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寫匿名信舉告的行為,都被官府禁止,比如《秦律》中就有:“有投書,勿發,見輒燔之。”


    就是看見匿名信舉告,拆都不要拆,立即焚燒。


    《晉書·刑法誌》也言,“改投書棄市之科,所以輕刑也。”可見這時候對於匿名舉報者,是處於棄市之刑的。


    等到曹魏之後的隋唐,雖不再論死,但禁止匿名舉報仍被列入律法之中,比如唐律疏議曾載:“諸投匿名書告人罪者,流二千裏,得書者,皆即焚之,若將送官司者,徒一年……”


    再到《大明律》和《大清律》,都規定有類似的條文。


    這樣的規定,本是為了塞誣告之源,杜奸欺之路。


    但在蘇照看來,這是監察力量不足之下的妥協和示弱。


    不可否認的是,匿名之書的舉告,的確是短期之內,打擊貪官汙吏的良策。


    不管是因為私怨,還是確有冤情,匿名投書之人將會給予豐富的材料,剩下的就是核實,懲處……


    <a id="ads" href="http:///"></a>


    “但要配合著超凡力量的輔助,這也是為了防止誣告。”蘇照已經考慮讓安安坐鎮禦史台的訊問室,配合談話、詢問,核實罪證。


    “安安不是擅長聽人心事嘛,這就是活的獬豸,觸不直則去。”蘇照思忖著。


    這個世界是有法術神通的,他是為了整頓吏治,裁汰出一批清廉正直之才,不是為了泄憤式的清理官僚階層。


    下方,兩位樞密副使之一的馮匡麵色現出一抹凝重,嘴唇翕動,想要規勸,但又覺得不妥,索性也不開口。


    等散了朝,蘇照單獨留下了常邈,麵授機宜。


    常邈拱手道:“君上,禦史台人手不足,恐怕會耽誤君上之事。”


    蘇照道:“孤會著人幫助常卿,勿不使冤假錯案發生,做到不枉不縱。”


    常邈麵色微頓,拱手道:“若如此,臣當盡力為之,隻是這次整頓吏治,可有官品爵位限製?”


    “上不封頂。”蘇照麵色幽幽,淡淡道。


    常邈心中一凜。


    蘇照冷聲道:“先前,前豐樂郡、大封縣令韓洮曾經稟告,宗伯蘇茂之子蘇壽在豐樂郡廣置私田,橫行鄉裏,禦史台就先從此事開始調查。”


    饒是常邈,聞聽此言,也不由頭皮發緊,暗道,難道蘇國朝堂又要倒下一位六官大佬?


    而且這一次動手的還是宗室。


    但迎著蘇照的目光,拱手拜道:“謹遵君上之命。”


    而散朝之後,有一些公卿就是憂心忡忡,都是圍攏在太宰敬弘道身前,郭勖為小司徒,算是孟季常的屬官之一,麵色道:“敬公,朝局動蕩,您可要規勸君侯啊,若告奸之風囂囂於溫邑,奸佞宵小趁機誣告,那時就是人人自危啊。”


    敬弘道看了一眼郭勖,朗聲道:“若持身以正,何懼一二宵小出言中傷,諸卿,君侯非可欺之人,爾等要好自為之。”


