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致遠剛剛接到來自小劉莊的報捷信號。
“大帥,我們已經擊潰闖賊西銳營的反擊,這營闖賊的大頭目常師德確認被擊斃。”
傳令兵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而參謀們的看法現在不如這個士兵這麽樂觀,相反,他們臉上多有不解之色:“說是一個營的反擊,其實隻有一個步隊的實力。”常師德的反擊一頭撞在新軍的銅牆鐵壁上,五百名闖軍從正麵的反擊幾乎沒有給這三營新軍造成絲毫的損害。
而新軍的統帥楊致遠一樣聽得直搖頭:“闖賊用五百人反擊我們三個營,許平在想什麽呢?”
“看起來是在拖延時間。”黃希文說道。
“應該是在拖延時間,讓他有機會轉移自己的將旗。”其他的參謀們也都是如此的看法。
“這是自殺,不是拖延時間。”楊致遠不同意這種看法,就前線的報告看,闖營的攻擊完全沒有章法,或許可以解釋為忙中出錯:“如果小劉莊對許平來說重要的話,他為什麽不派兵力防禦,旁邊那個小三岔口上據說都留了幾百人;如果對他來說一文不值的話,那他又怎麽可能急著反擊,以至忙中出錯呢?如果我來指揮的話,便是對上三個營的敵軍,這五百人也有好多種方法來進行遲滯抵抗,根本沒必要這樣浪費。”
“因為許賊不是大帥,他不會打仗。”黃希文想也不想的回答道。
“你說得不錯。”雖然楊致遠心裏一點也不讚同這種判斷,不過他還是點點頭。
磐石和選鋒營正在準備進攻,參謀們等待著楊致遠的追加命令,或許大帥會親臨前線接管指揮權,親自掌握這關鍵性的攻擊,但楊致遠並沒有給出追加的命。隻是等著戰局自行發展,同時陷入了沉思,自言自語道:“許平的主力在哪裏?所謂棄小不取,必有大圖,在小劉莊竟然不留兵把守,自己的將旗邊不留預備隊,那他到底想做什麽?”
……
對麵許平的旗幟讓吳忠頗有感慨,剛才抵達前線後,吳忠就心情複雜地等待著進攻的命令,不過這個命令一直沒有傳來。很快吳忠就偵查清楚對麵還有不少闖營軍隊,由於地形的遮擋更不知道是否還隱藏著更多,既然如此吳忠也就沒有了主動進攻的欲望。
雖然楊致遠沒有任何批評或指責,但吳忠的使者報告其他各營的參謀似乎頗有幸災樂禍之意,覺得長青營早上不聽人言,非要爭功出風頭是咎由自取。對此吳忠把使者嗬斥了一番,命令他們不得擅自揣度友軍、製造矛盾――傷殘的左手,好像變得更疼了。
“大人,對麵的闖軍有些異動,似乎。”一個偵察兵被參謀帶過來,他報告的時候也不是很肯定:“好像進行調動。”
“是不是打算移營?”苻天俊立刻說道,剛才楊致遠已經通報過右翼的進展:“大人,我們是不是應該發起牽製進攻,等選鋒營包抄把賊人一舉殲滅?”
吳忠摸著自己越來越疼的左手,眺望著對麵許平的大營,在參謀的簇擁下向前幾步觀察了一番,確實有些異常,對麵似乎正在劇烈地調整部署。
“誰知道呢,說不定又是想打我們一個埋伏。”吳忠看了一會兒,轉頭問道:“大帥命令我們進攻了麽?”
