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10-04


    對於跨級別提拔吳佩孚,許多將領並不服氣,無論是老北洋的悍將還是一直以何念祖嫡係自居的蘭芳係統,都對認為越級提拔吳佩孚不合理。


    對此,嚴謹的德國人並沒有解釋,而是帶著禁衛軍團級以上的軍官團來到吳佩孚團的訓練場,參觀這個團是如何訓練的。


    吳佩孚莫名其妙的升任團長,手底下管了兩千出頭的兵,雖然是新兵,可也足夠他滿足的了。對算命老瞎子的批語佩服的五體投地。不過他並沒有因此而自滿,而是更加努力訓練隊伍。


    吳佩孚也下了狠心,就泡在訓練場上,這些兵的苦日子可真的算開始了,戰壕裏的糞便剛清理幹淨。這些兵還沒鬆上一口氣,成堆地腸子、肚子、牛肺這些東西又被扔進了戰壕裏,而且戰壕還被灌上齊膝深的水。


    這還不算完,在這麽惡心的地方,吳佩孚要求他們進行射擊訓練,靶子是特製的,草人穿上紙紮的軍裝。一看這些目標,就曉得了留著小胡子的是東洋小鼻子,大胡子的是西洋鬼子。


    訓練場地周圍,放了許多的洋鐵皮桶,裏麵點著炮仗,“叮叮當當”的響著,像是馬克沁機槍掃射的動靜,而且這些兵泡在汙水裏,空氣裏彌漫著火藥和腐爛的動物內髒的腥臭味。


    吳佩孚這個團裏麵有一些蘭芳的老兵,是從蘭芳軍校中畢業的一期生,二期生也有許多,武備學堂的畢業生也不少,都是擔任連排長的中級軍官。西科特驕傲的說:“他叫吳佩孚!”同時還不忘強調:“他是我發現的軍事人才!”


    何念祖大驚。真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自己千方百計打聽吳佩孚下落,沒想到吳佩孚卻早就在自己手底下多時了。


    失誤啊!失誤!看來以後要多注重在軍隊中發掘人才了!


    吳佩孚率隊獲得全軍比武第一,何念祖趁熱打鐵,當即升任吳佩孚為獨立旅旅長,屬司令部直轄。之後又對吳佩孚加倍籠絡,噓寒問暖,差一點就像與老袁那樣皆為異性兄弟了。


    而吳佩孚也創造了禁衛軍建軍以來一項無人能打破的神話。在非戰爭時期,從一個普通大兵在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迅速躥升到旅長的高位。


    吳佩孚的例子羨煞了旁人,整個禁衛軍中,也揭起了一股向吳佩孚學習的風潮。那些師長、旅長、團長都把吳佩孚的訓練模式搬了過來,往死裏折騰自己手下的士兵。


    結果,禁衛軍怨聲四起,同樣收獲也是喜人的,魔鬼式的訓練伴隨著的是戰鬥力直線的上升。


    時間終於到了7月7日這一天,整個亞洲,不,應該說是整個世界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也拉開了帷幕。


    世界列強國家都派出了軍事觀察團觀摩演習,日本與俄國也不例外。因為中國強盛了,首當其中的就是日本與俄國,他們時時刻刻在注視著中國發生的一切。


    南海子稱南苑,清朝入主中原後,雖然後來建起了西苑、北苑,但這裏仍是當時北京地區最大的獵場。


    南苑一部分作為操兵練武之所,築晾鷹台,作為檢閱台,許多清朝皇帝多次在此校閱八旗軍隊。平時嚴禁平民進入。


    南苑內一共有大小16座台,其中比較重要的台有10座。這些台均為黃土堆築。在南苑西北、東北各有3座台,分稱大台子、二台子、三台子。東北的3座台又合稱為三台山。西紅門東北部有殺虎台;東紅門西部涼水河畔有單台子;南紅門北部有晾鷹台;還有鹿圈村東的1座台,俗稱土樓子。


    閱兵的地點一般在殺虎台和晾鷹台。不過要是規模龐大的閱兵就多在晾鷹台了。此前南苑根本沒有舉行過四十萬人的閱兵,於是何念祖又早早的命人清理擴建。


    7月7日便是欽天監選定的黃道吉日,清晨7時許,光緒從紫金城出發,來到晾鷹台,官員隊伍在晾鷹台西邊分兩翼排列。


    以前晾鷹台閱兵時還多在康乾盛世。其中尤以康熙為最。


    康熙閱兵時,往往命在晾鷹台下設立箭靶,張弓搭箭,然後又命令諸大臣、侍衛依次較射。康熙皇帝檢閱他們射箭後,又翻身上馬飛馳,在馬上搭箭張弓射靶。之後八旗將士山呼萬歲。


    以前康熙檢閱的是他的八旗勁旅,不過到了光緒朝這會兒,檢閱的就是漢人組成的禁衛軍了。


    禁衛軍號稱皇室禁衛軍,可實際上跟八旗根本不搭邊,光緒也沒有他祖宗卡康熙的本事,別說縱馬射箭了,就是拉開弓都沒那個力氣。


    光緒打扮的倒是挺精神,身披黃金甲,腰佩弓矢,威武雄壯。可實際上這一幅重達三十多斤的盔甲就差點要了光緒這小身子板的老命。至於老祖宗傳下來的皇帝騎射的規矩,還是省省吧!


    天當正午,所有王公大臣,各國的觀察團也已到位,光緒旨意下達,練兵大臣,主持此次檢閱軍演的何念祖一揮大旗,由禁衛軍,北洋各軍、蘭芳軍以及南方各省軍隊齊聲高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萬歲之後,檢閱正式開始!


    -------------


    -------------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梟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剛葫蘆第八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剛葫蘆第八娃並收藏大清梟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