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蘭認真地替葉宇整理被褥,很是貼心地換上了隨行的被罩。至於葉宇說的深意是什麽,她倒是沒有心情去體會。
吹燈入眠,原本秋蘭要回自己的房間安歇,卻被葉宇強行的留了下來。
黑暗之中,透過月色依舊可見床榻上二人相擁而睡。
“少爺,這可是佛門之地,這樣……不好吧……”秋蘭猶豫地說出了自己的顧慮,細若蚊蠅的聲音回蕩在葉宇的耳畔。
葉宇卻是不以為然:“有什麽不好?”
說完,大被一蓋,掩蓋了所有的表象,但翻動的被褥猶如浪潮,卻體現著人類最原始的瘋狂!
月夜依舊清涼,夜境三更時分,突然房外傳來一縷若有若無的琴音。
葉宇沉重的眼皮,卻因為這一縷琴音而睜開。
他緩緩地從床上走了下來,披上衣衫推開門走了出去。
順著琴音的方向,葉宇走過後院終於找到了聲源之處。
眼前是一處禪房,房內燈火冉冉映照一人身影。葉宇沒有出聲請示,更沒有直接推門而入,而是站在房外靜靜地聽著琴聲。
一曲終了,葉宇情不自禁地道了一聲喝彩:“好一首《靜心極樂》!”
“施主過譽了,還請房中一敘!”
葉宇突然到來,隻是讓房中之人微微錯愕,但隨後便很友善的邀請葉宇入內談話。
葉宇自然是不會拘禮,而是直接推門進入了禪房。
禪房之人正是玄靜,此時的玄靜換了一身白色僧衣,顯得極為潔淨,一塵不染仿若碧蓮端坐蒲團。
“大師能夠以琴聲演奏佛音,這其中的意境倒也是別趣橫生!”葉宇說著便毫不客氣的坐在了玄靜的對麵,毫不掩飾的予以稱讚道。
佛音多是吟唱,以及佛器合奏,才能體現佛音的韻味,但是能夠以一把古琴彈奏佛音,這本身就是一件極為不易的事情。
況且以葉宇如今的音律造詣,能夠讓他為之一番驚歎的琴技,已經是極少極少!
眉清目秀的玄靜大師,卻是雙手合十道:“施主謬讚了,貧僧不過是鄉野拙技,若是施主欣賞那是貧僧的榮幸!”
壺水潺潺,傾倒在明鏡般的杯盞中!
葉宇單手執盞,看著玄靜問道:“大師深夜撫琴,莫非是有什麽塵緣掛心頭?”
“哦?施主何出此言?”
“心若止水,豈能再起波瀾?方才大師所彈奏乃是《靜心極樂》,若非為求心安,何故深意在後山彈奏此曲?”
“呃嗬嗬,施主真是慧根至深,貧僧誦經念佛常有心緒魔障纏身,故此多以靜心佛音平複之,倒是讓施主見笑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葉宇覺得自己再要細問下去,就顯得客人不地道了,於是便轉移話題道:“對了,不知大師可知這山下楓橋鎮鬧鬼之事?”
“哦?施主也知曉楓橋鎮鬧鬼一事?”
葉宇卻是訕笑道:“想不知道都很難,因為鎮上的幾家客棧都不營業,在下才會無奈來到大師的寶刹叨擾……”
“阿彌陀佛,那施主相信有鬼嗎?”玄靜不答反問,倒是讓葉宇感到一絲意外。
“鬼?”
葉宇輕輕拍了拍額頭道:“對於神鬼之說,在下一直是敬而遠之,俗話說世事無絕對,在下也不能斷定這個世上究竟有沒有神鬼……”
“不過在下認為,在這個世上,人,很多時候比鬼更可怕!所謂的鬼,也是大多數人的主觀臆測罷了!不知大師以為如何?”
