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寺是千年古刹,始建於唐代,三麵環山坐北朝南風水極好,得曆代帝王垂青,不斷增添擴建,建築精美大氣。


    此時正值夏初,蒼鬆翠柏,綠色如蔭,花草茂盛倒是一番世外桃源祥和之景,令人心中無比安寧。此時的永安寺還沒有建造那座金碧輝煌的四柱七樓的彩色琉璃牌坊。


    雖是平常的日子可寺裏來往燒香還願的香客仍是不少。香燭嫋嫋,佛音灌耳濃烈的佛香充斥山坳。劉管事是這裏的常客,寺裏的和尚對我們一行人十分恭敬,監寺引我們到東邊的內院禪堂。何才喬興他們奉上供品禮物,劉管事將福晉捐的香油銀票鄭重交於監寺。像四福晉這樣地位尊崇出手大方的信眾是寺廟和尚們的最愛,即使今天福晉沒親自來,小和尚仍對我們極為禮遇。


    主持每日例行的打坐還要一會兒才結束,監寺讓我們幾人先略略小坐一會兒又命小和尚上茶。小和尚端上清茶,我平素極少飲茶,但是輕啜一口,茶香幽遠,回旋於齒頰餘味久久不散。


    “這是什麽茶?這麽好喝。”我問小和尚。


    “這是我們主持特別配製的清心茶,裏麵加了薄荷,又是用後山清泉煮泡,夏秋專門用來招待寺中香客。”小和尚道。


    “清泉,這裏果真有清泉?”


    “對啊。就在後山,這一泓泉水清甜甘冽,常年不斷,連先帝順治爺都說這泉水是泡茶的聖品。時常有香客帶著甕缸來取水,說喝了這裏的水就能忘卻俗世煩惱。”


    清泉,我點點頭。對了!還有臥佛,這裏俗稱臥佛寺原因是取自寺裏的兩尊臥佛,一尊神唐朝貞觀年間建寺時就有的香檀木臥佛像,另一尊是元英宗時鑄就的實心銅臥佛。據說香檀木佛在清初就神秘失蹤,但具體何時失蹤的沒有史籍記載,我在現代看到的隻有實心銅佛。


    “誒!小師傅,那香檀木的臥佛可還在寺中?”


    “施主怎麽有此疑問?我們這永安寺曆經千年,寺名前前後後也也改過許多次,唯有民間俗稱‘臥佛寺’從未變過,還不就源於那尊香檀木臥佛?雖說銅佛耗資甚巨,但論靈性還屬香檀木佛,畢竟年代久遠深受信眾香火,萬事萬靈,真真是那我佛如來的棲身之所。香檀木臥佛才是我們永安寺的鎮寺之寶。”雖然我的話讓小和尚有些詫異,但還是耐心地給我講解了一番。


    哦!這麽說香檀木佛還在,那我不就正好可以好好看看到底是什麽樣子。我走到劉管事身旁悄聲道:“劉管事,我想在寺裏到處看看,您在這裏等主持,我逛完還來這裏與您會合。”


    這裏是寺裏的內院,也就是和尚們的住所,都是男子居住地地方,按寺裏規矩我和香翠是女子本不應進這裏,隻是我倆男子打扮和尚們也沒在意便讓我們一起進來,劉管事見一旁還有小和尚在,便也壓低聲音道:“也好,格格出去逛逛也好。讓何才跟您身邊伺候。”


    我點點頭表示應允,然後劉管事又交待何才幾句,我香翠何才便出了內院。


    此時的臥佛寺雖然殿宇林立,氣象莊嚴但顯然沒有我在現代看到的那麽大規模,也沒有乾隆那無處不在的匾額楹聯。有時候我就想,乾隆是曆史上最長壽的帝王,他與祖父父親都是博學多才文治武功的君王,世人都道康熙雍正書法精到,說乾隆書法圓潤均稱雖有承平之象,終少雄武之風,沒有其祖父的霸氣和父親剛勁。其實依我看乾隆的字也是不錯的,一個能統治華夏六十三年,長壽若斯的人心懷必定寬廣平和,乾隆的字正是盛世之主的外在表現。隻是乾隆太想超越祖父和父親,總是時時處處顯擺自己那點兒才學,所到之處便要留點印跡,生怕後人遺忘,搞到最後人們對乾隆書法審美疲勞,數量太多自然就難體現其珍貴,乾隆書法的拍賣價格永遠與康熙雍正難以匹敵。


