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胤和青兒的通緝令已經傳遍了整個魏國,各個郡縣的城門口,都張貼著他們的畫影圖形,高達一億的懸賞金額令人咋舌。
不過和劉胤他們的分析一樣,魏國通緝的範圍倒是能夠覆蓋到了所有的州郡,但在力度上麵,卻有著不同,雖然說劉胤以前用過荊州商賈的身份,但很顯然魏國朝廷這邊不可能不會識破這個假身份,一個荊州來的商人,怎麽會有如此大的能量,再結合到青兒此前一直在蜀國活動,司馬炎很輕易地就判斷出這個假的文川一定是來自於蜀國的,雖然他不知道此人的真實姓名,也不知道他的具體官職,但這並不妨礙司馬炎在通往關中及蜀國的關卡要道上設下重兵進行堵截。
所以通往荊州的道路相對而言是安全的,由於喬裝的很好,一路之上也沒有出現意外,劉胤一行很是順利地抵達了荊州襄陽城。
襄陽素有華夏第一城,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在三國時代,荊襄更是戰略要地,劉備起於荊襄,卻又敗於荊襄,三國中最主要的三次大戰,兩次就發生在荊襄之地,到了後三國時代,荊州依然是三方相爭的戰略要點,而襄陽做為曹魏方麵拱衛洛陽的屏障和進攻東吳的橋頭堡,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重視的。
荊州都督羊祜奉調入京之後,荊襄一帶的防務就是由鎮南將軍杜預來負責的,由於此處已經是臨近邊境了,所以魏軍的警戒等級明顯地提高了,各處關卡的盤查也變得嚴厲起來。
進入襄陽,劉胤等人暫時找了一家客棧住了下來,褐竹則負責和荊州地區的間軍司馬進行聯係,了解襄陽附近的情報。
按照原計劃,到達襄陽之後劉胤一行就可以溯漢水而上,經上庸新城一帶返回漢中,此處已經臨近吳蜀交界地帶。褐竹自然地謹慎處理。
襄陽可是諸葛亮的故裏,而蜀中大多數的朝臣,也是來自於荊襄的,所以襄陽對蜀人而言。有著特殊的地位,劉胤到達襄陽之後,也是饒有興致觀察著這座重鎮。
做為曹魏方麵最前沿的要塞,幾十年曆任的荊州都督不斷地修繕,將襄陽城打造的固若金湯。襄陽城三麵環水,漢水流經此處,由東西向折為了南北向,幾乎形成了一個發夾彎,僅襄陽城的西南麵臨陸,其他方向臨水,隔著漢水與樊城遙遙相對,互為倚角,這種地理位置簡直是得天獨厚,易守難攻。
劉胤有一個習慣。每到達一地,總要對該地的地理情況城池守衛狀況研究一番,尤其是對那些重鎮名城,劉胤似乎更是情有獨鍾,就算沒有帶兵打仗,也不忘這個習慣,在劉胤的腦海之中,總會把這些城池視做假想之敵,或許將來真的有一戰之時,劉胤也算是先下足了功課。
隻是簡單地觀察了一番。劉胤沒敢太接近城牆,畢竟自己化裝而行,城牆那邊有魏兵嚴密把守,稍有不慎。就會泄露出馬腳,劉胤還是很快地返回了客棧。
褐竹已經返了回來,看來他已經和襄陽地區的間軍司馬搭上線,不過從褐竹的表情上來看,似乎並不太樂觀。
“白楊大人,去往漢中的道路恐怕行不通。”
劉胤微微一怔。他沒有走潼關道和武關道,就是擔心司馬炎會加強對這兩條道的封鎖力度,現在到了荊州,居然也行不通,這讓劉胤不禁犯了愁。
“到底是何狀況?”劉胤沉聲問道。
褐竹所掌握的情報是由中尉府荊州司提供的,羊祜離開襄陽之後,杜預便臨時地接掌了他的職務,作為炎黨的支持者,杜預對司馬炎還是相當地忠心耿耿,得到洛陽事變的消息和對劉胤青兒的通緝令之後,杜預便立刻布署了荊襄地區審查力度,目前從上庸通往漢中的道路已經完全被封閉了,不管是行人還是商旅,一律禁止通行。
