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幽向西麵看去,感覺強大的威壓自西方而來。[]西方的天色越來越紅,很快變得如血染一般。尋幽覺得胸口憋悶得慌,而城牆附近的士兵們則是伏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了。
“那個修士修為如何?”尋幽深吸口氣問蒼若。她隻知道對方很強大,強大到她完全無法與之對抗,甚至連對方的修為大約如何也探不出來。
“大概在元嬰初期。”蒼若看了眼西方說道。
尋幽抱起虞章潔的身體,稍用靈力將他身上的箭支都震出體外,用秋水載著他飛起來。
“走吧,我們暫且一避。”尋幽看了看蒼若說道。
蒼若點了點頭,跟在尋幽後麵朝後退去。
但就在這時,尋幽身上的棲霞山水扇發出柔光,自動飛到了尋幽麵前打著轉。
尋幽停下腳步,喃喃道:“是我師父與虞師伯來了。”
“我暫且避避。”蒼若回頭看了眼尋幽,化做一道白光消失在空氣中。
尋幽拿起扇子,對著扇子輸送靈力,向玄清傳達她的情況。玄清的回複是讓她在原地等待。尋幽也不知道究竟在原地站了多久,直到附近開始有些修仙者出來探情況,西邊那陣威壓才漸漸近了。
十餘裏外傳來兩聲劍鳴,這劍鳴聽來十分淒涼,像是鳳凰啼血,天地齊哀。連秋水也跟著響了一聲,震得一些修為不高的修士臉色蒼白。
他們探明了情況,也不敢多待。有些奔城外走了,有些則躲進城中。飛劍一向是蜀山的代表,有看見禦劍的修士,大多都是蜀山弟子。蜀山是名門大派。他們沒有參與到這件其中,自然也不會把帳算到他們頭上。
尋幽麵迎向西方,見兩個白衣翩然的劍修禦劍而來。領頭的正是虞師伯,而飛在後麵的是她的師父玄清。
虞師伯看向秋水上躺著的虞章潔,猛的一個加速,如一陣疾風吹到尋幽麵前。玄清見狀也急急跟了上來,落在尋幽身邊,看了眼她沒有開口說話。
尋幽看著秋水上已經沒有了呼吸的虞章潔。不知道該如何麵對虞師伯。虞章潔是因為她才死的,她甚至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說出虞章潔的死因。
“虞師伯,我……”
“你無需再說了,事情前因後果,我已經知曉。”虞師伯揮了揮手,深吸一口氣,慢慢走向虞章潔的遺體。“倘若……我當初帶他回山,或許便不會如此了。”
虞師伯在虞章潔遺體前站了半晌,揮了揮長袖,恨道:“待我城去會會那狗皇帝。”
尋幽跟不上虞師伯的速度,也沒與他同去的念頭。玄清沒有追上虞師伯,而是禦劍飛在尋幽身邊。
虞師伯的身影很快就看不見了。兩人在城中兜兜轉轉,來到虞府門前。今日城中門戶緊閉,街道上沒有一個人,而尋幽與玄清大膽地禦劍飛行,也沒有人看見。虞府附近也是一片寂靜,然而師徒兩人耳力甚好,能聽到府內時不時傳來的哭聲。
尋幽在虞府門前站了一會兒,正要轉身離去。忽然有人喚了她一句。
“仙姑!”一個管家模樣的中年男人走出來,低聲道,“仙姑請入府看看吧。”
尋幽頓了頓,看著虞府這個管家沒有說話。
“仙姑,夫人與少夫人痛不欲生。小人鬥膽請仙姑進去看看吧。”虞管家低低的乞求,尋幽這才發現他眼眶微紅。比之前滄桑了不知道多少。
“好吧。”尋幽點了點頭,繞開虞管家。一步步走向虞府大門。
玄清跟上去,擔心地看著她:“尋幽,你大可以不去,我們回蜀山便是了。”
尋幽搖了搖頭,歎了口氣苦笑:“師父,可是他是因我而死的啊。(.)”
