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艘輪船上的人開始喝水,喝溫水,喝完了吐,把肚子吐空。
然後大口大口喘氣,如此一來,血液更多供應身體其他部位,尤其是大腦。
不然太難受了,恨不能暈過去。
郭知運指揮人手把東西運出來,魚幹、羊肉幹、西瓜、香瓜,顯然是路上換的東西。
大蔥也是,山藥看著是去年的。
麥子估計是船上還有位置,蹬船的人找個地方裝一些,送到前麵給將士們吃。
至於蝦仁和各種幹,屬於沒交換完的東西,正好一起送。
對於幾萬人來講,東西不多,海裏的東西一人能分到一斤。
百石的船扣除了人的重量,一船能有個幾千斤。
西瓜和香瓜,隻能給將領和受傷生病的送去。
魚幹、肉幹不值錢,西北不缺。
大蔥反而是好東西,熬湯的時候放進去,味道美。
將士們興奮著,消息被傳到一個個軍寨,告訴大家朝廷從黃河水運的第一批東西抵達。
“他娘滴咧,這輩子就沒見過牡蠣、蛤蜊、海白菜長啥樣,結果到了最遠的地方,陛下給送來。”
“可以繼續向前打,把兩個湖占了,到時朝廷的船隊繼續給我們送東西。”
“不用朝廷,我們自己造出來輪船,逆流運輸。”
“水淺的地方放排撐杆子。”
“不行,黃河過山穀,水流那叫什麽急,排下去容易,回不來。”
“哪個能幹的琢磨出來的輪船,製作肉幹,湊一湊,賞他一千斤,讓他一家吃上幾年。”
“長安灞水李家莊子,咱用的兌換券就是那裏出,一千斤吃不上幾天。”
“算了,不給了,他還養一萬多的俘虜,比我們富裕。”
“軍隊中的工匠趕緊找來,學著造輪船,咱自己短途從後麵運送輜重。”
幹活的士兵在火把的照耀下聊著開心的事情,挖溝挑土也不那麽累了。
郭知運和王君葵帶著人去看傷員,手下挑著擔子。
有的傷員太疼了,睡一會兒就醒,他們是看到吐蕃落下的傷員和跑不動的人去抓的時候受傷的。
當然,凡是反抗的,都被殺掉。
還有一些原來受傷,簡單地縫合處理一下,又跟著跑。
把敵人趕走了,他們倒下,再次接受治療。
到一個帳篷,裏麵躺了四個人,在分開的草墊子上躺,有油燈的火苗晃動。
“刺史,說朝廷的人來了?”四個人剛剛聽別人說,靠著坐在那裏聊天,疼,睡不著。
“從長安而來,五十艘百石船,兩個輪子,能逆流航行。”
郭知運拿過來一個西瓜,現在的西瓜都不大,圓的。
抽出刀,從旁邊的小缸裏舀水衝一衝,切西瓜。
“嚐嚐路上他們換來的寒瓜,現在叫西瓜。”郭知運把半個瓜分成八份,都是很小的一份。
遞四個傷員一人一份,他跟王君葵,還有兩個挑擔子的人也一人一牙。
大家小口吃,籽都舍不得吐。
“京兆府的瓜?”一個傷員問。
“蘭州鳴沙縣的瓜,京兆府的瓜送過來就不能吃了。”王君葵認識瓜的品種。
“咱們那能種瓜不?”另一個傷員覺得瓜好甜,他有點發燒,瓜涼,保證好吃。
“許是能吧。”郭知運不太確定。
其實他那涼州適合中西瓜和香瓜,那裏是甘肅,繼續向西北,新疆瓜也甜。
隻是大家不種,都種地了,就像葡萄和棉花,當地中的葡萄少,棉花根本不種。
<a id="wzsy" href="http://m.loubiqu.net">筆趣閣</a>
相對幹旱,又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變化大的地方最適合種瓜果。
像枸杞了、大棗了,種出來更甜。
若是遇到幹旱的時節,棗樹稍微澆點水,棗子才最好吃。
八個人慢慢吃完一牙西瓜,郭知運又要切,一個傷員阻止:“刺史,給其他兄弟送去,後麵受傷的更需要。”
他指的後麵受傷的是留在後頭的傷員,第一次戰鬥的時候負傷,無法跟隨隊伍前進。
其他三個傷員一同點頭,他們知道這不是西瓜,是信心和底氣。
黃河通航了,帶來的東西,隻要守在黃河邊,補給再不缺少。
除了送東西,還能運兵,在黃河旁,不是孤軍待援。
“好!”郭知運答應,又看看傷員包紮的情況,捧著半個西瓜帶人去下一個帳篷。
一群快馬出發,馬上的人帶著海貨和西瓜、香瓜往回跑,給後麵的兄弟們送去。
告訴他們這個好消息,有的傷重的,要堅持不下去的,聽到消息,或許就活過來了。
求生欲望越強,存活的幾率越大。
這點其實李易最有感觸,有的人傷得那麽重了,但就是要活著,因為還有家人需要他來養,結果真的就活下來了。
有的沒有前者傷重,救啊救的卻怎麽都救不回來。
當太陽升起,五十艘輪船上的人活過來了。
好好睡了一覺的他們早上起來就開始猛喝羊湯,昨天晚上空腹睡的。
他們周圍是一圈將士,自己不急著吃,看他們吃。
給他們的羊湯中的肉最多,還有麵餅。
郭知運等人過來,昨天晚上沒有任何交接手續,實在是這些人挺不住了。
現在問問,哪的人?