“沒有,不過……”苻天俊很清楚楊致遠並沒有下達這樣的命令,同樣清楚吳忠對此也了如指掌,不過這不是長青營的風格,自從建軍以來,長青營從來都是積極主動,雖然許平是最明顯的一個,但苻天俊知道吳忠同樣關心軍中的各種不足。和許平一樣,如果發現條例有缺陷,吳忠雖然不會像許平那樣硬梆梆地立刻修改,但同樣會用心思考,而他同樣說過,要積極配合友軍。
“既然如此,我們還是穩固防禦吧。”吳忠轉身走回自己的將旗下,兩個仍然完整的步隊被部署在後方充當預備隊,吳忠覺得隻要自己立足防禦,那長青營的防線絕不是闖軍能輕易撼動的。
這時在楊致遠的旗幟龐,新的戰報傳來。
“大帥,泰山營遭到闖賊猛攻,吉將軍說闖賊攻勢異常凶猛,他的營損失很大。”
“原來如此。”楊致遠長出一口氣,臉上也一下顯得輕鬆起來:“我明白了,許平以自己的將旗為誘餌,打算引誘我們向中央投入兵力,而他則集中兵力擊潰我們的兩翼,他本人根本就不在這裏,應該在某處指揮對我們的進攻。”
從邏輯上看,許平有這個想法也不為過,畢竟楊致遠把軍隊一線攤開,擺出全麵進攻的架勢,許平很可能想集中兵力先消滅新軍一部。
“但我覺得他的如意算盤未免也打得太滿了,這注定是要虧本的。”楊致遠對許平這個策略並不是很擔心,如果許平犧牲中央從兩翼進攻,那麽他的指揮通信會變得非常吃力,楊致遠當即說道:“既然他以自己的將旗做誘餌,我們就吃掉它,讓選鋒營繼續進攻推掉他的老營,然後北進切斷闖賊的東西聯係,把許平的大軍一分為二。”
無論如何,破壞許平統一指揮都是有利的,楊致遠派選鋒營去取得這彩頭的時候,同時準備應付必然到來的挑戰:“赤灼營馬上前去增援細柳營,那裏的闖賊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讓周將軍注意防禦;磐石營立刻退出戰鬥,火速前去增援泰山營。”
楊致遠對取勝充滿信心,新軍處於統一指揮之下,完整的戰線保證著後方道路始終通暢,這樣新軍的機動力會高於被分割的闖軍。而雖然楊致遠承認闖營的軍隊很有戰鬥力,但畢竟許平?主攻的選鋒營並沒有其他部隊負責掩護側翼。隨著選鋒營的戰鼓再次響起,明軍士兵邁開大步,齊刷刷地向西走來。很快,許平所期待的反擊也得以發起,上百名西銳營士兵從側麵攻擊行進中的選鋒營,片刻後,他們的反擊就宣告失敗,選鋒營用一次密集的齊射火力還擊,輕鬆地將衝過來的西銳營擊退。並讓闖軍付出十數人的損失,這批闖軍並沒有戀戰,而是承認失敗一股腦地退了下去,用這些犧牲為許平爭取到了一次轉向和兩次列隊的時間。
“傳令給周參謀,”許平密切觀察著選鋒營的隊列,對身後的傳令兵說道:“讓他把手頭的部隊都派給我。”
剛才許平給出的命令是整頓部隊準備掩護老營撤退,不過現在他看到選鋒營已經沒有側翼掩護後,決定還是用連續的反擊來遲滯他們。
在選鋒營把隊形重新轉換為向西進攻後,許平讓旗手發出信號,另一次側擊隨即發起,第二批抵達選鋒營側翼的西銳營士兵前出向明軍射擊。
這遙遠的射擊並沒有給明軍造成多少傷害,不過看到側翼再次出現闖軍後,顧彌勒立刻下令停止前進,讓部隊進行反擊。列而後戰的模式對新軍來說是最熟悉的一種模式,鎮東侯總是強調正麵對抗的意義,顧彌勒不記得他在鎮東侯手下服役時,有過在正麵對抗中處於下風的時候。因此從福寧鎮調來新軍時,顧彌勒對新軍居然會數次慘敗於闖營同樣震驚異常,新軍的通報裏把失敗的理由歸於賈明河和蒲觀水的無能匪夷所思,而且闖營非常狡猾,從來不與新軍正麵對抗。顧彌勒對此深信不疑,而現在的戰鬥似乎也在證明著這一點。