“隻要為師不答應,誰能為難得了你?”玄清皺眉。尋幽鼻子發酸,這是第一次聽到他師父說出這樣的話。她知道,他這是在百般護著自己,怕自己受了委屈。
尋幽停下腳步,將玄清拉住,認真地對他道:“師父請留在原地,這是徒兒要自己麵對的事情。”
玄清隻得留在門外,目送著尋幽走進了此時看起來有些淒清虞府。
“冷尋幽!我們家章潔究竟欠了你什麽!你若要討債,便從我身上討,你將我兒還回來,你將我兒還回來啊!”虞夫人不見了平日富貴嫻靜的模樣,如一隻發怒的母獅子,一見尋幽便將所有怒火發在她身上。
尋幽被虞夫人喊得整顆心揪在一起,想起虞章潔身中數箭倒地的模樣,又想起虞章潔臨死前的托付。她沒有說話,靜靜地看著發怒的虞夫人。這一切,是她該承受的。
虞夫人罵了幾句,便泣不成聲。
花氏哭得梨花帶雨,對著尋幽咬牙冷笑:“連自己親弟弟溺死在麵前,都能不眨一下眼睛的人。冷尋幽,說你是鐵石心腸都不為過!”
尋幽目光一冷,狠狠道:“你若再提一句我弟弟,信不信我當場把你的舌頭割下來?”
花氏被尋幽嚇住,一時止了聲。
虞府外的玄清再聽不下去,身形一閃到了府內,冷冷地對虞夫人道:“虞夫人,此中緣由還待虞師兄與你說明,在下便先帶徒兒歸山了。”
虞夫人一愣,隨即明白過來,難以置信地看著玄清:“什麽?你是說,夫君,夫君他還沒死?”
玄清不置可否,命尋幽與他一起禦劍回山。聰明如虞夫人怎會不明白他的意思?若真不明白,便是在裝傻了。
劍修禦劍飛行,從京城到蜀山數千裏的路程不過幾日。而有元嬰期高手帶著飛行,這路程竟縮短在一日之內。
昏時她還在京城,到了夜裏便回到蜀山。蜀山之上,依舊孤燈幾盞零零星星分布在幾座峰頭。
“你回棲霞山好生修煉,為師去看看你虞師伯。”玄清送尋幽到了蜀山地界,匆匆禦劍調頭飛向京城。
尋幽點頭停著秋水,目送玄清離去。她覺得今日實在太累,便慢慢地禦劍飛回蜀山。途中有巡山的弟子過來,領頭的弟子竟是蕭衡。
“冷師妹?”蕭衡飛近一看,驚訝地發現竟是尋幽,“你怎麽會在這裏?”
尋幽勉強笑了笑,道:“蕭師兄,我奉師命下山,如今任務完成便歸山修煉。”
蕭衡見她這副模樣,看了看身後的人,轉身對他們道:“你們先去巡山,我稍後就來會合,切記要仔細巡察。”
那幾個弟子應了聲“是”,便禦著劍消失在夜幕之中。
“冷師妹,天色暗了,我送你回棲霞山吧。”蕭衡淡淡的聲音在尋幽耳邊響了起來,一如當初在龍嶺東脈的樹林裏,那種安然的感覺。
與此同時,雲霧山上的洞府之中,一個青衣人坐在竹椅上與自己對弈,棋旁上的黑白棋子熠熠生輝。
忽然,他看了看蜀山的方向,手上一枚黑子落在棋盤上,低聲道:“又要新開一局了。”
尋幽回到蜀冊的第二日,便向掌門尋了個地方,在一個山洞之中閉關。山洞內隻有一顆明夜珠照明,用的是石桌,睡的也是石床。但偏偏就是這樣的環境,才能讓人潛心修行。修仙者每每到了重要時刻,便會以閉關的形勢,來助自己突破瓶頸。
尋幽經曆過虞章潔這件事,回到蜀山當夜一夜長夢。第二日醒來,忽然如夢初醒,便有了閉關修煉的念頭。
