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的幹爹!


    對於倚天工作室來說,萬寶及時伸出的援手,就像寒冬臘月裏的一抹暖陽,照得心裏暖呼呼的。


    如果可以的話,他們真想成為顧淼的親兒子,而不是所謂的幹兒子……


    幹兒子都有這待遇了,那親兒子豈不是原地起飛?


    不過話說回來。


    倚天工作室如今的規模和特殊定位,已經不適合並入萬寶動畫了。


    顧淼也不會收下他們。


    萬寶動畫現有的工作室已經夠多了。再來一個倚天工作室,不僅定位重複,還會造成一定的人力資源浪費。


    還是保持原樣吧!


    幹兒子的發展前途不一定比親兒子差,倚天工作室暫時的沉淪,不代表以後會一直沉淪下去。


    顧淼還是很看好他們的。


    不過前提是,他們別去碰《三體》動畫改編!隻要不碰三體,那應該就沒事了……


    說到三體,這會兒的大劉還沒開始寫呢!想必到時候,這部科幻大作的動畫改編機會也輪不到倚天工作室。


    想到這裏,顧淼頓時放心不少。


    包括三體、流浪地球在內的大劉,萬寶勢在必得。親兒子都得排隊才能輪得上,幹兒子就別想了。


    “大劉的科幻,美漫超級英雄……”


    盤點完手裏能打的牌後,顧淼頓時就對萬寶動畫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有這幾張底牌在,萬寶對抗以企鵝為首的網文改編新勢力也有了一定的底氣,不至於徹底被淘汰。


    不過這還不夠穩妥。


    成立不久,還沒有一部代表作的寶貝巴士工作室,或許才是萬寶真正意義上的殺手鐧。


    可別小看這家工作室!


    顧淼對寶貝巴士工作室寄予了很大厚望,甚至在他看來,這家工作室或許才是萬寶以後最掙錢,同時影響力最大的一家獨立動畫工作室。


    什麽狼堡飛揚維度,在寶貝巴士麵前全是垃圾!


    ……


    江川,紅鶴卡通。


    這家曾是少兒動畫領頭羊的電視台,近些年榮光不複,雖然在努力尋求轉型,試圖挽回一些衰落局勢,可惜成效甚微。


    但就在所有人都以為,紅鶴卡通至此影響力一落千丈,再起不能時,他卻給了所有人一份驚喜!


    《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


    這部名字聽起來很扯,故事也很扯,成年人看一眼就覺得幼稚到爆的動畫,居然將紅鶴卡通的收視份額從墊底拉到了前列。


    沃特法?


    大夥紛紛表示震驚。


    這部動畫名聲不顯,也沒什麽爆點和看點,怎麽就這麽火?


    不止是外人覺得詫異,就連購入這部動畫播送權的紅鶴卡通自己也覺得奇怪。


    隨便買來填檔期的動畫,居然能火遍大江南北,贏得無數寶寶的喜愛,收視率居高不下?


    驚喜過望的紅鶴卡通,當即研究起了《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最後得出結論,這才是電視動畫的未來!


    傳統的tv動畫已經沒前途了。


    不是尬黑……


    主要是受網絡動畫衝擊,願意通過電視來看動畫的觀眾,年齡層正在不斷下降,也就是俗稱的低幼化。


    以前看電視動畫的孩子,十歲以上的比比皆是。


    但現在呢?


    蹲守在電視機前,看得津津有味的孩子,普遍年齡都低於十歲。而那些十歲以上的孩子,要麽玩手機要麽玩電腦,誰還傻乎乎看電視啊?


    紅鶴卡通的領導層,敏銳分析出這一點後,當即做出決定:


    他們要轉型!


    紅鶴卡通要成為第一家,主要麵向低幼學齡前兒童的少兒卡通頻道。


    最先發生的變化,便是加強與“寶貝巴士”工作室的聯係,順便從全國各地采購一批麵向學齡前兒童,特別是幼兒園兒童播出的動畫。


    其次,他們還對電視台現有的節目單做出了調整。


    以前紅鶴卡通的節目,為了跟風,很多都選擇了真人秀。選一批十幾歲的小朋友,跟隨主持人一起外出拍攝。


    但現在變了!