由於魏蜀兩國長期的敵對狀態,封閉關卡也不是什麽稀罕事,在平時民間的私下來往雖然不加以禁止,但稽查的力度卻也是不淺,就是為了防止蜀國的奸細活動和商賈攜帶違禁物品前往蜀國,而一到戰時,整條的道路就完全被封閉了,不管何人,也完全是禁止通行的。
這次杜預接到命令,自然如臨大敵,雖然他不確定劉胤是否就會走上庸道,但為了防患於未然,杜預還是依戰時的慣例,將整條的道路都給封閉了起來。
通往關中和蜀國的道路,幾乎沒有一條不是崎嶇山路,這樣的道路,是很容易設置關卡進行封閉的,如果是一馬平川的平原,關卡的設立就沒有什麽意義,潛逃者很容易地就能找到逃亡路線,但在這崇山峻嶺之間,有時僅有一條窄窄的棧道可以通行,魏軍很容易地這些險要之處進行攔截。
如此一來,通往漢中的道路也不通了,無疑讓在座的人都有些擔憂。
張樂哼一聲道:“這那兒也走不成,這司馬炎還真是賊心不死,大不了和他們拚了,拚出一條血路來。”
劉胤輕笑了一聲道:“二弟,就憑咱們這幾個人,能殺得完這麽多的魏兵嗎?恐怕你還沒到上庸,就讓杜預給拿獲了,想要回蜀中,看來得另想辦法才行。”
張樂嘟囔了一句,道:“西去的道路都給魏人封死了,咱們還有什麽好辦法?褐竹司馬,你們在魏國活動多年,就沒有什麽捷徑嗎?”
“這個還真沒有。”褐竹也是一臉的無奈之色,洛陽的秘道,再這麽說也比較短,前後就五六裏的距離,就這五六裏,也是費了洛陽司好長時間,才修好的,想要在崇山峻嶺之間,再覓的一條路也來,那可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趙卓、阿堅他們也是一臉苦狀,如果打仗廝殺,他們倒也不懼,但想在險峻的道路之上找到一條穩妥安全的路來,可不是他們的強項。
劉胤思慮了半天,沉聲地道:“既然如此,那就繼續地往南走!”(未完待續。)
不過和劉胤他們的分析一樣,魏國通緝的範圍倒是能夠覆蓋到了所有的州郡,但在力度上麵,卻有著不同,雖然說劉胤以前用過荊州商賈的身份,但很顯然魏國朝廷這邊不可能不會識破這個假身份,一個荊州來的商人,怎麽會有如此大的能量,再結合到青兒此前一直在蜀國活動,司馬炎很輕易地就判斷出這個假的文川一定是來自於蜀國的,雖然他不知道此人的真實姓名,也不知道他的具體官職,但這並不妨礙司馬炎在通往關中及蜀國的關卡要道上設下重兵進行堵截。
所以通往荊州的道路相對而言是安全的,由於喬裝的很好,一路之上也沒有出現意外,劉胤一行很是順利地抵達了荊州襄陽城。
襄陽素有華夏第一城,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在三國時代,荊襄更是戰略要地,劉備起於荊襄,卻又敗於荊襄,三國中最主要的三次大戰,兩次就發生在荊襄之地,到了後三國時代,荊州依然是三方相爭的戰略要點,而襄陽做為曹魏方麵拱衛洛陽的屏障和進攻東吳的橋頭堡,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重視的。
荊州都督羊祜奉調入京之後,荊襄一帶的防務就是由鎮南將軍杜預來負責的,由於此處已經是臨近邊境了,所以魏軍的警戒等級明顯地提高了,各處關卡的盤查也變得嚴厲起來。
進入襄陽,劉胤等人暫時找了一家客棧住了下來,褐竹則負責和荊州地區的間軍司馬進行聯係,了解襄陽附近的情報。
按照原計劃,到達襄陽之後劉胤一行就可以溯漢水而上,經上庸新城一帶返回漢中,此處已經臨近吳蜀交界地帶。褐竹自然地謹慎處理。