但她不知道,千裏之外的京城,虞師伯震怒。京城內外,一時人心惶惶。
玄清去到之時,已經為時晚矣,最後此事還驚動了掌門。具體的事情如何,玄清從來沒有告訴過尋幽,但尋幽自己也猜到了一些。
隻是從此以後,尋幽在很長很長的一段年月裏,再沒有見到過這位愛附庸風雅的虞師伯。當然這些都是後話。而虞章潔雖然已經離開,卻如一輪明月印在尋幽心中。
她永遠不會忘記,當初她摔開藥鋪的門,看見那個少年站在門口望向她的眼睛;不會忘記她將自己從刀劍之中拉出來的模樣;也不會忘記他圓滿了一切的模樣。
山中歲月長,三年時光轉瞬即逝。尋幽再次睜開眼睛,看見洞中夜明珠光線柔和,感覺體內靈氣充裕。短短三年之內,她竟從練氣七層到了練氣十一層。說不清到底是她心境提升,還是九龍鐲中靈氣與蒼若指點的作用。
洞外有一隻紙鶴“撲撲”地飛進來。尋幽接過紙鶴,打開了見是玄清的筆跡。這三年來,尋幽一步沒出過關,與玄清聯係也隻是通過這些紙鶴。她在紙鶴上寫了一行字,又施法讓紙鶴從洞中飛往棲霞山。
半晌,她站起來,活動活動了腿腳,慢慢踱步到洞口,看著洞外明媚的春光。蜀山上下又在一片蔥鬱的綠意之中,白雲飄渺,靈劍穿雲。遠處的雪山上依舊是常年不化的冰雪,如一條雪白的巨龍伏在山巒之上。
尋幽深深吸了一口氣,勾了勾嘴角,輕歎一句:“是時候該出關了。”
------
寫到這裏,整個第三卷完結了。30萬字,終於到了新的起點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第三卷的簡介,這是某寒過年在家,冷得窩在床上時想的,勉強押韻,對不上律。
【去年小軒裏,月照舊人歸。今夢昔年事,好月不可追。】是某寒對往事的追念,也是送給虞章潔的寫照。(未完待續)
“那個修士修為如何?”尋幽深吸口氣問蒼若。她隻知道對方很強大,強大到她完全無法與之對抗,甚至連對方的修為大約如何也探不出來。
“大概在元嬰初期。”蒼若看了眼西方說道。
尋幽抱起虞章潔的身體,稍用靈力將他身上的箭支都震出體外,用秋水載著他飛起來。
“走吧,我們暫且一避。”尋幽看了看蒼若說道。
蒼若點了點頭,跟在尋幽後麵朝後退去。
但就在這時,尋幽身上的棲霞山水扇發出柔光,自動飛到了尋幽麵前打著轉。
尋幽停下腳步,喃喃道:“是我師父與虞師伯來了。”
“我暫且避避。”蒼若回頭看了眼尋幽,化做一道白光消失在空氣中。
尋幽拿起扇子,對著扇子輸送靈力,向玄清傳達她的情況。玄清的回複是讓她在原地等待。尋幽也不知道究竟在原地站了多久,直到附近開始有些修仙者出來探情況,西邊那陣威壓才漸漸近了。
十餘裏外傳來兩聲劍鳴,這劍鳴聽來十分淒涼,像是鳳凰啼血,天地齊哀。連秋水也跟著響了一聲,震得一些修為不高的修士臉色蒼白。
他們探明了情況,也不敢多待。有些奔城外走了,有些則躲進城中。飛劍一向是蜀山的代表,有看見禦劍的修士,大多都是蜀山弟子。蜀山是名門大派。他們沒有參與到這件其中,自然也不會把帳算到他們頭上。
尋幽麵迎向西方,見兩個白衣翩然的劍修禦劍而來。領頭的正是虞師伯,而飛在後麵的是她的師父玄清。
