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畢力春風得意的說:所以咱們要奮發圖強、勵精圖治呐,他要親自走一趟南邊,將局勢穩定下來,先將帝國整治妥帖了。


    這丫靠過去貼著董親衛耳語,完了坐正笑哈哈的說:這就是董大哥說的:攘外必先安內。對吧?


    董親衛已經吃驚的看著呼畢力石化啦。


    這廝出身在呼畢力他娘的封地上,父親就是草原帝國名聲顯赫的大功臣,他繼承父親的衣缽治理地方有功,迅速得到呼畢力的青睞,私下裏居然是以兄弟相稱。


    這廝清醒過來後連說:不可,萬萬不可,大汗決不能以萬金之軀涉險。


    呼畢力卻是十分自信的說:他意已決,不容再議。


    接著這丫又笑嗬嗬的說:塔擦兒重傷後一直高燒不退,就像一隻病貓卷縮在被窩裏,王庭有太後執掌,無慮。大哥不是說漢人講誠信,不會平白無故害人,他要董大哥放心,絕對萬無一失,還有呼蘭在那邊呢。


    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董大哥去做……。


    兩兄弟促膝長談,密謀到半夜才散去。


    隔日,呼畢力上朝處理國事,安排了出使新宋的使團後去給他娘請安,請他的母親蘇祿赫尼娣監國,他要出巡帝國東邊的老營,備戰高麗、新宋國。


    蘇祿赫尼娣自然歡喜的接受,這等於是帝國的權力又回到她手裏,一番體恤話後母子告別。


    立冬時節,趙玉林回到了翠屏山,馬靈兒一見麵就撲進他懷裏抽泣,趙玉林扶住女人,掏出馬瑗的舊軍帽給她戴上,女人忍不住大哭起來。


    這頂舊軍帽是趙玉林送給馬瑗的,兒子一直戴在頭上,最後竟然成了孩子的遺物。


    馬靈已經收住了眼淚,他指著院子裏的娃說,瑗子走了,就讓他安心的去吧,瑗子會保佑他的弟弟妹妹平安長大,他們都是咱們的孩子。


    趙光順帶著一群娃跨進門檻來大聲喊:媽媽,媽媽。爹爹回來啦。


    馬靈兒抹幹眼淚不哭了,叫光順招呼姊妹一起出去吃叫花雞,給爹爹接風。


    孩子們馬上散開,跑去叫人。


    趙玉林帶著一大群娃過江,接著吳雨琦在碼頭柴火雞吃過飯後進城去給他爹娘請安,她娘叫去祠堂看看瑗子。一家人又去祠堂給瑗子上香,添了燈油再回屋坐下。


    老秀才說:瑗子勇冠三軍,是咱們老趙家的驕傲,咱們該高興才是,這一頁就算翻過去了。


    他問趙玉林,就要過年了,如何打算?


    趙玉林說他暫時不走,在翠屏山休息兩日陪馬靈兒去新市看看。


    老爺子曉得他這是要陪著大媳婦兒散心,頷首叫去吧去吧。


    成都錦官城裏,趙飛燕獲悉趙玉林就要回來了,十分歡喜,正在飛快的批閱奏章,侍女稟報禮部尚書李公來了。


    她叫且去小客廳候著,忙完手裏的公事馬上過去問李公:何事急得親自來了?


    李公放下手裏的茶碗說:陝西路安撫使遊顯忠來了密信報告草原使團行程,蒙使已經到長安了。


    這個使團足足有八十人之多,主事的叫汪罕,據聞他們剛到大同府的時候竟然是三百人的龐大隊伍,邊關隻放行八十人入境。


    他覺得事情有些古怪,特來稟報。


    趙飛燕認為草原帝國的使團也是有點龐大了,太誇張。以往這些草原人鼻子朝天、高傲的很,使團也就是在十人、二十人的樣子。


    她誇讚遊顯忠心思慎密,已經約束了蒙使的行動,大善。叫禮部向沿線的關卡州縣發出警訊,務必保守軍事秘密,準備接待來使。


    李梁給她稟報:這段時間先是接待了大理使團,三少爺的妹妹,剛送走琉球使臣草原帝國又來使團啦。


    趙飛燕淡淡一笑說:禮部忙碌,是在把咱們新宋國的天朝威儀撒播四方嘛,好事呐。


    李梁猶豫了一下說:就不曉得草原帝國的使團所來何事,他們還要求要和趙指揮使麵談。


    趙飛燕冷冷的說:不管他們說啥,都要看他們的誠意了,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不可能在談判桌上給他們。


    趙指揮使正在回來的路上,見不見?


