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太守王頎的確是有點發蒙的感覺,這才幾天的工夫,整個隴右的天說變就變,王頎到現在也沒有搞懂這支蜀軍是從何而來的,跟神兵天降一般,直接就從南中空降到了隴西。


    不過這不是重點,王頎搞不懂的,是隴西太守牽弘為何會不戰而降,將隴西郡拱手相讓?王頎和牽弘同在雍州為官已經有些年頭了,可以說彼此之間很是熟悉,王頎熟知的牽弘可不是那種膽小怕事,貪生怕死之輩,牽弘忠勇可嘉,性格剛烈如火,是那種為朋友可以兩脅插刀的人。但就是這樣一個有膽有色的牽弘,竟然在蜀軍兵臨城下之時,未發一矢,未經一戰就舉城而降,直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隴西的速降讓王頎的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而蜀軍的動作神速更是讓王頎幾乎沒有反應的時間,隴西和天水之間隔著南安郡,但蜀軍對南安郡圍而不打,徑直就殺奔天水而來。


    同樣的招數,蜀軍對冀城也是圍而不打,主力直取上邽。上邽和冀城是天水的兩座重鎮,互為倚角之勢,兩者失其一則勢孤矣。王頎知蜀軍大舉圍攻上邽,但卻是無力救之,現在圍困冀城的蜀軍有五千之眾,多●◇,出冀城二千守軍不止一倍,依靠堅固的城垣,或許有一戰的可能,一旦出城,根本就是去送死,所以王頎隻能是眼睜睜地看著上邽失守而無能為力。


    上邽城的守軍隻有一千人,根本就不是蜀軍的對手,蜀軍攻城,幾乎是碾壓似地勝利,這讓王頎感到無助而絕望。他很清楚,蜀軍率先攻擊上邽。目的就是天水糧倉,而現在蜀軍既已得手,下一步肯定會圍攻冀城,以冀城的兵力,根本就擋不住蜀軍浩大的軍隊。


    曾幾何時,魏國在關隴擁兵十萬。是何其地雄壯,任憑諸葛亮和薑維的數度來犯,都巍然不動,這是什麽,這就是底蘊,魏國實力的深厚底蘊,在鄧艾做雍涼都督的時候,蜀人撐死也就能在秦嶺那邊露個頭冒個泡,想要攻城掠寨。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但現在魏國大舉伐蜀,關隴一帶的兵力被抽調走了八成,兵力的空虛給逆襲而來的蜀軍創造了以多打少各個擊破的機會,而遠在中原的魏國援兵到達隴西,至少也得兩三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已經是足夠蜀軍在隴西站穩腳跟了。


    王頎輕輕地哀歎一聲,無力回天的悲涼籠罩在他的心頭。


    “啟稟太守大人。隴西功曹顧風在城外求見。”門下佐吏向王頎稟報道。


    顧風是王頎的娘舅表弟,在隴西太守牽弘麾下做功曹從事。王頎如此此安排正是因為他和牽弘的私交不錯,而且省卻了在天水任職為人詬病,不過現在隴西舉郡而降,現在隴西和天水反倒成了敵對關係,此刻顧風前來,絕對不是走親戚這麽簡單。


    不過王頎還是命人將顧風傳了進來。


    顧風也是一表人才。風度翩翩,進來之後,首先便是衝著王頎深施一禮,道:“見過表兄,不知表兄近來一切可好?”


    王頎冷哼了一聲。道:“傳聞隴西郡的所有官吏都是官升三級,想必表弟也是加官晉爵,可喜可賀呀。”


    “謠傳!絕對是謠傳!隴西郡就是那麽個巴掌大的地方,都官升三級了,那豈不人人都是刺史太守了?現在這世道,可是流言滿天飛,表兄你可別聽信謠言才是。”顧風是嗬嗬一笑道。


    王頎冷笑一聲,道:“那牽弘現在也就還是個太守了?我還以為他虧盡氣節,賣國求榮,至少也能封侯拜相,看來也不過爾爾。”


    顧風沒有理會王頎的嘲諷之辭,道:“楊豹倒是挺有氣節的,可惜連兩個時辰都沒有堅持下來,便已經身首異處了,表兄真以為以冀城現在的狀況,能比上邽堅守更長的時間?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表兄,識時務者為俊傑,如今隴右大勢已去,表兄千萬不可因為一時意氣而自誤。”


    王頎冷漠地看了顧風一眼,道:“表弟如果是探親的,我歡迎的很,如果是為蜀人來當說客的,那就恕不遠送了。”


    一聽王頎下了逐客令,顧風倒是哈哈一笑,道:“表兄難道要為曹魏殉國不成?”


    王頎正色地道:“某是為魏臣,食國家俸祿,理當盡忠報國,誓於冀城其存亡。”


    顧風慢悠悠地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姑父生前可是大漢濟陰太守,因不滿曹操擅權弄國,憤而辭官,憂鬱而死,我記得姑父臨終之前有遺言,漢與賊誓不兩立,王家世代為漢臣,子孫後代絕不可待奉逆臣賊子。如今表兄以篡漢之魏臣自居,大言忠心報國,卻不知令尊九泉之下聞之,是何感想?”


    王頎臉一陣青一陣白,這是他父親的遺訓,除了直係的親屬之外,還真是無人可以知曉,偏偏顧風是他的表兄弟,王頎的母親就是顧風的姑母,有這層關係,自然對他王家之事了若指掌,顧風這個時候提出來,讓王頎不禁是好生尷尬。


    王頎父親臨終之前,確有遺言交待,後世子孫,不得侍魏為官。不過魏代漢已久,天下人心歸附,王頎年輕之時也的確恪守父親遺訓,但那個年代學而優則仕,不做官注定沒有好的前途,迫於家道中落,生活清貧,王頎後來也就淡忘了父親遺命,通過魏國的九品中正,入仕為官,並一路升遷,做到了天水太守。


    現在顧風舊事重提,讓王頎又憶起了父親的遺訓,汗顏不止。


    顧風語重心長地道:“季漢乃是漢之正統,領軍的鎮北將軍劉胤和監軍北地王劉諶皆是高祖苗裔,興兵討逆,匡扶漢室,乃是堂堂正道,表兄以篡逆魏臣自居,其一不孝於父,其二不忠於國,如此不忠不孝,奢談氣節二字?現在大漢軍威所至,天下萬民爭相焉附,比表兄位高權重者,也紛紛是撥亂反正,此乃人心所向,表兄不可不察。”


    “位高權重者?是誰?”


    顧風似笑非笑地道:“前征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的鄧士載,不知算不算?”(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