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主劉禪原本就是重病纏身,身體孱弱,再經曆這番變故,顯然已經是無法支撐了,就算是叛亂平息,祭天大典也難以為繼了。


    霍弋這個時候,上前來劉胤商量,不行的話今日暫止作罷,祭天大典改日再進行。


    劉胤當然沒有什麽意見,現在場麵亂哄哄的,護衛聖駕的羽林軍傷亡也是泰半,如此模樣去祭祀天地,自然是不成體統,更何況被薑維鍾會這麽一攪,祭天的吉時也錯過去了,無論如何,今天的祭天大典也是進行不下去了,再加上劉禪病重,得趕緊回宮調養,劉胤立刻便同意了霍弋的建議,由霍弋和北地王劉諶先行護送劉禪回宮,文武百官受的驚嚇也不小,也讓他們一起隨駕回宮。


    至於開陽門善後之事,則由劉胤留下來全權處理。


    要處理的屍體堆積如山,劉胤立刻下令讓傅僉帶兵進城,負責處理這些事情。薑維已死,整個季漢的軍權也就自然而然地歸屬於劉胤了,無所謂製衡之後,劉胤調動任何一支軍隊進城其他人也就沒有異議了。


    叛亂者的屍體自然要和為保護聖駕而捐軀的禁軍將士的屍體分開處理,所有禁軍的屍體都要一一辨認,登記造冊,以方便其後的憮恤。


    叛軍的屍體體也要分門別類,薑維的部下、鍾會的部下和曹氏家兵的屍體也要分開放置。


    光是這一項工作就足夠繁瑣的了,劉胤把這些事務交待給了傅僉和陳壽,由他們來處置。


    至於薑維的屍體,劉胤則是特別的下令由專人來負責收斂,準備予以厚葬,盡管薑維參與到了叛亂之中,但薑維一生為季漢還是立下過赫赫功勞的,這一點是任誰也抹殺不了的,更何況薑維最後的戰死,也是為了護駕而死,也算是為季漢效忠而死,厚葬是必然的,相信皇帝那邊也會賜下諡號來,為薑維的一生蓋棺定論。


    至於鍾會肯定不會享受到這個待遇了,草草地拉出去埋了便是,由於鍾會屍身被劈為兩截,還得找人給他縫合起來,不過內髒散落了一地,收拾回來的時候已經有諸多遺失了,再想完整的拚回去已經是不可能了,鍾會一生野心勃勃,一叛於晉,二叛於漢,最終落個死無全屍,也是罪有應得了。


    “艾先生手刃仇人,大仇得報,這回可是心願已了,卻不知他現在何處?”劉胤問鄧忠道。


    鄧忠泣道:“家父親手斬殺鍾會之後,大笑三聲,而後便不治身亡。臨終之時,他特意囑咐我謝過大司馬,他說心願已了,雖死無憾。”


    劉胤不禁愕然,除掉鍾會是當年他和鄧艾的約法三章之一,為了報仇,鄧艾一直是執著的堅持著,他始終不肯放棄。此番劉胤知曉鍾會有叛亂之心之後,特意地將鄧艾安排在了伏擊的隊伍之中,為得就是能讓鄧艾親自斬殺仇人,一償心願。


    鄧艾自然是沒有放過這次的機會,用他的刀,親自手刃了鍾會,為冤死在陰平道上的三萬將士報了仇,雪了恨。隻是劉胤沒有想到,拚盡全身之力後的鄧艾竟然會溘然而逝,想必是鄧艾大仇得報,這個世上已經再無他可留戀的了,自此撒手西去,魂歸九泉。


    劉胤默然無言,心中暗暗地祈禱,願鄧艾一路走好。


    投降的鍾會殘兵和曹家兵分別被關押了起來,等待他們的,將會是嚴厲的懲罰。


    在處理這些事的同時,劉胤下令張貼安民告示和整肅軍紀,對於一切試圖趁火打劫的不法之徒,一律是嚴懲不貸。


    曆史上鍾會薑維在成都叛亂失敗之後,整個成都陷入了災難之中,許多亂兵趁火打劫,濫殺無辜,為禍甚重。


    劉胤為了避免此類悲劇的發生,特別地下令嚴肅軍紀,約束漢軍,禁止濫殺一人,妄取一物,對於那些企圖混水摸魚趁火打劫的不法之徒,則一律進行嚴懲,以震懾那些宵小之輩。


    曆史總會有些驚人的相似之處,曆史上蜀漢滅亡之後,薑維意圖複國與鍾會勾結發動叛亂,最後雙雙身死。如今雖然地點變了,薑維和鍾會的關係對調了,但結果卻依然還是驚人的相似,也許黃泉路上,他們相偕而行,也不會太感到寂寞了。


    處理完這些事務,劉胤便急衝衝地返回了皇宮。


    其時,天色已暮,到了掌燈時分,文武百官都聚在劉禪的寢宮外麵,沒有離去。


    “霍大人,陛下的情況如何?”劉胤見到了霍弋,直接就問道。


    霍弋一臉的戚色,輕輕地搖了搖頭,道:“情況並不樂觀,恐怕……恐怕挨不過今晚了。”


    劉胤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劉禪病危,也在他的意料之中,本來已經是病入膏盲的劉禪再經過這一番的折騰,想保住性命何其之難。


    這時幾位太醫都從寢宮之內出來的,個個神色黯然,垂頭喪氣,走到霍弋和劉胤的身邊之時,一臉愧疚地道:“卑職盡力了。”


    霍弋和劉胤也沒有言語,揮揮袍袖,示意太醫們退下吧,劉禪的病情他們心裏都很清楚,縱然是神醫再世,恐怕也是無力回天了。


    隨後劉諶從寢宮之中走了出來,對霍弋、劉胤還有張紹、蔣顯、關彝等人道:“父皇病危,召諸位臣工謹見。”


    得到謹見資格的眾臣都明白這是劉禪要臨終交待後事了,個個整肅衣冠,按官職高低排序而入。


    劉禪此刻麵如死灰,已經到了燈盡油枯之時,就連說話的氣力也沒有了,在近侍太監的攙扶之下,他勉強地坐了起來,竭盡全力地抬起了右手,用手指指向了劉諶,含糊不清地道:“朕……朕百年之後……由……由劉諶來繼承皇……皇位……諸位愛卿……盡力……佐之……”言畢,溘然而逝。


    這個結果,也早在諸臣的意料之中。


    諸臣跪倒在地,號陶大泣。


    “皇帝駕崩了——”


    報喪之聲回蕩在洛陽皇宮漆黑的上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