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往西五十裏有一座小城,名曰蒯城。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蒯城位於隴山的支脈吳山腳下,緊鄰渭水,是通往陳倉的必經之路。
由於蒯城沒有什麽魏軍駐守,向前突進的蜀軍輕而易舉地就拿下了蒯城。
劉胤聲東擊西之計進展的十分順利,從掌握的情報來看,魏將胡世已經率兵兩萬馳援新平,而魏帥司馬望也進駐到了池陽,很顯然,魏軍已經被王頎在安定的行動所迷惑,認為蜀軍的主攻方向是北路涇河道,魏軍的主力頻頻地向北調動,這無疑為突襲陳倉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於是劉胤立刻從街亭揮兵東進,直取陳倉而來。
八百裏的秦川地域寬廣,司馬望縱然是有心,也無力守禦所有的城池,隻能是擇其要點據守,蒯城從地理位置上而言,也是一座重要的城池,魏軍實在是分不出兵力來把守,隻能集重兵守衛陳倉、武功、槐裏等要地,象蒯城這樣的城池完全就處於棄守狀態。
蜀軍此次攻打陳倉的隊伍,出動了五軍之中的四個軍,十一個營,加上三萬羌騎,兵力達到了八萬五千人,對於隻有一些縣官和土兵駐守的蒯城來說,就等於是一座孤島陷入了汪洋大海,頃刻就就被淹沒的無影無蹤,駐守蒯城的土兵抵抗不抵抗,都絲毫沒有意義。
在先鋒陽安營攻下蒯城之後,劉胤也緊隨其後的的進入了蒯城,他甚至都沒有向張樂詢問戰鬥的情況,因為劉胤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五十裏之外的陳倉上麵。
一座小小的蒯城的得失,並不會對關隴大局產生任何一絲影響,真正舉足輕重的,也隻有陳倉了。
張樂也沒有因為拿下蒯城而沾沾自喜,此次他主動請纓做先鋒,目標也是緊盯著陳倉,也隻有拿下陳倉。才能算是立下一功。
“大哥,陳倉這麽打?我們陽安營就等你一句話了。”
看著求戰心切躍躍欲試的張樂,劉胤微微一笑,道:“陳倉是關隴要隘,魏國曆任的雍涼都督都十分地看重,就算稱不上龍距龍盤,那也是固若金湯。切不可等閑視之。”
張樂滿不在乎地道:“陳倉守軍不過三千人,就算城池再堅固。我大軍一至,也必將是灰飛煙滅,大哥你就放心吧,三日之內,我陽安營必先拿下陳倉,斬王渾首級。”
劉胤搖搖頭道:“當年諸葛丞相兵強馬壯,以數萬人圍攻陳倉數千人,二十餘日都未能攻克,可見陳倉城之險要。此次雖然以聲東擊西之計誘使司馬望主力向北,但也不可以輕視陳倉城的守禦力量,如果短時間內拿不下陳倉,司馬望必定會向南救援,我軍受困於陳倉城下,局勢必然維艱。”
兩人正說話間,一騎斥侯兵飛奔而來。跳下馬,向劉胤拜道:“啟稟大將軍,剛剛探到的消息,魏軍參征西軍事蘇愉率兵七千抵達陳倉,與駐守陳倉的王渾兵合一處。”
一聽這消息,劉胤身邊的諸將明顯地一怔。陳倉的守軍一下子增加到了一萬人,很顯然攻克陳倉的難度成倍地增加了。雖然說一萬的守軍對應蜀軍八萬餘人還是處於明顯的劣勢,但蜀軍諸將都很清楚,想要在短時間內拿來下陳倉,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而一旦獲悉蜀軍真正的動向,司馬望必定會調已經前往新平的軍隊轉向陳倉而來,攻克不了陳倉。蜀軍必將會麵臨腹背受敵的困境。
這樣的情形恐怕也是任何人也不想麵對的,蜀軍諸將個個麵色沉重,很顯然,這個聲東擊西的計劃並不十分的完美,魏軍的突然派兵西援陳倉,打亂了劉胤的精心布署。
“文宣,看來計劃有變,拿下陳倉恐怕不是那麽容易了,下一步又該當如何?”傅僉略帶憂色地道。
原本以八萬之眾攻打三千駐守的陳倉,幾乎是十拿九穩的事情,可魏軍的突然增兵,讓陳倉之戰充滿了變數,傅僉不禁也憂心衝衝。
劉胤卻是不動聲色,向那斥侯問道:“你方才所說,領軍之將是魏軍征西參軍蘇愉?”
