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吃飯、喝酒。
武婕妤不喝酒,她還要奶孩子。
王皇後更不能喝酒,肚子裏有孩子。
王維應對得體,他本就是大家族的人,連這點場麵都應付不了,憑什麽稱河東王氏?
“縣丞品低,責任卻大,如守烽火之決絕,若行斥候之死誌。心不在民間,胸何懷天下?”
李易對王維進行教育,別以為你能寫點詩,你是河東王氏,你就牛逼了。
告訴你,在我眼中,詩賦就是個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一個小環節。
你落實下去,跟百姓互動,百姓笑,你才可以傲。
“維受教。”王維向李易施禮。
旁人說此言,他定會嗤之以鼻,覺得對方做作、虛偽。
話從李易口中說出來,他承認。
李易確實就這樣做的,針對百姓的時候,始終坦誠。
要說李易有什麽缺點,感覺可以欺之以方。
實則想對李易用大義、德行來攻訐,李易直接就懟回去了。
按照李易的說法:我不是君子,所以不能欺之以方;我不是小人,故此不可誘之以利。
“沒有本事的人追求自我,有本事的人追逐大同。即便這個大同不怎麽現實。”
李易又對王維闡述一種理念。
他說的大同就是……什麽主義?
之前他那時一直喊,喊著喊著,就再沒有人提及。
因為欲望。
有欲望才有發展,沒有欲望,那存在又有什麽意義?
欲望即思想,我思故我在,我若不在,哪管他洪水滔天。
真大同了,不符合人類發展的本質。
按照唯物主義理論,其本身就是矛盾的,所以還是先過好日子為重。
潮汐澎湃,因月所在。陰晴圓缺,日地成切。
月小,故繞地而轉;地小,遂圍陽而旋。
日出星消,月滿星暗。
自然如此,怎麽就要弄成大家變成那種不現實的大同?
“唉!”李易重重地歎息一聲。
“李郎!”永穆公主發現李易心情不好。
“聞恬啊,人類的發展最終要變人治成智能治。但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各種抗爭與犧牲。”
李易想到的是更長遠的事情。
整個世界,就沒有一個律法是真正地落實下去,總有人要受到各方麵影響,然後做出唯心的判決。
社會發展到某一天,估計就是每一個人的思維都被收集。
法官的存在僅僅是一個吉祥物。
就跟皇權一樣,在皇權的大唐,給一個人說以後沒有皇帝了,大家都不信。
永穆公主不曉得啥是智能,人治卻明白。
“李郎,用別的東西代替人?”永穆公主想不到什麽東西。
“莊子裏的監控,那個有人會報警,有更厲害的,發現人,不但能報警,還能判斷是敵人還是自己人。
若是敵人,裝上武器可以自己攻擊。
控製一些工具,又能幫人幹活,既然能如此,就可以當衙役和縣令。”
李易僅僅是幻想以後的事情,他認為絕對能夠變成真的。
也許幾十年,也許幾百年。
永穆公主眨眨眼睛,似乎能理解:“如那般,咱們幹活可就輕鬆啦。”
“幹活輕鬆,怕它自己有想法,然後拿著武器攻擊人,人打不過它。”李易搖搖頭。
“軍隊打仗的時候派它去,是不是能殺得敵人聞風喪膽?”永穆公主想到吐蕃。
“敵人也有,大家就拿著同樣的東西打。關鍵還有其他更厲害的武器,大不了同歸於盡。”
李易指得是他之前跟永穆公主說的武器,核武器。
打不過,眼看要亡國了,誰都別想好。
實際上對於有核國家來說,不存在滅國的事情,大家全怕。
另一邊王維在跟李隆基說著話,主要是李隆基問,王維答。
李隆基問王維的家中情況,又問當地的特產和民情。
特產王維知道,民情……
民情吧,這個,那什麽,反正,怎麽說呢?感覺沒有長安的百姓好。
王維就是這樣回答的,他確實不清楚,種地他不會種,織布他不會織,做飯他不會做……