葉宇的這番話讓玄靜稍稍有些愣神,但隨後卻口念佛偈道:“施主之言論,貧僧不做置評,既然施主想知曉楓橋鎮鬧鬼之事,那貧僧就一一詳述於施主……”
青燈之下,一僧一儒,一述一聽,默契的房間裏,時間靜靜的流淌而過。
而經過玄靜大師的詳述之後,葉宇也大致明白了這鬧鬼之事的原委。原來這件鬧鬼之事,皆是源自於在楓橋鎮中的一處宅院。
這處宅院的原來主人名喚張懷,是紹興有名的商人,在這楓橋鎮有著一處家業。
然而一年前,這家人得了瘟疫全部暴斃,其慘狀讓人不禁唏噓不已。之後除了財產充公之外,就連這處宅院也被納入公有。
然而不曾想,這處張家大宅卻出現了鬧鬼之事。
這讓當地縣令驚慌之餘,命人請了不少和尚道士前去做法,結果最後都嚇得屁滾尿流。
如此一來就更加奠定了鬧鬼之事的可靠性,曾有人提議燒了這座宅子,結果當天夜裏就在提議者的家中出了鬧鬼之事。
所以至此之後再也沒有人敢提及此事,又加上之後死了幾個人,從此整個楓橋鎮也漸漸地開始習慣日落而息,因為他們怕半夜會遇到不幹淨的東西。
“這所謂的鬼,大師可曾見過?”聽完了玄靜的大致講述之後,葉宇猶豫了片刻便問了這個問題。
玄靜神態安然道:“貧僧從未下過山,自是沒有見過,不過聽聞平日裏的香客所言,這張家大宅之中經常有女鬼浮影飄動,並且有鬼厲泣噎之聲!”
“哦,女鬼?”
玄靜見葉宇神情微微愕然,於是寬慰道:“施主也不必較真,女鬼之說隻是其一,還有傳言張家宅院之中有狐妖作祟,甚至還有傳聞曾有人看到白狐啖食人肉……”
“哈哈哈!”
聽到最後葉宇竟不由得笑出聲來,待笑聲漸止,葉宇卻反問玄靜大師:“那在下請問,大師是否相信這鬼神之談?”
“施主此話說出,難道不覺得有失明智麽?”
反問應對反問,兩人說起話來都是玩弄了太極之術,揉來揉去又將問題拋了回去。
葉宇錯愕之後,慚愧道:“大師教訓的極是,若是不信,何來入沙門!在這佛門之地,親問大師這等問題,實在是個愚蠢至極!”
話題談到了這裏,葉宇所要得到的訊息已經得到,也就沒有在深究下去的必要。
二人之後在談論佛理之餘,葉宇無意看到了禪房內的一幅畫。
“《楓橋夜泊》?”
“正是,此乃貧僧閑時塗鴉所作,讓施主見笑了……”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張繼雖是科舉落第失意之人,但這首詩卻成就了他萬古留名!”
這是葉宇的一番感慨,因為科舉製度千餘年,狀元榜眼出了無數人,但是卻一個個沉入泥沙,沒有人記住他們的姓名。隻有這個落魄的張繼,卻成了人們心中的偶像。
有的人,一輩子成功一次就夠了!
顯然張繼,因為一首詩,已經名垂曆史!
葉宇說罷,卻突然心潮翻湧,隨即雙手放在古琴上,靜靜而語:“大師方才一曲《靜心極樂》,那在下便回敬大師一曲!”
話音剛落,弦音已起,空寂的禪房內,再次傳來悠然地琴聲。
葉宇一邊陶醉於自身的曲風之內,一邊口中低語念道:“青燈焰,佛前曇花正豔。問軒轅,聚散一夢相連。慈悲念,閑鶴山裏雲中仙看盡。紅塵,輪回之間……”
“如來現,眾生不知經年;佛心憐,萬千如夢塵緣;指花拈,塵世紛紜彈指間;浮生變換過眼雲煙,朝花夕拾幾重風雨可曾念,紅塵萬千,烽煙長卷……”
似低語,似低唱,但無論為何,卻是那般的極為和諧!
過來許久,當葉宇一曲終了,輕按琴弦之際,對麵的玄靜麵露驚詫問:“此曲何名?”
“《楓橋雲渡》!多有打擾,告辭!”