“報告郭節度使,我們是左衛的人,我是郎將李可。”
不等郭知運詢問出聲,一個從長安來的人先開口。
他是領隊,郎將是正五品上的官。
“哦~~”周圍的人恍然,怪不得這些人看著壯實,而且恢複速度快。
原來是同一個係統的人,顯得更親近了。
“路上累嗎?”郭知運問關鍵的事情。
“之前不累,後來走到豐安軍所在,接到李東主快馬傳遞的死命令,要求我們克服困難,用最快的速度把東西送到地方。”
李可說著就是一哆嗦,似乎回憶起了什麽不好的事情。
“李東主?”王君葵緊跟著問一句。
“李易,灞水李家莊子的東主。”李可點頭,其他人跟著點頭。
“他……能給你們下令?”旁邊一個將領問出大家都疑惑的問題。
“對呀,他派羽林飛騎給我們下令,兵部尚書蘇頲下命令,我們還會偷點懶,李東主下令,我們要拚。”
李可強調一下命令的不同,看誰下,兵部尚書的不如李易的。
“沒人彈劾他?”另一個將領問。
“彈劾他就留中不發,現在又改回來,變成中書省,三個宰相不會允許別人彈劾李易。”
李可說出來當前朝廷上的一點事情。
然後大口大口喘氣,如此一來,血液更多供應身體其他部位,尤其是大腦。
不然太難受了,恨不能暈過去。
郭知運指揮人手把東西運出來,魚幹、羊肉幹、西瓜、香瓜,顯然是路上換的東西。
大蔥也是,山藥看著是去年的。
麥子估計是船上還有位置,蹬船的人找個地方裝一些,送到前麵給將士們吃。
至於蝦仁和各種幹,屬於沒交換完的東西,正好一起送。
對於幾萬人來講,東西不多,海裏的東西一人能分到一斤。
百石的船扣除了人的重量,一船能有個幾千斤。
西瓜和香瓜,隻能給將領和受傷生病的送去。
魚幹、肉幹不值錢,西北不缺。
大蔥反而是好東西,熬湯的時候放進去,味道美。
將士們興奮著,消息被傳到一個個軍寨,告訴大家朝廷從黃河水運的第一批東西抵達。
“他娘滴咧,這輩子就沒見過牡蠣、蛤蜊、海白菜長啥樣,結果到了最遠的地方,陛下給送來。”
“可以繼續向前打,把兩個湖占了,到時朝廷的船隊繼續給我們送東西。”
“不用朝廷,我們自己造出來輪船,逆流運輸。”
“水淺的地方放排撐杆子。”
“不行,黃河過山穀,水流那叫什麽急,排下去容易,回不來。”
“哪個能幹的琢磨出來的輪船,製作肉幹,湊一湊,賞他一千斤,讓他一家吃上幾年。”
“長安灞水李家莊子,咱用的兌換券就是那裏出,一千斤吃不上幾天。”
“算了,不給了,他還養一萬多的俘虜,比我們富裕。”
“軍隊中的工匠趕緊找來,學著造輪船,咱自己短途從後麵運送輜重。”
幹活的士兵在火把的照耀下聊著開心的事情,挖溝挑土也不那麽累了。
郭知運和王君葵帶著人去看傷員,手下挑著擔子。
有的傷員太疼了,睡一會兒就醒,他們是看到吐蕃落下的傷員和跑不動的人去抓的時候受傷的。
當然,凡是反抗的,都被殺掉。
還有一些原來受傷,簡單地縫合處理一下,又跟著跑。
把敵人趕走了,他們倒下,再次接受治療。
到一個帳篷,裏麵躺了四個人,在分開的草墊子上躺,有油燈的火苗晃動。
“刺史,說朝廷的人來了?”四個人剛剛聽別人說,靠著坐在那裏聊天,疼,睡不著。
“從長安而來,五十艘百石船,兩個輪子,能逆流航行。”
郭知運拿過來一個西瓜,現在的西瓜都不大,圓的。
抽出刀,從旁邊的小缸裏舀水衝一衝,切西瓜。
“嚐嚐路上他們換來的寒瓜,現在叫西瓜。”郭知運把半個瓜分成八份,都是很小的一份。
