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製作魚肉泥,晚上吃魚肉餅,蛋白質、維生素、葉綠素、碳水化合物、脂肪、鹽,都要補充。”


    柳庭光見時候差不多,招呼大家去幹活。


    打旗語,安排工作,四十艘船做一樣的飯菜。


    隊伍帶著食譜,各種海鮮搭配,李家莊子出品,怕海員們吃一樣的東西吃膩味。


    航海中,不止生理健康,心理一樣得保障。


    李家莊子的食譜能夠保證每一頓飯菜不一樣,隻是海員們懶,連續吃兩天一樣的沒關係。


    在長安的官員,以前冬天蔬菜少,天天吃一樣的,白菜、蘿卜,也能吃,還屬於好東西呢。


    後來有大棚蔬菜,價錢在可承受範圍之內,自己偶爾買點。


    不買的時候有按照品級,陛下給的一部分、李家莊子給的一部分。


    包括多放陳醋的變蛋拌豆腐、肉皮烀的幹豇豆鹹菜、不是很鹹的蝦油小菜、蔭幹的茄子片製作的炸茄盒、酸甜口的泡發幹蘿卜條……


    哦,還有豆蟲,油炸和煎的都挺好吃。


    “別把器皿杵壞了,工匠的手真巧,回去我想以出海的功勞申請去李家莊子學半個月。”


    話多的官員用舂搗魚肉,為了防止汁濺出來,工匠在上麵加一個蓋子。


    準確地說是兩個蓋子,一個大的蓋子蓋住舂,留個窟窿,杵能夠自由變換角度。


    在杵的地方還有一個小蓋子,把大蓋子留的窟窿給擋住。


    舂的時候不往外崩,製作蒜泥可以、砸肉可以。


    “以前用它給稻穀脫殼,沒想到過加兩個蓋子,稻穀都飛出來了。”


    另一個官員把現在的工具用途延伸。


    “稻穀用不上,我家在沒有李東主到來時,一直舂,舂飛了,掃一掃,簸一簸,最後還是那樣。”


    從小幹過活兒的官員有自己的見解,若現在的工具有用,李家莊子早印在報紙上了。


    <a id="wzsy" href="http://m.xiashuba.com">下書吧</a>


    顯然船上的工匠擔心幹活的時候在船上留下不好清理的東西,臨時想個辦法。


    李家莊子的工匠聰明著呢,手藝更無須多說。


    “姚相知道李東主缺少工匠,專門培養,後送至李家莊子。”話多的官員說出他所掌握的秘密。


    “呸!”一個聲音在他們背後響起,一個工匠站在那裏。


    “姚崇想壓東主一頭,當時姚崇相位話語權不夠大,被東主奪去,姚崇著急。


    後來總出事兒,每有一樣能比過東主,不得不放棄,養不起人了。


    姚崇給的工錢少,逼工匠琢磨新的東西,還不允許工匠出去交流。”


    工匠說出真實的情況,一口一個姚崇,沒有絲毫尊重。


    “你咋知道?”話多的官員有一點點生氣。


    “我就是當初被姚崇強迫過去的工匠,整個大工坊,官僚啊。


    一天應該給十五錢的工錢和五錢的補貼,補貼用在食宿上。


    結果給咱們住的地方夏天悶熱、冬天冷,吃的東西……不提了,不提。”


    工匠說著擺擺手,蹲下看舂,盤算能否繼續改進。


    “你現在呢?”從小幹活的官員想多了解。


    “如今一家人住在莊子,隻要符合操作規範,我隨便改東西和造新東西。


    東主說過,有沒有用先造出來,在想的方麵不好用,萬一於其他地方好用呢。


    東主不怕浪費材料,不浪費材料的工匠隨便能找到,唯手熟爾。


    技術是基礎,當主動去浪費材料時,是技術向藝術進發。”


    工匠說起自己的活兒,整個人變得神采飛揚,帶著一絲驕傲。


    ……


    “我突然發現,世界上很多曆史上的建築和雕刻,真的沒什麽可驕傲的。”


    遊艇抵達複活節島,在海上打漁。


    李易看到島子上有人,用無人機看。


    此刻的島子上沒有石像,他突然醒悟,追逐別人所謂的偉大的東西,不如看看自己的。


    複活節島上的石像用的石頭密度小,根本沒有那麽重,而且雕刻得並不好。


    宣傳中總說這個島子的石像象征什麽、多麽不容易。


    看看自己的文明,萬裏長城夠不夠用?


    說蘇伊士運河幾次開鑿又幾回放棄,看看京杭大運河。


    大運河可不僅僅是一條人工河那麽簡單,它貫穿了好多個水係,水怎麽流的,每一個位置要計算好了。


    由北向南流、從南至北流,最終皆歸海,就這個流域計算,世界上哪個運河敢出聲?


    當大航海時期無數人為敗血症苦惱不已時,華夏遠洋船隊從來不因此糾結。


    李易突然間想開了,什麽這個文明那個雕像的,當我中華造不出來?


    中華就是一次次因為氣候、外族入侵沉淪與崛起。


    那些不講道理的白皮膚的畜生滅掉多少個文明,怎麽就沒把中華文明給滅了?


    憑什麽就你們優先?你們有那個底蘊嗎?


    不就是兩百多年嘛!曆史長河中幾百年算個屁,看把你們能的,你們有不滅的傳承嗎?


    “李郎,他們長的和之前島子上看到的一樣,還是女的說話管用。”


    永穆公主忽然發現自己的李郎跟換了個人似的,氣質不一樣了。


    怎麽說呢,此刻的李郎負手站在那裏,濤浪根本無法讓其動搖,像巍峨的山,又如鋒利的劍。


    “是呀,我終於想通了,雕刻大的石像,其實是代表著燈塔,石像的眼睛用寶石,而本地沒有寶石。


    那麽寶石哪裏來的?交換,貿易。本地是個中轉站,發生了如海嘯、地震的、小冰河等災難才沒落。”


    李易想到了另一種可能,石頭雕像眼睛放寶石,作用是為了讓人看到。


    而石像上的紅帽子,顏色有差異,叫外來的人能夠分辨。


    石像的表情莊重、肅穆,可以說是一種禮儀。


    其他島子上的人和現在島子上的人長相差不多,理論上從東南亞開始發展,包括說是台灣。


    這些個石像屬於國門,那邊的風和洋流太鬧心,隻要從那裏過來,航線別偏離太大,便能夠看到石像。


    石像是燈塔、是表示一個龐大族群的國門。


    因為從這裏開始,繼續向西,一個個島子上但凡有人,就是這個族群的人。


    它不是孤立的,它跟後麵和前麵的都有貿易、交配聯係。


    石像全身,隻留下上半身、甚至是腦袋,地震給震的呀。


    不然誰造一個石像還要埋一部分?無聊哇?


    李易笑了,他覺得自己揭開了曆史上的一個迷題。


    不要神話,就是簡單的交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係統來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帶著係統來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