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出使新宋的使臣剛看過皇帝的表演,曉得皇帝惦記上新宋駐軍的消耗了。他新宋國力強大,說咱們麻逸國小,人少,花銷不多,那上國水軍在碼頭港口采買糧食、蔬菜的日常所需,市泊使報告隻是一天就收了三月的稅賦。


    主使馬上明白了,他的小皇帝是看中了上國駐軍在麻逸的日常花銷收入,絕對不是一筆小數。


    這丫到過新宋國的不少城市,見過寧波,福州的巨大海港,讚歎道:新宋國的海港、碼頭可是大過咱們的幾個、十個都不止,他們要在咱們麻逸駐軍開建港口,絕對小不了。還要用鋼筋和土水泥澆築得像岩石一樣的堅固、耐用。


    那就是要在咱們這裏做出土水泥,修建高爐煉鐵,得需要多少工匠做工了,聖上隻需要在每個工匠頭上抽點兒人頭費都不是一筆小數。


    小皇帝得意的頷首,盯著主使要他叫“王上。”別搞錯了開罪上國。


    主使嗯嗯的答應,這廝就是個好社鬼,他得意的說:王上沒瞧見嗎?新宋國的水師全是男人,男人都離不開女人。今後,咱們的甜水巷還可以再開三條街為上國水師送溫柔,增加三倍的小姐姐都保管生意火爆。


    小皇帝聽得兩眼放出了紅光,仿佛眼前就是一座挖不空的金山。他大呼一聲:幹了,咱們必須做新宋國的藩屬國,快些去把上將軍給本王請回來。


    這廝生怕下麵的臣子不講禮儀開罪了上國,馬上從自己做起,將名號改稱“本王”了。


    成都,新宋國中樞院進入休假避暑模式,趙玉林留下華嶽監國,帶著台鑒堂和中樞院的全體臣工去清城山消夏度假。


    清城派掌門天機子在山下接住,恭敬有加的引去建福宮,老曹讚歎清城年年修繕,石梯坎做得越發精致,建福宮這一段竟然全換上了漢白玉,道路越發寬闊平整了。


    天機子馬上解釋:這是得力於朝廷的大力支持,景區管理有序,門票收入巨大才有銀子做修繕建新房呐。這兩年清城山景區還向縣裏上交了五成的門票收入,用於修繕到橫渠的官道,要把清城山和橫渠鎮連通,方便遊客往來。


    老曹樂了,笑哈哈的說這就對咯,不能隻是供咱們這些官僚吃耍,還要造福百姓嘛。


    天機子給他稟報:這山裏的百姓願意搬下山來的都搬出來了,沒有搬家的也都住上了新房,家裏有勞力的景區都安排做事,兩家獵戶有積蓄,下山來開起了客棧銷售野味,營生好著呐。


    範鍾連呼大善,大善呐,咱們就是要讓老百姓富起來。


    “對吧,國主哥兒。”


    趙玉林看到範鍾認真的模樣有點懵逼,他說範公就別國主、國主的叫嘛,咱們休假呢,喊我玉林哥兒更親熱。


    眾人跟著嘻嘻哈哈的笑了起來。


    他說:咱們這一級的官員就是要帶頭淡化皇帝、國主特權,以後的中樞院主任都是五年、最多十年一換,國主會多的很。


    老曹唔唔的說是這個道理,眼下做過國主的就有好幾人。


    眾人漸漸議開了。


    夜裏,直娣問他:哥兒今日一席話,是要變革中樞院的臣工任期?


    趙玉林在她屁股上掐一把說:當真是做過吏部尚書的官員,如此敏感哈。他覺得國家越來越趨向穩定,將逐步轉入做營生、找銀子為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事兒了,應該規範官員的選任、去留,形成製度傳承下去。


    小女子才不管他的嘮叨,早已翻身上去逮住他開始動作,嘴巴還貼到他耳朵邊上說:上床第一件事該幹啥?先讓本宮歡喜了再說。


    趙玉林這架戰車已經被順直娣發動起來,兩口子迅速進入角色,天衣無縫的上演起歡樂曲。


    次日,趙玉林召集諸公敘話,他給曹友聞說:今後台鑒堂要進一步行使建言獻策和監督的權利職責,包括中樞院主任在內的各級官員都要接受台鑒們的監督,無論是誰,隻要有違法犯罪的事實,台鑒堂就應該對其進行彈劾。


    諸公立即熱議起來。


    這是趙玉林在賦予台鑒堂的權利啦。


    過去,丁公主持台鑒堂時基本上就是吃吃喝喝,做點務虛的調查。現在趙玉林要他們真正擔責做事了。


    這也是他和曹友聞商議過的。


    老曹立即頷首說:台鑒堂的擔子不輕呐,別看咱們都是從繁重的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但咱們還領著朝廷的俸祿,就得為國事操心,為中樞院分擔責任。


    老曹把台鑒長老和調研分組下州縣調研的想法講出來,立即得到諸公的響應,認為正好彌補了中樞院巡查的不足。


    中樞院每年安排的巡查不可能覆蓋全國,台鑒堂再做一次調研,重點覆蓋沒有巡查到的地方,全麵深入的搜集信息後中樞院便能更準確的掌握全國的基本情況,對優化國策的製定乃是一件大好事。


    趙玉林見大家已經交頭接耳的熱烈討論起來,便提議散了,由老曹主持,自由組合討論細節。


    他招呼直娣出來,小女子歡喜的問他幹啥?