明軍對這幾十名闖軍還以顏色,還擊的明軍超過闖軍三倍,猛烈的彈雨讓闖軍士兵紛紛伏到在地――臥倒的經驗在闖營一傳十、十傳百,隻要作戰目的不是擊敗敵人,而是拖延時間,闖營的軍官就很喜歡采用這樣的戰術。
看到大批的闖營寧可趴在地上挨打也不願意站起身來對射後,顧彌勒心裏充滿了對缺乏勇氣的敵軍的蔑視,這種表現在他看來屬於屬於毫無鬥誌的表現,在他的印象裏,似乎就是閩粵的海盜也要比這群闖賊更敢戰一些。
明軍向趴下的闖軍連續地射擊,帶隊的闖營軍官頑固地拒絕起身迎戰,他本來的計劃是等到明軍挺著刺刀向自己逼過來時再跑,但當他看到明軍的騎兵開始移動向自己的方位後,伏在地上的軍官立刻失去堅持的勇氣,帶著部下們彎著腰倉皇後退,逃出明軍的火力射程。
沒有能把明軍的步兵吸引向北讓許平也有些遺憾,但他也知道這基本屬於幻想,隨著周洞天緊急派來一批部隊後,許平設計了一個側翼牽製為主、正麵抵抗為輔的計劃。裝甲營的兩個殘缺不全的步兵翼,將被許平用來進行正麵抵抗,他們沒有任何火炮,人數相比選鋒營也大有不如,許平希望盡可能地避免正麵的交戰――這種必然會讓他付出慘重損失的戰鬥。
側翼牽製就交給西銳營的殘兵敗將以及其他一些部隊,這種牽製作戰同樣會損失慘重,不過許平估計可以稍小一點。
交換比現在已經不在許平的考慮之內,反正前兩次反擊中,闖軍損失了幾十人,而新軍損失的恐怕不過幾人而已。
在許平一邊部署,一邊認真地看著戰局的發展時,一個傳令兵跑到他的身後:“周參謀長報告,我們還有至少半個時辰才能移動將旗。”
“繼續準備,”許平頭也不回地說道:“同時告訴周參謀長,把每一個能夠抽掉出來的士兵都派來我這裏,火工、廚子、馬夫,有一個算一個。”
“遵命,大人。”
沿著大路向西疾奔的磐石營,於未時二刻與泰山營取得接觸,這裏的槍聲已經接近停歇,隻有零星的交火聲。
“多謝詹將軍帶著磐石營趕來馳援,不過我這裏的戰局已經穩定了,闖賊停止進攻了。”
就這樣,在磐石營抵達戰線上發生危機的地點時,危機已經被當地部隊自行解決了。
泰山營營官吉星輝告訴磐石營營官詹天豪:“對麵的闖賊一開始詐敗,為了顯得像他們把自己的火炮都炸毀了,我不太謹慎,知道闖賊很窮,一貫特別珍惜火炮,就誤以為他們是真的敗了,於是命令全軍發起猛攻,結果闖賊把主力隱藏在第二條河流對岸,等我軍連渡兩條河後發起攻擊,我營的前衛很多都還在水裏無法還擊,一下子被殺傷了上百人,當時我的部隊被兩條河隔開移動困難,戰局一下子非常被動。”
當時泰山營的火炮已經渡過第一條河,吉星輝僅存的預備隊要防衛自己的輜重,保護自己的火炮,又要支援被攻擊的部隊,兵力捉襟見肘,而對麵李過的部隊擰成一股繩,勢若瘋虎的猛攻打得泰山營很狼狽。
“後來我眼見形勢危急,就也詐敗,命令放棄陣地全麵後退,還主動把輜重都燒毀了,所有的火炮都推到河裏,集結部隊準備反擊。闖軍看見我們放棄陣地,拋棄了輜重的大炮,就認為我們營已經被打垮,於是四麵分頭追擊,還派部隊直奔我的將旗而來。”
戰鬥的雙方交換了位置,李過分散了自己的兵力,而泰山營則把兵力攥成拳發動反擊。
吉星輝指著他麵前的河流說道:“闖賊確實很窮,他們看見我把十門大炮都推下了河,又開始撤退,不等戰局穩定就立刻派上百精壯兵丁下河打撈,仿佛生怕大炮會被水衝走一樣。等追擊的闖賊開始渡這條河時,我就用集結完畢的部隊攻擊他們,把他們大量地殺傷在水裏,結果闖賊遭到了和我軍剛開始時一模一樣的失敗,數以百計的賊兵被打死,現在他們已經退回去了,大炮也放棄打撈了。”
說話間,兩位營官看見一個闖軍搖著白旗走過來,詹天豪愕然問道:“闖賊也是用白旗表示要求談判麽?”
