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每隔一息的時間就會抬頭看看太陽,距離正午時分確實已經很近了,隻需要小半個時辰便可以午時三刻,當然前提條件是晉軍的援兵可以在正午時分到達。
然而援兵能不能正點到達已經沒有什麽意義了,根據蜀軍現在的攻勢,攻破小平津關的內城幾乎是須臾之間的事,除非現在援兵就可以抵達。
朱振看向了東麵,他等待援兵等待得是望眼欲穿,可東麵卻絲毫沒有任何的動靜,朱振徹底地絕望了,守城的晉軍傷亡越來越大,而蜀軍的攻勢則是越來越強,小平津關的失守,似乎已成定局。
就在此時,東麵的大道之上,似乎響起了急驟的馬蹄聲,朱振心中一凜,舉目望去,卻沒有發現任何的異常,他暗暗地苦笑一聲,難不成是他患上了幻聽之症。
他搖搖頭,似乎想要甩掉這種聲音。
但馬蹄聲仍舊固執地響著,而且有越來越大的跡象,朱振皺了皺眉,看來自己的耳朵真得是出了問題。
不過他的目光,仍然是下意識地又投向了東麵,這回朱振看到了激蕩起的陣陣塵煙,啊!援兵!真是援兵來了!
如久旱逢甘霖一般,朱振幾乎是喜極而泣道:“援兵……援兵……援兵來了……”由於激動,朱振是語無倫次,結結巴巴。
不過不用朱振說,守城的晉軍也看到了援兵的到來,現在的交戰已經到了最為關鍵的時候,守軍已經是節節敗退,內城已經是芨芨可危。
在這種情況下,守軍的意誌也就是接近於崩潰,而援兵一到,晉軍的士氣頓時高漲起來,在絕境中爆發的意誌還是十分地強大,他們生生地抵禦住了無當飛軍的進攻。
率軍最先趕到小平津關的是孟津關都督蔣俊。其實孟津渡上蜀軍的船隻的變化早就引起了蔣俊的注意,根據和鬱先前提供的情報,蜀軍發起進攻的日子就是今天。
情報準不準確蔣俊沒有把握,但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蔣俊早已派人在大堤上嚴陣以待。
現在晉軍的主力部隊全部雲集在此,依仗黃河天險,蔣俊絲毫不擔憂孟津關會守不住,他隻需做了自己的防禦準備就足矣了。
不過很奇怪的是,蜀軍並沒有在指定的時間發起進攻,而原先雲集在孟津渡上的船隻已然消失不見了。先前的時候,蔣俊還以為是蜀軍在故布疑陣,想要迷惑於他,不過很快蔣俊就發現這些徭船隻並沒有在附近設伏,而是向小平津關奔襲而去。
莫非蜀軍的真正攻擊目標還是小平津關?
蔣俊心裏咯登一下,原本蜀軍在小平津關投入了重兵,並不是假的,和鬱傳遞回來的情報,則完全是中了蜀人的奸計。
但蔣俊卻不敢輕舉妄動,他立刻派出快馬向洛陽稟報,很快地他就接到了朝廷方麵的命令,要他立刻率軍回援小平津關。
蔣俊這邊向朝廷進行稟報,要比小平津關的都督朱振的稟報要早上半個時辰,所以他得到朝廷的回覆也正好比朱振那邊早上半個時辰。
接到命令之後,蔣俊則是更不敢做任何的耽擱,立刻是點兵出發,向小平津關施援而去。
為了加快行軍的速度,蔣俊特意地將步騎分開,提前抵達小平津關的正是晉軍的騎兵部隊。
朱振精神大震,下令將小平津關的西門打開,迎接蔣俊的到來。
雖然是騎兵,但好歹是注入了新的力量,小平津關的防守形勢陡然間又逆轉了過來。
這回朱振總算是把忐忑不安的心放回到了原處,這支援兵到來之後,重新奪回小平津關已經不再是夢想,朱振連連地感歎自己的運氣不錯,如果再遲上半刻光景,小平津關可就失守了,如果想再從蜀軍的手中奪回小平津關,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張樂在城下親自指揮無當飛軍的進攻,看著晉軍已經是漸力不支,拿下內城幾乎沒什麽懸念了,但就在此時,晉軍突然地爆發起來,擊退了無當飛軍的一次進攻。
張樂還隻以為是晉軍一次回光返照,他正準備派兵繼續地進攻之際,忽然發現小平津關內城的防禦變得強了,兵力的數量上明顯地有了變化,很顯然,晉軍的援兵趕來了。
