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夜不眠的不僅僅是黑子。
這天早上一大清早的,康熙就收到了大阿哥飛鴿傳書來的消息,得知安好和林成正在籌辦婚禮,明天就是他們成親的日子。
氣得康熙當即掀翻了禦案上的奏章。
乾清宮的一眾宮女太監,忙跪倒在地,大氣都不敢出。都說是伴君如伴虎,這些天這些個奴才算是深刻領略到了這句話的意思,這些天康熙的心情不好,別說被康熙處罰的奴才多,連各宮的主子阿哥,還有朝堂上的大臣,都時有被康熙訓斥的現象。
李德全拿著手中飛鴿傳來的另一份信,不知道這會兒是該呈給康熙呢,還是等康熙的火消下去了的時候再呈給康熙。這奴才還真是不好做啊,尤其是當掌握著自己的生殺大權的主子心情不好的時候。
李德全這會兒正在天人交戰著,剛剛氣得康熙掀翻了禦案的信和此刻拿在李德全手中的信都是大阿哥飛鴿傳書過來的。而且是同一隻鴿子帶來的。早知道,剛剛就要一起交給康熙的,這會兒就不用糾結了。李德全實在不知道康熙剛剛看的那封信中寫了什麽,更不知道此刻自己手中拿著的這封信寫了些什麽,康熙看了會不會火上加油。可是現在不呈給康熙的話,又擔心這封信寫了什麽緊急情況,畢竟這封信是戍邊的大阿哥傳來的,萬一是邊疆出了什麽亂子呢?萬一是有外敵入侵呢?
康熙道:“李德全,你去安排一下,朕馬上要去一趟潭拓寺。從簡安排就好。速度快點。”
李德全這會兒正在天人交戰著呢。壓根兒就沒有聽到康熙的命令。
康熙沒聽見李德全的回應,陰沉著臉轉過身來。對著發呆的李德全道:“李德全。朕的話你沒聽見嗎?”
此刻康熙的聲音實在是太陰冷了,嚇得李德全撲通一聲就跪倒在地上,對著康熙磕頭道:“奴才該死,奴才該死…..”
康熙道:“你剛剛在想什麽呢?想的這麽入神?“
李德全顫抖地道:“啟稟皇上,奴才這還有一封大阿哥飛鴿傳書過來的信。奴才……”
康熙打斷李德全地話道:“拿來。”
李德全忙把另一封信雙手呈給康熙。康熙一接過信,李德全馬上伏在地上,擔心萬一待會兒皇上惱了,要砸東西,砸在自己的背上。總比被砸到臉來的好些。
康熙接過打開一看,赫然是安好的筆跡。康熙一看是安好的筆跡。連信的內容都沒有看,氣得直接把信揉成一團,就往外丟,砸在了一個宮女的臉上,然後又落在了地上,那名宮女的臉上有些刺痛,但也不敢用手去摸摸看臉上有沒有刮傷,還是老老實實地跪著。一動也不敢動。
康熙道:“清婉。你行啊,這會兒你又打算找什麽說辭?每次當朕對你和林成產生懷疑,想對你們采取點手段的時候。你就寫信過來花言巧語地來糊弄朕,朕一次一次的相信你,你們倒是行啊,一次又一次的給朕整出幺蛾子來。而且膽子是一次比一次大了,這會兒你們既然敢躲進長白山去,還敢擅做主的成親了。行啊,你們是真當朕是老糊塗了?還是以為長白山擺了幾個卦陣,朕就拿你們沒辦法了,你們就可以呆在長白山裏高枕無憂了?”
康熙說到這頓了頓,手中撚轉著一串順治帝曾經給他的那串佛珠。久久地不說話。
李德全他們跪在冰冷冰冷的地板上,膝蓋已經生疼生疼了,但他們連膝蓋都不敢揉一下,生怕一點點小動作都會讓自己成為炮灰。
康熙終於再次說話了,口氣稍微平複了些。然後回轉身看到身後跪了一地的太監和宮女,這才想起剛剛自己一時火氣,居然忘記了把這些個宮女和太監給遣走。這些個宮女太監中,保不住就有些是朝中大臣或者是宮裏的妃子,或者是阿哥們安插在自己身旁的耳目。
康熙想到這,心中有一種悲愴的感覺,心想這就是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吧,這麽高的位置,那麽多的人心懷各異地盯著自己,不知道有多少人盼著自己早死吧,這些人當中還包含著自己的枕邊人還有親身骨肉。這世上真心待自己的人又會有誰呢?
康熙他沒反省過他自己真心對待的人又有誰?