    紅鶴卡通為了主打學齡前兒童市場,果斷砍掉一係列節目,重新打造了幾檔類似於《大風車》、《紅泡泡與綠果果》等低幼節目。


    節目內容很簡單,讓主持人刻意扮成各種小朋友喜歡的樣子,然後帶著一群幼兒園階段的小朋友做各種遊戲。


    大家都以為紅鶴卡通瘋了!


    這種轉型來得太過突然,不止是同行猝不及防,經常收看紅鶴卡通的觀眾也覺得很無語。


    以前的節目多好看啊!


    你再瞅瞅現在的節目,簡直太幼稚了,根本就沒眼看,完全是幼兒園過家家的電視版。


    不出意外。


    紅鶴卡通的突然轉型,遭到了很多同行乃至忠實觀眾的抨擊與質疑,覺得他們多半是瘋了。


    這麽亂改,誰會看啊?


    大家都等著看笑話,覺得紅鶴卡通是自己作死,放棄原有的觀眾基礎,選擇以學齡前兒童為目標觀眾,必不可能成功。


    但結果卻令人意外。


    除了剛轉型那段時間,收視率出現大規模下滑外,等轉型徹底完成後,紅鶴卡通的收視率和收視份額居然漲了。


    沒錯,漲了!


    不僅漲了,而且是大幅上漲!現在的紅鶴卡通平均收視份額,比之前未轉型時期還要高。


    “有先見之明啊!”


    顧淼很佩服紅鶴卡通主管領導的果決行動力與卓越眼光。


    這一手轉型確實是神來之筆,一下就盤活了原本半死不活的紅鶴卡通,瞬間就找到了新賽道。


    電視平台現在兩極分化。


    觀眾要麽老得掉牙,要麽年輕得連話都說不明白。


    具體到少兒卡通領域,那就一句話,觀眾普遍年齡都太小了,大部分都還在上幼兒園。


    也隻有這批人,才是目前看電視,看動畫最頻繁最積極的一群人。


    照顧到了他們的感受,紅鶴卡通的轉型想失敗都難!


    果然如他所料。


    當紅鶴卡通轉型完成,徹底麵向學齡前兒童播出後,收視率瞬間重回巔峰,一躍成為全國最受歡迎的少兒卡通頻道。


    這下,其他電視台坐不住了。


    原來這才是少兒卡通頻道的未來?原來隻要抓住學齡前兒童的心,收視率就有保障?


    你早說啊!


    突然反應過來的大夥,趕緊按照紅鶴卡通的案例,對自家電視台進行改版轉型。


    這直接導致……


    像《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這種麵向學齡前兒童的動畫,成交價一夜間翻了無數倍,從無人問津到爭相搶奪隻需幾天時間。


    ……


    紅鶴卡通的成功,帶動了整個電視動畫行業轉型。


    很多友商都嗅到了商機,紮堆立項跟《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極為相似的作品,試圖分一杯羹。


    這其中,有一部動畫引起了顧淼的興趣。


    《愛探險的朵拉》!


    這是一部為了跟風,瞄準學齡前兒童市場推出的英語教學動畫。


    因為現在的孩子,普遍都上的雙語幼兒園,從小就開始學習英語,很多家長也極其重視孩子的英語教育。


    所以《愛探險的朵拉》動畫一經播出,立刻紅遍大江南北,風頭不亞於火車頭托馬斯。


    這又刺激了大家一波。


    本來《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的爆火,紅鶴卡通的成功轉型,還能說是意外或者是巧合。


    但現在,《愛探險的朵拉》紅遍大江南北,那就不能再說是意外了……


    明擺著的事實!


    大家又不傻,現在全都看明白了。


    網絡動畫不考慮,隻做電視動畫的話,那就得做《愛探險的朵拉》這種麵向學齡前兒童的作品。


    以往的什麽《數碼寶貝》、《神奇寶貝》和《神龍鬥士》這種動畫,不是不行了,而是更契合網絡平台。


    畢竟觀眾全都跑了。


    電視平台現存的觀眾,隻吃《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這一套,最多最多也就到《熊出沒》這一級別。


    再往上走,也就是《機動戰士高達》這種作品,別想了!


    不是說不好看,隻是現在的電視平台沒有這類動畫生存的土壤。你想做這種動畫,那就去網絡平台播出。


    市場需求帶動行業風向。


    因為電視平台的轉型,導致國產動畫行業也跟著轉型,很多以前對“學齡前兒童”不聞不問的友商,現在全都做起了這一類幼稚動畫。


    其中就包括企鵝……


    沒錯!