    宗伯蘇茂在一旁臉色變幻,匆匆而去。


    什麽欺男霸女,以及貪汙公帑,他也沒少幹,甚至……


    念及此處,心頭發虛。


    此事他還是要收拾好手尾,他的小兒子蘇壽現在就待在溫邑,不行,太危險了,得去鄭國躲躲。


    所謂狡兔三窟,鮮為人知的是,宗伯蘇茂在鄭國也置有產業。


    今日,蘇國溫邑注定不再平靜。


    隨著布告被新任溫邑宰晏昌,著胥吏、差役,廣布於溫邑以及周邊州縣。


    幾乎引起了軒然大波。


    有人將信將疑,有人冷笑不止,有人暗暗發狠。


    溫邑城,蘇國國史上曾三易其城。


    有著七十二坊,東西南北四市,而且素來有“東貴西賤,南富北貧”之說,常住以及周邊附郭縣來溫邑討生活的外來人口就有著七八十萬。


    這樣多的人口,幾乎快和蘇國賬麵上人口齊平了。


    但可惜的是,大部分都是托庇、隱匿於富貴人家為奴為仆,還有一部分是不在官府戶籍的黑戶。


    如果蘇照的乾天觀象法,再精深一些,就可看到溫邑城上空,白紅間雜的氣運洪流,有著道道黑氣翻滾——卻不為隨著龍氣勃發,漸漸顯化的蘇國氣運之柱提供絲毫養分。


    其中城北十八坊——更是三教交流的混跡之地,暗娼、賭坊、扒手、乞丐、江湖幫派盤踞於此。


    彼輩泰半是北方三郡逃戶,還有一些是南方失了土地,既不願托庇於公卿,又不願背井離鄉,遠走他國的蘇國百姓。


    對於這裏,哪怕是前任溫邑宰韓岱,也隻能睜一眼閉一眼,因為這不是一個治安問題,而是社會問題。


    韓岱也不可能去……搞什麽清理“低端人口”的雷霆行動。


    溫邑周邊的山陽、寧郭、鳳池三縣在蘇國公卿、宗親勳貴的侵奪之下失地的百姓,在此背井離鄉,也隻是為了討一口飯吃罷了。


    永業坊中,一排排青磚朱瓦的房屋鱗次櫛比坐落著,一條逼仄、綿長的巷弄之中,汙水橫流,偶爾從遠處傳來幾聲狗吠聲。


    一家寫著“單家老店”四個大字的桐木黑漆的牌子,在狂風中被吹動得呼呼作響。


    “這雨還不知要下幾天。”店中,梁柱上點著油燈,燈火雖不是很亮,卻將店中雜亂不堪的布置照清,六七張桌子,桌麵上滿是油汙,還有一張斷了一條桌腿,用壘疊的青磚支撐著。


    身穿粗布衣衫的老掌櫃,搓了搓蒲扇的大手,對著賬本,劈裏啪啦打著一個算盤,偶爾拿起旁邊黑酒壺,喝了一口,原本紅牙牙的蒜頭鼻愈發紅了。


    “當家的,二樓丁字號,房租都欠兩個月了,你去催催。”老掌櫃抬頭說道。


    “好勒。”水桶腰,濃妝豔抹的婦人應著。


    二樓靠南一間裝飾簡單,甚至稍顯破舊的客房中,草藥味彌漫嗆鼻。


    一雙打著補丁的薄被下,一個青年麵色蒼白,背靠著一個枕頭,氣息萎靡,不過手中拿著一卷名為《魏子》兵書,是齊人魏襄所著,神情專注讀著,察覺到來人,放下手中的書,麵上掛著溫煦的笑意,道:“小妹。”


    布裙荊釵,梳著雙丫髻,二八年華的少女,手中捧著一個鯉魚瓷碗,碗裏熬著黑糊糊的湯藥。


    少女臉蛋兒被煙醺的灰一塊兒、白一塊兒,但難掩眉眼之間的清麗婉約。


    昏黃燈火映照之下,秀頸皮膚白皙如玉,顯然不是出身貧苦之家。


    “哥,你這幾天好一些沒有?”少女顰著好看的眷煙眉,舀了一匙,吹著氣,問道。


    沈鈞道:“還是有些不得力,血脈不暢,這藥許是不對症?”


    “哎呀,那許郎中號稱杏林聖手,我看藥方,好像也沒什麽錯。”沈嬋微玉容微變,訝聲說道。


    “杏林聖手?他自己找人幫他吹噓的吧?”沈鈞笑了笑說著,也沒太在意,道:“你往衙門遞狀子了沒?”


    “沒人接,城東司寇府衙門的門子,一聽是有蘇一氏子弟,都是見了瘟神一樣,沒一個敢接的。”沈嬋微貝齒咬了咬櫻唇,輕聲道。


    沈鈞歎了一口氣,道:“聽韓縣尊說,司寇陳公,鐵麵無私,不應該啊。”


    他卻是沒有想到,沈嬋微去了幾次,根本就沒有見到陳韶,而是被司寇府的門子所攔。


    訴狀根本就沒有呈遞到陳韶案上。


    再加上,當時司寇府正在處置袁彬餘黨,得力之才都被抽調到審理袁逆一案之中,越發沒人理會什麽田宅之爭。


    沈鈞壓下心頭疑惑,道:“你把筆墨紙拿來,我寫個方子,你去抓些藥來。”


    “哥,我們的錢用光了。”沈嬋微自懷中取出一個荷包,裏麵已經空空如也。


    他們來自大封縣蘭溪沈氏,世代居住沈家村,沈家為望族,幾百頃的水田,被宗伯蘇茂侄子蘇壽,脅從縣中屬吏,地方江湖幫派,強取豪奪。


    沈家兄妹得大封縣令之囑托,不遠千裏,至溫邑告狀。


    沈鈞道:“都怪哥哥,好生生的,還病倒了。”


    他本為後天武者,按說不該如此體弱,但帶著妹妹前來溫邑路上,由蘇壽收買的江湖中人,屢次給予圍殺,好不容易到了溫邑,心神一鬆,反而病倒床榻。


    客棧二樓,這時隨著樓梯發出幾聲不堪重負的“吱呀吱呀”之聲,水桶腰的婦人,“砰砰”砸著二人門,手中拿著花生,一邊剝吃,一邊口中嚷道:“上個月的房租都拖了多久了,該交了。”


    沈嬋微從屋裏款步走出,衝那婦人行了一禮,道:“這位姐姐,可否寬限幾日,家兄臥榻不起,銀錢已用來買藥,實無餘銀可以支付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朝紀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城冷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城冷月並收藏仙朝紀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