他就會寫詩,對佛教和道教都比較喜愛,現在就開始接觸,但還不像以後那麽深。
他還願意跟很多文人在一起喝酒,找女人陪。
曆史上他就因為辦酒席,然後找來的藝人舞黃色的獅子被收拾了。
那個屬於要造反啊!有人一舉報,他就倒黴了。
李隆基知道他不會造反,可是還是得收拾,降職。
按照李易的想法,估計王維是被人給坑了,有人故意使壞。
他的家族大,還有錢,他自己畫畫寫詩厲害,屬於有才華,加上剛考中了進士就給安排個好官。
別人明著奉承他,給他安排各種節目,就把那個叫女人舞黃獅的主意給他,甚至就是別人找的團隊過來表演。
要說比較,跟李易那個時候的老畢差不多,被人給害了,私下裏說的事情,錄下來放到網上。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info">小書亭</a>
交友,有時候就是這麽坑。
王維現在不知道曆史上的自己怎麽回事兒,他此刻在冒汗。
“家中周遭溝渠可還好用?”李隆基問。
王維:“許是可以。”
“田中耕作,今年雨水如何?”李隆基問。
王維:“下過幾場雨,不多。”
“能見百姓引水澆灌?若有,依何物而灌?”李隆基問。
王維汗珠子流下來,不敢擦:“沒看見水車,對,沒看見,我家中有水車。”
“百姓牲畜在路上常見否?”李隆基問。
王維使勁皺著眉頭,他後悔了,早知道如此,先不跟著過來見陛下呀。
應該跟李易問一問陛下見麵後要問什麽,然後自己提前準備。
現在陛下問的怎麽都這麽具體?不應該問治國之策嗎?
自己走過來的這段路上,想的是吐蕃、突厥,哦,還有突騎施。
陛下不問大事兒,偏偏問縣裏的百姓種田養牲口啥的,咋回事兒。
李隆基看著王維,眼中露出一絲失望的神色。
李易跟永穆公主說了幾句,一看王維的樣子,想笑。
都琢磨著當官,然後指點江山,結果一到最底層,全茫然。
“摩詰啊,等著往前走,路過你家的時候,你先回家了解一下情況。
然後願意追上來呢,就快點,不願意追,等著,我們回來接你。”
李易給打了個圓場,不用問了,王維根本不知道。
武婕妤不喝酒,她還要奶孩子。
王皇後更不能喝酒,肚子裏有孩子。
王維應對得體,他本就是大家族的人,連這點場麵都應付不了,憑什麽稱河東王氏?
“縣丞品低,責任卻大,如守烽火之決絕,若行斥候之死誌。心不在民間,胸何懷天下?”
李易對王維進行教育,別以為你能寫點詩,你是河東王氏,你就牛逼了。
告訴你,在我眼中,詩賦就是個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一個小環節。
你落實下去,跟百姓互動,百姓笑,你才可以傲。
“維受教。”王維向李易施禮。
旁人說此言,他定會嗤之以鼻,覺得對方做作、虛偽。
話從李易口中說出來,他承認。
李易確實就這樣做的,針對百姓的時候,始終坦誠。
要說李易有什麽缺點,感覺可以欺之以方。
實則想對李易用大義、德行來攻訐,李易直接就懟回去了。
按照李易的說法:我不是君子,所以不能欺之以方;我不是小人,故此不可誘之以利。
“沒有本事的人追求自我,有本事的人追逐大同。即便這個大同不怎麽現實。”
李易又對王維闡述一種理念。
他說的大同就是……什麽主義?
之前他那時一直喊,喊著喊著,就再沒有人提及。
因為欲望。
有欲望才有發展,沒有欲望,那存在又有什麽意義?
欲望即思想,我思故我在,我若不在,哪管他洪水滔天。
真大同了,不符合人類發展的本質。
按照唯物主義理論,其本身就是矛盾的,所以還是先過好日子為重。
潮汐澎湃,因月所在。陰晴圓缺,日地成切。
月小,故繞地而轉;地小,遂圍陽而旋。
日出星消,月滿星暗。
自然如此,怎麽就要弄成大家變成那種不現實的大同?
