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流逝,動畫《馬丁的早晨》也快要完結了。


    總共52集!


    按一天兩集的播送進度,也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不考慮重播的話,一個月就是一部國產動畫標準的生命周期。


    沒辦法,這就是日播動畫跟周播動畫最大的區別。


    如果是周播,那這52集能播一整年,人氣熱度也能維持一整年,不至於短短一個月就黯然落幕。


    比如霓虹分部的《犬夜叉》和北美分部的《超人》重製版,這會兒還很熱乎呢……


    可能有人會好奇。


    為什麽現在的網絡動畫,即使觀眾們開了會員,也都普遍保持“一周一集”的更新進度,不能像電視動畫那樣做到日播?


    究其原因,還是日播的熱度人氣太不持久了。


    同樣的一部動畫,如果是周播,那可能幾個月後還有人討論劇情,關注這部動畫更沒更新。


    日播動畫呢?


    首播一結束,動畫熱度人氣就斷崖式下跌,很快就淡出觀眾視野內了。


    《馬丁的早晨》也一樣。


    最後幾集,應該就是這部動畫最後的餘暉了。等這幾集播完,關注度肯定沒之前那麽高。


    “第50集很有意思啊!”


    “確實……”


    顧淼也看了昨晚播出的《馬丁的早晨》,知道老張說的是哪一集。


    這一集確實很有趣,講述了馬丁變成木偶,不幸被愛搗蛋的羅米歐發現。


    為了救出被扔進垃圾箱的舊玩具,馬丁與其他玩具一起努力,最終戰勝了羅米歐的故事……


    原版這一集的創意,應該是源自於皮克斯工作室的《玩具總動員》係列。


    但在這個平行世界,可沒有皮克斯工作室,更沒有大名鼎鼎的《玩具總動員》係列動畫電影。


    這也就導致,馬丁的早晨這一集播出後,很多人都覺得“玩具活過來”的設定很酷,沒想到還有這種奇妙展開。


    其實說來有趣。


    動畫《馬丁的早晨》的劇情,很多都有原型可供參考。


    比如《007特工》係列、《et外星人》、《哈利波特》、《血字的研究》、《古希臘神話》、《一千零一夜》、《超人》和《角鬥士》等電影動畫傳說故事。


    玩具總動員也是其中之一!


    隻能說,小時候看《馬丁的早晨》的時候,他隻覺得每一個故事都好有趣好吸引人。


    長大後才發現……


    原來馬丁經曆的一係列事件都有原型可循,馬丁其實就跟“無限流網文”男主差不多。


    是的,你沒有聽錯!


    《馬丁的早晨》或者說《百變馬丁》這部作品,某種意義上還真是“無限流”動畫,和《漫遊動畫世界》性質差不多。


    隻不過,此無限流非彼無限流。


    大夥印象中的諸天無限流,應該是穿越到一個個影視動漫世界,代替或與主角一起經曆不同的事件。


    但馬丁不一樣。


    他沒有穿越,隻是每天早上醒來,世界會大變樣而已。


    這其實跟“穿越”沒區別了。


    他所經曆的事件,雖然也都源自影視動漫作品,但又不是純正的原作,而是在原作基礎上原創的故事背景。


    所以這也是動畫《馬丁的早晨》之所以吸引人,看得停不下來的原因。


    畢竟這就是一部“原創副本”的無限流動畫嘛!


    在顧淼看來,創作出《馬丁的早晨》這部動畫的編劇,簡直是一位天才。


    要知道,“無限流”作為一個全新網文題材被發現及爆火,那是07年以後的事情。


    而馬丁的早晨則誕生於03年,比無限流網文早了好幾年。


    在那個時代就想出這麽酷的點子,真的是太牛了,單論創意絕對稱得上21世紀最牛掰的動畫作品之一。


    這不是尬吹……


    講道理,那麽早就想出無限流的概念,雖然還不是很完善,隻是一個雛形,而且還是原創副本,已經很厲害了。


    反正顧淼發現了。


    動畫行業,那些腦洞突破天際,雖然製作粗糙,但創意卻讓人看得頭皮發麻的作品,大都誕生於90-10這二十年間。


    90年代以前,那些動畫雖然也不錯,但創意放到今天來看,隻能說中規中矩甚至相對保守。


    不排除有一些劃時代的作品,但總體數量還是比較少。


    進入10年以後,動畫行業也沒什麽特別驚豔的腦洞或者創意,大部分都在吃老本,或者幹脆就改編網文、改編漫畫、改編……


    反倒是世紀之交那20年間,湧現出了一大批諸如《馬丁的早晨》這種,時至今日,腦洞創意依舊驚豔的動畫作品。


    比如《q版三國》!


