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歸德那麽近:“大樹底下好乘涼,鬱帥可不能有個三長兩短啊,”於世忠心裏暗暗打定了主意:“這次見了鬱帥,我得勸勸他,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還是堅守亳州比較好穩妥啊。(.)”


    ……


    楊展的死訊傳入京師,朝廷固然知道楊展勞苦功高,不過閣臣認為現在重要是往前看,人死不能複生,楊展已經死了,而川軍還要拉攏。崇禎天子發書認可楊展通匪有跡,要川軍繼續精誠合作,圍剿四川闖賊。其實這時候,四川的官兵已經被闖軍擊潰。


    早在五月中旬,高一功和劉芳亮讓部將帶領四川闖軍主力掩護百姓慢慢行軍,他們二人各引一千精兵,分兵兩路急行軍直撲川南。川軍各路明軍將領正在川南混戰,風聞闖軍去而複返,立刻四散逃跑,隻有秦良玉等少數一、兩個總兵留下來試圖一戰,但轉眼便被闖軍擊潰,或逃向川西,或與其他川軍一起逃亡雲南。


    楊展時期宛如亂世樂土的川南,現在猶如人間地獄,高一功一路所見盡是殘桓斷壁,楊展收攏起來從事生產的三百萬流民,在短短一個月內就被四川各路明軍屠殺得不足十萬人。高一功占領川南後,甚至找不到足夠的人力來掩埋遍布村鎮的屍體。


    前麵就是四川同雲南的交界地帶,發現這個村子沒有被燒成白地後,高一功和隨身衛士抱著一絲希望開始尋找活人,盡管打開了每一間屋子,還是沒有找到任何活人。


    “人都哪去了?”


    高一功到目前為止還沒在這裏發現死人坑,所以不肯放棄找到活人的指望。


    “將軍,莊稼都讓野獸糟蹋了,最少有半個月沒人管了。”一個在村外探查的士兵回報高一功。另一個人則拿回一張大字橫幅,看來是明軍撤退前留下的,上麵書寫著一行血紅色的大字:“高一功,你個龜兒子,休想在俺們四川檢到一顆耗子屎”。


    “幹大,官兵又在堅壁清野!”說話的是高一功的義子高天宇。


    高一功默默地看了那張紙條很久,搖頭道:“就見清野,沒見堅壁。”


    說著高一功就把那張紙條揉成一團丟開,猶自不甘心地自言自語:“人都哪去了?”


    “估計都沒了!”高天宇說道。


    經過一番搜索,高天宇突然驚叫起來:“這個村沒井,沒井!”


    村旁沒有溪流經過,如果沒有井,村民們平時喝水、用水怎麽辦呢?高一功聽了心頭一沉。大家最後都把目光集中到村頭一座可疑的土丘上,從那個土丘方向傳來一股難聞的異味。高一功一揮馬鞭:“挖。”


    幾個闖軍衛士走上前去,三下五除二地把土丘挖開,高一功掩住鼻子湊過去往下麵看了一眼,就退後兩步發令說:“埋上吧。”


    闖軍士兵默默地把剛刨出來的水井又掩蓋上,隨即在土丘旁立起一塊石碑。高一功按照陝西的風俗簡單地做了一個祭祀的儀式,然後就帶著部下匆匆離開這個村子:“希望劉兄弟那裏運氣會好一些吧。”


    雲集川南的明軍已經逃散一空,劉芳亮沒有遭遇阻力,很快就趕來與高一功會師。他遇到的情況和高一功這裏並無差別,在闖軍到來之前,川南的社會生產已經徹底被摧毀,明軍撤退前,把還沒有成熟的糧食放火燒毀,殘存的一些因為無人照料,多半毀於各種野獸。現在四川闖營有軍民數百萬之眾,如果在幾個月內找不到出路的話,大饑荒勢在難免。


    “繼續南下吧,去雲南。”高一功無法可想。剛剛從川西傳來消息,各路川軍都放棄四川退向周圍諸省,全川再沒有任何地方能提供他們所需的糧食,也沒有適合過冬的地方和資源了。