對此,張樂自然是嗤之以鼻,援兵來了又當如何,現在蜀軍已經突破了黃河天險,晉國的大勢已去,小平津關拿下隻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己。
張樂根本就無視晉軍的增兵,繼續地派無當飛軍是一路狂攻。
劉胤此刻已經同傅僉羊祜等人過了河,看到張樂遲遲地拿不下小平津關的內城,便立刻又調虎步軍和陽安軍前去助戰。
雙方對小平津關的爭奪已經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晉軍先期投入到小平津關防守的是騎兵一萬多人,很快晉軍的另外四萬步兵也相繼投入到了小平津關上來,此刻晉軍已經確定蜀軍的真正渡河目的就是在小平津關,和鬱傳遞回來的情報可算是把晉軍給坑苦了。
如果不是守軍大意,現在蜀軍必可以安穩無憂,現在涉平津關的外城失守,這無疑將是給晉軍重新奪回小平津關來創造了一個難題。
不過蔣俊對此還是充滿信心的,蜀軍僅僅隻占據著小平津關的外城,這外城的地理位置在守狹小,根本就容納不下太多的人馬,隻要晉軍萬眾一心,死死地守住小平津關的內城,而且再逐步地投入兵力進行反攻,將蜀軍徹底地逐過黃河去。
但蔣俊的信心卻在蜀軍強力地進攻之下化為了泡影,無當飛軍居中,陽安軍隨左,虎步軍居右,三路大軍如潮水一般地湧向了內城,蔣俊雖然竭盡全力,但仍然明顯地處於下風,小平津關隨時都有失守的可能。
攻城戰最為厲害的自然是火器了,盡管石砌的小平津關比較堅固,但火器一樣有用武之地,它必將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
然而援兵能不能正點到達已經沒有什麽意義了,根據蜀軍現在的攻勢,攻破小平津關的內城幾乎是須臾之間的事,除非現在援兵就可以抵達。
朱振看向了東麵,他等待援兵等待得是望眼欲穿,可東麵卻絲毫沒有任何的動靜,朱振徹底地絕望了,守城的晉軍傷亡越來越大,而蜀軍的攻勢則是越來越強,小平津關的失守,似乎已成定局。
就在此時,東麵的大道之上,似乎響起了急驟的馬蹄聲,朱振心中一凜,舉目望去,卻沒有發現任何的異常,他暗暗地苦笑一聲,難不成是他患上了幻聽之症。
他搖搖頭,似乎想要甩掉這種聲音。
但馬蹄聲仍舊固執地響著,而且有越來越大的跡象,朱振皺了皺眉,看來自己的耳朵真得是出了問題。
不過他的目光,仍然是下意識地又投向了東麵,這回朱振看到了激蕩起的陣陣塵煙,啊!援兵!真是援兵來了!
如久旱逢甘霖一般,朱振幾乎是喜極而泣道:“援兵……援兵……援兵來了……”由於激動,朱振是語無倫次,結結巴巴。
不過不用朱振說,守城的晉軍也看到了援兵的到來,現在的交戰已經到了最為關鍵的時候,守軍已經是節節敗退,內城已經是芨芨可危。
在這種情況下,守軍的意誌也就是接近於崩潰,而援兵一到,晉軍的士氣頓時高漲起來,在絕境中爆發的意誌還是十分地強大,他們生生地抵禦住了無當飛軍的進攻。
率軍最先趕到小平津關的是孟津關都督蔣俊。其實孟津渡上蜀軍的船隻的變化早就引起了蔣俊的注意,根據和鬱先前提供的情報,蜀軍發起進攻的日子就是今天。
情報準不準確蔣俊沒有把握,但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蔣俊早已派人在大堤上嚴陣以待。
現在晉軍的主力部隊全部雲集在此,依仗黃河天險,蔣俊絲毫不擔憂孟津關會守不住,他隻需做了自己的防禦準備就足矣了。
不過很奇怪的是,蜀軍並沒有在指定的時間發起進攻,而原先雲集在孟津渡上的船隻已然消失不見了。先前的時候,蔣俊還以為是蜀軍在故布疑陣,想要迷惑於他,不過很快蔣俊就發現這些徭船隻並沒有在附近設伏,而是向小平津關奔襲而去。
莫非蜀軍的真正攻擊目標還是小平津關?