“還不是許平教給他們的。”吉星輝沒好氣的答道,大聲吩咐道:“把他帶過來。”
那個闖軍大步走到吉星輝將旗前,衝著他一禮:“參見將軍。”
“有話快說。”
“我們李將軍說,大炮在河裏太久了可能會被衝到下遊去,再不打撈搞不好就丟了。”
吉星輝哼了一聲:“難道你們李首領覺得本將會看著他把我的炮打撈走,然後用來轟我嗎?”
那個闖軍士兵不緊不慢地說道:“在河裏的炮,將軍若是去打撈,我軍就會開火,我們去打撈,將軍想必也是要開火的,所以我們李將軍建議,不妨十門炮我們兩家各取一半,每方都打撈五門走,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吉星輝哭笑不得,一下子也不知道說什麽好,半天才想到個理由拒絕道:“這十門炮都是我的,憑什麽分你們五門?”
那個闖軍士兵顯然早有準備,聞言立刻答道:“在河裏的炮就是無主的炮,好比無主的財寶,自然是見者有份。”
詹天豪揮揮手,替吉星輝讓衛士把猶自高喊著“將軍三思”的闖軍使者轟走了。
“大帥,我們已經擊潰闖賊西銳營的反擊,這營闖賊的大頭目常師德確認被擊斃。”
傳令兵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而參謀們的看法現在不如這個士兵這麽樂觀,相反,他們臉上多有不解之色:“說是一個營的反擊,其實隻有一個步隊的實力。”常師德的反擊一頭撞在新軍的銅牆鐵壁上,五百名闖軍從正麵的反擊幾乎沒有給這三營新軍造成絲毫的損害。
而新軍的統帥楊致遠一樣聽得直搖頭:“闖賊用五百人反擊我們三個營,許平在想什麽呢?”
“看起來是在拖延時間。”黃希文說道。
“應該是在拖延時間,讓他有機會轉移自己的將旗。”其他的參謀們也都是如此的看法。
“這是自殺,不是拖延時間。”楊致遠不同意這種看法,就前線的報告看,闖營的攻擊完全沒有章法,或許可以解釋為忙中出錯:“如果小劉莊對許平來說重要的話,他為什麽不派兵力防禦,旁邊那個小三岔口上據說都留了幾百人;如果對他來說一文不值的話,那他又怎麽可能急著反擊,以至忙中出錯呢?如果我來指揮的話,便是對上三個營的敵軍,這五百人也有好多種方法來進行遲滯抵抗,根本沒必要這樣浪費。”
“因為許賊不是大帥,他不會打仗。”黃希文想也不想的回答道。
“你說得不錯。”雖然楊致遠心裏一點也不讚同這種判斷,不過他還是點點頭。
磐石和選鋒營正在準備進攻,參謀們等待著楊致遠的追加命令,或許大帥會親臨前線接管指揮權,親自掌握這關鍵性的攻擊,但楊致遠並沒有給出追加的命。隻是等著戰局自行發展,同時陷入了沉思,自言自語道:“許平的主力在哪裏?所謂棄小不取,必有大圖,在小劉莊竟然不留兵把守,自己的將旗邊不留預備隊,那他到底想做什麽?”
