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一麵臨水,三麵險要,這樣的地勢,就注定了圍困陳倉不可能如鐵桶一般,事實上,蜀軍的圍困也確實是比較鬆散,許多的空隙更象是有意無意地留出來的,這就讓蘇愉的突圍變得很輕鬆。


    蘇愉將突破點選在了陳倉的東北方向,這個位置蘇愉事先進行了觀察,發現這裏是蜀軍陽安營和永安營的接合部,兩個營之前的聯結看起來很鬆散,出現了一個很大的空隙。


    同耿直赤膽的王渾不同,蘇愉是那種心思聰慧機敏靈智之人,更多的在明哲保身之上,五丈原之戰的失敗,讓蘇愉感到陳倉已經是守不住了,既然守不住,那麽再呆在陳倉就是無謂的犧牲,乘著蜀軍還未對陳倉形成合圍,捉住機會,才可能會逃出生天。蘇愉甚至都懶得理會固執的王渾,簡直就是愚不可及。現在死守陳倉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蜀軍在五丈原大勝之後,進攻的矛頭自然會指向長安,長安的得失將最終決定魏軍在關中能否存留,象王渾這樣死守陳倉,與整個的戰局顯得格格不入。


    為將者當審時度勢,臨機擅變才行,蘇愉可不認為自己這是臨陣脫逃,撤離陳倉是為了保全魏軍的力量,為了下一步守禦長安做貢獻,王渾一介武夫,又如何能想的如此透徹,簡直就是對牛彈琴。


    也罷,自己也是仁至義盡,王渾不願走,那也隻得隨他去了。


    蘇愉離開陳倉城門的時候,心中突然地生出了無限的感慨,當初他率兵進入陳倉之時是何等的躊躇滿誌,陳倉也本該是他功成名就的地方,但世事難料,僅僅相隔幾天之後,蘇愉卻不得不黯然地離開了陳倉,原本期待的輝煌沒有出現,原本渴望的戰績也黯淡無光,這一切。與他想象有著天壤之別。


    劉胤真是一個可怕的對手!蘇愉在心底暗暗地歎息,如果劉胤采用當年同諸葛亮一樣的打法,集中大軍強攻陳倉,那麽陳倉必將成為了他蘇愉發揮所長的舞台。依靠自己帶來的七千精兵再加上陳倉堅如磐石固若金湯的防守,劉胤也必將受困於陳倉城下不得寸進,等司馬望的援軍殺來,再來一個裏應外合,一切都將完美了。


    隻可惜劉胤並不按常理出牌。圍攻陳倉的隻是一支偏師,而真正的主力卻在五丈原張網以待,攻其所必救,五丈原這一戰,不僅僅是擊敗了司馬望的援軍,更是徹底地改變了關隴地區的大局,也將魏軍堅守關中的信心給擊了一個粉碎。


    蘇愉也是熟讀兵書,什麽聲東擊西,圍魏救趙之類的計策也是爛熟於胸,但劉胤所采用的策略似乎與這些又有著本質的不同。聲東擊西核心是西,圍魏救趙核心是趙,而劉胤的目的卻不在陳倉,他的胃口並不僅僅隻是一個小小的陳倉城,而是盯在了前來救援的魏軍主力上。圍城打援,圍城隻是手段,打援才是真正的目的。


    一想到這兒,蘇愉不禁為膽寒,劉胤的魄力和智謀就算是曆代兵家也無人可比,這樣的對手。才是真正可怕的對手。


    蘇愉此時一刻也不想在陳倉呆著,天知道劉胤還有什麽後續更可怕的手段,陳倉的陷落也隻是時間遲早的問題,隻有成功突圍。才有生還的希望。


    城外的蜀軍似乎對魏軍突然發起的突圍戰準備不足,再加上蘇愉突圍時選擇的時間是淩晨四更天時,選擇的地點是蜀軍兩個營駐地的空隙之處,所以行動開始之後,進展十分順利,很快就突破了蜀軍的第一道防線。


    傅僉接到稟報的時候。整個蜀軍東北防線一帶殺聲震天,傳訊兵神色慌張,上下不接下氣地向傅僉稟報著。不過傅僉倒是一臉的從容,雖然說魏軍的突圍是一件比較意外的事情,但不管是魏軍全部突圍還是部分突圍,對於圍城的蜀軍而言,都是一個利好的消息,這就證明鐵板一塊的陳倉城已經出現了裂縫,攻下陳倉已經是指日可待了。


    “傳令陽安營和永安營,不必對突圍的魏軍拚死阻攔,可以考慮給他們讓一條道出來,不過這條道也不能讓他們輕鬆地通過,至少要讓他們付出點代價才行。同時封死陳倉城方向的路,切不可讓他們回頭!”傅僉下令道。既然守城的魏軍有心突圍,那就成全了他們,隻要他們不退回陳倉,逃到那兒都無他們的立足之地。


    在夜色的掩護之下,蘇愉的突圍計劃進行地十分順利,七千魏軍以騎兵為先導,左右兩翼為步兵,對蜀軍的防線展開了迅猛的攻勢。四更天的時候,正是人睡意正濃的時候,蜀軍營地雖然派出了大量的巡騎遊哨,但大多的士兵經曆過一天的鏖戰之後,身疲力乏,此刻正酣然入夢,魏兵的突然襲擊自然把蜀軍的好夢給驚醒了,示警的號角聲也淒厲地響起,在夜空之中回蕩著,集結的鼓點聲驅趕走蜀軍的倦意,蜀軍紛紛地從營帳中爬出來,迅速地完成集結,抵禦魏兵的來襲。


    但再訓練有素的士兵也不可能在一柱香的時間內完成集結,再訓練有素的士兵也不可能不產生一定程度的混亂,蘇愉就是趁著蜀軍的混亂,一鼓作氣地衝了過去。


    不過越深入蜀軍陣地深處,遭遇到的阻力便越大,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蜀軍開始向這個方向集結而來,縱使魏軍的突圍行動帶來不少的阻礙。


    這樣的局麵也早已在蘇愉的料想之中,但蘇愉突圍的決心卻是異常地堅決,他強行下令魏軍的攻擊箭頭部隊加快行進的速度,不惜一切代價,在亂軍之中殺出一條血路。


    黑暗混戰中,蘇愉也不知道自己的軍隊究竟折損了多少人,他走到這一步,他已經沒有了退路,隻有拚死力戰,才有機會殺出重圍。


    天色微露曙光的時候,魏軍的先頭部隊已經是到達了陳倉的外圍,後麵的追兵漸遠,蘇愉這才暗暗地鬆了一口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