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親自在山下督戰,望著滿山星星點點的火花,鄧艾的臉色很凝重。


    攻堅戰例來都是不好打的,如此險要的地勢,就算擁有幾十倍的兵力,鄧艾也不沒指望可以通過一次進攻就能解決掉戰鬥。


    讓他感到驚奇的反倒是蜀軍居然使用了一種新式的武器,一種可以炸開的箭,鄧艾與蜀軍交戰多年,也從來沒有見過或聽說過蜀軍有這樣的武器。鄧艾反複地查看著火藥箭的殘骸,這也不過是普通的箭簇,隻是箭頭以下的竹製箭杆幾乎被炸裂了。火箭鄧艾是知曉的,是在箭杆之上綁上沾過油的布條,點燃後發射出去,可眼前的這些箭與火箭又有些不同,不光可以燃燒,還可以爆炸,雖然不致命,但也可以造成相當程度的傷害。


    蜀國的兵器研發一直走在魏吳兩國的前麵,象元戎弩、百煉刀等等,所以出現新奇的武器鄧艾也沒有過多的詫異。在魏國高層的大部分權力者看來,決定戰爭勝負的,是綜合國力,絕不是一兩件新式的武器,所以魏國高層對研發新式的武器一直興趣不大,雖然他們也曾擁有天才的發明家馬鈞,曾揚言可以造出威力五倍於元戎弩的武器來】√,,但由於種種的原因,一直到馬鈞去世,魏國的武器研發一直處於停滯狀態。魏國高層將主要的精力都投放在了綜合國力的提升上麵,直到他們認為擁有了碾壓蜀吳兩國的優勢,便開始興兵滅蜀。


    鄧艾也是這種思想的貫徹者,在他看來。元戎弩再厲害。也不過是一件死物。戰場上想打勝仗,還得靠軍心士氣,靠軍隊的數量和質量,百戰之兵,悍勇之師,方可無往而不勝。


    “奇淫技巧,雕蟲之技爾。”鄧艾扔掉了手中半殘的箭簇,輕蔑地道。


    師篡負責指揮夜襲作戰。第一波進攻受阻,他急急地回稟鄧艾道:“都督,蜀兵火箭厲害,我軍傷亡慘重,是否暫停攻擊。”


    “不!”鄧艾麵沉如水地道,“繼續保持攻擊的勢頭,提高盾兵防禦,加強弓箭兵反製,前麵傷亡多少,後麵預備隊補充多少。”


    “諾!”師纂不敢抗命。立刻轉身下去,指揮軍隊投入第二波的攻擊。


    攻堅戰沒有什麽陰謀詭計可耍。那完全是實打實地用真正的實力在拚,鄧艾打過無數次的攻堅戰,在經驗上,沒有什麽人比他更在行,在己方兵力占優的情況下,隻有用持續不斷的進攻給敵人製造壓迫感,才能在精神上壓垮敵人。攻堅戰就是消耗戰,對於攻守雙方而言都是一樣的,隻不過攻的一方要比守的一方付出的代價要大,但鄧艾不在乎,擁有二三十倍於敵人的兵力,再大的傷亡代價他也是可以承受的。


    而山上的守軍不同,總共就幾百號人,傷亡一個就一個,隻要連續不斷地對山上施加壓力,鄧艾相信,用不了多少時候,他們就會垮掉。攻堅戰說穿了就是精神和意誌力的較量,誰能抗到最後,誰就是勝利者,抗不住的,就會率先崩潰掉。


    對於鄧艾來說,最大的困難不是兵力不夠,而是時間不夠,他的糧草已經支撐不了幾天了,如果不能盡快地拿下靖軍山,奪取江油關,他的軍隊就有可能活活地餓死在陰平小道上,所以鄧艾才需要不惜一切代價地打通陰平道,人擋殺人,神擋殺神。


    趙卓也感受到了一絲的壓力,魏兵悍不畏死,前仆後繼地發動一波又一波地攻勢,對於這些家兵而言,的確是一種考驗,這些家兵雖然素質不錯,但養尊處優慣了,從來沒有經曆過如此血與火的洗禮,在如此高強度的血腥戰鬥麵前,體力和精力的消耗都是巨大的,連續四個時辰的戰鬥下來,他們幾乎是疲憊不堪。


    劉胤的輪值作戰方案顯然是十分有效的,如果將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一線作戰來,最多支撐一日,就恐怕難以為繼了,而每組四個時辰的作戰時間可以說是剛剛好,體力精力消耗殆盡,馬上就會有下一組的人來接替,這樣就能保持旺盛的戰鬥力。


    魏軍的進攻在白天達到了高-潮,從靖軍山的山頂望去,整個崎嶇的山路之上,密密麻麻層層疊疊地排滿了魏軍,如蟻聚,如蝗至,漫山遍野,浩浩蕩蕩,旌旗蔽日,戰鼓隆隆,喊殺之聲直震雲宵。


    劉胤也不禁是為之深深震憾,鄧艾的治軍能力果然非凡,就算是坎坷不平的山路之上,魏軍隊伍依然陣容齊整,井然有序,前麵的士兵倒下了,後麵的士兵就會毫不猶豫地補上來,整個軍隊,就如同是一架構築精密的戰爭機器,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著,宛如是一條勢不可擋的洪流,逆山而上,席卷著一切。


    魏軍各兵種之間嫻熟地配合著,冒著箭雨,頑強地向前推進著。


    盾兵結成密集的方陣,頭頂著盾牌,每一麵盾牌都緊密相連,幾乎看不到一點的空隙,構成一麵巨大盾牌,就算有一名盾兵被亂箭射死,後麵的盾兵就會毫不猶如地頂上來,整個巨盾始終保持著完整的模樣,緩慢而堅定地向著山頂移動。


    輔兵肩扛著沙袋,在小路的兩側,構築著臨時的防禦掩體,為弓箭兵提供庇護。


    魏軍還動用了床弩——天知道鄧艾是如何將這種超遠程的攻擊性武器帶到陰平小道來的,大概這種床弩是可拆卸的裝備吧——一支支巨箭發出巨響,呼嘯著向山頂飛去,凡是被它擊中的目標,都輕而易舉地就被摧毀了,就連厚重的石牆被弩箭擊中,都搖搖欲墜地晃動起來。


    靖軍山的搏殺,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整條山路上,已經是布滿了魏兵無數的屍體,後續攻上來的魏兵,完全是踏著袍澤的屍體在前行。


    而家兵的傷亡人數在急劇地增加著,劉胤是心憂如焚,下令道:“準備手雷!”(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