……
對麵許平的旗幟讓吳忠頗有感慨,剛才抵達前線後,吳忠就心情複雜地等待著進攻的命令,不過這個命令一直沒有傳來。很快吳忠就偵查清楚對麵還有不少闖營軍隊,由於地形的遮擋更不知道是否還隱藏著更多,既然如此吳忠也就沒有了主動進攻的欲望。
雖然楊致遠沒有任何批評或指責,但吳忠的使者報告其他各營的參謀似乎頗有幸災樂禍之意,覺得長青營早上不聽人言,非要爭功出風頭是咎由自取。對此吳忠把使者嗬斥了一番,命令他們不得擅自揣度友軍、製造矛盾――傷殘的左手,好像變得更疼了。
“大人,對麵的闖軍有些異動,似乎。”一個偵察兵被參謀帶過來,他報告的時候也不是很肯定:“好像進行調動。”
“是不是打算移營?”苻天俊立刻說道,剛才楊致遠已經通報過右翼的進展:“大人,我們是不是應該發起牽製進攻,等選鋒營包抄把賊人一舉殲滅?”
吳忠摸著自己越來越疼的左手,眺望著對麵許平的大營,在參謀的簇擁下向前幾步觀察了一番,確實有些異常,對麵似乎正在劇烈地調整部署。
“誰知道呢,說不定又是想打我們一個埋伏。”吳忠看了一會兒,轉頭問道:“大帥命令我們進攻了麽?”
“沒有,不過……”苻天俊很清楚楊致遠並沒有下達這樣的命令,同樣清楚吳忠對此也了如指掌,不過這不是長青營的風格,自從建軍以來,長青營從來都是積極主動,雖然許平是最明顯的一個,但苻天俊知道吳忠同樣關心軍中的各種不足。和許平一樣,如果發現條例有缺陷,吳忠雖然不會像許平那樣硬梆梆地立刻修改,但同樣會用心思考,而他同樣說過,要積極配合友軍。
“既然如此,我們還是穩固防禦吧。”吳忠轉身走回自己的將旗下,兩個仍然完整的步隊被部署在後方充當預備隊,吳忠覺得隻要自己立足防禦,那長青營的防線絕不是闖軍能輕易撼動的。
這時在楊致遠的旗幟龐,新的戰報傳來。
“大帥,泰山營遭到闖賊猛攻,吉將軍說闖賊攻勢異常凶猛,他的營損失很大。”
“原來如此。”楊致遠長出一口氣,臉上也一下顯得輕鬆起來:“我明白了,許平以自己的將旗為誘餌,打算引誘我們向中央投入兵力,而他則集中兵力擊潰我們的兩翼,他本人根本就不在這裏,應該在某處指揮對我們的進攻。”
從邏輯上看,許平有這個想法也不為過,畢竟楊致遠把軍隊一線攤開,擺出全麵進攻的架勢,許平很可能想集中兵力先消滅新軍一部。
“但我覺得他的如意算盤未免也打得太滿了,這注定是要虧本的。”楊致遠對許平這個策略並不是很擔心,如果許平犧牲中央從兩翼進攻,那麽他的指揮通信會變得非常吃力,楊致遠當即說道:“既然他以自己的將旗做誘餌,我們就吃掉它,讓選鋒營繼續進攻推掉他的老營,然後北進切斷闖賊的東西聯係,把許平的大軍一分為二。”
無論如何,破壞許平統一指揮都是有利的,楊致遠派選鋒營去取得這彩頭的時候,同時準備應付必然到來的挑戰:“赤灼營馬上前去增援細柳營,那裏的闖賊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讓周將軍注意防禦;磐石營立刻退出戰鬥,火速前去增援泰山營。”
