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晚上吃飯,葉瑜然就趁著幾個人都在,說了白天的一事,緊了緊四個乖孫的皮。


    讓他們注意一點,咱老朱家可沒有納妾的規矩,特別是媳婦未定,更不能傳出亂七八糟的風言風語,到時候就不好娶媳婦了。


    四寶皮了一句:“娘,就我們家這身份,怎麽可能娶不到媳婦?”


    葉瑜然掀了眼皮:“你是想隨便娶一個呢,還是想像你爹、你叔叔他們娶一個合心意的,安安穩穩過一輩子?你要想後院百花齊放,天天就跟三十六計似的,我隨便你。”


    “不不不……奶,你誤會了,我開玩笑呢。媳婦有一個就夠了,多了就算了,天天三十六計,整得跟什麽似的,誰受得了啊。”


    四寶話音一落,三寶就“撲哧”一聲笑了起來:“那你還跟奶杠?小心奶給你娶個十門八門,天天累死你。”


    那副幸災樂禍的樣子,就好像四寶真的娶了十門八門媳婦回來似的,被四寶狠狠瞪了一眼。


    “奶,我不想娶,但我覺得三哥挺想娶的。”


    “我沒有,是你自己想娶的。”


    “是你。”


    “你。”


    ……


    葉瑜然在濱銀鎮一呆就是兩年,雖然沒有直接插手濱銀鎮的事情,但濱銀鎮的變化也是在她眼皮子底下一點點發展起來的。


    之前她還擔心大寶他們太年輕了,做事不夠周全,在他們真正開始做了以後才發現,她還是小瞧了自己的幾個寶貝孫子。


    或許三寶、四寶是跳脫了些,但他倆也有一顆“為民請命”的心,積極向大寶、二寶學習,認真完成每一個任務。


    短短兩年時間,濱銀鎮的經濟就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特別是基礎建設,更是一個天一個地。


    從一座貧窮落後的城鎮,變成了一座遠近聞名的富裕地。


    大寶、二寶、三寶、四寶,甚至是六寶朱明月都成了附近城鎮爭搶的對象,隻希望他們能去他們那兒指點一下,也讓本地變成第三個瑞南鎮。


    隻可惜,大寶、二寶要走了。


    “啊,他們要走了?為什麽啊?難道在我們這兒呆得不好嗎?!”


    瑞南鎮縣令、濱銀鎮縣令心中一驚,立馬跑到了朱家別院。


    特別是濱銀鎮鍾縣令更是緊張不已,難道是之前他寶貝女兒糾纏朱家大公子的事惹怒了朱家?


    可……可他閨女已經放棄了啊,她都嫁人了。


    葉瑜然一聽就笑了,說道:“你們誤會了,他倆要走是因為要趕明年三月份的會試,原本就壓了他們好幾年,現在年齡大了,做事也牢靠了,是時候參加科舉,為陛下效忠了。”


    再不去,她怕勤帝都想過來搶人了。


    朱三已經寫了好幾封信給她,說勤帝催了兩年了,要是再錯過明年的會試、殿試,到時候怕是連考試的機會都沒有,直接被勤帝特招了。


    朱三看似在朝中風光,但到底沒幾個幫襯的,根基薄弱,朱家若想長遠發展,還是讓大寶、二寶他們老老實實走科舉的路子比較好。


    科舉出身,跟勤帝下旨特許的完全是兩回事。


    你再有本事,隻要不是科舉進來的,就是“出身不正”,清流一派不帶你玩。朱三若不是勤帝跟前的紅人,又管著戶部,其他人不得不跟他打交道,怕是早就被人排擠了。


    正好他也不愛參加文人間的那些聚會,落得清靜。


    但人家不邀請你,跟你不想參加還是不一樣的。


    既然大寶、二寶能走科舉的路子,那就沒必要走偏門,讓身上留下汙漬。


    兩個縣令一聽,這才想起來朱家這二位早就有了舉子功名在身,還沒參加過會試呢。一想到二人的本事,立馬提前恭喜葉瑜然的兩個乖孫即將一飛衝天,朱家進士滿門。


    葉瑜然笑著道了謝,告訴他們不用擔心,三寶、四寶以及六寶朱明月還會留在這邊,短時間內不會離開。


    到時候,家裏還會安排一位小公子過來學習。


    “阿秋……”


    五寶打了一個噴嚏,摸了摸鼻子,也不知道誰在念我了。


    一聽朱家還有人留在這邊,兩位縣令安心了,感覺自己對最近一直在跟他們打聽的同僚有了交代。


    確實,當那些人收到二人的回信,確定不是所有人離開,還有人留在這邊,心裏確實安穩了許多。


    他們才跟在瑞南鎮、濱銀鎮的屁股後麵學習,上麵若沒一個坐鎮的人,出了紕漏怎麽辦?


    不管如何,有他們在,出了什麽問題也能有人擔著。


    葉瑜然:“……”


    嗬嗬!


    敢情,我們朱家是背鍋的?.八


    濱銀鎮鍾縣令跑來找葉瑜然的時候,他不知道的是,他女兒鍾嬌嬌也急,拋下自己的夫君就去找了六寶朱明月,生怕人家跑了。


    六寶朱明月被她鬧得有些哭笑不得:“要走的是我大堂哥、二堂哥,他們要參加明年的會試,肯定要提前回京。若是順利的話,考中進士,就要看陛下把他們安排到哪裏了,他們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回到這裏。我和我三哥、四哥還早著呢,三哥、四哥要參加科舉,也要等下一次。”


    “那你呢?你什麽時候走?”


    若不是鍾嬌嬌拉著自己的手,六寶朱明月都要以為對方是催自己趕快走了。她笑著說道:“我啊,看情況。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會在我十六歲那年回京城。”


    是的,沒錯,是她十六歲的時候。


    也可以是十七歲。


    具體如何,還要看當時的情況。


    沒辦法,誰讓大燕的律法規定,她們這些女子必須在十八歲之前出嫁呢?


    即使朱家再疼她,也得考慮她的婚嫁問題。


    有一個現成的朱八妹在前麵擺著,六寶朱明月大概也清楚自己的情況,家裏會優待在京中選人,若無合適的,再回老家。


    不是說老家不好,而是大部分人都覺得“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若她沒有別的誌向,最優的選擇就是嫁在天子腳下。


    她三叔、七叔在這兒,小姑也在這兒,也不怕有人欺負了她。


    天子腳下,也是最容易出人才的地方。在這裏挑選夫君,會比別的地方成功率更高些。


    人生活在世俗當中,免不了要在世俗中遊走,擇夫婿的時候自然也要考慮一下世俗的標準。


    人嘛,總是食煙花的。


    她又不是神仙,不用吃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傅沉淵洛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嫣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嫣兒並收藏傅沉淵洛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