    出來月亮門,經過香煙繚繞的天王殿就是香檀臥佛殿,從右側偏門進到大殿中,正中的佛床上就是紫檀雕刻的臥佛。因為曾看過雍和宮中的巨大的白檀佛像,我想象之中的這尊佛像應該非常巨大,萬沒想到臥佛也就三四米長。但是雕刻極為細致精美,是典型的唐代佛像特征,體態豐腴飽滿,麵容慈祥。大佛側身睡臥,頭西腳東,麵朝南方,雙目微合,表情安詳,體態均勻,衣褶流暢,右臂曲肱,右掌為枕,左臂伸直,指掐吉祥印,似大徹大悟、心安理得的神態。


    “公子,好奇怪,別處寺廟的佛祖不是盤膝就是站立,這裏的如來竟是躺著的,難道如來佛祖也要睡覺?”香翠道。


    我道:“這可不是佛祖睡覺,這種姿勢被稱為“吉祥臥”。雕刻成臥姿也是有典故的,據《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一個傳說描述,釋迦牟尼佛祖在天竺拘屍那伽城外收下了他一生中的最後一個弟子,而後佛祖生病自感將一病不起,他就在兩株菩提樹之間向北躺下即將圓寂。佛祖交待了他的身後事,而佛祖的十二個弟子和教眾都非常悲痛,因為大覺大悟的釋迦牟尼就要走了,沒有佛祖的指引,天下眾生的福祉也就到了盡頭。最後,釋迦牟尼為了安慰一眾弟子和信徒,表示他並沒有走遠,就用右手托頭用肘著地躺下來,也就是這個姿勢。你看這個姿勢給人的感覺非常安詳平和,佛祖就是想告訴世人,死亡並不可怕,逝去即意味著重生,是生命的另一個開端,是靈魂的升華。”


    “嗯。這個我懂。”香翠道:“人們常說人死後到地府投胎轉世,又從孩童開始成長。這樣反反複複,世事輪回。”


    “你所說的是民間對生死的看法,其實佛祖涅磐是指拋卻肉體,讓靈魂擺脫身體的束縛,成為真正自由的靈魂。”


    我不信佛,但是既然來到這裏,參拜一下也算是入鄉隨俗,何況我穿越到這康熙朝,也不由得要調整一下我學習多年的唯物論無神論。到底是神奇的自然力造成我的穿越,還是神佛作怪我也不敢亂下結論。


    禮多佛不怪,雖然我不能確定如來是否真的存在,但是磕個頭也沒什麽損失。我學著香翠的樣子跪倒在佛前的蒲團上。


    雙手合十心中默念,“佛祖,小女子張笑,嗯,說我是張笑還是張嫣然好呢?不管了,世人都道您法力無邊,您若真的存在,應該知道張笑就是嫣然,嫣然就是張笑,您大智大慧,大慈大悲,我來到這裏完全是意外,在這鬼地方估計讓您給我個一心一意的老公難度有點大,我也不想在這件事上為難您老人家。貝勒府小妾的職位實在非我擅長的工作,我現在就想有什麽法子能順利離職,不被官府追查,讓我能像在現代一樣平平安安地過普通人的日子。就請您保佑我一生平安。”鄭重磕下我兩世為人的第一個頭


    出了大殿,香翠指著殿前的兩株樹驚奇道:“公子,你看這是什麽樹?還開著小白花。”


    剛才隻顧著想看檀木佛,進來時也沒注意。此時一看果然一朵朵如潔白的小玉塔般的花朵,點綴於繁茂的枝葉間煞是好看。


    心念一動,別看我對樹種不甚了解,這兩株樹若在別處我根本就不會認識,若在這裏嘛自然是難不倒我,於是我又萬事通般的給香翠解釋。


    我撫摸著粗糙的樹幹道:“剛才我不是跟你說佛祖在兩株菩提樹間圓寂?這就是菩提樹了,隻是現在才剛開花,要是過段日子我們能再來,可以揀一些菩提珠回去,穿成手串,菩提是靈樹,菩提子具有靈性,隨身佩戴能保平安呢。”


    “哦?是嗎?那過段時間我們還來。揀些菩提珠回去。”香翠道。


    “嗯,到時再說吧,能不能出來還不一定呢。”


    竟然真的有兩株菩提樹,後世我看到的時候就隻有一株了。


    自出來一直跟著我和香翠沒有出聲的何才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嗬嗬,何先生,菩提樹又名‘覺樹’,你可是在這菩提樹下了證了?”我笑道。


    “張公子說笑了,小人隻是看到菩提樹就想起這一偈語。佛祖無非是借慧能之口告誡眾生要放下執著,但世間之人又有幾個能真的放下一切。”


    “先生說的是,但我想生而為人何必一定要放下執著,每個人都有自己在乎的東西,所以每個人的執著都不同,有一念執著倒可讓人生多些事情可做,可以少浪費些光陰,要不就隻能吃飽了混天黑,多沒意思。其實偏執於放下執著又何嚐不是一種出家人的執著。”


    “公子說的倒是。那公子的執著又是什麽呢?”