楊致遠對取勝充滿信心,新軍處於統一指揮之下,完整的戰線保證著後方道路始終通暢,這樣新軍的機動力會高於被分割的闖軍。而雖然楊致遠承認闖營的軍隊很有戰鬥力,但畢竟許平?主攻的選鋒營並沒有其他部隊負責掩護側翼。隨著選鋒營的戰鼓再次響起,明軍士兵邁開大步,齊刷刷地向西走來。很快,許平所期待的反擊也得以發起,上百名西銳營士兵從側麵攻擊行進中的選鋒營,片刻後,他們的反擊就宣告失敗,選鋒營用一次密集的齊射火力還擊,輕鬆地將衝過來的西銳營擊退。並讓闖軍付出十數人的損失,這批闖軍並沒有戀戰,而是承認失敗一股腦地退了下去,用這些犧牲為許平爭取到了一次轉向和兩次列隊的時間。
“傳令給周參謀,”許平密切觀察著選鋒營的隊列,對身後的傳令兵說道:“讓他把手頭的部隊都派給我。”
剛才許平給出的命令是整頓部隊準備掩護老營撤退,不過現在他看到選鋒營已經沒有側翼掩護後,決定還是用連續的反擊來遲滯他們。
在選鋒營把隊形重新轉換為向西進攻後,許平讓旗手發出信號,另一次側擊隨即發起,第二批抵達選鋒營側翼的西銳營士兵前出向明軍射擊。
這遙遠的射擊並沒有給明軍造成多少傷害,不過看到側翼再次出現闖軍後,顧彌勒立刻下令停止前進,讓部隊進行反擊。列而後戰的模式對新軍來說是最熟悉的一種模式,鎮東侯總是強調正麵對抗的意義,顧彌勒不記得他在鎮東侯手下服役時,有過在正麵對抗中處於下風的時候。因此從福寧鎮調來新軍時,顧彌勒對新軍居然會數次慘敗於闖營同樣震驚異常,新軍的通報裏把失敗的理由歸於賈明河和蒲觀水的無能匪夷所思,而且闖營非常狡猾,從來不與新軍正麵對抗。顧彌勒對此深信不疑,而現在的戰鬥似乎也在證明著這一點。
明軍對這幾十名闖軍還以顏色,還擊的明軍超過闖軍三倍,猛烈的彈雨讓闖軍士兵紛紛伏到在地――臥倒的經驗在闖營一傳十、十傳百,隻要作戰目的不是擊敗敵人,而是拖延時間,闖營的軍官就很喜歡采用這樣的戰術。
看到大批的闖營寧可趴在地上挨打也不願意站起身來對射後,顧彌勒心裏充滿了對缺乏勇氣的敵軍的蔑視,這種表現在他看來屬於屬於毫無鬥誌的表現,在他的印象裏,似乎就是閩粵的海盜也要比這群闖賊更敢戰一些。
明軍向趴下的闖軍連續地射擊,帶隊的闖營軍官頑固地拒絕起身迎戰,他本來的計劃是等到明軍挺著刺刀向自己逼過來時再跑,但當他看到明軍的騎兵開始移動向自己的方位後,伏在地上的軍官立刻失去堅持的勇氣,帶著部下們彎著腰倉皇後退,逃出明軍的火力射程。
沒有能把明軍的步兵吸引向北讓許平也有些遺憾,但他也知道這基本屬於幻想,隨著周洞天緊急派來一批部隊後,許平設計了一個側翼牽製為主、正麵抵抗為輔的計劃。裝甲營的兩個殘缺不全的步兵翼,將被許平用來進行正麵抵抗,他們沒有任何火炮,人數相比選鋒營也大有不如,許平希望盡可能地避免正麵的交戰――這種必然會讓他付出慘重損失的戰鬥。
側翼牽製就交給西銳營的殘兵敗將以及其他一些部隊,這種牽製作戰同樣會損失慘重,不過許平估計可以稍小一點。
交換比現在已經不在許平的考慮之內,反正前兩次反擊中,闖軍損失了幾十人,而新軍損失的恐怕不過幾人而已。
在許平一邊部署,一邊認真地看著戰局的發展時,一個傳令兵跑到他的身後:“周參謀長報告,我們還有至少半個時辰才能移動將旗。”
“繼續準備,”許平頭也不回地說道:“同時告訴周參謀長,把每一個能夠抽掉出來的士兵都派來我這裏,火工、廚子、馬夫,有一個算一個。”
