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衣姑娘笑嘻嘻的謝過大哥哥,歡喜的說:沒想到高麗大哥也曉得本公主的名號,嘻嘻。


    後麵,吳雨琦笑盈盈的說她嘚瑟了,還不快去善後。


    順風司早有太醫上來替傷者診斷救治,小皇帝的妃子被刺中腰身,當場死亡,皇後也中箭受了輕傷。


    吳雨琦用劍指著屍首的大腳丫對著小皇帝說:隻有長期穿木屐才會有這樣的形狀,典型的倭人偽裝。島倭國欲刺殺國王,構陷於新宋,製造兩國不和。本宮一路追蹤,還是晚了一步。


    小皇帝曉得是趙玉林的夫人吳雨琦親自領著順風司緝凶,早已感激涕零,連聲謝過夫人,謝過上國妥善安排保護周全。


    趙光宸過來給她稟報還有餘孽脫逃,大叔、大哥們正在追蹤緝拿。


    吳雨琦不和小皇帝墨跡,對著光宸說:“一個都別想逃脫。”隨即向高麗國王拱手告辭,再一揮手,一群黑衣人護著她們母女迅速下樓。


    相隔不遠的悅來客棧,一群倭寇在一個頭頂著高高發髻的武士帶領下正和剛住下的天龍寺僧人激鬥。


    這些倭寇沒有想到天龍寺的僧人從多林寺返程住進他們的巢穴,刺殺計劃已經展開又無法取消,當逃散的倭寇再進客棧時立即驚動天龍寺的高僧,雙方很快鬥在一處。


    等到後麵上來的順風司人亮明身份,天龍寺住持立即打了個佛號請官差掠陣,讓天龍寺為朝廷略盡綿薄之力,隻見袈裟飛舞,一個個白胡子僧人痛下殺手。


    如此,逮住這些跳梁小醜已毫無懸念。


    趙光宸收了天龍寺抓獲的俘虜回去給吳雨琦講:雨琦媽媽呀,和尚下手夠狠呐,五個倭人隻有兩個活口,其中一個都隻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啦,估計也活不過今晚。


    吳雨琦說哪有咱家閨女厲害,上去就要敵人這隻胳膊那條腿的,那才嚇人呐。


    趙光宸馬上哈哈、哈哈哈的歡笑。


    趙玉林獲悉吳雨琦帶著光宸在建康府辦案很無奈,無精打采的坐在公事房裏吃茶。


    順直娣從後麵上去給他按摩肩頸,叫他放心,掌門女也在現場,咱家光宸不會吃虧的。


    他說天龍寺的高僧都出手了,光宸得這些神級武仙相助還失手,那不是要丟盡咱們新宋武林的顏麵。


    直娣笑盈盈的說:那還有啥擔心的?


    哥兒隻管吃茶。


    兩浙路的杭州府迎來了這年冬天的第一場雪,議事廳中燈火通明,暖意盎然。女幫主正在開會議事。


    吏部曉得她不喜歡寫寫畫畫,特意為杭州選派了見習副使,女幫主叫副使主持,召集州縣主官集中學習成都中樞院的培訓紀要,不折不扣的坐了整整三天。


    培訓結束,女幫主開始訓話了,告訴諸公朝廷轉入經濟建設,重點為黎民百姓謀幸福生活。今後路府要製定五年謀略,各地州縣也要製定相應謀略:教育如何做,營生咋個搞,道路怎麽修都要有計劃,一任接著一任的幹,不許亂來。