    咱倆一組討論嗎?


    趙玉林拉起她朝山上走,笑嘻嘻的問她昨晚討論了一宿還不夠?


    今夜咱倆再來?


    女人立即咯咯咯的笑著往山上跑了。


    衛隊長景崗快走兩步問他:要去哪裏,天師洞嗎?


    趙玉林說就到那裏吧,清城山的風景,天然圖畫是最美的地方,咱們走走瞧瞧。


    兩人正十分輕鬆的遊覽風景,吃著鮮嫩豆花,卻聽得景崗大喊:三少爺,賈老夫人有請。


    他抬頭看去,隻見賈皇妃正從山上下來,一臉笑意的對他說老官家有請,賢婿和直娣媳婦且去祖師殿坐坐吧。


    趙玉林想到身為皇妃的賈夫人為了請他,居然走下山來等候,馬上說:這就去,這就去。些許小事何勞二娘跑路,著人知會一聲便是。


    賈皇妃歡喜的說:不累不累,正好活動活動筋骨呢。


    一行人進去,皇帝、皇後和謝老太都在客廳坐著等候。見到順直娣也來了,皇後立即起身讓座。


    趙玉林緊走兩步攔下,叫景崗搬來椅子和直娣一起都坐到了下首。他笑哈哈的說這是家人敘話呐,不能失了禮儀。


    他這意思就是談公事要依照規矩來辦,聊家事就隨便啦。


    老皇帝笑嗬嗬的說正有一事要和賢婿商議呐,洛陽、開封已收複多年,老夫欲去那裏看看,尋根祭祖,賢婿以為如何?


    瑪德,這不是在將他的軍嘛。


    趙玉林剛說了不能失禮,老皇帝便說要去洛陽祭祖,這可是華夏人幾千年傳承的美德,他這個做女婿咋能不答應?


    那不是數典忘祖了?


    順直娣見他愣住,心中氣憤老皇帝給他的玉林哥兒出難題,臉上的表情也是凝固了,不動聲色的吃茶。


    場麵一下子尷尬起來。


    皇後和皇妃的表情也變得十分難看,都在埋怨出主意的史兒子,啥主意不好使,偏偏要給皇帝提議去河南祭祖?真是在危難玉林啦。


    稍息,趙玉林才說這是大好事嘛,不急不急。他叫景崗把隨行的禮部老執事叫來一起說道。


    老皇帝不曉得他要如何安排,看那表情以為是觸及了趙玉林的逆鱗,要限製他的自由了,馬上賠著笑臉說無妨的,賢婿要是覺得不妥,不去也罷,不去也罷。


    謝老太也覺得氣氛不對勁,冷冷的說華夏兒女誰不認祖歸宗那就是孽子,就是數典忘祖。


    官家要求去洛陽祭祖有啥不妥?


    趙玉林看都不看她一眼,招招手叫執事記下:第一,著禮部派人去洛陽、開封修繕前朝曆任皇帝陵墓,不用擴大,也不許縮小,徹底修繕後對新宋國的百姓開放,作為新宋百姓遊曆、瞻仰和祭祀之所。


    老皇帝、皇後和謝老太當即愣住,一臉憤怒的盯著他。


    趙玉林繼續講:第二,著禮部派出欽差去陝西路修繕黃帝陵,為明年清明節新宋朝廷公祭做好準備。


    執事早已坐到旁邊的幾案飛快的記錄,但是這些事兒和老皇帝提出的要求沒有一文錢的關係嘛,三少爺在這裏振振有詞的講有啥用?


    謝老太繼續怒視著趙玉林,看他還有啥話要說。


    趙玉林這才對著皇帝說:要論祖先,黃帝才是咱們華夏人公認的祖先,爹爹要祭祖便去陝西公祭皇帝吧,屆時中樞院會任命爹爹為特使,代表新宋朝廷公祭黃帝先祖,為天下蒼生祈福,如何?


    皇帝聽得早就驚呆了,皇後、皇妃和謝老太都是瞪大眼睛吃驚的看著他,一臉的不相信。


    趙玉林看向老執事,問他記住沒?


    執事已將毛筆放到筆架山上,站起來躬身施禮說:記住啦,國主說的每一個字下官都記下了。


    趙玉林笑嗬嗬的叫坐下說話,他轉過頭來對著老皇帝說:咱家祖上的陵寢,那是占用了朝廷的土地和銀子修造的,先有大宋朝的基業,才有新宋國的強大,理應修繕好了讓國人遊曆瞻仰,叫世世代代的子孫都記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子威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血沃中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血沃中華並收藏公子威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