蔣俊心裏咯登一下,原本蜀軍在小平津關投入了重兵,並不是假的,和鬱傳遞回來的情報,則完全是中了蜀人的奸計。
但蔣俊卻不敢輕舉妄動,他立刻派出快馬向洛陽稟報,很快地他就接到了朝廷方麵的命令,要他立刻率軍回援小平津關。
蔣俊這邊向朝廷進行稟報,要比小平津關的都督朱振的稟報要早上半個時辰,所以他得到朝廷的回覆也正好比朱振那邊早上半個時辰。
接到命令之後,蔣俊則是更不敢做任何的耽擱,立刻是點兵出發,向小平津關施援而去。
為了加快行軍的速度,蔣俊特意地將步騎分開,提前抵達小平津關的正是晉軍的騎兵部隊。
朱振精神大震,下令將小平津關的西門打開,迎接蔣俊的到來。
雖然是騎兵,但好歹是注入了新的力量,小平津關的防守形勢陡然間又逆轉了過來。
這回朱振總算是把忐忑不安的心放回到了原處,這支援兵到來之後,重新奪回小平津關已經不再是夢想,朱振連連地感歎自己的運氣不錯,如果再遲上半刻光景,小平津關可就失守了,如果想再從蜀軍的手中奪回小平津關,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張樂在城下親自指揮無當飛軍的進攻,看著晉軍已經是漸力不支,拿下內城幾乎沒什麽懸念了,但就在此時,晉軍突然地爆發起來,擊退了無當飛軍的一次進攻。
張樂還隻以為是晉軍一次回光返照,他正準備派兵繼續地進攻之際,忽然發現小平津關內城的防禦變得強了,兵力的數量上明顯地有了變化,很顯然,晉軍的援兵趕來了。
對此,張樂自然是嗤之以鼻,援兵來了又當如何,現在蜀軍已經突破了黃河天險,晉國的大勢已去,小平津關拿下隻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己。
張樂根本就無視晉軍的增兵,繼續地派無當飛軍是一路狂攻。
劉胤此刻已經同傅僉羊祜等人過了河,看到張樂遲遲地拿不下小平津關的內城,便立刻又調虎步軍和陽安軍前去助戰。
雙方對小平津關的爭奪已經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晉軍先期投入到小平津關防守的是騎兵一萬多人,很快晉軍的另外四萬步兵也相繼投入到了小平津關上來,此刻晉軍已經確定蜀軍的真正渡河目的就是在小平津關,和鬱傳遞回來的情報可算是把晉軍給坑苦了。
如果不是守軍大意,現在蜀軍必可以安穩無憂,現在涉平津關的外城失守,這無疑將是給晉軍重新奪回小平津關來創造了一個難題。
不過蔣俊對此還是充滿信心的,蜀軍僅僅隻占據著小平津關的外城,這外城的地理位置在守狹小,根本就容納不下太多的人馬,隻要晉軍萬眾一心,死死地守住小平津關的內城,而且再逐步地投入兵力進行反攻,將蜀軍徹底地逐過黃河去。
但蔣俊的信心卻在蜀軍強力地進攻之下化為了泡影,無當飛軍居中,陽安軍隨左,虎步軍居右,三路大軍如潮水一般地湧向了內城,蔣俊雖然竭盡全力,但仍然明顯地處於下風,小平津關隨時都有失守的可能。
攻城戰最為厲害的自然是火器了,盡管石砌的小平津關比較堅固,但火器一樣有用武之地,它必將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