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貴樂哈哈的吃下一口茶說:萬事勝意呐,神威軍已經占領九州,正在加速進軍。人手和糧草的供給正好,二位無慮。


    小皇帝歡喜了,十分開森的說:大善呐,真是解氣。


    幾百年來,高麗受島倭國的欺辱,殺我黎民,劫我財物,甚至擄走我皇室的王子、公主,今日得上國鼎力相助,終於得報大仇啦。


    苗貴告訴他,如今已成為一家人,高麗的事就是新宋國的事,無慮其他。


    三少爺定下規矩了,要將島倭國的毒牙全部拔除,二位都放寬心,今後的倭人絕對會老老實實做人,敢有不從,統統殺頭。


    王典欣喜的點頭,謝過苗副國主。


    苗貴擺手說:都是同朝為官,無須客套,不必拘禮。


    王典麵有難色的問他:朝廷能否再給高麗送些糧食過來?


    小皇帝慚愧的說:是他沒有經營好高麗,導致府庫、糧倉空空如也。一場小小的支援戰都支撐不起,釜山周圍的麗水和突山百姓深受倭寇殘害,曉得帝國打島倭國欣喜萬分,為了支援打擊倭寇捐出所有的糧食,有老百姓餓飯了。


    苗貴吃驚不小,責怪他們沒說實話,有困難應當先講出來咱們一起設法解決。


    他說:那就暫時不向九州發運糧食,先用籌集的軍糧救濟貧困,把救濟糧都發到百姓手裏。


    他叫小皇帝放心,高麗的百姓就是新宋的百姓,新宋講究人人平等不是虛的,包括高麗人在內的新宋臣民都要平等相待,絕不能眼睜睜看著百姓餓飯。


    王典歡喜了,嗯嗯的點頭。


    小皇帝還不放心,問他不發送糧草行嗎?征討大軍的吃飯問題咋辦,可是幾十萬人的吃喝。


    苗貴叫他放心,馮主帥有辦法解決。一是當前運送過去的糧草軍械足夠。二是島倭國雖然遍地是饑民,也不是一粒糧食都沒有,那些個領主、富家院子裏藏有有糧食,前方將士有辦法叫他們都吐出來。


    後續咱們這裏將糧食再運送過去不就得了。


    如此,眾人心裏的石頭才妥妥的放下。


    成都,趙玉林收到進軍島倭國順利的軍報後大悅,陪著曹友聞他們台鑒堂的一幫長老來到青城山踏青。


    有的老人已經爬不動山道了,住進山腳的建福宮就不願挪窩。孟珙說他也不走了,留在山下和諸公敘話,小哥兒試試多長時間能登上山頂。


    老曹和範鍾興致勃勃的跟著他一起拾級而上,很快就來到天然畫廊,這一段山道回環起伏,周遭全是參天大樹,新出的樹葉在陽光照耀下閃爍嫩綠柔光,漂亮極了。


    範鍾叫歇會兒。


    三個人走進休息亭坐下,衛士立即弄來清城頭茶品嚐。


    老曹笑話範鍾不行了,才走出沒多遠就叫歇腳,身體都垮啦。


    範鍾樂嗬嗬的說年齡大了,不得不服老啊。


    趙玉林告訴他們,待島倭國的事情告一段落後,他打算辭去國主一職,由華公接任,他要出去走走看看。


    範鍾急了,問他幹嘛?就這麽放心的把朝廷交給華嶽打理,合適嗎?


    老夫認為不妥。


    老曹也認為禦史出身的華嶽做國主,不妥。


    趙玉林說他和自己的夫人把持朝政有一段時間了,新宋江山穩固,百姓安居樂業,他也該按照規矩換換位子,華嶽為人直率,剛正不阿,接著幹沒有問題。


    趙玉林見兩人都是吃驚的看著自己笑了,問他們有啥不妥?要相信眼下的新宋朝廷穩固,相信華公能做好。


    老曹搖搖頭說:哥兒春秋正盛,一直做下去就是,無人敢不服。哥兒辦法多多,諸公都盼著哥兒治下的新宋安定富強呐。


    有啥事需要出巡,叫華嶽、餘街他們跑路不就得了,老夫不許小哥兒離京。


    範鍾接著說:老夫也不同意。


    趙玉林看著二人耍老小子脾氣的模樣笑了,給他們講:就是要趁著兩位有精力看住朝廷才出去轉轉呐。


    央金一個人去邏些城有些時間了,吐蕃究竟如何?山南該如何收場是新宋國最後的落腳點,嶺北路也必須牢牢的握在咱們的手裏。他認為今後的國主都要去宣示主權,讓新宋人像石榴的果實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趙玉林講到這裏,老曹和範鍾不再堅持了。


