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司馬昭為鍾會刻意安排的兩個牽製性的對手因為意外而失去了,但司馬昭肯定不能坐視鍾會獨領大權,再給他安排一個又有何防?


    賈充立刻是躬身領命。


    “公閭,劍閣地狹,鍾會的十五萬人馬已然施展不開,你到漢中之後,也不必到劍閣助戰,攻取西蜀,也未必隻有劍閣一條路,從漢中向南,取道岩渠、蒙頭、蕩石,可直指巴西,你可依此路進軍。”


    當年曹操平定張魯所割據的漢中之後,就曾派張郃進軍巴西,意圖從此路迂回包抄成都,不過張郃在巴西為張飛所敗,損失殆盡,幾乎全軍覆滅,接下來的漢中失守後,魏軍已經是近五十年沒有再染指過這條險要的山路了。


    賈充略有疑惑地道:“閬中地勢險要,一直都有蜀軍重兵駐守,其險絕不在劍閣之下,何況巴西偏僻,就算能攻克得下,也未必能影響蜀中形勢,晉王此意何為?”在賈充看來,從劍閣進軍是伐蜀的最佳路徑,以偏師出巴西,似乎與主戰場有些脫節。


    司馬昭微微一笑道:“蜀國民少國弱,兵力有限,防守劍閣已是力不從心,如果我們開辟第二c▽,條戰線,蜀國定然是捉襟見肘,就算拿不下閬中,也必定給蜀軍製造足夠的麻煩,隻要能調開防守劍閣的兵力,蜀國的敗亡便是遲早之事。”


    賈充恍然而悟,立刻領命下殿。


    不過這天寒地凍的,召集五萬大軍也並非易事,魏國前期已經征調了十八萬大軍入蜀。此番再次征調五萬大軍。整個關洛一帶的機動兵力完全被抽調一空。不過司昭此次滅蜀之心十分地堅定,付出再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息。


    賈充是臘月二十五離的洛陽,魏軍將士連年都未來得及過就離開了京城,個個不免怨聲載道,但賈充軍紀嚴厲,懲處了幾個帶頭消極怠慢的軍官,整個隊伍的精神麵貌才算是為之改觀,雖然還是帶著一點情緒。但也隻能是在肚子裏腹誹一二罷了。


    賈充帶兵出征之後,深感責任重大,恨不得脅生雙翅趕往漢中,所以他下令軍隊是倍道而行,一刻也不耽誤。


    不過有句俗語叫欲速而不達,賈充越是著急,天越是不遂人願,離開洛陽之後,雪越下越大,大雪封山。導致山路崎嶇,兵不能進。一直拖延到正月底,賈充才得以翻越秦嶺,進入漢中平原,至於向巴西發起進攻,那已經是二三月間的事了。


    ┄┄┄┄┄┄┄┄┄┄┄┄┄┄┄┄┄┄┄┄┄┄┄┄┄┄┄┄┄┄┄┄┄┄┄┄


    劉胤也沒有心思過節,雖然這是他穿越之後在三國經曆的第一個春節,但劉胤一心都撲在軍隊的重組上,正月沐休之時,劉胤一直在成都的東郊忙著重整隊伍。


    虎步營和虎騎營與羽林軍、虎賁軍同屬禦林軍,是皇帝的親衛部隊,由衛將軍諸葛瞻親自統領,不過虎步營和虎騎營的編製稍低,主官隻是營一級,由虎步中郎將和虎騎中郎將統領,而羽林軍則分為左右兩軍,分別由羽林左部督和羽林右部督統領,下設四個羽林中郎將,虎賁軍亦是由部督統領,下設兩個虎賁中郎將。


    此次劉禪特意地將虎步營和虎騎營從衛將軍所轄的編製之中抽調出來,劃歸新任的安西將軍統領,並與傅僉的營兵合並成立一個新的軍。傅僉的營兵原本隸屬於大將軍薑維統轄,屬邊兵,這個禁軍和邊兵的組合,多少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可劉胤不在乎,軍隊是立身安命之本,亂世之中,誰能抓住兵權,誰就可以立足於不敗之地,雖然這個安西將軍職位不高,但卻是直接對皇帝負責的。衛將軍諸葛瞻和大將軍薑維分別統領內外軍,就連左右車騎將軍張翼和廖化都不具備獨立領軍的資格,都受大將軍轄製,但劉胤的安西將軍,卻是特立獨行,直接受命於皇帝。


    劉禪這樣的安排多少有些出乎群臣的意料,也劉胤也深感意外,畢竟論資曆,自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與那些久經善戰的將領相比,這隻能解釋為劉禪對劉胤的器重和偏愛。


    畢竟劉胤才是真正的皇族至親,與劉禪有著血濃於水的親情,而且劉胤在陰平阻擊戰之中的表現可圈可點,劉禪做出如此安排,顯然是對劉胤極大的信任。


    都說後主昏憒無能,看來也不盡然,雖然他談不上是什麽雄才大略的一代明主,但在大事上顯然也不糊塗,劉胤不知道曆史上的劉禪是怎麽被譙周給忽悠投降的,不過自己此次陰平道大捷,的確也是打壓了那些投降派的囂張氣焰,此番有劉禪的支持,劉胤的聲望在成都可以用如日中天來形容。


    劉胤自然也不會辜負這份信任,整個正月,都忙著整肅軍隊,招募新兵。


    虎步營和虎騎營的原本就屯紮在成都城外,負責京城外圍的守禦,讓劉胤有些意外的是,虎步中郎將竟然是老相識了,也可以說是劉胤的老上司,去年劉胤初仕羽林郎的時候,他的頂頭上司正是羽林中郎將高遠,此番調任虎步中郎將,卻成為了劉胤的下屬。


    不過高遠卻絲毫不敢居傲,劉胤這一年之中飛箭似地升遷,不光是他的身份特殊,而且人家這可是實打實的戰績,高遠打心眼裏佩服地五體投地,此番能調任到劉胤的手下,高遠甚至感到臉上很有榮光。


    虎騎中郎將名叫鄧樸,故車騎將軍鄧芝之子,駙馬都尉鄧良之弟。


    傅僉的營在陽安關戰役之中被打殘了,隻剩下三千左右的人馬,編入劉胤的新軍之後,首先便是要補充新兵,要到滿編,至少也得再補充二千人。


    雖然兵曹尚書張遵已經表示,可以優先為新軍補充兵員,但自從戰事開始,前線各軍的傷亡都很大,各軍各營都急需後備兵員的補充,兵曹原本的那點預備役兵員基本上都已經補充到前線了,現在兵曹手中,也幾乎是無兵可調,隻能等下一次的征兵。(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