葉宇說完便起身離開了禪房,隻留下一臉驚詫的玄靜大師。
葉宇十分臭屁的將後世的兩首曲目融合,利用超高的琴藝將音律也雜糅提純,從而成就了當下的一段新的曲譜。
在回廂房的路上,葉宇一直在思考著楓橋鎮鬧鬼之事。因為神鬼即便真的存在,也是距離凡塵遙遠,豈會無故鬧什麽鬼怪之禍。
當回到廂房之時,秋蘭仍舊在熟睡之中,他不想去打擾秋蘭的睡眠,於是便小心翼翼地躺在一旁,雖然合目卻全無睡意。
直到天亮之後,二人才起床洗簌一番。
葉宇十分闊綽的給寒山寺捐了一些香油錢,在等眾僧人早課做完之後,他便親自來到方丈室向玄靜辭行。
“施主昨夜一首名曲讓人心生佩服,佛門講究一個緣字,施主既是音律大家,這古琴若是施主不嫌棄,還請收下權當心意……”
“這……”
見玄靜神態鄭重,葉宇深知推攘卻顯迂腐。再說不過一架古琴而已,又不是什麽貴重之物。
想到了這裏,葉宇便致謝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卻之不恭了!請~!”
“請!”玄靜右手掛念珠,合十施了一禮。
“喂,少爺,昨夜你什麽時候彈曲子了,為何我沒有聽到呢?”疑惑不解的秋蘭,見葉宇已經抱著古琴離開了方丈室,她便疾步跟了上去。
葉宇走到半途突然駐足,有意開玩笑的說:“是啊,昨夜我們可是大被同眠,又哪有時間彈琴?”
“少爺!”
在佛寺之中葉宇聲音甚是洪亮,這讓身邊而過的諸多寺僧紛紛側目。秋蘭雖然已經不是豆蔻年華的少女,但也經不住大庭廣眾之下眾人的側目。
當即氣得狠拽葉宇的衣角,俏臉微暈地直跺腳。
葉宇乘勢追擊,彎身在秋蘭耳邊輕聲道:“昨夜彈琴你不可能聽不到,你家少爺十指舞動大半個時辰,你會不知道?”
“有嗎?”
“你說呢?”葉宇擠眉弄眼,露出一絲狡黠。
“哼,少爺您又欺負我……”
吹燈入眠,原本秋蘭要回自己的房間安歇,卻被葉宇強行的留了下來。
黑暗之中,透過月色依舊可見床榻上二人相擁而睡。
“少爺,這可是佛門之地,這樣……不好吧……”秋蘭猶豫地說出了自己的顧慮,細若蚊蠅的聲音回蕩在葉宇的耳畔。
葉宇卻是不以為然:“有什麽不好?”
說完,大被一蓋,掩蓋了所有的表象,但翻動的被褥猶如浪潮,卻體現著人類最原始的瘋狂!
月夜依舊清涼,夜境三更時分,突然房外傳來一縷若有若無的琴音。
葉宇沉重的眼皮,卻因為這一縷琴音而睜開。
他緩緩地從床上走了下來,披上衣衫推開門走了出去。
順著琴音的方向,葉宇走過後院終於找到了聲源之處。
眼前是一處禪房,房內燈火冉冉映照一人身影。葉宇沒有出聲請示,更沒有直接推門而入,而是站在房外靜靜地聽著琴聲。
一曲終了,葉宇情不自禁地道了一聲喝彩:“好一首《靜心極樂》!”
“施主過譽了,還請房中一敘!”
葉宇突然到來,隻是讓房中之人微微錯愕,但隨後便很友善的邀請葉宇入內談話。
葉宇自然是不會拘禮,而是直接推門進入了禪房。
禪房之人正是玄靜,此時的玄靜換了一身白色僧衣,顯得極為潔淨,一塵不染仿若碧蓮端坐蒲團。
“大師能夠以琴聲演奏佛音,這其中的意境倒也是別趣橫生!”葉宇說著便毫不客氣的坐在了玄靜的對麵,毫不掩飾的予以稱讚道。
佛音多是吟唱,以及佛器合奏,才能體現佛音的韻味,但是能夠以一把古琴彈奏佛音,這本身就是一件極為不易的事情。
況且以葉宇如今的音律造詣,能夠讓他為之一番驚歎的琴技,已經是極少極少!
