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愔和眾人吃過早飯,在仝猛的相送下離開錦州,向益州而去。


    李愔騎著紅孩兒和崔鶯鶯的馬車同行,十幾天的朝夕相處,兩人間也沒有了一開始的生分,歡聲笑語間倒是有了幾分夫妻的樣子。


    回頭望了望站在遠處,依舊不肯離開的仝猛,崔鶯鶯笑著看向李愔:殿下還真會收買人心,三言兩語,一點小恩小惠就讓一個驛將對你百依百順,感恩戴德。


    你怎麽知道是收買人心呢李愔多少有些意外,這個這妮子懂得不少嘛。


    崔鶯鶯輕輕哼了一聲:殿下當我是那些不識詩書的女子嗎再說我爹可是侍中,這些手段我見多了,殿下若隻是同情那個驛將,隻需去一道書信就行了,何必還一副熱心的樣子,又打聽這驛站的怎麽運營,後來又關懷那驛將的生意情況,還問候他的家人。


    崔鶯鶯一條條點出,讓李愔無從辯駁,他道:沒錯,我是有一個想法,想把關中到益州這條路上的驛站掌管在自己手裏,這樣咱們和長安的聯係也就方便了許多,你覺得怎麽樣


    崔鶯鶯把胳膊支在窗上,一手托腮,想了想道:隻是這條路上,我們路過的驛站少說也得一百個上下,這得耗費多少錢糧才能支撐下去


    我問過那個仝猛了,一個驛站一年下來也就一千貫錢左右,一百個也就十幾萬貫而已,對我們來說隻是九牛一毛


    李愔張口十幾萬如同輕描淡寫一樣,崔鶯鶯眼睛轉了轉,柔聲道:殿下,咱們現在家資幾何


    四五百萬貫吧都是一家人了,李愔也沒想什麽,脫口而出。


    崔鶯鶯呆了一下,她知道李愔在長安城中做了一些生意,但沒想到這麽短的時間就積累出了這麽龐大的財富,愣了一下神,她道:殿下,我娘教導過我,說夫妻二人要同心協力,一個主外,一個主內,殿下到了益州以後肯定是政務繁忙,這些錢帛之類的事情就由鶯鶯打理吧,免得殿下分心說完,用清澈的眼神盯著李愔猛看。


    李愔頓覺上當,這個小妮在這裏等著他呢,這才入門幾天就開始準備拿下家裏的財政大權了,但崔鶯鶯都說道這個份上了,大道理也擺出來了,他總不能腆著臉說不行吧,畢竟男主外女主內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至今的優良傳統,你現在都是蜀王妃了,你說的話下人還能不聽嗎


    也是崔鶯鶯得意了一下,李愔沒有明著說,但也算是默認了。


    又是三天的車馬勞頓,在第三天的中午,眾人遙遙看到了前方巍峨的城池,雖然益州城的規模不能和長安相比,但在蜀地也是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了,據有關資料統計當時劍南道的戶數,總共在六十七萬上下,而僅僅一個益州城的人口就有十萬戶,也就是五十萬人上下,這還不包括環繞在益州城周圍的十四個縣城。


    見到益州城,眾人都是歡喜起來,臉上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李愔喚過秦懷玉把一個裝著銅魚符的金絲帶交給他,這是唐朝官員的身份證明,出示了這個才能證明他們的身份。


    秦懷玉接過銅魚符帶著四個護院策馬向益州城先行一步,李愔則是和隊伍慢慢走著,到了城門口被攔下來還是一樣得等。


    聽到外麵的動靜,崔鶯鶯掀開窗簾,瞅了瞅又放了下來,臨走前崔紹的話還在耳邊,蜀地自隋朝以來都是不得誌官員的流放之地,蜀地肥沃,享譽天府之國的美譽,但唐人對蜀地的看法並不好,這都是因為當時蜀地的風情習俗,概括起來就是百姓多沉溺於逸樂,人情薄涼,窮人不想著儲蓄食糧,富有的人專好謀利相互侵奪,一些邊野的富戶還經常和山裏的蠻族勾結,狼狽為奸,暗中控製州縣。


    崔紹認為李世民之所以讓李愔來這裏一來是為了整治蜀地,移風易俗,把這裏真正變成天府之國,同時也是為了堵住朝臣的悠悠之口,隋文帝的時候為了防備自己四子謀反,就把四子封為蜀王,李淵在位的時候,也曾答應李世民讓李建成做蜀王,原因在於蜀地狹小容易製衡,所以,這時候的人都一致認為蜀地這塊地方特別適合用來防範那些意圖謀反的皇子,這也是為什麽李世民的決定沒有被任何人反對的原因。


    秦懷玉不一會兒就回來了,他通知了益州刺史,現在他們攜著官員在門口等著李愔。


    益州城門口,益州刺史高權,長史程簡,司馬王龍銀站在一起,望著不遠處緩緩行進的隊伍,早幾天前他們就收到了朝廷的命令,知道蜀王殿下會在不久抵達益州。


    在很長一段時間,益州這個地方都沒有來身份這個高貴的官員了,盡管他從驛差那裏打聽到這個皇子是受到貶斥,但他依舊不敢怠慢,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那文書上還專門交代益州軍政都受他轄製,若單是政務,他這個刺史的腰還能挺得直一些,但這個蜀王手上還有兵權那就不是開玩笑了,他怎麽也在官場上混了幾十年,在長安也有些耳目,這個李愔恐怕來者不善。


    他的身旁站著的長史程簡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益州是蜀地的中心,繁華之所在,平日裏收受錢財那是家常便飯,雖然前幾日他就幫著高權做了一份假賬目,但難保不會出紕漏,若是這個蜀王是廉潔奉公的人,他們就麻煩了。


    相比高權和程簡,王龍銀則是一臉輕鬆的樣子,高權和程簡都是本地豪族出身,在益州隻手遮天,而他則是寒門科舉出身,雖是被安排了一個司馬之名,但卻無司馬之實,高權什麽事情都和程簡商量,把他一直排除在外,他也是長安人氏,蜀王來到這裏任職,他反倒有一種親近之感,因此臉上雖然平靜,心裏卻是非常高興。


    三個人自是各懷心思,這時候李愔的隊伍漸行漸近已經到了麵前,李愔跳下馬來走上前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家後院是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背著家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背著家的蝸牛並收藏我家後院是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