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林說:隻要堅持這三點,咱們就能長久的坐穩江山。


    諸公頷首。


    範鍾支持他提出的將犯罪嚴重的重刑犯發配偏遠地區拓荒的建議,認為像嶺北路、遼陽路和旅宋府這些偏遠之地人煙荒蕪,甚至沒得人居住,咋辦?


    就該把那些犯人弄過去拓荒。


    老曹說:還有西域沒有設置路、州、縣呢。


    杜凡是戶部台鑒,笑嗬嗬的說戶部正在規劃,還要聽聽吳謙吳特使的意見。戶部認為西域廣闊,人口也不少,應該劃分為兩個路比較合適,一個在阿裏馬力,一個在啥馬爾汗,基本上按照東西察合台汗國的區域分治。


    趙玉林對如何劃分並不在意,戶部的官員比他還細心。他不置可否的說有戶部操心,咱們隻管吃酒。


    諸公笑哈哈的端起酒杯叫走一個。


    孟珙給他講,這次巡查他要去升龍,巡查雲南,看看新軍的戰鬥力如何?


    趙玉林說好啊,雲南的第一軍按照新式軍隊編程,正在南下進軍占婆,打擊真臘,孟大元帥前去督查,戰力定會突飛猛進。


    老孟使勁擺手,笑哈哈的連呼“廉頗老矣。”


    老曹滿麵春風的說:啥就服老了,孟公身體硬邦邦的,再娶兩房小妾都沒無妨。


    諸公聽得哈哈大笑。


    老孟卻是不停的擺手,隻叫吃茶了。


    高麗國的釜山,此時高麗軍隊正在上演一場和倭寇激烈廝殺的大戰。


    高麗和島倭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後雙方都拿出所有家底進行正麵硬剛,島倭國灌輸了武士道精神的士兵戰鬥意誌特強,麵對武裝了新宋國新式軍械的高麗軍竟然不落下風。


    兩國打了一場又一場,倭寇漸漸被逼退回釜山,眼看著高麗國就要將倭寇趕下大海啦。


    高麗皇帝信心大振,督促後麵的預備隊上,要一鼓作氣滅了倭寇。


    這時,海麵上露出黑壓壓的一大片戰船,倭寇的幕府將軍藤原親自統領著新募的軍隊增援上來了。


    島倭國的士兵看到自己的援軍到了,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似的跳出掩體高喊著為上皇效忠,拚命衝向高麗軍的陣地。


    一番激鬥之後,高麗軍的陣地開始動搖,竟然露出了敗像。


    這時候海風大起,島倭國用獨有的巫術點燃毒煙,吹響高麗軍隊,高麗人被突如其來的毒煙罩住,紛紛口吐白沫、咳嗽不止,一個個被熏得失去了戰鬥力。


    而倭寇卻是早有準備,迅速從自己的衣服上撕下一片布來撒泡尿淋濕,紮在臉上捂住口鼻,提起倭刀立即往前衝,見人就砍,見人就殺,高麗軍隊的陣地很快被島倭國突破,倭寇順勢發起反擊,接連追了兩日,占領高麗大片領土。


    趙玉林從清城山回來便接到遼陽路傳來的軍情急報,他簡單思索過後認為島倭國要對高麗發起最後的進攻了。


    此時,苗貴還在升龍督促新一軍南下占婆作戰呢。


    他和楊興運商議,必須將擊敗倭寇提上議事日程,讓楊興運立即去遼陽協同作戰。


    趙玉林的想法是水師先動,殲滅倭寇的海上運輸船隊,截斷倭寇逃跑的路線和後勤補給,力爭在高麗半島上將倭寇徹底殲滅。


    楊興運得令正要離去,後勤使曹永來請示,要再去吐蕃路做防禦使。


    這丫說他回來後多次夢見李雲清,要他堅守邏些城,他一想到死在吐蕃高原的兄弟們就睡不著。請三少爺準他再上邏些城。


    這就叫趙玉林為難了。


    他細看曹永,氣色雖然好多了。但是身體和回來時差不多,還是一樣的瘦。他問:都過去好些年了,身體還吃得消嗎?


    曹永笑笑說就他這個不胖不瘦的身體才好,去了吐蕃不會喘氣。


    趙玉林說都是一樣的呼吸:還不是一樣的缺氧。


    他問楊興運:那就讓漢臣留在西域吧,如何?


    楊興運說:既然曹兄執意要去,也行。可是誰來接任後勤使呢?眼下可是正忙著。


    曹永說靈州的王珪戍邊多年,三少爺覺得行,可請王兄代勞。


    趙玉林見曹永已經提出來,咋好回絕,便說王珪受過重傷,就讓他回來接手後勤好生歇歇。


    楊興運頷首,給他提議:讓興慶府的郭蟲麻代管靈州防務,以後靈州便不再單設防禦使。


    他認為這事需要和戶部商議,不能急,先讓郭將軍帶著。


    趙玉林回去,陳宸已經告假休息了。女人告訴他,晚上請了遊顯忠吃飯,該出發啦。


    他叫著人去請高稼,都是漢中出來的人嘛,一起說說話。


    一行人去了琴台的文君酒樓。柳如煙遠遠的出來迎接,上去就挽住趙玉林的手說:玉林哥都好久沒來咱文君酒樓用膳了,是看不上咱啦?