“不錯,正是蘇愉。”斥侯稟道。
“蘇愉?一個參軍竟然可以領軍出戰,司馬望難道已經是無將可派了嗎?”劉胤嘀咕了一句,參軍是主將的幕僚人員,很少會帶兵出戰,當年的馬謖就是因為以參軍的身份帶兵去守街亭,結果是一敗塗地,在人們的印象之中,參軍大多是幕後人員,參與些策略謀劃還行,真正地帶兵打仗,便有紙上談兵之嫌,蘇愉以征西參軍的身份增援陳倉,便讓劉胤有些奇怪。
牽弘倒是是對蘇愉有些了解,當下道:“大將軍切莫輕視這個蘇愉,此人深諳文韜武略,忠篤而有智意,倒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深受司馬望的器重,此次出兵增援陳倉,想必也是此人的謀略。”
劉胤微微地點了點頭,魏國方麵人才濟濟,這個倒是不爭的事實,相比於蜀國的人才匱乏,魏國的人才實在是太多了。
張樂滿不在乎地道:“那個蘇愉有什麽了不起的,依我看,魏國守陳倉的不過也就一萬人馬,莫不成我們八萬多的大軍還懼怕了他一萬不成,某願為先鋒,不克陳倉誓不罷休。”
傅僉皺皺眉道:“陳倉之險要世人皆知,雖然兵法有雲倍則攻之,十則圍之,我軍八倍於敵,按理說占據絕對優勢,但陳倉卻不可以常理而度之,就算擁有十倍之兵,想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拿下陳倉亦非易事。一旦攻擊開始,我軍很可能就會陷入腹背受敵之境,形勢必然不利。”
張樂有些氣餒地道:“難不成我們還要退兵回隴西?”
如今蜀軍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此刻退兵的話,對於軍心士氣而言都是一個沉重地打擊,如果喪失此次的機會的話,再想進攻關中,就會變得更加困難了。
眾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集中了劉胤的身上,是退是進,全憑劉胤來做主了。(未完待續。)
p
</br>
由於蒯城沒有什麽魏軍駐守,向前突進的蜀軍輕而易舉地就拿下了蒯城。
劉胤聲東擊西之計進展的十分順利,從掌握的情報來看,魏將胡世已經率兵兩萬馳援新平,而魏帥司馬望也進駐到了池陽,很顯然,魏軍已經被王頎在安定的行動所迷惑,認為蜀軍的主攻方向是北路涇河道,魏軍的主力頻頻地向北調動,這無疑為突襲陳倉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於是劉胤立刻從街亭揮兵東進,直取陳倉而來。
八百裏的秦川地域寬廣,司馬望縱然是有心,也無力守禦所有的城池,隻能是擇其要點據守,蒯城從地理位置上而言,也是一座重要的城池,魏軍實在是分不出兵力來把守,隻能集重兵守衛陳倉、武功、槐裏等要地,象蒯城這樣的城池完全就處於棄守狀態。
蜀軍此次攻打陳倉的隊伍,出動了五軍之中的四個軍,十一個營,加上三萬羌騎,兵力達到了八萬五千人,對於隻有一些縣官和土兵駐守的蒯城來說,就等於是一座孤島陷入了汪洋大海,頃刻就就被淹沒的無影無蹤,駐守蒯城的土兵抵抗不抵抗,都絲毫沒有意義。
在先鋒陽安營攻下蒯城之後,劉胤也緊隨其後的的進入了蒯城,他甚至都沒有向張樂詢問戰鬥的情況,因為劉胤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五十裏之外的陳倉上麵。
一座小小的蒯城的得失,並不會對關隴大局產生任何一絲影響,真正舉足輕重的,也隻有陳倉了。
張樂也沒有因為拿下蒯城而沾沾自喜,此次他主動請纓做先鋒,目標也是緊盯著陳倉,也隻有拿下陳倉。才能算是立下一功。
“大哥,陳倉這麽打?我們陽安營就等你一句話了。”
看著求戰心切躍躍欲試的張樂,劉胤微微一笑,道:“陳倉是關隴要隘,魏國曆任的雍涼都督都十分地看重,就算稱不上龍距龍盤,那也是固若金湯。切不可等閑視之。”