    誰要是投機取巧,中飽私囊,別怪她用丐幫的打狗棒打斷脊梁。


    堂下的臣工聽得麵麵相覷,不敢有半點雜音,提起手中的毛筆飛快的記錄著。


    但是,這次議事,女幫主破天荒的招待諸位州縣官員吃了一頓,還喝上了陳年五穀豐。


    女幫主開森的端起酒杯祝詞,告訴諸公:兩浙路政通人和,朝廷裏的諸位國主、副國主很滿意,華副國主欽點本官在大會上還做了傳授懲治貪官的發言呐,哈哈哈。


    來來來,為咱兩浙路平安祥和幹杯。


    次日,見習副使便將兩浙路如何落實安撫使培訓會的紀要弄好,請女幫主簽字奏報成都。


    女幫主很輕鬆的召集諸位副使商議,要求分工協作,迅速將兩浙的五年發展謀略弄出來。


    正在商量細節,順風處來報,鹽商張石城花巨資在錢塘建了一座超大宅子,有人舉報他逼死小妾,殺了丫環滅口。


    女幫主一聽馬上來精神,笑嗬嗬的說:剛做出那麽多計劃,本官正擔心銀子不夠呐,立馬就來了好消息。


    她看了轉運使一眼說:本官這就去破案、找銀子,拜托諸位多動動腦子啦。隨即笑哈哈的招呼順風處總管叫走起。


    遼陽路,苗貴、馮貴齊和劉整也在商議路治事務。


    馮貴齊讚歎朝廷都進入為百姓找銀子,過上好日子了,咱們這裏還在謀劃打島倭國。


    苗貴說這是咱們軍人難得機會呐,擱在嶺北路,那郝大元帥還在做剿匪的打雜事務呢,就這樣還隔著張直有上萬裏遠。


    三個人隨即哈哈大笑。


    劉整告訴他們:半島上接連下了兩場大雪,官道上的埡口處積雪有兩尺厚,部隊行軍和後勤輜重的運輸幾乎都停了下來。


    馮貴齊頷首說遼東的天氣特別寒冷,咱們現在的環境不像當初苦苦征戰的時候,為了搶得先機必須爬冰臥雪,不急就不催了嘛。


    苗貴的看法卻是不同,他認為無論是作戰部隊還是後勤運輸,該拉動的還是要拉動,否則這種安逸的日子過久了,將士就不小得該如何打仗啦。


    劉整點點頭說:這就組織兩個縱隊攜帶輜重行軍去釜山,在冰天雪地裏鍛煉將士們的適應能力。


    苗貴頷首,提醒他南下過去將高麗送來隊伍好好整訓,三少爺有令,要將高麗的軍隊整訓成和咱們神威軍一家的隊伍,一樣的痛殺倭寇。


    劉整馬上鄭重的回答“是。”庚即告辭離去。


    馮貴齊說不光是軍務呐,還要修路辦教育。朝廷派來了見習副使,那後生細致哦,一來就給老夫送上一大摞文稿,都是三少爺和各位國主的口諭,不敢馬虎呐。


    苗貴笑了,吃過一口茶後說三少爺的這個辦法妙啊。擱在過去,皇帝要召見各地的封疆大吏,那可是無上的榮光,也是難得的機會。


    但是,像遼陽這樣的重鎮,要馮大帥隔三岔五的往帝都來回跑路,恐怕時間都耗在路上了,還如何做事?


    就是眼下咱們這裏到坪壤的路,恐怕也要叫劉整磨破屁股,還要趕去釜山呢。


    馮貴齊聽得噗呲一聲吐出了剛喝進嘴裏的茶水,笑嗬嗬的說大哥咋也學會了三少爺的口氣。


    苗貴說他是感慨三少爺會想辦法。


    聽說少爺在弄發報機,新市已經用上電了,發報機也要用電。有了發報機,咱們有啥急事,從這裏發報給成都,分分鍾就能收到三少爺的回信。


    馮貴齊很好奇,三少爺咋就會做那麽多新奇物事?


    他給苗貴建議:他兩還是都去釜山吧,對倭寇的登陸作戰正緊鑼密鼓的進行,他倆住在沈州算啥?相隔太遠了,很不方便。


    苗貴望著窗外漫天大雪說還是再等等吧,倭寇侵略高麗那麽長時間,肯定在島上埋下了不少的密諜,咱們要都去釜山,絕對叫對麵的藤原心驚肉跳的睡不著覺。


    兩人對視一眼,笑了。


    島倭國內,藤原將軍府,這廝正在聽其密探的稟報,新宋軍隊消滅了他的征夷大軍後並沒有離開,而是在麗水、突山和釜山一線修築軍營駐紮下來。


    這些軍隊和駐紮在坪壤的新宋軍來回演練,儼然將高麗國當成自己的領土啦。


    藤原聽著很不舒服,這兩年他厲兵秣馬,處心積慮要征服高麗,結果卻是損兵折將無數,幾近團滅的被神威軍吃掉登上高麗半島的軍隊,反而逼得高麗死心塌地的做了新宋的屬國,叫新宋的神威軍和他的島倭國隔海做了鄰居。


    那個臨危受命做高麗都督的織田九死一生逃回島倭國後繼續做他的總管,織田總管小心謹慎的對他講:神威軍太過厲害,咱們肯定是打不贏的,他們住在對岸不走,難道是要渡海過來找咱們算賬?


    藤原用一雙鷹隼似的眼睛盯著織田,覺得此人被神威軍嚇破了膽,真會想象。竟然擔心起神威軍像他們一樣的跨海登陸天照本島作戰,要滅了他的島倭國。


    可能嗎?


    他的帝國打高麗可是調集了全國的船隻運送人馬糧草。


    神威軍在南邊和真臘作戰,在北邊和他的島倭國作戰,戰事才結束神威軍又要渡海來打他們?


    藤原不相信新宋國的實力爆表,強大到指哪打哪,如臂指使。就是當年橫行一時的草原帝國,也要打一仗休息兩年再戰嘛。


    然而,密探傳來的消息的確讓他非常震驚,高麗國因為有新宋國這個強大的後盾,戰後恢複很快,神威軍的海船源源不斷的運送物資上島,高麗的流民竟然吃著新宋的糧食挨過饑荒,調集了十萬男女搶修道路。


    從釜山到開京的官道上全是修路的百姓,這要多少銀子,耗盡多少糧食呀。隻是修路用的鋤頭、鐵鏟和鋼釺十字鎬就夠得冶鐵。


    密探給他稟報,這些都不是問題新宋直接用船運來現成的,鐵匠在沿線架起不少的鐵爐修複工具,隻看那揮汗如雨的打鐵,就曉得那些工具都是用精鐵做的。


    這廝十分的不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子威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血沃中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血沃中華並收藏公子威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