眉清目秀的玄靜大師,卻是雙手合十道:“施主謬讚了,貧僧不過是鄉野拙技,若是施主欣賞那是貧僧的榮幸!”
壺水潺潺,傾倒在明鏡般的杯盞中!
葉宇單手執盞,看著玄靜問道:“大師深夜撫琴,莫非是有什麽塵緣掛心頭?”
“哦?施主何出此言?”
“心若止水,豈能再起波瀾?方才大師所彈奏乃是《靜心極樂》,若非為求心安,何故深意在後山彈奏此曲?”
“呃嗬嗬,施主真是慧根至深,貧僧誦經念佛常有心緒魔障纏身,故此多以靜心佛音平複之,倒是讓施主見笑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葉宇覺得自己再要細問下去,就顯得客人不地道了,於是便轉移話題道:“對了,不知大師可知這山下楓橋鎮鬧鬼之事?”
“哦?施主也知曉楓橋鎮鬧鬼一事?”
葉宇卻是訕笑道:“想不知道都很難,因為鎮上的幾家客棧都不營業,在下才會無奈來到大師的寶刹叨擾……”
“阿彌陀佛,那施主相信有鬼嗎?”玄靜不答反問,倒是讓葉宇感到一絲意外。
“鬼?”
葉宇輕輕拍了拍額頭道:“對於神鬼之說,在下一直是敬而遠之,俗話說世事無絕對,在下也不能斷定這個世上究竟有沒有神鬼……”
“不過在下認為,在這個世上,人,很多時候比鬼更可怕!所謂的鬼,也是大多數人的主觀臆測罷了!不知大師以為如何?”
葉宇的這番話讓玄靜稍稍有些愣神,但隨後卻口念佛偈道:“施主之言論,貧僧不做置評,既然施主想知曉楓橋鎮鬧鬼之事,那貧僧就一一詳述於施主……”
青燈之下,一僧一儒,一述一聽,默契的房間裏,時間靜靜的流淌而過。
而經過玄靜大師的詳述之後,葉宇也大致明白了這鬧鬼之事的原委。原來這件鬧鬼之事,皆是源自於在楓橋鎮中的一處宅院。
這處宅院的原來主人名喚張懷,是紹興有名的商人,在這楓橋鎮有著一處家業。
然而一年前,這家人得了瘟疫全部暴斃,其慘狀讓人不禁唏噓不已。之後除了財產充公之外,就連這處宅院也被納入公有。
然而不曾想,這處張家大宅卻出現了鬧鬼之事。
這讓當地縣令驚慌之餘,命人請了不少和尚道士前去做法,結果最後都嚇得屁滾尿流。
如此一來就更加奠定了鬧鬼之事的可靠性,曾有人提議燒了這座宅子,結果當天夜裏就在提議者的家中出了鬧鬼之事。
所以至此之後再也沒有人敢提及此事,又加上之後死了幾個人,從此整個楓橋鎮也漸漸地開始習慣日落而息,因為他們怕半夜會遇到不幹淨的東西。
“這所謂的鬼,大師可曾見過?”聽完了玄靜的大致講述之後,葉宇猶豫了片刻便問了這個問題。
玄靜神態安然道:“貧僧從未下過山,自是沒有見過,不過聽聞平日裏的香客所言,這張家大宅之中經常有女鬼浮影飄動,並且有鬼厲泣噎之聲!”
“哦,女鬼?”
玄靜見葉宇神情微微愕然,於是寬慰道:“施主也不必較真,女鬼之說隻是其一,還有傳言張家宅院之中有狐妖作祟,甚至還有傳聞曾有人看到白狐啖食人肉……”
“哈哈哈!”
聽到最後葉宇竟不由得笑出聲來,待笑聲漸止,葉宇卻反問玄靜大師:“那在下請問,大師是否相信這鬼神之談?”
“施主此話說出,難道不覺得有失明智麽?”
反問應對反問,兩人說起話來都是玩弄了太極之術,揉來揉去又將問題拋了回去。
葉宇錯愕之後,慚愧道:“大師教訓的極是,若是不信,何來入沙門!在這佛門之地,親問大師這等問題,實在是個愚蠢至極!”
