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更清楚,這個時期的將領太能打了,一遇到戰機,保證出動。
唐朝和吐蕃本來之前輸的多,結果在開元時期,打誰都能打。
敵人打過來,不但能擋住,還能反殺。
敵人稍微有一點疏忽,直接就幹過去。
正是因為如此,大唐朝堂才開始信任節度使,然後隨著經濟逐漸轉差,節度使自己養的兵變厲害……
這是軍政集中於一人的後果,沒分開,互相少了掣肘。
李易那個時候,軍是軍、書記是書記、行政一把手是行政一把手。
腐敗避免不了,但想造反,做夢吧。
沒有一個人說是可以把地方給統一的。
之前有各個軍區,後來發現,隻以軍區而論,還是容易出問題,結果給變成了更大的戰區。
“易弟,有此體係,朝廷與地方的聯係將更加緊密,凡是有村子的地方就能同驛卒,你能想到什麽?”
李隆基一副我想到了你沒想到事情的樣子問。
“還請三哥指點。”李易眼中露著茫然之色,其實想的是舉報與上訪。
他不知道大唐有沒有用,反正他那個時候沒用,他那個時候最有用的是找媒體。
媒體一暴光,地方就積極,事情鬧大了,上麵也會發聲,不然就跟瞎子和聾子一樣,還可以當啞巴。
“易弟你想,書信往來多,驛站獨成一體,有人發現地方官員貪腐,是不是就能寫信送過來?”
李隆基把話說出來,一臉他已掌握全天下的神情。
“那地址寫哪呢?村子裏舉報縣令,給誰寫信?給州府寫信,萬一州府跟縣令關係好咋辦?”李易說出第一個問題。
“給朝堂寫信,抵製就是長安興慶宮,然後是……內侍省。”
李隆基說出地點,他還是不放心別人。
李易點下頭:“當地驛站的人是當地人還是別處的人?那些人中,會不會有人看到這個地址,跑去給縣令報信?
速度快的信需要加錢,沒有那些錢,就要慢慢等,湊夠了數量送一批。
給長安興慶宮內侍省的信,有沒有回信誰知道?送沒送到誰知道?
多少錢可以讓驛站的人把那封信抽出來銷毀?寫信的人之後會不會死?”
李隆基拿起個炸串默默地吃起來,吃一口,又拉托盤漂過來,蘸蘸醬。
“扇貝周圍那一圈哪去了?”李隆基不想說防止腐敗的事情了,他發現杜絕不了。
“裙邊切下去了,裏麵可能會含有過敏的東西,你現在不能接觸,不然還得慢慢養。
等你身體好了,我給你拌麻辣裙邊,多放點香菜和蔥油,那才好吃呢。
地方上的事情,想查就能查,一點不複雜,就看願不願意查。”
李易早已習慣,世界都是一樣的,什麽清廉指數高,都是扯淡。
比如排名第一,在疫情的時候侮辱他的國家的國旗。
還有排名前十的,發和平獎的,在國際上就給人家跪的。
李易明白,知道的越多,對這些清廉的說法越唾棄。
李隆基看出來李易的態度了,從表情上看出來的,他挺不高興:“難道不該查?”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姚崇家貪那麽多,他的兒子們……”李易就一句話。
“地方涉及到百姓。”李隆基的聲音小了。
“是查貪啊,還是查受賄?我還行賄呢,整個京兆府所有官員,哪個沒拿李家莊子的好處?”
“坑害百姓的總該查吧,至少京兆府的官員不敢欺負百姓,你盯著呢。”
“那就查唄,派人去暗訪,不要明查。”
“派去的人萬一也不行呢?”
“派一撥去可能有問題,一個月派一撥呢,之前不是說了麽,行賄都行賄不起,人太多。”
“今年就派,絕對不能姑息。”
“三哥喝湯吧,甲魚湯涼了沒發喝,太腥。”李易不說了,該說的已經說完了。
“不喜歡吃甲魚,肉太少。”李隆基矯情上了。
“燉了四個多時辰了,把湯和銀耳吃了,甲魚拿回去給莊戶吃,肉裏的營養還是比湯多。”
李隆基喝了幾口湯,吃掉兩個大銀耳:“易弟,若你到一州當刺史,會如何?”