    五月下旬,高一功帶著一千兩百多闖軍率先進入雲南。


    “幹大,”高天宇縱馬奔來,興奮地高聲叫道:“雲南父老夾道歡迎我軍,急著要見幹大啊。”


    高一功吃驚之餘急忙趕去,隻見道兩旁密密麻麻都是老百姓,跪在前麵的是白須的老頭,他們身後是不計其數的青年,有男有女。


    “久聞將軍與官兵不共戴天,吾等盼將軍如久旱之盼甘霖啊。”為首的老者看起來是個讀書人,話說得甚是斯文。


    話音才落,老者身後的百姓就紛紛喊起來:“高將軍,您的兵是不是要打官兵啊?”


    高一功跳下馬,跑上一處高台,團團一拱手,衝著周圍黑壓壓的人群高聲喊道:“諸位父老,我帶的可不是兵,我們是闖賊。”


    四周的聲音頓時安靜下來,片刻後有個年輕人嚷嚷起來:“管他是兵是賊,隻要打官兵就好。”


    這聲叫嚷之後,人群裏馬上是一片嗡嗡的議論。聽到高一功毫無羞愧地以賊人自稱後,有些人默默不語,而年輕人則七嘴八舌地說隻要肯去打官兵,尤其是那些剛流竄入滇的川軍,還管他是兵是賊幹什麽,難道大家還不知道他們的身份麽?


    聽了下麵的議論聲,高一功哈哈大笑著,又朗聲道:“雲南的諸位父老,闖王有令,剿兵安民。我們闖賊不問官兵有多少,不問官兵有多遠,唯官兵是討!”


    這幾句話頓時讓人群發出陣陣歡呼,高一功跳下高台走到那些老人麵前把他們一一扶起來:“諸位父老,我們不是官兵,我們是闖賊,唯官兵是討的闖賊,官兵逃到哪裏,我們就追到哪裏,一定給滇地一個太平世界。”


    入滇後,高一功、劉芳亮高舉“剿兵安民”的闖軍大旗,雲南百姓聞風來迎,大批滇軍倒戈加入闖軍。不僅農民喜上眉梢,就連地方鄉紳也夾道歡迎,轉眼之間,雲南各府縣紛紛易幟,更無一支滇軍願與闖軍一戰。高一功一麵分兵驅趕川軍,一麵兵不血刃地直抵雲南首府昆明城下。黔國公府雖欲抵抗,但除了衛士以外沒有人願意抗拒義軍,就連公府衛隊也人心思變,黔國公隻好和昆明百官一起出降,雲南全省大半平定。


    ……


    開封城外。


    劉姑娘的小屋門前,嶽牧把斧子高高地舉過頭頂奮力地砍下去,把大塊的木材一剁兩半。自從劉姑娘住下以後,嶽牧總是忙裏偷閑跑來幫著打水、砍柴,忙個不停。今天嶽牧又累得滿頭大汗,劉家奶奶顫悠悠地端著一碗水走出來,招呼他道:“有勞嶽爺了,嶽爺喝點水吧。”


    嶽牧喝水的時候,劉家奶奶在旁邊千恩萬謝。


    “客氣,客氣,”嶽牧連忙解釋道:“這是上麵的命令,我們闖營的大將軍要我們沒事多轉轉,幫大夥兒安定下來。老人家要謝的話,那該去謝我們的大將軍。”


    劉姑娘拾草回來,見到嶽牧,也連忙躬身表示感謝。嶽牧夾在祖孫兩人之間,臉漲得通紅,大聲分辨著:“這是我們大將軍的意思……”


    正說話間,不遠處嶽牧轄區內的另一戶人家高聲叫道:“嶽軍爺,能幫我們也打桶水麽?”


