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有一半羌人血統,在羌人之中擁有極高的威望,許多羌族勇士就曾追隨馬超出生入死,成為了馬家忠心耿耿的私人部曲。隨著時光的流逝,當年跟隨馬超爭戰天下的羌人部曲也最終老死,但他們的後裔卻留了下來,成為馬家部曲的中堅力量。阿堅就是其中的代表,正因為他身手矯健武藝超群,馬王妃才選他做了劉胤的貼身保鏢。想阿堅這樣的頂尖高手雖然不會太多,但這些羌人護衛整體的實力可是要比羽林軍都高出一大截。


    漢代的私家部曲那就等於是私人財產,地位等同於奴婢,是沒有人身自由的,不光是他們這一代沒有,就連他們的兒孫後輩,也是主家的奴婢,世世代代如此,生是主家的人,死是主家的鬼。


    聽起來很怕,劉胤初到三國,也覺得這種製度很不合理,但時間久了,他才發現,什麽平等自由都是後世人的觀念,在這個時代,活著永遠比自由更重要。身為主人家的奴仆,最起碼他可以保證一日兩餐衣食無憂,那些自由的平民百姓,卻時刻掙紮在饑餓的生存線上,許多人想賣身為奴主家還不一定看得上。


    更何況那些奴隸主如何壓榨7,奴隸迫害奴隸的事,更是扯淡,雖然說有著個別極端的案例,但總得來說,主家對奴仆並不存在壓榨和欺淩一說,主家給奴仆提供衣食,奴仆給主家提供服務,兩者完全是和諧的存在,大部分的豪族士家對奴仆是極為寬容的,把他們都視同為家的一分子,許多有司職的奴仆出門之後,在平民麵前甚至可以耀武揚威,宰相家奴七品官,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士家豪族在培養私兵部曲方麵,更是不遺力,舍得花大錢,畢竟這是他們立身安命的本錢,私人部曲的人員素質、訓練條件和待遇狀況,也是優於正規軍隊的,試想一下,如果主家時常盤剝和欺淩奴仆,這些私兵如何能在關健的時候為主家去賣命?人心換得人心在,正是因為士家在培養私兵上舍得下本錢花大氣力,這才擁有一支忠心耿耿關健時候舍身救主的部隊,士為知己者死,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私兵就是死士。


    除了羌人部曲之外,安平王府還有其他的私兵,平時的時候,這些私兵就是看家護院。馬王妃已經放過話了,兩府的私兵部曲,都由劉胤任意來挑選。劉胤自然不用客氣,老弱的一概不用,全部挑選的都是精壯之士,兵不在多而在精,尤其是在陰平小道那崇山峻嶺間打仗,體力差一點光爬山就累垮了更別說打仗了。


    劉胤大概挑了有五百多人,雖然感覺少了點,但這也就是安平王府,換做別的士家,都未必能有這麽多的私兵,更何況劉胤隻挑精壯之士,一般的士家豪門還真沒有這個底蘊。


    私兵是挑出來,但形成戰鬥力那還得重新編組,與平時的看家護院守衛警戒不同,這次可是要上戰場殺敵,自從馬超去世之後,馬家的部曲也就很少再參戰了,那些老一輩打過仗的部曲,也逐漸老去逝去,新生的一代幾乎沒有經曆過戰場的洗禮。


    這無疑是劉胤最擔心的,若論單兵素質,馬家私兵可一點也不比正規的軍隊遜色,唯一欠缺的,就是作戰經驗。同樣的,劉胤自己也沒有在冷兵器戰場上的作戰經驗,馬上就要和身經百戰的名將鄧艾交手,勝負幾率如何,劉胤心中還真是沒有底。


    可現在就是趕著鴨子上架,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劉胤將挑選出來的兩府私兵全部集中到了西嶺腳下的馬家莊園,按照軍隊的編製,按伍、拾、隊、屯、曲、部重新編組並進行訓練,讓他們形成初步的戰鬥合力。


    傅僉的兩個兒子傅著、傅募得知姊夫要上前線,便跑來投奔,傅著今年剛及冠,傅募也才十八歲,因為年紀的關係,他倆並沒有跟隨父親到陽安關前線,而是留在了成都家中,哥倆也是從小習武,立誌要報國殺敵,這回好不容易有個上前線的機會,便來央求劉胤。


    劉胤對兩個小舅子倒也沒客氣,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關鍵的時候,還得看自家人,於是他安排傅著、傅募當屯長,分別指揮一屯人馬。


    當然傅著和傅募也不是孤身投奔,他們也帶來了幾十名的家兵。傅家在成都算不得什麽豪族,底蘊自然也不比上安平王府和馬家。不過對於急缺人手的劉胤來說,蚊子腿他也是肉,自然是毫不客氣地笑納了。


    這些私兵的單兵作戰能力極強,這方麵的訓練劉胤就不搞了,何況時間上也來不及,劉胤隻是注重隊伍的整體磨合,將他們從遊兵散勇調-教地一個有機的整體,服從指揮,同進共退,是劉胤最基本的要求。正規的軍隊之所以戰鬥力強悍,並不是因為個體的作戰能力強,而是有著整體的作戰意識和協同配合的精神。


    但這樣的作戰理念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劉胤再急也沒有用,也許隻有在真正的戰爭磨礪下,他們才有可能快速地長成。


    除了磨合訓練之外,就是火藥箭、竹製手雷和石地雷的使用,這些火器可是劉胤精心給鄧艾準備的一份大禮,劉胤要求每個私兵都必須正確地掌握和使用這些火器,這些武器威力巨大,如果不能正確使用的話,非但不能傷敵,還可能會靠成自傷。


    不過比較有利的是,這些火器相對簡單,火藥箭隻是比普通箭矢多加了一個點火引信,投竹製手雷更和投擲石塊沒有多大的區別。至於石製地雷,劉胤倒是沒有準備讓他們人人掌握,專門點了一隊人負責學習地雷的埋置和引爆,埋地雷比較簡單,引爆則比較複雜,這個必須要進行專門的培訓。


    經過幾天的訓練,私兵們倒是很快掌握了火器使用的要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