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胤說這番話的時候頗為自信從容,因為他是這個世上唯一走過這條路的人。前世劉胤在部隊時參加過一次紀念長征勝利七十五周年的活動,這次的紀念活動有個名稱,叫做“緬懷先烈,重走長征路”,用身體力行的方式感受長征的偉大。當然兩萬五千裏的路程倒是沒有一一走過,劉胤所在的部隊選擇了最為艱險的那一段爬雪山過草地的路程,從大渡河的瀘定出發,終點就是甘南的臘子口。


    這段路最難之處就是要連續翻越夾金山、夢筆山、雅克夏山、昌德山、打古山等5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和穿越數百裏渺無人煙鳥獸罕至的草地,身為特種兵的劉胤及戰友徒步完成了這一段路,向革命先烈致以無上的敬意。


    不過坦白來講,劉胤並不認為這一段路有多麽的難走,紅軍爬雪山過草地之時之所以傷亡慘重,是因為準備不充分,缺衣少食,藥品匱乏,紅軍將士不是餓死就是凍死,如果糧食再充裕點,禦寒衣服再多點,局麵完全可以改觀。


    此次遷都南中,劉胤便又萌發了迂回隴西的想法,魏國主力部隊南下,整個關隴一帶防備空虛,如果要選定+∑,反擊目標的後,關隴地區無疑是最佳的。何況這條道是任何人絕然不會想的,鍾會隻以為占據了劍閣,甚至包括陰平橋,就可以完全封死從益州前往關隴的道路,關隴之地就可以安然無憂,不用再做任何的防備。


    在這種情況下。迂回攻擊隴西。就可以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關隴的地理位置重要性不言而喻,諸葛亮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標就是能拿下關隴,打開進取中原的這扇大門。而對於劉胤而言,這就是一次絕地反擊的機會,乘著魏吳兩國陷入膠著苦戰,無瑕分身之時,一舉拿下關隴。逆襲天下大勢。


    而成敗的關鍵,就是要走出這條前無古人的道路來。


    這條路難走嗎?當然難走!但也並非是絕對不能走,隻要準備充分,安排得當,走出雪山草地,劉胤的把握還是比較大的,畢竟這條路是自己走過一次的,劉胤對雪山草地還有著深刻的印象,由他來做向導,再合適不過了。


    至於古今地貌是不是一樣。劉胤倒是不太擔心,畢竟時間隻向前推了一千八百年。還遠未達到滄海桑田般變化,那些雪山依舊還是雪山,最多雪厚一點,草地依舊還是草地,最多沼澤的麵積更大一些,更泥濘一些,劉胤曾經走過的那些道路,並不會完全的消失,許多地標性的山川,劉胤還是記憶猶新的。


    早在上個月的時候,劉胤已經安排陳壽前往漢嘉郡,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籌措糧草。漢嘉郡與蜀郡相鄰,不過漢嘉郡境內崇山峻嶺,地險山高,魏吳兩國在成都互撕還來及,如何有多餘的兵力來進犯漢嘉郡,所以劉胤將前進基地選擇在了這兒,還是比較合理的。


    當然陳壽並不知情,他都萬萬不會想到劉胤早有製定了向西翻越雪山的計劃,陳壽還以為劉胤要在他漢嘉籌措糧草,是為了反攻成都之用。


    現在拿到了關隴方麵的確切情報,也讓劉胤吃了一顆定心丸,畢竟在這份情報之前,關於關隴的敵情,也隻是劉胤的一個判斷而已,真要想將計劃付諸於行動,僅憑著想象是遠遠不夠的。


    而現在劉胤拿了第一手的資料,進軍隴西的計劃也正式地進行了實質性的階段。


    麵對鄧艾的錯愕,劉胤是暗暗地一笑,如果就連最擅撥奇弄險的鄧艾都不敢相信的話,劉胤便自信完全可以做到瞞天過海,當他率領一支奇兵出現在隴西大地上之時,估計天下之人都會驚訝的目瞪口呆。


    劉胤之所以最先和鄧艾通氣,是因為此次進軍隴西,鄧艾可是最關鍵的人物沒有之一,鄧艾經略隴西多年,門生故吏遍布雍涼,隻要鄧艾在隴西振臂一呼,必然是應者如雲,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方是最上乘的用兵之道,正因為劉胤在隴西對鄧艾有諸多的倚仗,才第一個和鄧艾通氣。


    當然,劉胤也將這個計劃列入了絕密級別,知曉這個計劃的人,也絕不會超過個位數,而且是他絕對相信的人,劉胤深知魏國的間諜活動猖獗,一旦這個計劃外泄,是魏國有所準備,不但會前功盡棄,而且很可能全軍覆滅。


    不過對於鄧艾劉胤是極為放心的,鄧艾本是魏將,勢窮而降,已無法見容於曹魏,與魏軍主帥鍾會更是不死不休的仇敵,將計劃講給鄧艾,倒沒有什麽可擔憂的。


    劉胤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鄧艾聞之,或而搖頭或而點頭,隻到最後,竟是如醉如癡,他也深深地為劉胤大膽而狂妄的計劃所震憾住了,如果劉胤的計劃成功,那將是一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壯舉,韓信的暗渡陳倉與之相比,簡直就是弱爆了。


    鄧艾也不得不承認,劉胤的計劃詳實而完美,雖然看似瘋狂,但計劃周密嚴謹,環環相扣,竟然讓人無法找出其破綻。


    “真後生可畏也!”鄧艾不禁在心中暗暗感歎,同時對劉胤有了一個更為全新的認識,鄧艾用兵至奇至險,而劉胤顯然更勝他一籌,直讓鄧艾不禁是欽佩不已,惺惺相惜之餘更多了幾分發自內心的崇敬。


    “艾先生,此計劃殊為機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斷不能為第三人知曉。”劉胤臨完叮嚀了一句。


    鄧艾是何等聰穎之人,就算劉胤不提醒,他又如何不知,不過鄧艾這邊泄密的可能性極小,鄧忠已被調任軍中任職,做了劉胤私兵的帳下督,鄧艾的身邊除了私兵護衛再無旁人。


    劉胤與鄧艾詳談之後,取長補短,還是得了不少寶貴的意見,他回去之後連夜整理一番,天交五更之後,便直奔行宮而去,欲求見劉禪。


    第章


    相比於小富即安的平民百姓,這一生都生活在雍容富貴之中的劉禪遷都到南中……(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