    企鵝動漫雖然立足於網絡平台,但也對學齡前兒童觀眾十分眼饞,於是便製作了一部以猴子為主角的“森林課堂”。


    還別說,成績也不差。


    隻是跟《愛探險的朵拉》與《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沒法比,放在國內也算一流了。


    外界的紛紛擾擾,並未影響到萬寶動畫的正常運轉。


    自從女兒朵朵出生後,顧淼就卸下了重擔,一門心思待在家裏照顧一雙兒女,順便思考一下關於藍貓淘氣係列的新作,不輸《獅子王》的動畫電影等等。


    前者不用操心。


    萬寶這麽多能人,隨便找個人都能按顧淼的安排繼續往下拍,不怕藍貓淘氣係列會爛尾。


    至於後者……


    顧淼的目標是總動員係列電影,但總動員係列有很多部,該選哪一部呢?


    他比較傾向於《玩具總動員》。


    因為這是他最先看過的皮克斯動畫,也是讓他印象最為深刻的動畫電影之一。


    胡迪、巴斯光年、彈簧狗……


    這些玩具,可是他小的時候最憧憬的玩具,也是他至今無法忘記的經典動畫角色。


    那就做這個好了!


    顧淼沒有過多猶豫,反正後續的其他總動員係列也會做,無非是誰先誰後的問題。


    總動員係列的第一部作品,那就從胡迪與巴斯光年開始吧!


    考慮到這部電影,需要很多的電腦cg特效,顧淼還擔心維度工作室技術不足,托南桐與杜浩去好萊塢找了一個專門搞電腦動畫的工作室。


    其實……


    顧淼一開始想的,不是將胡迪、巴斯光年和彈簧狗這些玩具搬上熒幕,他想做的是萬寶旗下的那些經典玩具。


    但他後來查了一下,發現國外根本沒有巴斯光年與胡迪這樣的玩具,不存在侵權問題,反而有機會將其打造為萬寶的新ip,他就沒改企劃。


    順道一提。


    雖然主要角色,也就是胡迪與巴斯光年沒有改,但在萬寶版的《玩具總動員》裏,還是能看到許多萬寶元素。


    比如高達!


    亦或是四驅車和遙控車……


    畢竟片名叫玩具總動員,胡迪與巴斯光年屬於“原創”角色就不談了,總得加一點觀眾們眼熟的玩具進去。


    不然玩具總動員,裏麵出現的玩具大家都不認識,那不就尬住了?


    其實原版的《玩具總動員》,裏麵出現的玩具都有原型。皮克斯也是獲得了玩具商授權後,才製作的這部動畫電影。


    所以那個時候,大家看到影片中的胡迪、巴斯光年和彈簧狗都會覺得很親切,畢竟現實中真有這些玩具。


    不過在萬寶版裏,胡迪、巴斯光年變成了原創角色,彈簧狗雖然有原型,但這也不構成侵權……


    於是,高達、四驅車和雷速登遙控車等玩具的加入,提升觀眾們的親切感與代入感,那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當然!


    雖然有高達、四驅車等玩具的加入,但胡迪和巴斯光年的地位仍然不可動搖。


    畢竟這是影片主推的角色,也是萬寶主推的新品玩具。


    這倆角色火了,版權可都在萬寶手上,作為新角色,想必會有很多人迫不及待想買一份衍生玩具。


    特別是孩子們……


    《玩具總動員》最牛的地方就在於,這部電影激起了很多孩子購買周邊玩具的欲望。


    看完電影,你不想買一台高達,買一輛四驅車,買一個胡迪牛仔和巴斯光年嗎?


    隻要你想買,ok!那這部電影的任務就達成了!


    票房?


    誰跟你談票房!周邊玩具銷售才是大頭,誰在乎票房那幾個小錢啊?


    這也是顧淼選擇玩具總動員,而不是其他幾部總動員動畫電影的主要原因之一。


    沒辦法!


    其他幾部總動員電影也很不錯,什麽汽車總動員、海底總動員,每一部都是那種挺不錯的影片。


    但沒有哪一部總動員係列動畫電影,周邊帶貨能力強過《玩具總動員》係列……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動畫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粉筆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粉筆白並收藏我的動畫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