“三哥是問廉潔吧?我當然廉潔了,我有錢啊,別人想賄賂我,簡直是開玩笑。
要說殺人,得看地方情況,地方百姓日子好過,我明知道官員撈了大量錢財,我也不會管。
當地百姓餓得麵黃肌瘦,當地官員一錢不貪,我也收拾掉他,不讓他當官了。
若當地百姓生活不好,而地方官員日子好過,必須殺,我親自下手也沒問題,我殺人如殺雞。”
李易把半隻甲魚拿過來,看一看,吃肉,沒有多少肉也吃。
“血呢?”李隆基突然想起重要的東西,甲魚血哪去了?
“給嫂嫂喝了,一盅高度白酒,就那麽點,你不能喝,你一口酒下肚,得養多少天?”
“哦,那就行。”李隆基認為不浪費就好。
“晚上小家夥跟我睡,三哥你是胃陰虛,不是腎虛。”李易指指甲魚湯。
李隆基剛才還說不愛吃呢,這下把另外半隻挪過去,仔細品嚐,不給李易吃了。
李易又說:“最近不會有什麽大事情,我給你出個議論的東西。
關於木軌在京兆府鋪就線路的,你就不用上班了,扔出去給你手下的人討論。
你好好睡一覺,長時間精神緊繃會讓人內分泌失調了。
休息一天,就能調整過來,真有什麽大事兒,我又沒出去,我一直在。”
“明天我不用上班了?”李隆基像個孩子一樣。
“就在驪山上呆著,你莊子那點小買賣別擔心,實在不行,我寫信給老畢,讓他幫忙照看。”
李易點點頭,休息吧,別人都有休沐呢,你有嗎?
李隆基瞬間精神狀態就不一樣了,跟一個小孩子得到大人的承諾,說明天不去上課,而是去遊樂場一樣。
李隆基等不得了,跑出去寫,告訴群臣明天討論什麽,他知道李易已經有完整的規劃了,就是叫別人有個事情做。
李易也寫一封信,給畢構,寫的並不是軌道的事情。
他讓畢構梳理一下外來商人商品定位和稅收取值的問題,要出三聯賬,不然會出事兒。
不給三聯的話,裏麵有漏洞。
正好開春了,河運為首。
唐朝和吐蕃本來之前輸的多,結果在開元時期,打誰都能打。
敵人打過來,不但能擋住,還能反殺。
敵人稍微有一點疏忽,直接就幹過去。
正是因為如此,大唐朝堂才開始信任節度使,然後隨著經濟逐漸轉差,節度使自己養的兵變厲害……
這是軍政集中於一人的後果,沒分開,互相少了掣肘。
李易那個時候,軍是軍、書記是書記、行政一把手是行政一把手。
腐敗避免不了,但想造反,做夢吧。
沒有一個人說是可以把地方給統一的。
之前有各個軍區,後來發現,隻以軍區而論,還是容易出問題,結果給變成了更大的戰區。
“易弟,有此體係,朝廷與地方的聯係將更加緊密,凡是有村子的地方就能同驛卒,你能想到什麽?”
李隆基一副我想到了你沒想到事情的樣子問。
“還請三哥指點。”李易眼中露著茫然之色,其實想的是舉報與上訪。
他不知道大唐有沒有用,反正他那個時候沒用,他那個時候最有用的是找媒體。
媒體一暴光,地方就積極,事情鬧大了,上麵也會發聲,不然就跟瞎子和聾子一樣,還可以當啞巴。
“易弟你想,書信往來多,驛站獨成一體,有人發現地方官員貪腐,是不是就能寫信送過來?”
李隆基把話說出來,一臉他已掌握全天下的神情。
“那地址寫哪呢?村子裏舉報縣令,給誰寫信?給州府寫信,萬一州府跟縣令關係好咋辦?”李易說出第一個問題。
“給朝堂寫信,抵製就是長安興慶宮,然後是……內侍省。”
李隆基說出地點,他還是不放心別人。
李易點下頭:“當地驛站的人是當地人還是別處的人?那些人中,會不會有人看到這個地址,跑去給縣令報信?
速度快的信需要加錢,沒有那些錢,就要慢慢等,湊夠了數量送一批。
給長安興慶宮內侍省的信,有沒有回信誰知道?送沒送到誰知道?