“遵命,大人。”
沿著大路向西疾奔的磐石營,於未時二刻與泰山營取得接觸,這裏的槍聲已經接近停歇,隻有零星的交火聲。
“多謝詹將軍帶著磐石營趕來馳援,不過我這裏的戰局已經穩定了,闖賊停止進攻了。”
就這樣,在磐石營抵達戰線上發生危機的地點時,危機已經被當地部隊自行解決了。
泰山營營官吉星輝告訴磐石營營官詹天豪:“對麵的闖賊一開始詐敗,為了顯得像他們把自己的火炮都炸毀了,我不太謹慎,知道闖賊很窮,一貫特別珍惜火炮,就誤以為他們是真的敗了,於是命令全軍發起猛攻,結果闖賊把主力隱藏在第二條河流對岸,等我軍連渡兩條河後發起攻擊,我營的前衛很多都還在水裏無法還擊,一下子被殺傷了上百人,當時我的部隊被兩條河隔開移動困難,戰局一下子非常被動。”
當時泰山營的火炮已經渡過第一條河,吉星輝僅存的預備隊要防衛自己的輜重,保護自己的火炮,又要支援被攻擊的部隊,兵力捉襟見肘,而對麵李過的部隊擰成一股繩,勢若瘋虎的猛攻打得泰山營很狼狽。
“後來我眼見形勢危急,就也詐敗,命令放棄陣地全麵後退,還主動把輜重都燒毀了,所有的火炮都推到河裏,集結部隊準備反擊。闖軍看見我們放棄陣地,拋棄了輜重的大炮,就認為我們營已經被打垮,於是四麵分頭追擊,還派部隊直奔我的將旗而來。”
戰鬥的雙方交換了位置,李過分散了自己的兵力,而泰山營則把兵力攥成拳發動反擊。
吉星輝指著他麵前的河流說道:“闖賊確實很窮,他們看見我把十門大炮都推下了河,又開始撤退,不等戰局穩定就立刻派上百精壯兵丁下河打撈,仿佛生怕大炮會被水衝走一樣。等追擊的闖賊開始渡這條河時,我就用集結完畢的部隊攻擊他們,把他們大量地殺傷在水裏,結果闖賊遭到了和我軍剛開始時一模一樣的失敗,數以百計的賊兵被打死,現在他們已經退回去了,大炮也放棄打撈了。”
說話間,兩位營官看見一個闖軍搖著白旗走過來,詹天豪愕然問道:“闖賊也是用白旗表示要求談判麽?”
“還不是許平教給他們的。”吉星輝沒好氣的答道,大聲吩咐道:“把他帶過來。”
那個闖軍大步走到吉星輝將旗前,衝著他一禮:“參見將軍。”
“有話快說。”
“我們李將軍說,大炮在河裏太久了可能會被衝到下遊去,再不打撈搞不好就丟了。”
吉星輝哼了一聲:“難道你們李首領覺得本將會看著他把我的炮打撈走,然後用來轟我嗎?”
那個闖軍士兵不緊不慢地說道:“在河裏的炮,將軍若是去打撈,我軍就會開火,我們去打撈,將軍想必也是要開火的,所以我們李將軍建議,不妨十門炮我們兩家各取一半,每方都打撈五門走,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吉星輝哭笑不得,一下子也不知道說什麽好,半天才想到個理由拒絕道:“這十門炮都是我的,憑什麽分你們五門?”
那個闖軍士兵顯然早有準備,聞言立刻答道:“在河裏的炮就是無主的炮,好比無主的財寶,自然是見者有份。”
詹天豪揮揮手,替吉星輝讓衛士把猶自高喊著“將軍三思”的闖軍使者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