遞四個傷員一人一份,他跟王君葵,還有兩個挑擔子的人也一人一牙。
大家小口吃,籽都舍不得吐。
“京兆府的瓜?”一個傷員問。
“蘭州鳴沙縣的瓜,京兆府的瓜送過來就不能吃了。”王君葵認識瓜的品種。
“咱們那能種瓜不?”另一個傷員覺得瓜好甜,他有點發燒,瓜涼,保證好吃。
“許是能吧。”郭知運不太確定。
其實他那涼州適合中西瓜和香瓜,那裏是甘肅,繼續向西北,新疆瓜也甜。
隻是大家不種,都種地了,就像葡萄和棉花,當地中的葡萄少,棉花根本不種。
<a id="wzsy" href="http://m.loubiqu.net">筆趣閣</a>
相對幹旱,又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變化大的地方最適合種瓜果。
像枸杞了、大棗了,種出來更甜。
若是遇到幹旱的時節,棗樹稍微澆點水,棗子才最好吃。
八個人慢慢吃完一牙西瓜,郭知運又要切,一個傷員阻止:“刺史,給其他兄弟送去,後麵受傷的更需要。”
他指的後麵受傷的是留在後頭的傷員,第一次戰鬥的時候負傷,無法跟隨隊伍前進。
其他三個傷員一同點頭,他們知道這不是西瓜,是信心和底氣。
黃河通航了,帶來的東西,隻要守在黃河邊,補給再不缺少。
除了送東西,還能運兵,在黃河旁,不是孤軍待援。
“好!”郭知運答應,又看看傷員包紮的情況,捧著半個西瓜帶人去下一個帳篷。
一群快馬出發,馬上的人帶著海貨和西瓜、香瓜往回跑,給後麵的兄弟們送去。
告訴他們這個好消息,有的傷重的,要堅持不下去的,聽到消息,或許就活過來了。
求生欲望越強,存活的幾率越大。
這點其實李易最有感觸,有的人傷得那麽重了,但就是要活著,因為還有家人需要他來養,結果真的就活下來了。
有的沒有前者傷重,救啊救的卻怎麽都救不回來。
當太陽升起,五十艘輪船上的人活過來了。
好好睡了一覺的他們早上起來就開始猛喝羊湯,昨天晚上空腹睡的。
他們周圍是一圈將士,自己不急著吃,看他們吃。
給他們的羊湯中的肉最多,還有麵餅。
郭知運等人過來,昨天晚上沒有任何交接手續,實在是這些人挺不住了。
現在問問,哪的人?
“報告郭節度使,我們是左衛的人,我是郎將李可。”
不等郭知運詢問出聲,一個從長安來的人先開口。
他是領隊,郎將是正五品上的官。
“哦~~”周圍的人恍然,怪不得這些人看著壯實,而且恢複速度快。
原來是同一個係統的人,顯得更親近了。
“路上累嗎?”郭知運問關鍵的事情。
“之前不累,後來走到豐安軍所在,接到李東主快馬傳遞的死命令,要求我們克服困難,用最快的速度把東西送到地方。”
李可說著就是一哆嗦,似乎回憶起了什麽不好的事情。
“李東主?”王君葵緊跟著問一句。
“李易,灞水李家莊子的東主。”李可點頭,其他人跟著點頭。
“他……能給你們下令?”旁邊一個將領問出大家都疑惑的問題。
“對呀,他派羽林飛騎給我們下令,兵部尚書蘇頲下命令,我們還會偷點懶,李東主下令,我們要拚。”
李可強調一下命令的不同,看誰下,兵部尚書的不如李易的。
“沒人彈劾他?”另一個將領問。
“彈劾他就留中不發,現在又改回來,變成中書省,三個宰相不會允許別人彈劾李易。”
李可說出來當前朝廷上的一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