“唉!”李易重重地歎息一聲。
“李郎!”永穆公主發現李易心情不好。
“聞恬啊,人類的發展最終要變人治成智能治。但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各種抗爭與犧牲。”
李易想到的是更長遠的事情。
整個世界,就沒有一個律法是真正地落實下去,總有人要受到各方麵影響,然後做出唯心的判決。
社會發展到某一天,估計就是每一個人的思維都被收集。
法官的存在僅僅是一個吉祥物。
就跟皇權一樣,在皇權的大唐,給一個人說以後沒有皇帝了,大家都不信。
永穆公主不曉得啥是智能,人治卻明白。
“李郎,用別的東西代替人?”永穆公主想不到什麽東西。
“莊子裏的監控,那個有人會報警,有更厲害的,發現人,不但能報警,還能判斷是敵人還是自己人。
若是敵人,裝上武器可以自己攻擊。
控製一些工具,又能幫人幹活,既然能如此,就可以當衙役和縣令。”
李易僅僅是幻想以後的事情,他認為絕對能夠變成真的。
也許幾十年,也許幾百年。
永穆公主眨眨眼睛,似乎能理解:“如那般,咱們幹活可就輕鬆啦。”
“幹活輕鬆,怕它自己有想法,然後拿著武器攻擊人,人打不過它。”李易搖搖頭。
“軍隊打仗的時候派它去,是不是能殺得敵人聞風喪膽?”永穆公主想到吐蕃。
“敵人也有,大家就拿著同樣的東西打。關鍵還有其他更厲害的武器,大不了同歸於盡。”
李易指得是他之前跟永穆公主說的武器,核武器。
打不過,眼看要亡國了,誰都別想好。
實際上對於有核國家來說,不存在滅國的事情,大家全怕。
另一邊王維在跟李隆基說著話,主要是李隆基問,王維答。
李隆基問王維的家中情況,又問當地的特產和民情。
特產王維知道,民情……
民情吧,這個,那什麽,反正,怎麽說呢?感覺沒有長安的百姓好。
王維就是這樣回答的,他確實不清楚,種地他不會種,織布他不會織,做飯他不會做……
他就會寫詩,對佛教和道教都比較喜愛,現在就開始接觸,但還不像以後那麽深。
他還願意跟很多文人在一起喝酒,找女人陪。
曆史上他就因為辦酒席,然後找來的藝人舞黃色的獅子被收拾了。
那個屬於要造反啊!有人一舉報,他就倒黴了。
李隆基知道他不會造反,可是還是得收拾,降職。
按照李易的想法,估計王維是被人給坑了,有人故意使壞。
他的家族大,還有錢,他自己畫畫寫詩厲害,屬於有才華,加上剛考中了進士就給安排個好官。
別人明著奉承他,給他安排各種節目,就把那個叫女人舞黃獅的主意給他,甚至就是別人找的團隊過來表演。
要說比較,跟李易那個時候的老畢差不多,被人給害了,私下裏說的事情,錄下來放到網上。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info">小書亭</a>
交友,有時候就是這麽坑。
王維現在不知道曆史上的自己怎麽回事兒,他此刻在冒汗。
“家中周遭溝渠可還好用?”李隆基問。
王維:“許是可以。”
“田中耕作,今年雨水如何?”李隆基問。
王維:“下過幾場雨,不多。”
“能見百姓引水澆灌?若有,依何物而灌?”李隆基問。
王維汗珠子流下來,不敢擦:“沒看見水車,對,沒看見,我家中有水車。”
“百姓牲畜在路上常見否?”李隆基問。
王維使勁皺著眉頭,他後悔了,早知道如此,先不跟著過來見陛下呀。
應該跟李易問一問陛下見麵後要問什麽,然後自己提前準備。
現在陛下問的怎麽都這麽具體?不應該問治國之策嗎?
自己走過來的這段路上,想的是吐蕃、突厥,哦,還有突騎施。
陛下不問大事兒,偏偏問縣裏的百姓種田養牲口啥的,咋回事兒。
李隆基看著王維,眼中露出一絲失望的神色。
李易跟永穆公主說了幾句,一看王維的樣子,想笑。
都琢磨著當官,然後指點江山,結果一到最底層,全茫然。
“摩詰啊,等著往前走,路過你家的時候,你先回家了解一下情況。
然後願意追上來呢,就快點,不願意追,等著,我們回來接你。”
李易給打了個圓場,不用問了,王維根本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