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在陰平小道全軍覆滅的消息隔了很久才傳到了劍閣外魏軍大營,聽到這個消息,正在議事的魏軍諸將皆是大驚失色,竊竊私語。


    許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以鄧艾的能力,就算是遭遇到了蜀兵的阻擊,終然不勝,至少也能保證全身而退,如今傳回來的消息,鄧艾的整個雍涼軍全軍覆滅,一個生還者都沒有找到。不過據成都傳回來的消息,蜀軍在陰平道斬首萬級,魏軍將領陣亡的隻有田章一人,而鄧艾、鄧忠、師纂則是下落不明。


    不過諸將皆明白陰平小道是何等的險惡,鄧艾如果真是吃了敗仗的,那可就是九死一生,但現在還沒有找到鄧艾等人的屍體,誰也不敢輕易地得出鄧艾的生死結論。


    鍾會的眼中掠過一抹異樣的神色,不過是轉瞬即逝,鍾會用很沉重地語調對諸將道:“鄧征西最早提出偷襲陰平小道的方案之後,本督再三斟酌,認為這個方案風險極高,曾勸鄧征西冷靜一下,放棄這個方案,但鄧征西拒絕了本督的建議,一意孤行,本督也無法禁止,想不到時隔一月,竟有惡耗傳來,惜哉痛哉!傳令諸軍,降旗向鄧將軍致哀。同時傳本督將令【,,任何人膽敢再違抗軍令,擅自行動,一律軍法嚴懲。”


    諸將唯唯諾諾地應了,有鄧艾前車之鑒,恐怕沒有敢再違抗鍾會的命令了。


    鍾會要的這是這個效果。鍾會今年才三十八歲,受到司馬昭賞識,才平步青雲的成為了關中都督鎮西將軍。在這之前。鍾會一直是以幕僚的身份參與到諸如征討毌丘儉、諸葛誕叛亂行動的。被人稱之為魏之張良,曹髦奪權失敗,鍾會在其中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名士嵇康被殺,也是鍾會謀劃的。


    正是由於司馬昭對鍾會的倚重,才有鍾會空降到關中軍任都督之事,而且司馬昭更是委以鍾會滅蜀大任。


    同鄧艾不同,由於鍾會是臨時調任關中都督的。所以帳下並無多少心腹將領,更缺少號令一出萬人同死的慷然之象,這一點,鍾會顯然是比不過鄧艾的,鄧艾在隴西治軍多年,擁戴者無數,而鍾會隻能憑借著晉王司馬昭給他的令符約束諸軍。


    但對於那些桀驁不馴的將領而言,如果沒有令人信服的戰績或高人一等的手段,要他們從心底裏勤敬畏空降而來的長官,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鄧艾的敗亡或許就是一個機會。借著這個機會,鍾會肯定要好好地敲打一下以胡烈為首的關中係將領。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鍾會要讓所有的人都知道,鄧艾就是悖逆的下場。


    至於鄧艾的敗亡,則早已在鍾會的意料之中,接到成都方麵青鳥的密報,鍾會就知道鄧艾完了,穿過七百裏無人的艱險小道,突然遭遇到一支以逸待勞等候已久的軍隊,這種結果,閉著眼睛也能想象出來。


    唯一讓鍾會有些意外的是,田章居然會被蜀軍給斬首了,按照鍾會的命令,田章隻需尾隨鄧艾即可,不給他打頭陣,必要的時候,才會出手搶奪鄧艾的功勞或者是削奪其兵權。但讓鍾會搞不清狀況的,是田章居然死了,那麽他統率的兩千人馬想必也是金軍覆滅。


    與之相反的,鍾會卻發現本該陣亡的鄧艾父子卻沒有了蹤跡,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不地鄧艾卻不擔心,陰平小道亙古人無人通行,鄧艾就算是僥幸逃得過一死,部下全滅,對自己而言更無任何的威脅了。


    鍾會是一個極具權力欲的人,司馬昭既然委任他主持伐蜀大業,他豈又能容忍鄧艾、諸葛緒與他平起平坐,先收拾掉了諸葛緒,吞並其部下,二來解決掉最為難纏的鄧艾,整個伐蜀軍權便由三足鼎立之勢,變成了他鍾會一人獨攬大權。


    至於還算聽他話的田章,鍾會多多少少有些遺憾,不過鍾會很快就釋然了,田章的生死也無關打緊,隻要能吃掉鄧艾,鍾會就感覺到付出多大的代價也是值的的。


    接下來,就是如何拿下劍閣,直取成都了。


    這個計劃原本在鄧艾提出偷渡陰平小道之間鍾會就有了初步的設想,不過鄧艾一意孤行地前往陰平小道,這個計劃就完全地擱淺了。不過鍾會是斷定鄧艾此路不通,所以他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前線上來,而這個計劃,也在鍾會的腦海之中臻於完善。


    對付薑維,顯然不能用簡單的方式,在半路上設個包圍圈,撤離劍閣之後,等薑維跳入圈套之後,聚而殲之,薑維熟讀兵書。這麽做,無疑是拉低薑維的智商,都快成為一個笑話了。


    所以鍾會在他的這份計劃中,做出了詳盡而周全的布署,細到從何處退兵,在何處設伏,何人為明攻,何人為暗取,都精密地考慮過了。這份計劃,幾乎是無懈可擊,鍾會躊躇滿誌,意氣紛發,現在整個伐蜀的十五萬大軍,盡在鍾會的掌控之下,


    以退為進,誘劍閣的薑維出戰,順勢將漢中幾個沒有攻克的據點給撥掉,鍾會自認為是完美無瑕,隻要薑維敢來追擊,保證可以將薑維團滅。解決掉薑維,取劍閣便是易如反掌,而劍閣到成都,除了幾座關隘之外,基本上就是一馬平川了。


    不過,類似於這麽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鍾會卻未敢自作主張,他必須地獲得司馬昭的首肯。這一點,也就是鍾會比鄧艾高明之處。鄧艾善做主張,縱然勝了,也會受到猜忌,倘若敗了,那就是咎於自取。


    於是,六百裏的加急文書,記載著鄧艾在陰平小道全軍覆滅的情形和鍾會詳盡的作戰方案,一路出斜穀奔長安,轉道洛陽,直接就遞到了司馬昭的手中。


    一場大雪籠罩了京城洛陽,洛河上下,冰封雪裹,天地之間蒼白一色。


    年關將近,洛陽城寬闊的街道上行人來往稀少,偶爾幾個行人也是踏著沒入腳踝的積雪,步履匆匆。


    暮色來臨,空寂的街道上一騎快馬疾馳而過,急驟的馬蹄踏雪而行,激起一片雪霧,朝著晉王府的方向馳去。(未完待續。。)


    ps:正版讀者十分鍾後再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