康熙肅殺地口吻道:“李德全,剛剛朕說的話,隻要傳出去一言半語的,就把現在跪在乾清宮的宮女太監都丟到化人場去化了。“
乾清宮跪著的宮女太監,霎時臉色發白,全身發抖。
宮女太監聲音急切而又顫抖地道:“皇上,奴才(奴婢)對皇上的忠心天地可鑒,奴才(奴婢)剛剛什麽也沒聽見,皇上饒命啊。”
康熙道:“沒聽見就好,既然你們剛剛什麽都沒聽見,那麽自然會平安無事。就怕你們聽見了,還打算拿去向你們真正的主子邀功。”
宮女太監磕頭道:“皇上明鑒,奴才(奴婢)對皇上絕無二心。”
康熙道:“最好是這樣。剛剛朕丟的紙團呢?”
之前被紙團砸中的宮女怯怯地撿起地上的紙團,雙手捧起對康熙道:“啟稟皇上,在這兒。”
李德全忙過去從哪個宮女的手中接過紙團然後呈給康熙。
康熙一接過,李德全忙又跪在了一旁。
康熙道:“你們都下去吧。”
宮女太監:“奴婢(奴才)告退。”
偌大的乾清宮很快就隻剩下了康熙皇帝,康熙看著手中的紙團,猶豫了半天,終究還是打開了。
看完信後,康熙抓起筆就寫了封信,然後叫來李德全,讓李德全把信飛鴿傳書給大阿哥。
之後康熙就去了趟慈寧宮,除了太後的心腹和康熙的心腹,其餘的宮女太監都被屏退了。
那天康熙在慈寧宮呆了許久才出來。然後回到乾清宮的皇上,就召來了太子,各位阿哥和朝中重臣。
太子,幾位阿哥和幾位重臣一路心情忐忑地來到了乾清宮,這些天皇上的心情不好,眾人都知道。早上早朝的時候皇上還一臉陰沉的,這會兒才不過半天的功夫,康熙就召自己進宮,多半不會有什麽好事。
康熙見眾人都到齊了,然後命人賜座,太子,阿哥和幾位大臣們從康熙的聲音中聽出康熙的心情似乎平複些了。於是心情稍微安了安。
康熙道:“太後的身子骨這些天有些不爽利,太醫說是勞累過度的緣故,朕打算這些天侍奉太後去潭拓寺休養休養,盡盡孝道,這些日子,朕就不再操心國家大事了。”
聽說太後的身體不是很好,各人的心思各異,但臉上的表情卻是統一的擔憂關切的表情。
紛紛慰問太後。
康熙擺了擺手道:“太後也沒什麽大礙,就是有些累了,休息幾天就好,這些天朕侍奉太後在寺廟過段清寧的日子,順便替大清的百姓祈福。所以國家大事暫時由太子代理,這也是考驗儲君的時候。太子不要令朕失望。”
太子道:“兒臣定不負皇阿瑪所托。”
康熙道:“如此甚好,阿哥們和各位大臣也好好地輔助太子。”
阿哥和大臣忙應是。
康熙道:“朕不在的這段日子,爾等切記各司其職。”
如此說了一通之後,康熙就留下了張英,張廷玉等幾位重臣,而讓太子和阿哥都退下了。
康熙道:“各位愛卿,這段時間你們替朕好好的觀察太子和眾位阿哥的行狀。尤其是太子的,各位愛卿盡力輔助太子,朕要看看朕親自教養的太子,能不能治理好我大清的萬裏江山,這樣朕百年之後心裏也會安穩些。”
張廷玉道:“皇上,各位阿哥都是人間龍鳳,想來不會做出讓皇上擔心的事來的。”
康熙道:“如果真能如此,那當然是最好的,朕現在最擔心的不是各位阿哥的才能,朕擔心的是他們兄弟間能不能和睦相處,朕擔心唐太宗死後皇子公主互相殘殺的悲劇再次重演,朕不希望到時候朕屍骨未寒的,他們幾兄弟就自相殘殺起來了。”
隨著阿哥們都漸漸地長大,參加政事,阿哥們的野心也隨之膨脹,這些年來各位阿哥明裏暗裏地爭鬥,這些個大臣當然也感覺到了。但此刻當著康熙的麵還是選擇了說場麵話。因為這康熙雖然自己常常批判幾位阿哥,但內心卻是護犢的,容不得外人說他的兒子的壞話。
張英道:“皇上,幾位阿哥兄友弟恭的,想來是不會發生以往朝代兄弟鬩於牆的悲劇的。”
康熙道:“愛卿,不必寬慰朕了,朕心裏有數。等朕回宮之時,你們把各位阿哥的實際表現如實稟報給朕即可,至於其他的,朕自會判斷。”
第二天,康熙和皇太後的儀仗就浩浩蕩蕩地開往潭拓寺去了。