    那裏麵的很多“梗”和“笑點”放到十年二十年後,是不是也覺得很搞笑,一點都不過時?


    比如《魔法少女小圓》!


    這部動畫祭出的腦洞創意,包括設定體係,是不是直到今天都很亮眼,不會讓人覺得落伍過時?


    為什麽會這樣呢?


    動畫的發展史雖然不算長,但也有近百年了,除去最開始的“野蠻時期”外,認真以動畫為載體講故事的時間超過了60年。


    那在這60年間,為什麽恰好是1990-2010年創意爆棚?其他時期的動畫如果拋開製作不談,創意真沒有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顧淼認為這其中,必然有“跨世紀”的原因。


    90年代的動畫人,世紀之初的動畫人,基本都在考慮同一個問題:進入新世紀了,我們應該製作怎樣的動畫?


    那個時候,大家還是很有使命感的。


    特別是98、99年出品的動畫,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一種很強烈的使命感。


    新世紀來臨,每個人都昂揚奮發,充滿了鬥誌與對未來的無限遐思。


    反觀現在嘛……


    顧淼都不好意思說,現在的動畫人哪還有那種使命感和責任感?


    包括他自己也一樣。


    如果他不是一位文抄公,估計也爛的流膿,哪能想得出《馬丁的早晨》這種動畫創意?


    ……


    顧淼看不慣現在的行業風氣,特別是動不動就改編的妖風。


    不改編會死啊?


    十部新作九部改編,不改編都不會做動畫了。


    他有時候都懷疑,如果某天突然被禁止改編漫畫遊戲,國內外的動畫公司,起碼要倒閉80%以上。


    這一點都不誇張!


    萬寶已經算是特殊的存在了,排除一部分續作外,至少改編跟原創作品的比例始終保持在3:7這個合理範疇內。


    而像企鵝這種友商,旗下作品近乎九成都是改編作,真正原創的動畫約等於沒有……


    其他友商也好不到哪裏去。


    整個國產動畫市場,無論是tv還是大電影,基本都是改編作品占大頭,原創隻占一小部分。


    國外也差不多。


    如果瀨戶沒有撒謊的話,霓虹動畫行業近些年也爛的流膿,輕改漫改遊戲改占比超過九成。


    大家都挺爛的,這就沒必要分出個高低勝負了。


    “改編作品大行其道,究其原因,還是我們處於ip產業鏈的末端。”


    老張分析道:“漫畫的創意,正源源不斷的供給動畫影視產業。你沒發現,原創真人影視劇也變少了嗎?”


    “確實,電視劇也爛了。”


    顧淼搖了搖頭。


    現在的網劇、電視劇,也跟動畫一樣,隻能靠改編維持生活。火起來的網劇電視劇,基本都是改編作。


    老張將其描述為:分工明確!


    提供創意的工作,那就交給作者,剩下的漫畫、動畫、影視劇、遊戲等等行業人士,等著拿創意做“二次加工”就行了。


    以前開一家餐館,還得自己種菜,自己炒菜,自己端給顧客。


    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開一家餐館,食材去市場買現成的,買完請廚師料理食材,再讓服務員端給顧客。


    你負責幹嘛?


    負責收錢就完事了!


    這種細致化產業分工,才是導致越來越多動畫公司失去原創之魂,隻會迷信改編的核心原因。


    “講道理,我們也該這麽做了。”


    老張無奈道:“自己種菜,自己炒熟,再自己端給顧客,這種模式太浪費時間和精力了。”


    而且風險也不可控!


