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寧宮


    康熙和太後此刻也正在談論著林成和安好.


    太後道:‘玄燁,你這次讓清婉公主回宮是不打算讓她周遊天下了吧。[]”


    康熙道:“皇阿娘,現在玄燁的心裏也沒個底,不知道該怎樣對待這兩個孩子。這些年來朕對於清婉和林成一向防的緊。一再的試探他們,憑這兩個孩子的聰慧怕是早已看出了朕對他們的不信任。朕也知道用人不疑的,可內心對他們的防心就是卸不下來。朕身為一國之君,一個不留心就可能造成難以承受的災難,所以朕最終還是選擇了防著他們,盡管他們這些年並沒有做出什麽與我們大清的江山社稷有害的事。“


    太後道:“你阿瑪已經借著孝道的名義將他們留在五台山留了五年了,五年的時間過去了,你阿瑪對那兩個孩子是怎麽看的?“


    康熙道:“前些天收到了阿瑪的信件,本想與皇額娘一起看的,可是當時皇額娘您貴體微様的,玄燁就沒讓那些個事來擾您靜養。“


    太後道:“是出了什麽事嗎?“


    康熙道:“那倒沒有,隻是皇阿瑪和朕一樣,雖然也看不出林成和清婉那兩個孩子有什麽野心,看不出有什麽苗頭顯示他們將來會危害我大清的社稷。可阿瑪說那兩個孩子的學習能力極強,這麽四五年的時間他們對於佛教和道教都進行了學習,雖然不懂他們學的程度如何,但他們在非自願的情況下,被迫被困在了五台山,而中止了他們的夢想之旅,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非但沒有消沉下去,反而隨意而安的在哪兒充實的生活著,並且借助在五台山的有利條件,拜高人為師。不斷的精進自己,隨意而安到這種地步,並能夠化劣勢為優勢。將來絕對不會是簡單的人物。“


    太後道:“這麽說來在五台山的五年,他們是在那修學儲能,養精蓄銳了。(.)當真如此的話,別說是你們對他們放不下戒心來,連哀家也放不下對他們的戒心啊。“


    康熙道:“皇額娘也別太擔心了,能夠讀進佛經的孩子多半心是不壞的。“


    太後道:“玄燁,那你和你阿瑪是如何打算的?”


    康熙道:“皇額娘。玄燁和阿瑪,打算把林成和清婉的紅線切斷,然後盡可能的讓林成成為朕某個親生女兒的額駙,讓清婉成為皇室的媳婦。


    太後道:“這倒是個好主意。如果他們心沒怨言的話。可哀家看那對孩子可是情深意重的很啊,拆散他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就算真的拆散了他們,恐怕他們也會對愛新覺羅充滿了仇恨啊。也許本來他們現在或者很久之後,甚至於直到永遠都不會對愛新覺羅產生反叛之心的,可是一旦他們被拆散很可能就把他們逼上了反叛之路。”


    康熙道:“皇額娘,您就放心吧,朕不會明著拆散他們的。我會讓他們最後自己選擇分開。”


    太後還想說點什麽,就見一個嬤嬤進來道:“太後,皇上,清婉公主求見。”


    太後道:“請她進來吧。”


    6天後


    安好這日早早的起了床,穿上素衣,然後隨意用了點齋飯。就前往慈寧宮,此刻天色尚早,但慈寧宮裏太後早已等候在哪兒了。


    安好道:“清婉參見奶奶.”


    太後慈愛地道:‘清婉快起來,用過早膳了嗎?”


    安好道:”謝謝奶奶關心,,清婉已經用過了.”


    太後道:‘你皇阿瑪還在早朝,,清婉就先陪奶奶聊會兒吧.”


    安好心裏急著見林成,,好些日子沒見了,心裏還真的有些擔心.於是安好回答道:‘奶奶,今兒個是林知府入土為安的日子,清婉代表皇室,是不是應該早些過去上柱香.?”


    太後道:‘現在時辰還早,這林知府應該是在午時之後才會下葬,你是公主,適時地擺擺架子也是應該的.何況奶奶聽說最近林成的親生父母,那被林知府在遺書中驅除出祖籍的林啟智和毛氏,最近老在潭拓寺,鬧得很..奶奶擔心待會兒他們鬧到你這兒,你不小心被傷著了.”


    安好道:‘謝謝奶奶的關心,清婉這些天也有所耳聞,聽說林啟智和他的那個繼妻毛氏這幾天整天都在靈堂前鬧騰著。[.超多好看小說]說是林知府的遺書是被別有用心的人給篡改了,硬是鬧著要進靈堂給林知府送行不過清婉此次前去是按照公主的儀仗出行的,身旁的侍衛眾多的,諒他們也沒敢傷害到我.”


    太後道:“清婉啊,你覺得這林知府的遺書被篡改的可能性有多大?”