但事實上,這僅僅是個幌子,裏麵隻有太後和一個康熙的替身,而康熙本人,則帶著四五十個大內高手向著長白山方向奔馳而去了。(未完待續)
這天早上一大清早的,康熙就收到了大阿哥飛鴿傳書來的消息,得知安好和林成正在籌辦婚禮,明天就是他們成親的日子。
氣得康熙當即掀翻了禦案上的奏章。
乾清宮的一眾宮女太監,忙跪倒在地,大氣都不敢出。都說是伴君如伴虎,這些天這些個奴才算是深刻領略到了這句話的意思,這些天康熙的心情不好,別說被康熙處罰的奴才多,連各宮的主子阿哥,還有朝堂上的大臣,都時有被康熙訓斥的現象。
李德全拿著手中飛鴿傳來的另一份信,不知道這會兒是該呈給康熙呢,還是等康熙的火消下去了的時候再呈給康熙。這奴才還真是不好做啊,尤其是當掌握著自己的生殺大權的主子心情不好的時候。
李德全這會兒正在天人交戰著,剛剛氣得康熙掀翻了禦案的信和此刻拿在李德全手中的信都是大阿哥飛鴿傳書過來的。而且是同一隻鴿子帶來的。早知道,剛剛就要一起交給康熙的,這會兒就不用糾結了。李德全實在不知道康熙剛剛看的那封信中寫了什麽,更不知道此刻自己手中拿著的這封信寫了些什麽,康熙看了會不會火上加油。可是現在不呈給康熙的話,又擔心這封信寫了什麽緊急情況,畢竟這封信是戍邊的大阿哥傳來的,萬一是邊疆出了什麽亂子呢?萬一是有外敵入侵呢?
康熙道:“李德全,你去安排一下,朕馬上要去一趟潭拓寺。從簡安排就好。速度快點。”
李德全這會兒正在天人交戰著呢。壓根兒就沒有聽到康熙的命令。
康熙沒聽見李德全的回應,陰沉著臉轉過身來。對著發呆的李德全道:“李德全。朕的話你沒聽見嗎?”
此刻康熙的聲音實在是太陰冷了,嚇得李德全撲通一聲就跪倒在地上,對著康熙磕頭道:“奴才該死,奴才該死…..”
康熙道:“你剛剛在想什麽呢?想的這麽入神?“
李德全顫抖地道:“啟稟皇上,奴才這還有一封大阿哥飛鴿傳書過來的信。奴才……”
康熙打斷李德全地話道:“拿來。”
李德全忙把另一封信雙手呈給康熙。康熙一接過信,李德全馬上伏在地上,擔心萬一待會兒皇上惱了,要砸東西,砸在自己的背上。總比被砸到臉來的好些。
康熙接過打開一看,赫然是安好的筆跡。康熙一看是安好的筆跡。連信的內容都沒有看,氣得直接把信揉成一團,就往外丟,砸在了一個宮女的臉上,然後又落在了地上,那名宮女的臉上有些刺痛,但也不敢用手去摸摸看臉上有沒有刮傷,還是老老實實地跪著。一動也不敢動。
康熙道:“清婉。你行啊,這會兒你又打算找什麽說辭?每次當朕對你和林成產生懷疑,想對你們采取點手段的時候。你就寫信過來花言巧語地來糊弄朕,朕一次一次的相信你,你們倒是行啊,一次又一次的給朕整出幺蛾子來。而且膽子是一次比一次大了,這會兒你們既然敢躲進長白山去,還敢擅做主的成親了。行啊,你們是真當朕是老糊塗了?還是以為長白山擺了幾個卦陣,朕就拿你們沒辦法了,你們就可以呆在長白山裏高枕無憂了?”
康熙說到這頓了頓,手中撚轉著一串順治帝曾經給他的那串佛珠。久久地不說話。
李德全他們跪在冰冷冰冷的地板上,膝蓋已經生疼生疼了,但他們連膝蓋都不敢揉一下,生怕一點點小動作都會讓自己成為炮灰。
康熙終於再次說話了,口氣稍微平複了些。然後回轉身看到身後跪了一地的太監和宮女,這才想起剛剛自己一時火氣,居然忘記了把這些個宮女和太監給遣走。這些個宮女太監中,保不住就有些是朝中大臣或者是宮裏的妃子,或者是阿哥們安插在自己身旁的耳目。
康熙想到這,心中有一種悲愴的感覺,心想這就是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吧,這麽高的位置,那麽多的人心懷各異地盯著自己,不知道有多少人盼著自己早死吧,這些人當中還包含著自己的枕邊人還有親身骨肉。這世上真心待自己的人又會有誰呢?
康熙他沒反省過他自己真心對待的人又有誰?