襄陽可是諸葛亮的故裏,而蜀中大多數的朝臣,也是來自於荊襄的,所以襄陽對蜀人而言。有著特殊的地位,劉胤到達襄陽之後,也是饒有興致觀察著這座重鎮。
做為曹魏方麵最前沿的要塞,幾十年曆任的荊州都督不斷地修繕,將襄陽城打造的固若金湯。襄陽城三麵環水,漢水流經此處,由東西向折為了南北向,幾乎形成了一個發夾彎,僅襄陽城的西南麵臨陸,其他方向臨水,隔著漢水與樊城遙遙相對,互為倚角,這種地理位置簡直是得天獨厚,易守難攻。
劉胤有一個習慣。每到達一地,總要對該地的地理情況城池守衛狀況研究一番,尤其是對那些重鎮名城,劉胤似乎更是情有獨鍾,就算沒有帶兵打仗,也不忘這個習慣,在劉胤的腦海之中,總會把這些城池視做假想之敵,或許將來真的有一戰之時,劉胤也算是先下足了功課。
隻是簡單地觀察了一番。劉胤沒敢太接近城牆,畢竟自己化裝而行,城牆那邊有魏兵嚴密把守,稍有不慎。就會泄露出馬腳,劉胤還是很快地返回了客棧。
褐竹已經返了回來,看來他已經和襄陽地區的間軍司馬搭上線,不過從褐竹的表情上來看,似乎並不太樂觀。
“白楊大人,去往漢中的道路恐怕行不通。”
劉胤微微一怔。他沒有走潼關道和武關道,就是擔心司馬炎會加強對這兩條道的封鎖力度,現在到了荊州,居然也行不通,這讓劉胤不禁犯了愁。
“到底是何狀況?”劉胤沉聲問道。
褐竹所掌握的情報是由中尉府荊州司提供的,羊祜離開襄陽之後,杜預便臨時地接掌了他的職務,作為炎黨的支持者,杜預對司馬炎還是相當地忠心耿耿,得到洛陽事變的消息和對劉胤青兒的通緝令之後,杜預便立刻布署了荊襄地區審查力度,目前從上庸通往漢中的道路已經完全被封閉了,不管是行人還是商旅,一律禁止通行。
由於魏蜀兩國長期的敵對狀態,封閉關卡也不是什麽稀罕事,在平時民間的私下來往雖然不加以禁止,但稽查的力度卻也是不淺,就是為了防止蜀國的奸細活動和商賈攜帶違禁物品前往蜀國,而一到戰時,整條的道路就完全被封閉了,不管何人,也完全是禁止通行的。
這次杜預接到命令,自然如臨大敵,雖然他不確定劉胤是否就會走上庸道,但為了防患於未然,杜預還是依戰時的慣例,將整條的道路都給封閉了起來。
通往關中和蜀國的道路,幾乎沒有一條不是崎嶇山路,這樣的道路,是很容易設置關卡進行封閉的,如果是一馬平川的平原,關卡的設立就沒有什麽意義,潛逃者很容易地就能找到逃亡路線,但在這崇山峻嶺之間,有時僅有一條窄窄的棧道可以通行,魏軍很容易地這些險要之處進行攔截。
如此一來,通往漢中的道路也不通了,無疑讓在座的人都有些擔憂。
張樂哼一聲道:“這那兒也走不成,這司馬炎還真是賊心不死,大不了和他們拚了,拚出一條血路來。”
劉胤輕笑了一聲道:“二弟,就憑咱們這幾個人,能殺得完這麽多的魏兵嗎?恐怕你還沒到上庸,就讓杜預給拿獲了,想要回蜀中,看來得另想辦法才行。”
張樂嘟囔了一句,道:“西去的道路都給魏人封死了,咱們還有什麽好辦法?褐竹司馬,你們在魏國活動多年,就沒有什麽捷徑嗎?”
“這個還真沒有。”褐竹也是一臉的無奈之色,洛陽的秘道,再這麽說也比較短,前後就五六裏的距離,就這五六裏,也是費了洛陽司好長時間,才修好的,想要在崇山峻嶺之間,再覓的一條路也來,那可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趙卓、阿堅他們也是一臉苦狀,如果打仗廝殺,他們倒也不懼,但想在險峻的道路之上找到一條穩妥安全的路來,可不是他們的強項。
劉胤思慮了半天,沉聲地道:“既然如此,那就繼續地往南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