    如果可以細化分工,提高改編的作品數量占比,絕對能節省很多事,將風險降至最低。


    “伱說的對,但是……”


    顧淼搖了搖頭道:“我不同意,萬寶動畫不管怎麽樣,始終都要保持50%的原創作品比例。”


    這是他的底線。


    超過這個底線,那是萬萬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顧淼可不想讓萬寶變得跟友商,特別是企鵝一樣,旗下除了改編就是改編,一部原創都找不到。


    原創才是萬寶的立身之本。


    假如某一天,萬寶動畫真失去了原創的能力,那也不用幹別的了,搞續作吃老本就行。


    反正有顧淼留下的這麽多ip在手,就算真搞不出原創,吃老本也能吃幾十年不至於倒閉。


    既然沒有後顧之憂,那為什麽要妥協呢?


    原創動畫是會擔風險,但風險越高收益就越大,哪有什麽都不肯付出,還想賺得盆滿缽滿的道理?


    “那你的意思是,你的下一部新作還是原創……”


    “沒錯!”


    都是自己人,顧淼也沒有刻意隱瞞回避,主動承認道:“我的新作肯定是原創,至於具體的題材,暫時還沒想好。”


    其實在春節期間,他就有想過下一部作品拍什麽的問題。


    《馬丁的早晨》隻是用來過渡而已,屬於是計劃之外的變故。


    在《羊村守護者》與《圍棋少年》製作完畢後,他便產生了“削藩”的念頭,打算推出一部作品來製衡霓虹分部。


    中途去了一趟魔芋工作室,然後聊出一部《馬丁的早晨》,耽擱到現在……


    隨著《馬丁的早晨》首播即將完結,削藩計劃再次提上了日程。


    高達是削藩計劃之一!


    但光靠一個高達,也很難壓得住風頭正盛的《龍珠》、《光之美少女》與《美少女戰士》等作品。


    所以他決定,在今年製作一部具有深遠影響力,國外先不談,至少在國內能壓製住《龍珠》的動畫作品。


    目標其實已經有了。


    但顧淼之所以說“題材還沒想好”,主要是因為這個目標作品涵蓋了好幾個題材。


    藍貓!


    提及這個名詞,可能很多人都會下意識愣住,不明白這是個什麽玩意。


    但如果提到具體的作品名,例如《藍貓淘氣三千問》、《藍貓龍騎團》,是不是立馬就想起來了?


    沒錯!


    藍貓可是國內為數不多,稱得上影響力深遠且曆久彌新的動畫角色形象了。


    別看新時代下,藍貓知名度不如喜羊羊、熊出沒高,但這主要是因為時代變了。


    在早些年,也就是喜羊羊都還沒崛起的時候,《藍貓淘氣三千問》說是國內人氣最高的動畫係列,應該沒有人會質疑。


    這部作品,可謂是90後共同的童年回憶,影響力堪比“大風車吱溜溜地轉”。


    隻不過,藍貓係列不是指的單獨某一部作品,而是以藍貓為主角的一係列作品。


    這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有“藍貓淘氣三千問”與“藍貓龍騎團”兩個子係列。


    而在《藍貓淘氣三千問》裏,又包含了“星球大戰“係列、“恐龍時代“係列、“海洋世界“係列等多個係列,全長近3000集。


    說白了,這係列太誇張了!


    誇張到顧淼即使打算做藍貓係列,也不知道該從何入手。畢竟這麽多係列、子係列,搞得他腦子都轉不過來了。


    最好的選擇,肯定是從《藍貓龍騎團》開始。


    畢竟三千問實在是太久遠了,而且三千問單論趣味性,確實是不如龍騎團。


    但三千問才是顧淼的童年,至於龍騎團,抱歉!他就隻看過前兩部……


    提到藍貓,那就不得不提三千問。


    這個係列太經典了。


    經典到顧淼隻要一想到藍貓和淘氣的身影,腦海中就會浮現出“葛叔”的聲音。


    “小朋友們大家好,還記得我是誰嗎?對咯,我就是為藍貓配音的演員,葛平……”


    這該死的畫麵感!


    興許是看了太多鬼畜視頻,導致顧淼現在一想到葛大爺,表情就很難繃住。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能讓他記住這麽久,能讓網友們記住這麽久,足以證明《藍貓淘氣三千問》有多優秀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動畫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粉筆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粉筆白並收藏我的動畫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