    那戶人家是孤寡老人和一個小孩,嶽牧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對劉家奶奶說道:“我先去給他們打水,一會兒再來給您老砍柴。”


    “嶽爺去吧。”


    劉家祖孫笑眯眯地目送嶽牧遠去,然後動手把火生起來。劉姑娘在灶台前忙著做飯,奶奶在一邊道:“這個孩子倒是本性不壞,人又勤懇、厚道。”


    劉姑娘臉上微微一紅,但沒有說什麽。祖孫二人吃飯的時候,門外又響起嘹亮的叫門聲,嶽牧提來滿滿兩大口袋野菜。這些分給百姓的東西本該自己去領,但劉家的東西總是被嶽牧親自送上門來。


    沒有和劉家老少多說話,滿頭大汗的嶽牧放下大包就急匆匆地返回營地。


    把房門關好,劉家奶奶坐在床上拍拍身邊的空處,示意孫女坐到自己的旁邊來。劉家奶奶慈祥地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自古以來人人都要走這一步。孩子,成家是女人家一生最重要的事,女人家最怕的莫過於嫁錯郎。”


    劉姑娘一言不發,安靜地坐著,聽著奶奶說的話。


    “如果是太平年景,就算這個孩子來求親,我是怎麽都不會同意的,你是城裏長大的,從沒幹過農活,這個孩子恐怕也不會經營城裏的營生。可是現在不一樣了,眼前這場大難,就算全家平安也是一貧如洗,我們城裏的房子要是被亂兵燒了,一家人就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啊。”


    劉家奶奶打聽過嶽牧的情況,身強力壯的小夥子,養活家小應該不在話下。唯一讓人不安的就是嶽牧做賊的身份:“闖賊在河南鬧得這麽厲害,官兵是製不住他們了。聽說闖營的大將軍還是鎮東侯的弟子,鎮東侯看在師生的情份上,也會給他一條生路吧……唉,一時我也想不清楚,你爹媽又不在跟前,沒個人商量……,孩子你自己要有主意,站得正、行得端,我就怕你一時糊塗……”


    “是,奶奶,放心吧。”劉姑娘重重地一點頭,說道:“一失足就是終身之恨,孫女是不會犯這種錯的。”


    第二天,嶽牧看見劉姑娘步履匆匆地向集市走去,忍不住問她去幹什麽。


    “嶽爺,小女子聽說又要給開封城裏寄信了,我想給家裏寫封信報平安。”


    “不錯,不錯,明天就要和城裏交換信件了。”嶽牧連連點頭。隨著用百姓換食品的交易不斷繼續,通信的要求變得越來越強烈。上個月有百姓私下托付闖營士兵,希望在交換時把家信送回城中。許平聽說此事,下令由闖營出錢作信資,托對麵的明軍士兵轉交。城內由此得知城外存在一個難民區,自己的家人竟還平安地活著。來往的書信很快增多,現在每次交易前,城外的百姓都會給城內的親人寫信。許平追加命令,讓闖營的文書給難民們免費寫家書。


    聽說劉姑娘要寫家書,嶽牧自告奮勇地由他代筆,也省得去市場那邊排隊。劉姑娘露出驚奇之色:“嶽爺還會寫字呐?”


    “那當然啦!”嶽牧得意之情溢於言表,很快找來信紙和炭筆。許平在闖軍中大力推廣新軍製式的炭筆,更仿造新軍模式組織培訓班,教士官認字,嶽牧正是受益人之一。


    “……門口的大樹上,十天前飛來了一隻喜鵲,那麽多戶人、那麽多棵樹,那鵲兒偏偏挑了我們這棵做巢,奶奶說這是好兆頭,我們一家準能平安再見……”劉姑娘絮絮叨叨地講了好多關於那隻喜鵲的事。每天吃飯時,劉家奶奶都會喂那鳥兒一點兒米,現在它每天都會準時飛進劉家,理直氣壯地落到窗台上等著它的那一份。如果不喂它,那喜鵲還會生氣,不耐煩地衝著劉家祖孫大聲呱呱。


    嶽牧聽得笑了起來,把信件折好收進袋子裏時,他問劉姑娘道:“這麽有意思的鵲兒,我一會兒能去看看嗎?”


    “當然,不過你得帶點兒米,不然它可不理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虎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灰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灰熊貓並收藏虎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