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葉宇要請神火降世一事,這個消息猶如長了翅膀一樣,短短半日的功夫就已經有不少人,開始私下裏討論這個問題。


    但但這種事情連朝中重臣都不能參透,平常百姓就更難以揣摩其中玄機,不過這卻更加渲染了葉宇的神秘。


    臨安城的都城設置較為奇特,因為整個都城是呈現長方形,圍繞都城共有十二道城門。


    臨安城的西側就是明華千古的杭州西湖,東南側便是潮汐盛觀的錢塘江。


    巡視完禁軍的葉宇,此刻站在站嘉會門的城樓上,俯視城外駐紮的連綿軍營,卻是神態平靜不動如山!


    身後則是陪同而來的吳曦,如今的他已經不是承奉郎這個閑職,而是直接由葉宇殿前司都指揮使,統帥如今京城僅剩的三萬禁軍。


    “大人,末將有一事不明……”


    “你也是想問這神火降世是何緣故?”葉宇目望遠方神態依舊,但也已經猜出了吳曦心頭的疑惑。


    “請恕末將愚鈍,眼下顧拾的八萬叛軍已經兵臨嘉會門下,今夜馬承虔的九萬叛軍也會抵達錢湖門,這兩路叛軍齊聚京城約二十萬之眾,神火真的可以……”


    吳曦隻是分析了當下局勢,下麵的話他沒有再說,因為這質疑上司的行為可是很犯忌諱。


    二人雖然是以平輩論交,但是這之間的尊卑懸殊實在是太大了,故而生性謹慎的吳曦說話是處處小心。


    樞密使是幹什麽的?


    在三省六部製的施行之後,到了宋朝其實兵部已經權力削弱了,主要的還是樞密院掌管著整個朝廷的兵權。


    樞密院的掌權者是樞密使,樞密使有正副之分,武將功勞再高,也隻能但一個副職。比如說當年的狄青,一生功績也就是個副樞密使。


    如今孝宗趙昚又賜予葉宇專斷之權,可以說任何軍事兵權的調度與升遷,那直接是有葉宇一個人說了算。


    這種權利在當下來說,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是慶王趙愷這等親王也要退避三舍。


    葉宇轉過身來看了吳曦一眼,知道吳曦說話十分的謹慎,於是直言道:“其實很多人都覺得葉某是在說笑,你會有如此疑惑也不奇怪……”


    “……”


    吳曦猶豫了片刻,繼而沉聲說:“其實末將並非是質疑大人,既然大人能夠斷言神火降世,那必定不會無的放矢。然而,大人不對此事保密,若是傳到了叛軍耳中,豈不是讓叛軍有所防備?”


    “若是葉某告訴你,讓叛軍知悉這一切,也是我有意為之,你還會有所疑慮嗎?”


    “有意為之?難道,這也是大人的計劃之一?”


    “好了,其餘的事情就不必多問了,這城中三萬禁軍你要多加整頓,明日能否退了這城外的二十萬大軍,你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


    “末將定會謹遵大人調度,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葉宇拍了拍吳曦的肩膀道:“放心好了,這僅僅隻是開始,以後我們的路還很長,有我葉宇在一日,你的幽禁生涯將不會繼續!”


    “大人……”


    “去吧,葉某也該回去會一會那幫大臣了!”


    葉宇看著吳曦那甚是感動的神情,卻也沒有放在心上,而是轉身走下了城樓漸漸離開。


    如今的葉宇已非昔日少年郎,見慣了人情世故爾虞我詐,豈能因為對方的神情感動,而去輕易的相信一個人。


    況且曆史上的吳曦是個有前科的人,所以葉宇就更不可能去推心置腹。


    不過他不會像南宋的兩朝天子那樣,去一味著防守與脅迫。因為這樣反而會處於被動,更會促進雙方的矛盾激化。


    川蜀吳氏軍事集團的確是尾大不掉,但是僅憑一個人質就想拴住一隻老虎,這實在是太過於滑稽。


    兒子死了還可以再生,又不像後世一對夫婦隻能生一個子女,這個年代雖然子孫存活率不高,但隻要是想生育,生他個三五個兒子是不成問題的。


    所以讓吳曦做人質,這對於吳氏家族根本掣肘並不大。


    而之所以這些年相安無事,其實也能說明吳氏掌權人並不想跨越君臣之綱。


    所以,與其防範,不如疏導!


    川蜀吳氏是否有不臣之心,歸根溯源不是吳氏子孫,而是朝廷領導人是否有這個能力去駕馭。


    葉宇一貫認為,一切的臣服,不是以道德以及防禦而促成的,而是在自己絕對的大勢麵前,讓對手以及下屬沒有能力去反叛!