    範鍾有點賭氣似的的說:哥兒道理多,老夫說不過。但是咱們新宋朝廷離不開小哥兒,必須要平平安安的回來。


    老曹也說:對頭,必須妥妥的。


    趙玉林點點頭,讓二位老人放心,肯定會妥妥的。


    山下,孟珙和李權他們已經擺開酒宴吃起來。


    酒過三巡,孟珙大讚朝廷的修路獎補方略好,一路走來到處都在修路,官道上的板車又多了不少,大半都是新車呐。


    李權說:那是朝廷推出的板車下鄉、雞公車進村方略,官府借錢、補貼買車的百姓,願意買車使用的人家就多了。


    據聞:成都四城區都又新開了大車修造作坊加班加點的趕工做車輛,馬車、板車和雞公車的價格大降,各地大車店裏的板車、雞公車都賣空啦。


    此公開森的大讚趙玉林治下的新宋朝廷了得,短短時間便收複失地恢複經濟,將草原帝國驅趕去遙遠的西域。


    如今,新宋的神威軍踏上了最東邊的島倭國,放眼天下已經找不到對手。


    諸公爽快的大笑,觥籌交錯的大呼吃酒。


    做了農事台鑒長老的高稼喝得開森,詩興大發,提著酒壺搖頭晃腦的吟詩作賦,眾人用手裏的筷子敲打伴奏,好不熱鬧。


    都江堰,新宋朝廷正在舉辦一年一度的拜水祈福儀式。


    今年的主祭換上了前朝太後謝老太。


    這位老太婆自打被新宋迎回來後一直野心勃勃的要恢複臨安朝廷重新掌權,無奈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趙玉林發現後狠狠打臉,弄得沒了脾氣。跟著老皇帝去洛陽祭祖、陝西路祭拜黃帝陵後終於踏踏實實做她的平民老太婆啦。


    趙玉林獲悉謝老太端正心態後很滿意,叫禮部做下安排,今年聘請她做新宋朝廷的拜水特使,叫老太太也樂嗬樂嗬。


    禮部尚書李梁親自上門邀請,謝老太看到蓋著鮮紅玉璽大印的專使任命詔書激動啦,高興的說不出話來,怎麽也想不到新宋朝廷還記得她這個老太婆。


    做夢都想不到趙玉林要欽點她來拜水。


    老皇帝笑嗬嗬的說:這就是新宋朝廷,這就是他的賢婿,他早就說過:隻要咱們踏踏實實的過日子,一切都會好好的。


    老太婆撫摸著順直娣親自送給她的精美化妝盒子,站在讚新的梳妝台前試穿一件件貼身的新衣。


    老嬤嬤說:真是老天開眼呐,太後還能為朝廷做事,為黎民百姓祈福,大善呐。


    老太太在左右侍女的引領下踏上鮮紅的地毯,走進修葺一新的都江堰景區,來到伏龍觀主會場祭天,祭地,拜水,祈福五穀豐登,所有程序一氣嗬成,祭拜祝詞一字不漏。


    整個儀式完成後,她回到老皇帝身邊依然是精神抖擻。老皇帝驚歎眼前這個老太婆的精力旺盛了,一把年紀了還能做得如此之好。


    皇後歡喜的大讚:咱娘今日出彩啦,百姓都在歡呼,祝福老夫人長命百歲呐。皇妃也是開森的說:看呐,平民百姓都在朝這邊湧來了,要拜見老夫人呢。


    老百姓在高喊:老夫人,祝福老夫人長壽安康。這些,肯定是趙玉林授意,秘密安排的,不然誰會曉得稱呼老太後為老夫人。


    老百姓湧過去一睹老皇帝、皇後、皇妃和太後風采就是百姓的好奇心了。


    幸虧有執勤的守備戰士維持秩序,不然,蜂擁而來的老百姓要把禮部尚書李梁給嚇壞啦。


    老皇帝和謝老太卻是滿心歡喜,微笑著頻頻揮手向百姓致意。皇妃看到老百姓跟在他們身後一直送到驛館,心裏滿滿的幸福感。


    此時,趙玉林已經回到建福宮和台鑒長老們吃茶敘話了。


    孟珙問他:據聞那高麗國王也要來台鑒堂做事,可是真的?


    趙玉林點點頭說:此公在國王位置上累的受不了,一心交權給王典,要到成都來享福。到時候孟公得提點此公了,台鑒堂可不是養老院,一樣的要做事。


    諸公歡笑。


    老曹調侃孟珙,叫記住啦,國主口諭也是聖旨。


    孟珙一臉認真的說:微臣領旨,保證妥妥的。


    諸公看的又是一陣歡笑。


    趙玉林不接他們話,唔唔、唔唔的說:不錯,清城頭茶,妙極,妙極,諸公嚐嚐。


    李權笑嗬嗬的說:哥兒真是有辦法,請謝老夫人做拜水特使,老太太一定歡喜的不得了。


    範鍾頷首說:大善,天下人都認清了謝太太老婦人的身份就對啦,老夫惟願新宋國泰民安,繁榮昌盛。


    老曹幹脆的說:必須的,咱們新宋經過這麽些年的努力,老百姓都曉得人人平等好,官民平等好,咱們的日子定會越過越好。


    趙玉林說隻要大家都安下心來做事,這個社會肯定會越來越好。以後的好日子還長著呢,全靠諸公幫村,咱們以茶代酒走一個,謝過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子威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血沃中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血沃中華並收藏公子威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