多少錢可以讓驛站的人把那封信抽出來銷毀?寫信的人之後會不會死?”
李隆基拿起個炸串默默地吃起來,吃一口,又拉托盤漂過來,蘸蘸醬。
“扇貝周圍那一圈哪去了?”李隆基不想說防止腐敗的事情了,他發現杜絕不了。
“裙邊切下去了,裏麵可能會含有過敏的東西,你現在不能接觸,不然還得慢慢養。
等你身體好了,我給你拌麻辣裙邊,多放點香菜和蔥油,那才好吃呢。
地方上的事情,想查就能查,一點不複雜,就看願不願意查。”
李易早已習慣,世界都是一樣的,什麽清廉指數高,都是扯淡。
比如排名第一,在疫情的時候侮辱他的國家的國旗。
還有排名前十的,發和平獎的,在國際上就給人家跪的。
李易明白,知道的越多,對這些清廉的說法越唾棄。
李隆基看出來李易的態度了,從表情上看出來的,他挺不高興:“難道不該查?”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姚崇家貪那麽多,他的兒子們……”李易就一句話。
“地方涉及到百姓。”李隆基的聲音小了。
“是查貪啊,還是查受賄?我還行賄呢,整個京兆府所有官員,哪個沒拿李家莊子的好處?”
“坑害百姓的總該查吧,至少京兆府的官員不敢欺負百姓,你盯著呢。”
“那就查唄,派人去暗訪,不要明查。”
“派去的人萬一也不行呢?”
“派一撥去可能有問題,一個月派一撥呢,之前不是說了麽,行賄都行賄不起,人太多。”
“今年就派,絕對不能姑息。”
“三哥喝湯吧,甲魚湯涼了沒發喝,太腥。”李易不說了,該說的已經說完了。
“不喜歡吃甲魚,肉太少。”李隆基矯情上了。
“燉了四個多時辰了,把湯和銀耳吃了,甲魚拿回去給莊戶吃,肉裏的營養還是比湯多。”
李隆基喝了幾口湯,吃掉兩個大銀耳:“易弟,若你到一州當刺史,會如何?”
“三哥是問廉潔吧?我當然廉潔了,我有錢啊,別人想賄賂我,簡直是開玩笑。
要說殺人,得看地方情況,地方百姓日子好過,我明知道官員撈了大量錢財,我也不會管。
當地百姓餓得麵黃肌瘦,當地官員一錢不貪,我也收拾掉他,不讓他當官了。
若當地百姓生活不好,而地方官員日子好過,必須殺,我親自下手也沒問題,我殺人如殺雞。”
李易把半隻甲魚拿過來,看一看,吃肉,沒有多少肉也吃。
“血呢?”李隆基突然想起重要的東西,甲魚血哪去了?
“給嫂嫂喝了,一盅高度白酒,就那麽點,你不能喝,你一口酒下肚,得養多少天?”
“哦,那就行。”李隆基認為不浪費就好。
“晚上小家夥跟我睡,三哥你是胃陰虛,不是腎虛。”李易指指甲魚湯。
李隆基剛才還說不愛吃呢,這下把另外半隻挪過去,仔細品嚐,不給李易吃了。
李易又說:“最近不會有什麽大事情,我給你出個議論的東西。
關於木軌在京兆府鋪就線路的,你就不用上班了,扔出去給你手下的人討論。
你好好睡一覺,長時間精神緊繃會讓人內分泌失調了。
休息一天,就能調整過來,真有什麽大事兒,我又沒出去,我一直在。”
“明天我不用上班了?”李隆基像個孩子一樣。
“就在驪山上呆著,你莊子那點小買賣別擔心,實在不行,我寫信給老畢,讓他幫忙照看。”
李易點點頭,休息吧,別人都有休沐呢,你有嗎?
李隆基瞬間精神狀態就不一樣了,跟一個小孩子得到大人的承諾,說明天不去上課,而是去遊樂場一樣。
李隆基等不得了,跑出去寫,告訴群臣明天討論什麽,他知道李易已經有完整的規劃了,就是叫別人有個事情做。
李易也寫一封信,給畢構,寫的並不是軌道的事情。
他讓畢構梳理一下外來商人商品定位和稅收取值的問題,要出三聯賬,不然會出事兒。
不給三聯的話,裏麵有漏洞。
正好開春了,河運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