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戰陣,如果是第一次上戰場的新兵蛋子,足以被嚇尿了。不過守衛虎牢關的,無論是無當飛軍,還是陽安軍、永安軍的將士,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再凶險的戰鬥場麵,他們都曾經曆過,所以大敵當前,他們非但沒有懼意,反而是熱血沸騰,鬥誌昂揚,堅守在自己陣地之上,隨時準備投入到激戰之中。


    數量不多的投石車拋出了石塊重重地砸向了虎牢關的城牆,吳軍的進攻也就正式地拉開了序幕。由於吳軍的投石車數量不多,不足以形成投石車的集團攻勢,所以投石車的作用,最多也就是起一種投石問路,拋磚引玉的作用。


    很顯然朱琬也不可能指望著這幾輛投石車就可以摧毀掉虎牢關的城牆,讓數萬準備進攻的吳軍在城下幹等著,所以吳軍扔了一些石塊之後,數萬大軍是一湧而上,發動了蟻附攻城之勢。


    無數架的雲梯被豎了起來,搭在了虎牢關高聳的城牆之上,在震耳欲聾的喊殺聲之中,手挽盾牌持刀握槍的吳兵踩踏著雲梯,向著關牆城頭就衝了上去。


    漢軍的防守壓力很大,麵對如此眾多的吳軍,漢軍兵力薄弱的弱點便突顯出來的,唯一能彌補這個弱點的,也隻有漢軍的頑強了。一排排的箭矢從城頭上傾瀉下來,密集如雨。


    一根根的巨大的滾木在數十名的漢兵手中被舉了起來,以橫掃千軍之勢,順著雲梯就砸落了下去。一根滾木,一般都有一尺以上的直徑,長達五六丈,它所覆蓋的範圍,都有十幾架的雲梯,砸下去的時候,這十幾架雲梯上的吳兵一連串地慘遭橫掃,落到地麵上的吳兵,不是被砸死的,就是摔死的,一堆堆的血肉模糊,慘不忍睹。


    沉重的擂石更是守城的絕佳器械,它雖然沒有能象滾木那般橫掃一大片,但每一塊擂石都沉重無比,一旦被砸中,梯毀人亡。


    漢軍在守衛城池的時候,還大量地使用了沸水和滾油,這些東西可都是城池防守戰中的利器,尤其是滾油,不但對攻城的吳兵有殺傷作用,還可以點火焚燒雲梯。


    總之,漢軍在防守作戰之中,十八般的武器都用了,不過吳軍依仗著人多,雖然傷亡慘重,但攻勢始終未減,虎牢關的城牆下,始終是人滿為患,當然是有活人,也有死人。


    朱琬一身戎裝地站在城下,他自己說不後退半步,就絕對不會後退,他的雙腳牢牢地踩在地麵上,任憑流矢從耳邊呼嘯而過,偶爾有一兩支箭射到了他的麵前,朱琬則會用劍撥落它,畢竟是一箭之地外,就算有個別的箭矢勁道大,可以射到這裏,但強弩之末,力道也總是有限的。


    盡管如此,這個位置還是相當地凶險的,置身於險境,朱琬絲毫不為之所動,他木無表情地專注於攻城戰鬥,有時他也會揮舞長劍,指揮吳軍向前攻進攻。


    現在吳軍的進攻手段比較單一,除了一昧地強攻,還是強攻,盡管每一波的攻擊都會遭到漢軍強烈地抵抗,讓吳軍付出極大的代價,但吳軍的攻勢浪潮卻始終沒有停歇停止,依然是前仆後繼,舍生忘死地發動著進攻。


    朱琬也試圖尋求過別的進攻手段,比如利用衝車卻撞開城門。不過漢軍顯然早已防到了他們的這一手,就在張樂和趙卓回城之後,黃崇果斷地下令將東城門用木石沙土封死。


    一般城池的城門總是防守的一個弱點,城牆上的防守再堅固,一旦城門被攻破,敵軍就可以輕易地長驅入城,讓守衛城牆的軍隊所有的辛苦變成枉然。


    黃崇自然不給吳人什麽機會,將東城門徹底地用土石一封,也就斷絕了他們企圖從城門方向破城而入的可能。


    吳軍的衝車屢屢地衝擊著虎牢關的大門,但大門的背後,是無數的沙石堆砌起來的,衝車的衝擊力再強悍,也無法衝開堅固的大門。


    還是有人給朱琬獻策,說虎牢關的大門就算是再堅固,也終究是木製的,如果采用火攻的話,說不定會有奇效。


    朱琬聽從了他的建議,在衝車的前端塗以桐油,點燃之後,再撞向城門,熊熊燃燒的烈火很快地將城門和衝車所吞沒。在焚毀大門之後,露出了門後堆得滿滿的土石,吳人才發現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漢軍的防守,還真是滴水不漏。


    接下來的攻城作戰,還是圍繞著城牆來做文章。吳人也安排了大量的弓弩手,配合床弩攻城車等武器,不斷地向城牆上的漢軍進行施壓。


    漢軍的戰鬥減員也是十分厲害,但仗打到了這個份上,雙方都是在拚盡全力,這已經不是一場單純的軍事較量了,而更多的是,比意誌,比誰的意誌更頑強,誰能堅持到最後一刻,誰就是最終的勝利者。


    在這場血腥的戰鬥較量中,時間流逝的很快,轉眼間就已經是紅日西沉,暮色降臨。


    指望一天的戰鬥就能拿下洛陽,陸抗想也沒想,不管在任何時候,攻城戰鬥都是最為困難的,尤其是想要拿下虎牢關這樣的險要關隘,那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今天的戰鬥,雖無建樹,但陸抗總體還是比較滿意的,最起碼吳軍打出了自己應有的氣勢,就算沒有攻破虎牢關,但吳軍的求勝欲望還是可以得到肯定的,陸抗下令鳴金收兵,明日再戰。


    朱琬有些懊惱,有些遺憾,應該說他的確是盡力了,但守軍的頑強最終還是讓他無功而返。朱琬恨不得挑燈夜戰,但陸抗的軍令卻容不得他不退兵。


    回營之後,朱琬立刻去見陸抗,道:“大司馬,我軍士氣正盛,末將請求晚飯之後,再行夜戰,不拿下虎牢關,誓不回還。”


    陸抗微微一笑道:“朱將軍果然是性情中人,不過攻城作戰,絕非一朝一夕可以製勝,須得勞逸結合才行,明日再戰,朱將軍仍可為陣前指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