康熙肅殺地口吻道:“李德全,剛剛朕說的話,隻要傳出去一言半語的,就把現在跪在乾清宮的宮女太監都丟到化人場去化了。“
乾清宮跪著的宮女太監,霎時臉色發白,全身發抖。
宮女太監聲音急切而又顫抖地道:“皇上,奴才(奴婢)對皇上的忠心天地可鑒,奴才(奴婢)剛剛什麽也沒聽見,皇上饒命啊。”
康熙道:“沒聽見就好,既然你們剛剛什麽都沒聽見,那麽自然會平安無事。就怕你們聽見了,還打算拿去向你們真正的主子邀功。”
宮女太監磕頭道:“皇上明鑒,奴才(奴婢)對皇上絕無二心。”
康熙道:“最好是這樣。剛剛朕丟的紙團呢?”
之前被紙團砸中的宮女怯怯地撿起地上的紙團,雙手捧起對康熙道:“啟稟皇上,在這兒。”
李德全忙過去從哪個宮女的手中接過紙團然後呈給康熙。
康熙一接過,李德全忙又跪在了一旁。
康熙道:“你們都下去吧。”
宮女太監:“奴婢(奴才)告退。”
偌大的乾清宮很快就隻剩下了康熙皇帝,康熙看著手中的紙團,猶豫了半天,終究還是打開了。
看完信後,康熙抓起筆就寫了封信,然後叫來李德全,讓李德全把信飛鴿傳書給大阿哥。
之後康熙就去了趟慈寧宮,除了太後的心腹和康熙的心腹,其餘的宮女太監都被屏退了。
那天康熙在慈寧宮呆了許久才出來。然後回到乾清宮的皇上,就召來了太子,各位阿哥和朝中重臣。
太子,幾位阿哥和幾位重臣一路心情忐忑地來到了乾清宮,這些天皇上的心情不好,眾人都知道。早上早朝的時候皇上還一臉陰沉的,這會兒才不過半天的功夫,康熙就召自己進宮,多半不會有什麽好事。
康熙見眾人都到齊了,然後命人賜座,太子,阿哥和幾位大臣們從康熙的聲音中聽出康熙的心情似乎平複些了。於是心情稍微安了安。
康熙道:“太後的身子骨這些天有些不爽利,太醫說是勞累過度的緣故,朕打算這些天侍奉太後去潭拓寺休養休養,盡盡孝道,這些日子,朕就不再操心國家大事了。”
聽說太後的身體不是很好,各人的心思各異,但臉上的表情卻是統一的擔憂關切的表情。
紛紛慰問太後。
康熙擺了擺手道:“太後也沒什麽大礙,就是有些累了,休息幾天就好,這些天朕侍奉太後在寺廟過段清寧的日子,順便替大清的百姓祈福。所以國家大事暫時由太子代理,這也是考驗儲君的時候。太子不要令朕失望。”
太子道:“兒臣定不負皇阿瑪所托。”
康熙道:“如此甚好,阿哥們和各位大臣也好好地輔助太子。”
阿哥和大臣忙應是。
康熙道:“朕不在的這段日子,爾等切記各司其職。”
如此說了一通之後,康熙就留下了張英,張廷玉等幾位重臣,而讓太子和阿哥都退下了。
康熙道:“各位愛卿,這段時間你們替朕好好的觀察太子和眾位阿哥的行狀。尤其是太子的,各位愛卿盡力輔助太子,朕要看看朕親自教養的太子,能不能治理好我大清的萬裏江山,這樣朕百年之後心裏也會安穩些。”
張廷玉道:“皇上,各位阿哥都是人間龍鳳,想來不會做出讓皇上擔心的事來的。”
康熙道:“如果真能如此,那當然是最好的,朕現在最擔心的不是各位阿哥的才能,朕擔心的是他們兄弟間能不能和睦相處,朕擔心唐太宗死後皇子公主互相殘殺的悲劇再次重演,朕不希望到時候朕屍骨未寒的,他們幾兄弟就自相殘殺起來了。”
隨著阿哥們都漸漸地長大,參加政事,阿哥們的野心也隨之膨脹,這些年來各位阿哥明裏暗裏地爭鬥,這些個大臣當然也感覺到了。但此刻當著康熙的麵還是選擇了說場麵話。因為這康熙雖然自己常常批判幾位阿哥,但內心卻是護犢的,容不得外人說他的兒子的壞話。
張英道:“皇上,幾位阿哥兄友弟恭的,想來是不會發生以往朝代兄弟鬩於牆的悲劇的。”
康熙道:“愛卿,不必寬慰朕了,朕心裏有數。等朕回宮之時,你們把各位阿哥的實際表現如實稟報給朕即可,至於其他的,朕自會判斷。”
第二天,康熙和皇太後的儀仗就浩浩蕩蕩地開往潭拓寺去了。
但事實上,這僅僅是個幌子,裏麵隻有太後和一個康熙的替身,而康熙本人,則帶著四五十個大內高手向著長白山方向奔馳而去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