》現在的製作速度,想做到20集,起碼得十年吧?”


    “怎麽可能!”顧淼搖了搖頭,“開始製作慢,那是因為設計與繪製場景人物,會耽擱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


    “回頭多做幾集,素材和經驗積累足夠了,製作進度就會變快了。”


    這也是戴夫的原話。


    剛開始,重新構建場景和人物,確實需要花費很大精力。但越到後麵,製作起來就會越順暢快捷。


    第一集花了半年,第二集花了兩個半月,這進步已經很大了!


    再到後期,可能做一集《貓和老鼠》隻需要半個月,甚至是一周時間。


    顧淼給出的“三年磨一劍”期限,可不是讓戴夫“三年磨一集”,而是讓他花三年時間打磨出一部完整的動畫作品。


    “其實說實話……”


    “《貓和老鼠》我並不怎麽擔心,畢竟有戴夫這個奧斯卡八冠王坐鎮。反倒是電影《羊眉吐氣》那邊,更令我提心吊膽。”


    老張心領神會道:“您是擔心票房成績不好?”


    “今年有勁敵啊!”


    顧淼頭疼道:“前兩年的春節檔,咱們都沒遇到像樣的對手。但今年有幾部大片,排片估計全給占了。”


    眾所周知。


    一部電影想出成績,想拿高票房,那就得保證兩項數據的健康,一是上座率二是排片率。


    上座率顧淼不擔心。


    《喜羊羊與灰太狼》曆代大電影,普遍上座率都不低。那些帶孩子去看電影的家長,一買就是兩三張票。


    但排片率真不可控。


    同期沒什麽勁敵還好說,院線隻要不瞎,總會給上座率高的影片提高排片率。


    但同期有大片上映,或者出現了一匹絕對黑馬,那排片率就會被壓得喘不過氣,別想出成績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動畫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粉筆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粉筆白並收藏我的動畫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