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照例兩點,請大家支持正版,貼吧已經覆滅,與盜板的作戰仍將會持久下去……………………………………………………………………………………………………………………………………………………………………,深入漠北,封狼居胥,重創匈奴。劉胤的用意也很明確,步兵軍團沿大路進軍,吸引鮮卑人的注意,騎兵軍團則可以發揮出機動靈活的作戰特點,大迂回大縱深地進擊鮮卑人的老巢,徹底地摧垮鮮卑人。


    在西北,打敗胡人並非難事,難的是如何徹底地消滅他們,胡人今年敗了,可能會消聲匿跡一段時間,然後又會卷土重來,漢軍每一次都是疲於應付,想要改變這一狀況,就必須地要徹底地擊垮河西鮮卑,讓他們沒有二次進攻的能力。


    但在大漠草原上想要消滅鮮卑人無疑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鮮卑人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並沒有什麽固定的城池和據點,這無疑給全殲他們帶來很大的困難,劉胤派騎兵軍團大迂回大縱深地深入大漠腹地,其實也是一種嚐試,也隻有這樣,才有機會讓涼州歸於安寧,否則的話,禿發樹機能今歲退敗,明年還複叛亂,劉胤可沒有時間和精力陪他進行折騰。


    所以劉胤才會采用這種兵分兩路的戰術,由自己率虎步左右營、永安營、新編一營和新編三營五個步兵營組成步兵軍團,三萬羌騎和虎騎左右營組成騎兵軍團,由羅憲和姚弋康率領,兩路人馬各自為戰,分進合擊。


    但劉胤提出分兵的建議之後,立刻遭到了幾乎所有的人反對。


    羅憲率先道:“大將軍此計太過凶險。禿發樹機能號稱擁兵十萬,且全部為機動能力強大的騎兵,大將軍僅以步兵應之。無論兵力還是戰力上,都弱於對方。恐怕難以應付鮮卑人的騎兵衝擊。”


    對付鮮卑騎兵,最有效的辦法還是以騎製騎,用裝備了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的騎兵來對付鮮卑騎兵,還是略占上風的。蜀軍的虎騎營是最先完成裝備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的騎兵部隊,後來很快地這些裝備就已經普及到了整個的蜀軍之中,就連姚弋康的三萬羌騎,達到裝備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標準的,也已經超過了四成。如果不是急著出兵,相信在很短的時間內,羌人騎兵完全可以全部裝備上新式馬具。


    在一線峽戰鬥結束之後,劉胤發現鮮卑騎兵的馬具似乎有了一些改變,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雙邊馬鐙,但與蜀軍金屬打造的雙邊馬鐙相比,鮮卑騎兵的馬鐙則要簡陋的多,隻不過是用牛皮繩索係著一塊不太寬的木板,左右兩邊各有一塊。


    劉胤也不能確定鮮卑人是否偷了他的創意,畢竟那個時代消息閉塞。劉胤的騎兵又沒有同鮮卑人交手的紀錄,而鮮卑人所謂的“馬鐙”與自己創造的馬鐙有著天壤之別,如果一不定要說兩者有相似之處。那也隻有相對於單邊馬鐙而言,技術上的一個全新的突破。


    或許這也是鮮卑人自己的發明創造,畢竟在真正的曆史之中,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的出現,是在五胡十六國的後期,由鮮卑人創造出來,正是由於有著這樣的騎兵,由鮮卑拓跋氏創立的北魏一統了北方,結束了五胡亂戰的曆史。


    劉胤不清楚河西鮮卑和拓跋鮮卑之間有什麽關係。但毫無疑問,河西鮮卑拿著這些馬鐙。實力完全可以上一個新台階,盡管與蜀軍的馬鐙相比。簡陋了許多。


    此次到洛陽,劉胤已經看到魏軍騎兵在大規模地仿製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從樣式的設計和打造工藝上來看,幾乎和蜀軍裝備的馬具沒有什麽兩樣,可以預見的是,魏軍騎兵的戰鬥力將會成倍地提高,將來在魏軍中原決戰的舞台上,絕對不會再出現那種騎兵對戰一邊倒的局麵。


    眾將都勸劉胤放棄後兵分兩路的打算,兵分兩路乃是兵家大忌,無論古今兵法都講究一個集中優勢兵力殲敵的用兵之道,尤其是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分兵更是最大的忌諱。


    劉胤從容不迫地道:“我意已決,無複再言。諸位就請放心吧,步兵雖然難敵於騎兵,但我早已思量好了破敵之策,這一點諸位就不必擔心了。此次騎兵軍團迂回包抄河西鮮卑的老巢,務必要全取其功才是,能不能此役解決掉禿發樹機能,還涼州一個安寧之境,就得仰仗羅將軍和姚賢弟了。”


    眾將見劉胤主意已定,也就不好再勸了,默認了這一事實,但諸將的心頭還是充滿著疑惑,不知劉胤如何才能以二萬五千的步兵,來迎戰凶悍且人數占據絕對優勢的鮮卑騎兵。


    接下來,劉胤在金城郡的枝陽休整了一段時間,連續地強行軍和作戰之後,蜀羌聯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疲憊之狀,短暫的休整有助於恢複士兵的體能和鬥誌,同時劉胤也在金城開始儲備大宗的糧草輜重物資,和禿發樹機能的較量,這才是剛剛正式地開始。


    最先離開枝陽的,是羅憲和姚弋康率領的騎兵軍團,合計四萬餘騎,他們的行軍路線將避開河西大道,沿著黃河北上,進入大漠深處。


    尋找鮮卑人的老巢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且不說鮮卑人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就所有固定的住所,在茫茫大漠之中,想要尋找到絕非易事。


    不過正如劉胤所說的,是機會也是挑戰,禿發樹機能的主力部隊在涼州製造叛亂,後方必定會一片空虛,這絕對是最好消滅河西鮮卑的機會了。


    帶著足夠多的糧草物質甚至是水,騎兵軍團踏上了茫茫之旅,古道黃塵之中,再龐大的的軍隊也不過是塵埃砂礫,很快地就被風沙所覆蓋,就連他們剛剛留下的足印,也很快變得湮滅無聞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