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正版讀者稍後再看,謝謝配合


    整個武昌城內,萬人慟哭,一片素服似雪。


    濮陽興等大臣將孫休的靈樞運回建業,葬於鍾山孫權的蔣陵之側。孫休駕崩之時隻有三十歲,英年早逝,其陵寢尚未修築,孫休崩殂之後,也隻能是日夜不停地搶建,孫休遺體運回建業之後,停樞於鍾山陵外,真正等到下葬,也是幾個月之後的事了。


    處理完孫休的喪事,濮陽興與諸大臣在武昌行宮共議立新君之事。


    “天不可無日,國不可無君,先帝臨終之意,是要立太子雨單為嗣君,不知諸位意下如何?”濮陽興主持朝議,率先問詢道。


    太子孫雨單尚在年幼,還不滿十歲,雖然孫休有遺旨要孫雨單繼承皇位,但值此多事之秋,吳國內憂外患,立一個不能處理政事的孩童為國君,無疑讓吳國的處境更加地雪上加霜,可濮陽興也不想違背孫休的遺旨,隻能是和眾臣商議。


    左典軍萬彧道:“不可,方今天下之勢大亂,益州爭鋒未決,交州叛亂又起,魏國又在荊州陳兵,意圖進犯,國之危亡,存乎一夕,太子年幼,傘輟鄱ァ輟鄣恪輟坌 輟鬯擔琺.23w▽x.co□m脅荒蘢ㄕ,如何來觴鄖鬮v局?在下以為,應改19謔抑中賢明之子為君,以安社1!?br />


    殿上諸臣心裏都明白,現在益州戰事膠著,短時間內很難分出勝負,交州又發生了叛亂,可謂是前院後院都著了火,偏偏這個時候。司馬昭在襄陽、上庸陳兵十五萬。意圖進犯江陵。現在吳國方喪君主,司馬昭定然會乘機發兵,如此風雨飄搖之際,讓一個不足十歲的孩子來擔當吳國的重任,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所以萬彧之言,還是獲得了許多大臣的認同。


    可關鍵是立誰為帝?孫雨單是孫休的長子,孫雨單下麵還有三個弟弟,年紀更小。顯然更不可能被立為儲君了,接下來隻能是在孫權的子嗣之中考慮了。


    孫權一共有七個兒子,長子孫登和次子孫慮早亡,當過皇帝的是七子孫亮和孫休,曾被立為太子的三子孫和與四子魯王孫霸在爭奪皇位的“兩宮之爭”兩敗俱傷,一廢一死。現在唯一在世的隻有五子孫奮,但因其生性暴虐,擅殺封國屬官而被孫權廢了齊王之位,貶為庶人,後來孫亮繼位後念及兄弟之情。改封為章安侯。


    顯然立孫奮為君是不行的,孫奮性格暴虐。不遵軌度,這種人是不可能被擁立為帝的。


    剩下有資格的,還有孫權的一大堆孫子,不過選誰來繼位,顯然很難決擇。


    濮陽興沉吟片刻道:“諸位以為何人可為嗣君?”


    萬彧立刻道:“烏程侯孫皓秉性聰慧,素有才名,在諸皇孫之中,出類撥萃,頗有當年長沙桓王之風彩,可為嗣君。”萬彧以前做過烏程侯,和孫皓的關係不錯,此刻他力主讓孫皓繼位,顯然是有私心的,不過正如萬彧所言,孫皓在孫權的諸皇孫之中,才識還是屬於撥尖的,其餘諸子,不是年幼,就是庸碌無為。


    所以萬彧提議之後,眾大臣一片默然,並無反對之聲,左將軍張布亦道:“烏程侯才識明斷,循章守典,堪為帝王。”


    張布乃是朝廷重臣,說話份量極重,他點頭認可之後,諸臣也紛紛點頭讚同。


    濮陽興不禁是躊躇未決,萬彧提議立孫皓為帝,顯然是有私心的,濮陽興自然也不可能大公無私,他和孫皓關係疏遠,自然想立一個與自己關係密切一點的皇帝,可是濮陽興在腦海之中搜遍了與自己相熟的皇子,竟無一個合適的人選,最後他隻能是輕輕地歎了一口氣,道:“此事還需稟明太後,方可定奪。”


    孫休死後,皇後朱氏被擁立為太後,眾臣議定之後,遂派出幾個代表,入奏朱太後。


    朱太後一個婦道人家,如何懂得軍國大事,雖然眼看著兒子的皇帝寶座落空了,她心痛不已,但現在朝廷重臣們商量出來的結果,她也不敢悖逆,隻得道:“哀家不過是一個寡婦人家,安知社稷之事?卿等可自行斟酌,一切當以社稷為重。”


    於是濮陽興、張布、萬彧出,乃立烏程侯孫皓為帝。


    對於烏程侯孫皓而言,幸福來得太過突然了。


    孫皓今年二十三歲,正是風華正茂之時,如果按正常的情況,他這一輩子也隻能是當一個快樂無憂的君侯,根本無緣染指帝王寶座。但叔父孫休英年早逝,他的幾個堂弟年幼不堪大任,吳國內憂外患,非長君不可立,這才把孫皓推到了風尖浪口。


    都說時勢造英雄,孫皓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登上了九五之尊,但恐怕濮陽興和張布,甚至是力主孫皓登基的萬彧始料未及的,正是他們這個時候的一念之錯,將吳國推向了萬劫不複的深淵,連他們自身,都死無葬身之地。


    孫皓離開封地的時候,心情愉悅地無以加複,曾經西湖邊上的一個名叫景養的異人給孫皓看相,稱其將來必定會大富大貴,孫皓當時也就是聽聽而已,沒想到竟然真的是一語成畿,夢想成真。


    當初孫皓的父親孫和被廢太子,一家都被牽連,孫和與正妃張氏都被賜死,隻有母親何氏忍辱偷生,將孫皓兄弟幾個撫養長大。孫皓打小就過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生活,他很清楚,隻要自己一言不慎,就可能會遭來殺身之禍,他隻能是謹小慎微,在卑微和屈辱下生存著,外表看起來孫皓溫敦儒雅,風度翩翩,但孫皓的內心深處,卻是極度扭曲的,多年壓抑在心底的仇恨和屈辱,已經讓他的人格早已分裂。或許連孫皓也沒有意識到,他的這種精神狀況,將為吳國帶來怎樣的一場噩夢。


    此刻的孫皓顯然還沉浸在歡樂之中,並不知道手握生殺大權的那種快感,他沉醉在對皇位的憧憬,向著武昌城,向著他連做夢都不敢想的皇位寶座急馳而去。


    等待孫皓的,等待吳國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