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時入八月,但天氣還是一如既往的炎熱,秋老虎還在蜀中大地上發著威,用最後的酷熱折磨著益州人。


    論及消夏避暑,成都之西卻是有一個好去處,西嶺頂上終年覆蓋著皚皚白雪,縱然是盛夏時節,立於山頂,也可以感到寒意襲人,西嶺腳下的峽穀,無疑成為了最佳的避暑勝地,青竹遍野,山泉潺潺,一派清涼風光。


    劉胤帶著安平王府的不少家丁出現在了西嶺腳下的野牛穀。


    但劉胤卻不是來避暑乘涼的,更不是來休閑度假的。


    從漢中返回成都之後,劉胤向執金吾何曾告了個假,一頭鑽進了成都西郊的馬家莊園,一連十幾日也不曾出來。


    漢中布防圖的失竊,主要的責任在漢中都督府,由於漢中都督府的保管不力,才使得魏國奸細有可乘之機,劉胤所率的中尉府雖然全力緝查,但依然無法阻止漢中布防圖的流出,不過中尉府隻能是擔負次要的責任。在此次事件中,漢中都督胡濟也隻是受到了一些口頭的懲誡,並沒有因此而受到責罰,相對應的,劉胤的過錯就更顯得微不足道了。


    不過回到成都↑,之後,劉胤的情緒一直很低落,就連執金吾何曾也不得不安慰道:“其實我們中尉府都盡力了,劉右丞不必太過介懷,此次漢中之行,也算是成績斐然相當出色了。”


    何曾所指的成績斐然自然是指在陳倉道截擊了一名魏國高級間諜之事,不過劉胤隻是搖頭苦笑一聲,表現就算再出色又有什麽意義,現在漢中布防圖已經到了鍾會的手中,魏國大軍很快就要兵臨城下了,蜀國的命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而薑維固執地不肯改變漢中的防禦體係,可以預見漢中的失守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何大人,下官略有疲憊,想先告幾天假,不知可準否?”回到成都,中尉府目前也沒有什麽大的差事,劉胤便想著告假休息幾天。


    何曾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就同意了劉胤的請求。“劉右丞一路鞍馬勞頓,應該多休息幾日才是,反正中尉府這些天也沒有什麽大事,劉胤隻管在家多歇息幾日。”


    劉胤告假並非是為了休息,都快火燒屁股了,他那裏還有閑情逸致閑賦在家休養。在回蜀中的路上,劉胤早就暗暗地盤算了,魏國大軍五路伐蜀,漢中失守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此刻自己再留在漢中,已經沒有多的意義了,中尉府沒有直接調動軍隊的權力,漢中的諸路人馬根本就不可能歸自己統轄,留在這裏,除了坐視漢中淪陷,幾乎是無所做為的。


    退一步講,就算自己能夠指揮的了漢中的兩萬人多馬,麵對的,可是整整八倍的鍾會大軍,從來沒有古戰場作戰經驗的劉胤就算是外掛全開,也沒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想打得贏鍾會鄧艾這些三國末年一流的名將,劉胤想想都覺得是天方夜譚。


    對於鍾會,劉胤還是有一些了解的,精練策數,擅長謀略,在漢中之戰中,麵對薑維的斂兵聚穀的戰略,並沒有如薑維所願對諸城一一強攻硬取,而是對漢樂兩城采用圍而不打的策略,集中優勢兵力攻打陽安關,頗有點二戰時期美軍在太平洋諸島嶼作戰之中的戰略意味。而陽安關的失陷則是為魏軍打開了一扇進入蜀國的大門,薑維被迫退守劍閣。


    失去了漢中,蜀國就等同於失去了一個重要的防禦屏障,這才會有鄧艾偷渡陰平道,蜀國徹底崩盤的事來。


    鄧艾的成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也有一定的必然因素,如果漢中不失,又何患陰平道。在諸葛亮主政的幾十年間,一直牢牢地將漢中把握在蜀國的手中,魏人從來沒有機會進入漢中平原,自然談不上涉險奇襲陰平道了。


    但劉胤不是諸葛亮,守不住漢中,不過他卻是從一千七百年後穿越來的,魏滅蜀的過程他可是一清二楚的,保不住漢中,難道還守不住陰平小道嗎?


    鄧艾是什麽時候走的陰平小道?史書上明確記載: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裏,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穀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由,蜀將馬邈望風而降。


    換而言之,留給自己的,也就隻有二個月左右的時間了,鄧艾是誰,那可是身經百戰的名將,想要陰平道與鄧艾決一死戰,除了勇氣,劉胤還真不知道自己擁有什麽樣的優勢。


    向朝廷上書建言,陳說魏軍偷襲陰平道的可能和危害,這肯定是劉胤要做的事。但同時他心裏很清楚,自從逼走了薑維之後,黃皓在朝中的勢力簡直就是如日中天,這封疏奏姑且能不能到劉禪的手中另當別論,就算劉禪看到了,又能不能引起重視?


    劉胤可不敢將拯救蜀國於危亡的希望寄托到劉禪的身上,但凡劉禪有一點的血性,就不會在蜀國尚有大壁江山在握的情況下拱手而降了。


    從曆史的進程來看,蜀國的確是亡於鄧艾的這一次偷襲,為了讓蜀國避免重蹈覆轍,唯一的希望,就是打好這場陰平阻擊戰,其意義絕不亞於後世遼沈戰役之中的塔山阻擊戰。


    穿越到這個世界有也些日子了,劉胤也清醒地看到當前自己所處的環境,強敵如餓虎般虎視眈眈,而蜀國的力量在無窮無盡的內耗之中消失殆盡,雖然自己擔任著中尉右丞的職務,並擁著虎步營的調動權限,卻並不意味著自己真的就可以把這些力量調往陰平方向,如果在沒有征得劉禪同意的情況下,自己帶兵一離開成都,彈劾的奏章估計就能雪片似地飛入皇宮了。


    何況鄧艾所帶的可是三萬身經百戰的悍勇之士,平素裏養尊處憂的禦林軍如何是敵手?


    想要對付鄧艾,必須要另辟蹊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