    安好道:“清婉這些年來一直呆在五台山與世隔絕的。對於林家的是是非非也隻是最近回宮了才略有耳聞,所以清婉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不敢妄下斷言。以免失言。而給皇室帶來不好的影響。”


    太後道:“清婉,謹言慎行是件好事,不過那是對於外人要謹言慎行,對於自家人還是坦言的好,不要太見外了。”


    安好在心裏道:“除了林成,這清朝的所有人對於自己而言都是外人。”


    但安好不能這樣回答太後,於是隻好回答道:“奶奶提醒的是,清婉以為,林知府已然離世那麽久了,而林知府的族親也早已趕到京城為林知府安排後事,而林啟智和其繼妻毛氏直到這些天才來到林知府的靈前,依孫女愚見,恐怕這林啟智和毛氏不見得是個有孝心的人,更何況林知府在遺書中將林啟智和毛氏驅除出祖籍的事,族人應該早已告知了林啟智和毛氏,可是他們卻到現在才出來說遺書有問題。清婉愚見,覺得這有些說不通。”


    太後道:“可萬一是他們在路上出了什麽事,或者是有人故意阻止他們知道林知府遺書上的內容呢?”


    安好道:“就算如此,可是遺書上所列的條條罪狀,族人都沒有提出質疑,可見林啟智和毛氏的確有哪些行狀在前。”


    太後道:“如此,待會兒萬一林啟智夫婦攔著你的轎子喊冤,你該如何處置呢?”


    安好黛眉微皺,這還真有可能。


    太後道:“清婉,不管怎麽說林啟智都是林成的親生父親,縱然你心裏清楚他已經被驅除出祖籍了,但你終究不能對他太過硬,否則傳出去,終究會與你的名譽有損。而你要是軟了,恐怕就會被他們牽著鼻子走,到時候真讓他們出席林知府的葬禮的話,恐怕是對林知府遺言的踐踏,是對林知府的不敬,到時候你將更難自處。總之你無論怎麽做都難以擺脫詬病,要不就不去了吧,待會兒回清婉院裝病去,到時候哀家讓人散布消息說‘清婉公主玉體違和’。反正你的身體‘不好’,是件總所周知的事,這樣說也沒什麽人會懷疑的。清婉,你意下如何?”


    安好道:“謝奶奶的垂訓和愛護,清婉謹記在心。可是林成哥哥對清婉有大恩,清婉於情於理都應該前去送送林知府的,再說了清婉早不病晚不病的,卻偏偏在林知府入土為安的日子病發了,這說出去恐怕還是有人會心存懷疑的。至於林啟智可能會攔架‘伸冤’的事,清婉以為,一來林啟智他未必有這膽子,二來就算他們有,清婉也會提前告訴侍衛隊在林啟智和毛氏離我車架很遠的地方就把他們攔住,不讓他靠近,到時候就說清婉久在京郊養病,不認識林知府和毛氏,所以把他們當成是閑雜人等給攔住了。三來就算真的被林啟智和毛氏攔架了,清婉也可以裝傻,繼續當做不認識他們。”


    太監:“皇上駕到”


    安好忙出去接駕,剛來到慈寧宮門口,康熙就到了


    安好:“清婉參見皇上。”


    宮女:“奴才參見皇上”


    太監:“奴才參見皇上。”


    康熙看著眼前一身素衣素顏卻宛若天外飛仙的清婉,心裏讚歎道:“果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啊。”


    康熙扶起清婉道:“免禮平身。”


    清婉道:“謝皇阿瑪恩典。”


    太監宮女:“奴才(奴婢)謝皇上恩典。”


    李德全和康熙身後的一幹太監宮女向清婉行禮道:“奴才(奴婢)參見公主。”


    清婉道:“免禮”


    李德全和康熙身後的一幹太監宮女道:“謝公主恩典。”


    皇上和清婉一同進入了慈寧宮。


    康熙:“玄燁給皇額娘請安。“


    太後道:“玄燁快坐下,這一大早的就忙著早朝的,想來也夠累的。“


    康熙坐下道:“早已習慣了,不覺得累了。“


    清婉道:“皇阿瑪勤政愛民的,定能治下千秋基業。“


    康熙道:“哈哈,借清婉公主吉言。“


    清婉道:“不是借清婉的吉言,而是皇阿瑪的心血付出所必然的收獲,古人不是說一分耕耘一份收獲嘛。“


    太後道:“皇上,你看看,清婉公主倒是越來越會說話了。”


    康熙道:“皇額娘,這丫頭一直都很會說話,”


    清婉見太後和康熙半天都沒提讓自己出宮,前去祭拜林知府的事,隻好自己提出來了。


    清婉道:“皇阿瑪您和奶奶好好聊,恕清婉先行告退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一切安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開一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開一路並收藏重生之一切安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