虞師伯看向秋水上躺著的虞章潔,猛的一個加速,如一陣疾風吹到尋幽麵前。玄清見狀也急急跟了上來,落在尋幽身邊,看了眼她沒有開口說話。
尋幽看著秋水上已經沒有了呼吸的虞章潔。不知道該如何麵對虞師伯。虞章潔是因為她才死的,她甚至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說出虞章潔的死因。
“虞師伯,我……”
“你無需再說了,事情前因後果,我已經知曉。”虞師伯揮了揮手,深吸一口氣,慢慢走向虞章潔的遺體。“倘若……我當初帶他回山,或許便不會如此了。”
虞師伯在虞章潔遺體前站了半晌,揮了揮長袖,恨道:“待我城去會會那狗皇帝。”
尋幽跟不上虞師伯的速度,也沒與他同去的念頭。玄清沒有追上虞師伯,而是禦劍飛在尋幽身邊。
虞師伯的身影很快就看不見了。兩人在城中兜兜轉轉,來到虞府門前。今日城中門戶緊閉,街道上沒有一個人,而尋幽與玄清大膽地禦劍飛行,也沒有人看見。虞府附近也是一片寂靜,然而師徒兩人耳力甚好,能聽到府內時不時傳來的哭聲。
尋幽在虞府門前站了一會兒,正要轉身離去。忽然有人喚了她一句。
“仙姑!”一個管家模樣的中年男人走出來,低聲道,“仙姑請入府看看吧。”
尋幽頓了頓,看著虞府這個管家沒有說話。
“仙姑,夫人與少夫人痛不欲生。小人鬥膽請仙姑進去看看吧。”虞管家低低的乞求,尋幽這才發現他眼眶微紅。比之前滄桑了不知道多少。
“好吧。”尋幽點了點頭,繞開虞管家。一步步走向虞府大門。
玄清跟上去,擔心地看著她:“尋幽,你大可以不去,我們回蜀山便是了。”
尋幽搖了搖頭,歎了口氣苦笑:“師父,可是他是因我而死的啊。(.)”
“隻要為師不答應,誰能為難得了你?”玄清皺眉。尋幽鼻子發酸,這是第一次聽到他師父說出這樣的話。她知道,他這是在百般護著自己,怕自己受了委屈。
尋幽停下腳步,將玄清拉住,認真地對他道:“師父請留在原地,這是徒兒要自己麵對的事情。”
玄清隻得留在門外,目送著尋幽走進了此時看起來有些淒清虞府。
“冷尋幽!我們家章潔究竟欠了你什麽!你若要討債,便從我身上討,你將我兒還回來,你將我兒還回來啊!”虞夫人不見了平日富貴嫻靜的模樣,如一隻發怒的母獅子,一見尋幽便將所有怒火發在她身上。
尋幽被虞夫人喊得整顆心揪在一起,想起虞章潔身中數箭倒地的模樣,又想起虞章潔臨死前的托付。她沒有說話,靜靜地看著發怒的虞夫人。這一切,是她該承受的。
虞夫人罵了幾句,便泣不成聲。
花氏哭得梨花帶雨,對著尋幽咬牙冷笑:“連自己親弟弟溺死在麵前,都能不眨一下眼睛的人。冷尋幽,說你是鐵石心腸都不為過!”
尋幽目光一冷,狠狠道:“你若再提一句我弟弟,信不信我當場把你的舌頭割下來?”
花氏被尋幽嚇住,一時止了聲。
虞府外的玄清再聽不下去,身形一閃到了府內,冷冷地對虞夫人道:“虞夫人,此中緣由還待虞師兄與你說明,在下便先帶徒兒歸山了。”
虞夫人一愣,隨即明白過來,難以置信地看著玄清:“什麽?你是說,夫君,夫君他還沒死?”