張樂滿不在乎地道:“陳倉守軍不過三千人,就算城池再堅固。我大軍一至,也必將是灰飛煙滅,大哥你就放心吧,三日之內,我陽安營必先拿下陳倉,斬王渾首級。”
劉胤搖搖頭道:“當年諸葛丞相兵強馬壯,以數萬人圍攻陳倉數千人,二十餘日都未能攻克,可見陳倉城之險要。此次雖然以聲東擊西之計誘使司馬望主力向北,但也不可以輕視陳倉城的守禦力量,如果短時間內拿不下陳倉,司馬望必定會向南救援,我軍受困於陳倉城下,局勢必然維艱。”
兩人正說話間,一騎斥侯兵飛奔而來。跳下馬,向劉胤拜道:“啟稟大將軍,剛剛探到的消息,魏軍參征西軍事蘇愉率兵七千抵達陳倉,與駐守陳倉的王渾兵合一處。”
一聽這消息,劉胤身邊的諸將明顯地一怔。陳倉的守軍一下子增加到了一萬人,很顯然攻克陳倉的難度成倍地增加了。雖然說一萬的守軍對應蜀軍八萬餘人還是處於明顯的劣勢,但蜀軍諸將都很清楚,想要在短時間內拿來下陳倉,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而一旦獲悉蜀軍真正的動向,司馬望必定會調已經前往新平的軍隊轉向陳倉而來,攻克不了陳倉。蜀軍必將會麵臨腹背受敵的困境。
這樣的情形恐怕也是任何人也不想麵對的,蜀軍諸將個個麵色沉重,很顯然,這個聲東擊西的計劃並不十分的完美,魏軍的突然派兵西援陳倉,打亂了劉胤的精心布署。
“文宣,看來計劃有變,拿下陳倉恐怕不是那麽容易了,下一步又該當如何?”傅僉略帶憂色地道。
原本以八萬之眾攻打三千駐守的陳倉,幾乎是十拿九穩的事情,可魏軍的突然增兵,讓陳倉之戰充滿了變數,傅僉不禁也憂心衝衝。
劉胤卻是不動聲色,向那斥侯問道:“你方才所說,領軍之將是魏軍征西參軍蘇愉?”
“不錯,正是蘇愉。”斥侯稟道。
“蘇愉?一個參軍竟然可以領軍出戰,司馬望難道已經是無將可派了嗎?”劉胤嘀咕了一句,參軍是主將的幕僚人員,很少會帶兵出戰,當年的馬謖就是因為以參軍的身份帶兵去守街亭,結果是一敗塗地,在人們的印象之中,參軍大多是幕後人員,參與些策略謀劃還行,真正地帶兵打仗,便有紙上談兵之嫌,蘇愉以征西參軍的身份增援陳倉,便讓劉胤有些奇怪。
牽弘倒是是對蘇愉有些了解,當下道:“大將軍切莫輕視這個蘇愉,此人深諳文韜武略,忠篤而有智意,倒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深受司馬望的器重,此次出兵增援陳倉,想必也是此人的謀略。”
劉胤微微地點了點頭,魏國方麵人才濟濟,這個倒是不爭的事實,相比於蜀國的人才匱乏,魏國的人才實在是太多了。
張樂滿不在乎地道:“那個蘇愉有什麽了不起的,依我看,魏國守陳倉的不過也就一萬人馬,莫不成我們八萬多的大軍還懼怕了他一萬不成,某願為先鋒,不克陳倉誓不罷休。”
傅僉皺皺眉道:“陳倉之險要世人皆知,雖然兵法有雲倍則攻之,十則圍之,我軍八倍於敵,按理說占據絕對優勢,但陳倉卻不可以常理而度之,就算擁有十倍之兵,想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拿下陳倉亦非易事。一旦攻擊開始,我軍很可能就會陷入腹背受敵之境,形勢必然不利。”
張樂有些氣餒地道:“難不成我們還要退兵回隴西?”
如今蜀軍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此刻退兵的話,對於軍心士氣而言都是一個沉重地打擊,如果喪失此次的機會的話,再想進攻關中,就會變得更加困難了。
眾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集中了劉胤的身上,是退是進,全憑劉胤來做主了。(未完待續。)
p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