    那就要看指揮使大人心情啦。


    她突然頓了頓,喝下一口茶給李梁講,使團往來,咱們新宋算是這才開始,應該有個章程,咱們對等接待。今後禮部也要派出使團出訪他國,了解真實的風土人情為中樞院的決策提供參考。


    過去,草原帝國就經常派出使團進入宋境,名為和談,實則進行刺探軍情,查看宋境的道路交通,民情、國力,幹起了細作的齷齪事。以至於大宋朝就沒有秘密。


    趙指揮使主政川蜀後規定了他們使團來往的路線和接待規矩,就是在約束外國使團,防止這些人肆無忌憚打探。


    李梁立即“喏喏”的頷首告辭。


    城裏,還有一個李家的家主在鬱悶呐。


    身為台鑒堂長老的李權接到了兒子李檀的家書,詳細記述了趙玉林的大兒子馬瑗陣亡經過,老頭兒一方麵感歎這孩子勇猛,一方麵又歎息英才隕落,埋怨起自己兒子沒有守護好新宋的皇太子。


    咋就讓馬瑗帶先鋒突擊隊去進攻瓦橋關呢?


    楊夫人見自己夫君心事重重的,給他說趙家都沒有發話,夫君為何糾結?戰士上陣殺敵,時刻準備為國捐軀,趙指揮使經曆了無數的戰鬥,肯定明白這個道理,夫君無須掛懷。


    老頭兒歎息一聲說:死的是誰?可是當今國主的大兒子呐。


    楊夫人一身俠女氣質,大義凜然的說:新宋人人平等,還是三少爺極力主張的呐,咋會因為馬瑗的死遷怒於他人。


    老頭子抖了抖書信說:飛燕國主號令: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檀兒他們上千架投石機出動,萬炮齊發將保州城夷為平地,也算是給孩子複仇啦。


    楊夫人不屑的說:那算啥?保州城裏全是史天澤那條老狗的餘黨,千刀萬剮都不為過,神威軍還是依照軍規不殺降者呢。


    李權不說話了,繼續閱讀兒子的來信。


    另外一頭的史兒子很快得到了馬瑗的死訊,有意在皇帝休息時說了出來。老皇帝身子一震,端著茶碗的手顫抖過後竟然被茶湯弄濕了衣衫。


    坐在邊上的太後憤恨的說:這就是報應呐,逆賊篡位奪權,老天爺都要懲罰,叫他斷子絕孫才好。


    史兒子聽得當即愣住啦。


    皇帝剛起來,要去換衣服,聽得渾身顫抖,他沉聲質問:說話如此歹毒,那可是飛燕嫁入門的趙家,也不見趙玉林戕害過太後的家人吧。


    太後怒吼道:奪了宋室江山就是篡位,就是大大的罪惡。死的又不是趙飛燕的兒子,吾兒操哪門子心。


    嗬嗬,太後說到趙飛燕頭上啦。


    皇帝大怒,猛的“哼”了一聲,拂袖而去。


    史兒子緩過氣來後淡淡的說:馬瑗捐軀,飛燕國主大怒,下詔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神威軍將士同仇敵愾,把史天澤盤踞的保州城夷為平地,舉國上下大快人心。


    此舉,足見趙指揮使在軍中,百姓中的威望極高。往後,太後還是謹言慎行的好啊。


    太後卻是揚起她高傲的鳳頭一聲不吭的起身離去。


    邊上新來的侍女就後怕了,竟然有如此蛇蠍心腸的太後,算起來還是馬瑗的姥姥呀,她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個個都後退著遠遠的避開。


    此時,趙玉林已經陪著馬靈兒去新市療養。


    時間是最好的療傷藥,馬靈和他的心情已好了許多,兩口子遊了真武山,來到黃琅古寨住下。


    女人微笑著問他:還是大將軍呐,啥事都不做的陪婦人遊玩,不太好吧。


    他說自己一路奔波,累了,後海的溫泉挺不錯的,就在這裏住些日子在回去。


    馬靈兒曉得他是在找借口陪她,心裏暖暖的告訴他前些日子飛燕親自主持了吳晶和陳柳的婚事,兩個孩子就算成家立業啦。


    趙玉林慚愧的說自己這個做父親的沒有盡到責任,對孩子關心太少了。


    女人說孩子們都念叨他的好呢,陳柳經營火井,王家大院都改名叫火井鎮了。也是的,哥兒咋就篤定能挖出火氣來呢?工部的執事跑遍全國,見識不少,都認為哥兒的火井才是咱新宋真正的火井。


    那口井單一出火氣,供應製鹽,釀酒、冶鐵都用不完。工部專門在翠屏山建立製作火氣使用的器械、工具,王家人率先用火氣做飯,燒水煮豬食啦。


    趙玉林笑了,告訴她火氣應該叫天然氣,是藏在地下很好的清潔能源。等鴻蒙穀的師傅做好發電機,將來咱們還會用上電,用水衝轉機器就能發電,有電使用就更美啦。


    馬靈兒早就聽他說過,腦子裏不斷展開想象,憧憬美好未來。


    兩口子逛古寨,遊馬湖,泡溫泉,徹底放鬆的玩了半月,馬靈兒叫回新市去,或許中都的油菜花就要開了。農學大師陳富已經篩選出了早開花,晚開花的油菜分片播種,算算日子,早花菜籽應該開花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子威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血沃中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血沃中華並收藏公子威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