玄清不置可否,命尋幽與他一起禦劍回山。聰明如虞夫人怎會不明白他的意思?若真不明白,便是在裝傻了。
劍修禦劍飛行,從京城到蜀山數千裏的路程不過幾日。而有元嬰期高手帶著飛行,這路程竟縮短在一日之內。
昏時她還在京城,到了夜裏便回到蜀山。蜀山之上,依舊孤燈幾盞零零星星分布在幾座峰頭。
“你回棲霞山好生修煉,為師去看看你虞師伯。”玄清送尋幽到了蜀山地界,匆匆禦劍調頭飛向京城。
尋幽點頭停著秋水,目送玄清離去。她覺得今日實在太累,便慢慢地禦劍飛回蜀山。途中有巡山的弟子過來,領頭的弟子竟是蕭衡。
“冷師妹?”蕭衡飛近一看,驚訝地發現竟是尋幽,“你怎麽會在這裏?”
尋幽勉強笑了笑,道:“蕭師兄,我奉師命下山,如今任務完成便歸山修煉。”
蕭衡見她這副模樣,看了看身後的人,轉身對他們道:“你們先去巡山,我稍後就來會合,切記要仔細巡察。”
那幾個弟子應了聲“是”,便禦著劍消失在夜幕之中。
“冷師妹,天色暗了,我送你回棲霞山吧。”蕭衡淡淡的聲音在尋幽耳邊響了起來,一如當初在龍嶺東脈的樹林裏,那種安然的感覺。
與此同時,雲霧山上的洞府之中,一個青衣人坐在竹椅上與自己對弈,棋旁上的黑白棋子熠熠生輝。
忽然,他看了看蜀山的方向,手上一枚黑子落在棋盤上,低聲道:“又要新開一局了。”
尋幽回到蜀冊的第二日,便向掌門尋了個地方,在一個山洞之中閉關。山洞內隻有一顆明夜珠照明,用的是石桌,睡的也是石床。但偏偏就是這樣的環境,才能讓人潛心修行。修仙者每每到了重要時刻,便會以閉關的形勢,來助自己突破瓶頸。
尋幽經曆過虞章潔這件事,回到蜀山當夜一夜長夢。第二日醒來,忽然如夢初醒,便有了閉關修煉的念頭。
但她不知道,千裏之外的京城,虞師伯震怒。京城內外,一時人心惶惶。
玄清去到之時,已經為時晚矣,最後此事還驚動了掌門。具體的事情如何,玄清從來沒有告訴過尋幽,但尋幽自己也猜到了一些。
隻是從此以後,尋幽在很長很長的一段年月裏,再沒有見到過這位愛附庸風雅的虞師伯。當然這些都是後話。而虞章潔雖然已經離開,卻如一輪明月印在尋幽心中。
她永遠不會忘記,當初她摔開藥鋪的門,看見那個少年站在門口望向她的眼睛;不會忘記她將自己從刀劍之中拉出來的模樣;也不會忘記他圓滿了一切的模樣。
山中歲月長,三年時光轉瞬即逝。尋幽再次睜開眼睛,看見洞中夜明珠光線柔和,感覺體內靈氣充裕。短短三年之內,她竟從練氣七層到了練氣十一層。說不清到底是她心境提升,還是九龍鐲中靈氣與蒼若指點的作用。
洞外有一隻紙鶴“撲撲”地飛進來。尋幽接過紙鶴,打開了見是玄清的筆跡。這三年來,尋幽一步沒出過關,與玄清聯係也隻是通過這些紙鶴。她在紙鶴上寫了一行字,又施法讓紙鶴從洞中飛往棲霞山。
半晌,她站起來,活動活動了腿腳,慢慢踱步到洞口,看著洞外明媚的春光。蜀山上下又在一片蔥鬱的綠意之中,白雲飄渺,靈劍穿雲。遠處的雪山上依舊是常年不化的冰雪,如一條雪白的巨龍伏在山巒之上。
尋幽深深吸了一口氣,勾了勾嘴角,輕歎一句:“是時候該出關了。”
------
寫到這裏,整個第三卷完結了。30萬字,終於到了新的起點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第三卷的簡介,這是某寒過年在家,冷得窩在床上時想的,勉強押韻,對不上律。
【去年小軒裏,月照舊人歸。今夢昔年事,好月不可追。】是某寒對往事的追念,也是送給虞章潔的寫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