話題談到了這裏,葉宇所要得到的訊息已經得到,也就沒有在深究下去的必要。
二人之後在談論佛理之餘,葉宇無意看到了禪房內的一幅畫。
“《楓橋夜泊》?”
“正是,此乃貧僧閑時塗鴉所作,讓施主見笑了……”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張繼雖是科舉落第失意之人,但這首詩卻成就了他萬古留名!”
這是葉宇的一番感慨,因為科舉製度千餘年,狀元榜眼出了無數人,但是卻一個個沉入泥沙,沒有人記住他們的姓名。隻有這個落魄的張繼,卻成了人們心中的偶像。
有的人,一輩子成功一次就夠了!
顯然張繼,因為一首詩,已經名垂曆史!
葉宇說罷,卻突然心潮翻湧,隨即雙手放在古琴上,靜靜而語:“大師方才一曲《靜心極樂》,那在下便回敬大師一曲!”
話音剛落,弦音已起,空寂的禪房內,再次傳來悠然地琴聲。
葉宇一邊陶醉於自身的曲風之內,一邊口中低語念道:“青燈焰,佛前曇花正豔。問軒轅,聚散一夢相連。慈悲念,閑鶴山裏雲中仙看盡。紅塵,輪回之間……”
“如來現,眾生不知經年;佛心憐,萬千如夢塵緣;指花拈,塵世紛紜彈指間;浮生變換過眼雲煙,朝花夕拾幾重風雨可曾念,紅塵萬千,烽煙長卷……”
似低語,似低唱,但無論為何,卻是那般的極為和諧!
過來許久,當葉宇一曲終了,輕按琴弦之際,對麵的玄靜麵露驚詫問:“此曲何名?”
“《楓橋雲渡》!多有打擾,告辭!”
葉宇說完便起身離開了禪房,隻留下一臉驚詫的玄靜大師。
葉宇十分臭屁的將後世的兩首曲目融合,利用超高的琴藝將音律也雜糅提純,從而成就了當下的一段新的曲譜。
在回廂房的路上,葉宇一直在思考著楓橋鎮鬧鬼之事。因為神鬼即便真的存在,也是距離凡塵遙遠,豈會無故鬧什麽鬼怪之禍。
當回到廂房之時,秋蘭仍舊在熟睡之中,他不想去打擾秋蘭的睡眠,於是便小心翼翼地躺在一旁,雖然合目卻全無睡意。
直到天亮之後,二人才起床洗簌一番。
葉宇十分闊綽的給寒山寺捐了一些香油錢,在等眾僧人早課做完之後,他便親自來到方丈室向玄靜辭行。
“施主昨夜一首名曲讓人心生佩服,佛門講究一個緣字,施主既是音律大家,這古琴若是施主不嫌棄,還請收下權當心意……”
“這……”
見玄靜神態鄭重,葉宇深知推攘卻顯迂腐。再說不過一架古琴而已,又不是什麽貴重之物。
想到了這裏,葉宇便致謝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卻之不恭了!請~!”
“請!”玄靜右手掛念珠,合十施了一禮。
“喂,少爺,昨夜你什麽時候彈曲子了,為何我沒有聽到呢?”疑惑不解的秋蘭,見葉宇已經抱著古琴離開了方丈室,她便疾步跟了上去。
葉宇走到半途突然駐足,有意開玩笑的說:“是啊,昨夜我們可是大被同眠,又哪有時間彈琴?”
“少爺!”
在佛寺之中葉宇聲音甚是洪亮,這讓身邊而過的諸多寺僧紛紛側目。秋蘭雖然已經不是豆蔻年華的少女,但也經不住大庭廣眾之下眾人的側目。
當即氣得狠拽葉宇的衣角,俏臉微暈地直跺腳。
葉宇乘勢追擊,彎身在秋蘭耳邊輕聲道:“昨夜彈琴你不可能聽不到,你家少爺十指舞動大半個時辰,你會不知道?”
“有嗎?”
“你說呢?”葉宇擠眉弄眼,露出一絲狡黠。
“哼,少爺您又欺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