    ……


    待葉宇回到府內已經是傍晚時分,其餘臣工均已離去,隻留下蔣芾一人還在等候。


    蔣芾隨後與葉宇在書房寒暄了幾句後,便直接步入了正題。


    不過這一次卻被葉宇搶了先:“蔣大人,您若是來詢問神火降世之事,那還是請免開尊口……”


    “呃……”


    蔣芾一聽這話頓覺不是滋味,於是戚戚然道:“老夫等了大半日,難道葉大人就不能……”


    “並非是葉某不近人情,乃是天機不可泄露!”


    “……”


    這一刻蔣芾默然了,他雖然不信真的有神火降世,但是也懂得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


    於是隻是稍作沉吟之後,便直接轉移了話題:“今日在朝會上,葉大人的行事風格可是與以往不同啊!”


    “哦,是麽?”


    葉宇訕訕一笑,他知道蔣芾是在套他的話,不過他也沒有打算隱瞞什麽:“蔣大人,葉某這可是在為您著想……”


    “為老夫著想?”


    蔣芾聞言神情一怔,隨即疑惑道:“何以見得?”


    “張說、曾迪之流一直與你們不合,葉某如此教訓打壓他們,不是在幫您,又是什麽?”


    “……”


    蔣芾默然不語以示沉默,葉宇卻沒有打算停止交談,於是就談起了是當下的大勢。


    “前線虞相與李將軍之死,對我大宋軍中士氣影響甚大。若是不能盡早解決福王的叛軍之亂,那麽朝廷的覆亡恐怕隻在旦夕之間,蔣大人以為葉某說的可對?”


    蔣芾深以為然的歎道:“不錯,如今前線邊關突生變故,淮河沿岸防線失守,這本就是莫大的的衝擊,又加上福王叛亂……”


    “若是不能盡早平定叛亂,那麽邊關將士就猶如無根浮萍,何談士氣振奮?如今通往邊關的糧道已然被截,此番內憂外患之際,誠如你方才所言,江山社稷隻在旦夕之間!”


    “不錯,所以葉某今日在朝會上才會一反常態!”


    葉宇說著便站了起來,語氣變得淩厲許多:“蔣大人,恕我直言,朝廷群臣慣以‘清議’處理軍國大事,小事議一月,大事議三年,難道這不可笑嗎?”


    “葉大人,此言差矣,所謂清議不可辱,千古要長存。這可是本朝立國之本,若是凡事不經清議,又豈能使詔令之策得以完善?”


    “蔣大人,你錯了!”


    “蔣某何錯之有?”


    “此一時彼一時,當下時局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危急時刻,這種循循漸進的體製應當摒棄。朝野軍中除了陛下之外,隻需要一個聲音,那就是葉某一個人的聲音!”


    嘶!


    蔣芾聽了葉宇這句話頓時感到一陣凜然,回思一念便已然明悟:“所以今日朝會之上,你如此而行是作為警示群臣?”


    “不錯!”


    “可是將來……”


    蔣芾這個時候開始替葉宇擔心起來,因為這是一條權臣不歸之路。


    在這個關鍵時刻或許群臣都會避其鋒芒,但是隻要朝廷危難已解,那葉宇將會成為眾矢之的!


    這是權力爭鬥的一個規律,越是突出之人將來都會被群而攻之,尤其是在分食權力果實上麵,就更是沒有半分人情功勞可言。


    非常時期,你是一柄利劍可以斬敵四方;但一旦這個時期過去,這把劍就要被丟進熔爐化為鐵水!


    葉宇今日朝堂上的張狂,算是徹底得罪了慶王黨的所有人,也已經沒有了任何回旋的餘地。


    這個時候朝廷需要葉宇掃蕩群寇,這些人可以不計前嫌,但是秋後算賬勢必會猛烈反擊。


    葉宇聽了蔣芾說了開頭,他就已然知曉對方的顧慮。


    “蔣大人,你所顧慮葉某豈能不知,但葉某別無選擇,所以這將來朝堂之事,還望蔣大人多多照拂。葉某也會借此時機,替你們好好壓製張說、曾迪等人!”


    葉宇的話說到這裏,便回到了桌案前坐下,雙目微米的看著蔣芾:“葉某的身份,虞大人生前是不是告知你了?”


    “呃……”


    蔣芾抬頭看了一眼葉宇,忽見葉宇正緊緊的盯著自己,於是便直言道:“是……”


    “蔣大人既然在此,葉某也不多費口舌。當年的約定隻關乎葉某與虞大人之間,如今虞大人已經不在了,蔣大人該何去何從,還請給葉某一個答複!”


    “這……”


    見蔣芾遲遲不予表態,葉宇於是笑了笑:“既然蔣大人一時難以決定,葉某也不作相逼,你且回去考慮一番!”


    “那蔣某告辭……”


    “蔣大人!”就在蔣芾神情凝重準備離開之際,葉宇的聲音從背後傳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世流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彼岸三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彼岸三生並收藏宋世流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