    趙玉林感受到柳如煙異樣的熱情,聽著她說話都覺得是一語雙關。他趁著如煙上門口的梯坎緊走半步,順勢牽著如煙往前走,邊走邊說:咋不見掌櫃的呢。


    如煙嘚瑟的說她娘不做了,酒樓現在歸她打理。


    趙玉林笑嗬嗬的說:咱妹子長大啦,都做掌櫃的了。


    柳如煙歎息一聲說:都是孩子他娘了,肯定長大啦。


    趙玉林進入包房,見遊顯忠已經到了。


    已經貴為成都知府,成都府路安撫使的遊顯忠還是像在漢中一樣,笑嗬嗬站在那裏迎接他。


    他說都是老兄弟了,還客氣啥。


    兩人正在說話呢,高稼笑哈哈的進來了,眾人入席吃酒。


    趙玉林給遊顯忠介紹高稼在浦江鄉下躬身實踐農事的經曆,大讚高公關心布衣,心係黎民百姓。


    高稼笑嗬嗬叫他別說了,再說他那張老臉就掛不住啦。


    眾人都是開懷大笑。


    陳宸十分認真的說:玉林哥講的不是假話,高公對於州縣發展經濟,為百姓增加收入很有辦法呐,遊公有時間可多向高公請教。


    遊顯忠馬上唔唔的頷首、點頭,連聲說一定、一定。


    高稼連連擺手叫別誇他了。


    要說關心農事,還是當推三少爺,咱們的趙國主最用心。據聞他家光遠公子就回宜賓去包租旱地種辣椒了,要在郫縣和宜賓兩地實踐大麵積種植辣椒。


    他問:遊公大概還不是很清楚辣椒這個新品種吧?


    可是三少爺家獨有的,大有妙用,其入口的火辣程度遠勝胡椒。我看,它既可作為調料,自身又是一道美味食材,今後必定風靡全國。


    按照三少爺說的,可以種植、加工、銷售,做成一條完整的產業。


    真要這樣做下去,隻是辣椒一項,便可為遊公治下的成都府增加不少的稅賦,咱們就瞧著吧。


    趙玉林暗自讚歎高稼的眼力了得。


    陳宸笑哈哈的說高公過獎啦,一個小小的辣椒,哪有高公說的那麽靈驗,玉林哥不過是希望孩子們試試那啥一縣一品的規模種植,哥兒認為像這樣的經濟作物種植必須要上規模,有一定的數量才好賺錢呐。


    遊顯忠聽的入迷,謹慎地說他剛到成都來,還有太多需要了解熟悉,得下到州縣好生琢磨。


    趙玉林很滿意他的態度,不像有的官員下車伊始便哇啦哇啦胡亂說,害人害己。


    他說:咱們這是在實踐呐,花溪村緊挨著成都做啥都行,是一個特例。新宋廣大的農村還是要依靠種植、養殖致富,如何讓老百姓多增加些收入的確得細細琢磨,都想些辦法。


    他認為把土地分給百姓,一家一戶都有土地後基本生活有了保障,隻是解決了有吃的問題。


    但是農村各家各戶的條件不盡相同,有的是種植能手,有的家庭勞力欠缺,很多類似於辣椒、大豆這樣的蔬菜和經濟作物的種植需要大麵積種植才能節約成本、提高產量形成賣家市場。


    如何才能更好的讓平民、布衣增加收入,還需要多想辦法。


    咱們可以鼓勵有技術,有經濟實力的大戶承包左鄰右舍的土地,發展規模種植、養殖。


    他舉個例子:農民根據個人意願將土地按照當地平均產出糧食的價格租出去,可以一次性獲得土地上的收益,承租人反過來再聘請這位農民種地,就有了額外的報酬,這就是在增加農民收入。


    大家聽的不住頷首。


    陳宸笑盈盈的說花溪村的第一大特點就是百姓收了土地租金後年輕男女都在裏麵的吃耍項目中幹活掙錢,有一技之長的百姓積累起本錢後還在自家院子裏開小店做掌櫃,生意火爆的很。


    慢慢的,百姓掙錢的渠道便越來越多啦。咱們做官的,就是要幫助老百姓找到掙錢的辦法。


    遊顯忠聽得不住頷首。


    高稼說這是一個方麵,他認為眼下還有一項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修路。朝廷對通向各個路、府、州、縣的官道雖然有謀劃,但是因為銀子不多,真正落實起來緩慢。


    特別像經濟基礎比較好的蜀地,多數還是羊腸小道,鄉村道路非常難走,下雨過後更是一路的泥濘,百姓修房造屋需要運送磚石,都是通過肩挑背扛,費工費時的太難,嚴重阻礙了鄉村百姓掙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子威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血沃中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血沃中華並收藏公子威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