    “嗯,這還真不好說,我是個俗人,欲念又多,我執著的東西還真多呢!吃喝玩樂樣樣不缺。不過先生說到慧能,您一定猜不到我想到的是誰?”


    “哦,公子想到誰?說來聽聽看。”


    “我想到的是孫悟空。”


    “公子可真是天馬行空,孫悟空是鬥戰聖佛,和這慧能和尚有什麽關係?”何才奇道:“小人願聞其詳。”


    “何先生必定讀過《西遊記》,裏麵菩提祖師傳授孫悟空本領和弘忍大師傳授慧能衣缽難道不是如出一轍?想來孫悟空就是慧能的化身。”


    何才低首想了想,笑道:“哈哈!佩服!佩服!公子果真是家學淵源,什麽都能往一塊兒想。”


    “切!本來就是,這說明我讀書細致,善於聯想。”


    聯想,如果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我有點兒想念我的粉紅色十四吋聯想本本了,我們如今隻能在夢中親近了。


    “誒!公子你們在說什麽呢?我怎麽聽不懂,《西遊記》您給我講過,可我沒聽過裏麵有何才剛才說的偈語呀。”


    “嗬嗬,你家公子讀的書太多了,哪能都講給你聽。”


    “公子,你給我講講吧,和孫悟空有關的故事一定有意思。”


    “你想聽?”我對香翠道:“其實也沒有什麽直接的關係,就是我喜歡聯想。”


    “您就說說嘛,反正時間還早。”香翠拽著我的胳膊道。


    “你放手,兩個大男人拉拉扯扯什麽樣子?你放手我就講。”


    香翠急忙放開我的手洗耳恭聽,其實我真挺喜歡香翠這樣的,我講什麽她都覺得好聽,對我特崇拜,讓我特有成就感。


    “其實這個故事也不是特別有意思。話說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年氏見高,想要在弟子中尋找一個繼承人。一天他就對弟子們說:‘你們大家每人做一首畿子誰做得好我就將衣缽傳給誰。’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因為出於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違法了佛家的無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牆上寫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麵的誘惑,和種種邪魔。是一種入世的心態,強調修行的作用。然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第二天早上弟子們看到這個畿子的時候,都說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弘忍大師看到後卻沒做任何的評價。因為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


    而這時,當廟裏的和尚們都在談論這首畿子的時候,被廚房裏的一個火頭僧—慧能禪師聽到了。慧能當時就叫別人帶他去看這個畿子。慧能是個文盲,他不識字。他聽別人說了這個畿子,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悟到真諦啊。於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的這個畿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是一種出世的態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麵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弘忍看到這個畿子以後,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邊上的人說是慧能寫的,於是他叫來了慧能,當著慧能和其他僧人的麵說:‘寫得什麽?亂七八糟,胡言亂語,’並親自擦掉了這個畿子。然後在慧能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這時隻有慧能理解了弘忍大師的意思,於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時候去了弘忍的禪房,在那裏弘忍向他講解了《金剛經》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並傳了衣缽給他。然後為了防止神秀的人傷害慧能,讓慧能連夜逃走。於是慧能連夜遠走南方,隱居十年之後在莆田少林寺創立了禪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這件事以後,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沒有追到。後來神秀成為梁朝的護國法師,創立了禪宗的北宗。


    故事就是這樣了。”


    “哦,神秀是個壞和尚。格——不對公子說得不錯,菩提祖師不就是敲了孫悟空三下頭讓他三更天去學法術嗎?那慧能就是孫悟空嘍弘忍大師就是菩提祖師嘍!”


    “哈哈!張公子你不會沒事的時候就這麽糊弄她玩兒吧。”何才見香翠一臉認真的模樣十分好笑。


    “什麽糊弄?這叫考據!你懂不懂?隻怕你還考不出來呢!”我雖然四書五經沒讀過多少,但是要論博覽群書古人又怎麽能和現代人相比。我們那裏有什麽搜不到的。


    “嗬嗬,平素這寺裏人來人往,倒是沒見過對這正殿佛像典故知道得如此清楚的人。”聽到身後有人說話我們一驚,回頭見是兩位五十上下的老者,其中一位身著袈裟,好像是寺中位份很高的僧人。另一位身形偏瘦,身著深藍色長袍絳紫色馬甲,笑盈盈地站在那裏,好像是聽了半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之一笑嫣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尋上阡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尋上阡陌並收藏清穿之一笑嫣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